中外数学建模竞赛比较分析

中外数学建模竞赛比较分析

朱培[1]2005年在《中美高中数学建模竞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对数学应用的需要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学教育改革,而数学建模是经济社会与数学教育相结合的重要发展的产物。中美两国开展了形式不同的高中数学建模竞赛,一方面逐步培养高中生的建模意识,另一方面是希望此项活动推动数学教育改革。本文对中美高中数学建模竞赛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借鉴美国高中数学建模竞赛的优点,结合我国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的特点,进行融合,以此扬长避短,更好地正确地开展我国的高中数学建模竞赛,同时也为数学建模活动在中学的开展提供一条探索的途径。本文首先阐述了问题产生的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社会对数学应用的要求以及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描述了数学建模竞赛的独特魅力。其次,阐述了问题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然后,对中美高中数学建模竞赛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举办目的、竞赛形式、竞赛试题、评价方式等方面,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两国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尤其是竞赛试题的思考,提出了改进我国高中数学建模竞赛的建议,并且对研究进行总结,以期待更多的人关注高中数学建模竞赛,关注数学建模。

李波[2]2001年在《中外数学建模竞赛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改革,其中数学建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自从美国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十多年来,数学建模已经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大学生建模竞赛已经举办了十余年。近几年一些国家开展了形式不同的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一方面逐步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项活动推动教育改革,特别是数学教育的改革。本文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如何把数学建模溶入到教学当中,对中外数学建模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本文首先阐述了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背景以及数学的背景。其次,分析了数学建模和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对中外大、中学生数学建模开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因为各国大学生建模竞赛情况基本相似,而且人们对它已经比较熟悉。而荷兰的数学建模竞赛与大学生建模竞赛形式类似,竞赛的对象却是相当于我国高中年龄阶段的大学预科学生。所以本文主要对荷兰数学建模竞赛和我国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进行分析。包括竞赛的组织形式、开展情况、竞赛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表现等。最后,分析了数学建模对学生产生的作用,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

赵丽玲, 陈逸菲, 叶小岭[3]2009年在《中外高校大学生竞赛现状分析——高校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模式研究之一》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在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向趋近。大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本文调查研究了中外高校大学生竞赛现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竞赛现状从竞赛举办目的、竞赛形式、竞赛试题、评价方式四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分析发现我国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在繁荣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章小童, 阮建海[4]2016年在《大学生信息行为与影响因素探究——以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为例》文中认为[目的/意义]基于实证调查分析,探究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特征、信息行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过程]以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为研究单元,通过对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取个案数据,主要采用话语分析法和归纳性内容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结论]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以电子信息需求为主,信息查寻以专业数据库为主、搜索引擎为辅;主要通过全文或关键词检索方式来进行文献检索;通过结果分享模式实现团队合作信息查寻;偶遇信息利用对问题解决和数学模型质量起重要作用;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有其一般行为模型。

李明振[5]2007年在《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适应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许多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加强了数学建模教学。然而,教学实践表明,数学建模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究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对学生数学建模的学习与认知规律的研究。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是尚未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开展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数学学习心理学理论,发展数学问题解决理论,深化数学教学理论,为解决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数学建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五所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518名学生为被试,运用口语报告分析、深度访谈、问卷测试、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被试数学建模的一般认知过程、不同数学建模水平被试数学建模认知过程的差异、被试数学建模成绩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与程度以及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数学建模的教学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基本结论:(1)初步构建了被试数学建模的一般认知过程模式。该模式体现了被试数学建模行为过程的具体阶段及其动态联系,阐明了被试实现数学建模行为过程各具体阶段的认知操作及其方式。(2)专家被试和新手被试在数学建模的问题表征、数学建模策略运用、数学建模思路、结果及效率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在数学建模的问题表征方面:专家被试更多地运用了机理表征,新手被试则较少运用机理表征;专家被试倾向于实施多元表征,新手被试倾向于实施单一表征;专家被试倾向于运用循环表征策略,新手被试倾向于运用单向表征策略。在数学建模策略运用方面:专家被试倾向于采用平衡性假设策略,新手被试倾向于采用精确性假设策略;专家被试倾向于采取样例类比的建模策略,新手被试倾向于采取即时生成的建模策略;专家被试倾向于运用即时监控策略,新手被试倾向于运用回顾监控策略;专家被试倾向于采用假设调整策略和建模方法调整策略,新手被试倾向于采用模型求解调整策略。在数学建模思路、结果及效率方面:专家被试思路转换的次数显着多于新手被试,新手被试的思路定势显着多于专家被试,新手被试的最终思路错误总次数显着多于专家被试;专家被试获得的数学建模正确(合理)结果的题次数明显多于新手被试,新手被试获得错误(不合理)结果的题次数明显多于专家组被试;专家被试的数学建模口语报告比较简略,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较强,对建模问题的分析深入而透彻,建模思路快捷而灵活,对数学建模方法的使用表现为启发搜索。新手被试的数学建模口语报告比较繁杂,语言表达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对建模问题的分析浅表而笼统,建模思路单一而定势,对数学建模方法的使用表现为盲目搜索;专家被试数学建模速度较快,平均题次所用时间明显少于新手被试平均题次所用时间。(3)成就动机、创造力倾向、认知方式、数理认知结构、数学建模自我监控能力均与被试的数学建模成绩存在显着正相关;数理认知结构、数学建模自我监控能力对被试的数学建模成绩存在显着的回归效应,直接影响被试的数学建模成绩,两因素共解释被试数学建模成绩55.8%的变异;成就动机、创造力倾向、认知方式、数理认知结构对数学建模自我监控能力存在显着的回归效应,直接影响被试的数学建模自我监控能力,四因素共解释数学建模自我监控能力70.1%的变异;成就动机、创造力倾向、认知方式对数理认知结构有显着的回归效应,直接影响被试的数理认知结构,叁因素共解释数理认知结构40.9%的变异,通过影响数理认知结构和数学建模自我监控能力而间接影响其数学建模成绩。(4)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数学建模教学宜采取如下策略:样例教学、变式练习、开放性训练相结合;一般思维策略、数学建模策略、数学建模方法相结合;独立探究、互动交流、引导反思相结合;评价指标多维、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相结合。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初步构建了数学建模的一般认知过程模式;揭示了不同数学建模水平学生在数学建模认知过程中的差异;建立了数学建模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模型;尝试提出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数学建模的教学策略。

吴晴雯[6]2011年在《高师院校数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2001年至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了十个年头。这期间,我们收获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与此同时,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教育逐步向着专业化、一体化和终身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也越来越关注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决定了整个教育改革的成败,而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又是决定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之一。高师院校作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中坚力量,长期以来一直担任着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重任。因此,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对教师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等手段收集高师院校数学教师教育方面的资料,对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数学教师教育当前的培养方案作了比较分析,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同时,总结我国高师院校现阶段数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它们更好的发展。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方法及思路。第二部分,解释了相关概念,并阐述了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的现状,了解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中未能关注的部分。第叁部分,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回顾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历史,从中得出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介绍目前部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其中特点主要包括:课程比例、学分与学时、课程内容。第四部分,比较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数学教师教育本科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比较。具体而言,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是由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一般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本科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5大模块组成。课程内容是课程的主体部分。本文对课程内容的比较主要是对各个课程模块开设课程的比较,例如课程数、课程名称、开课学期等。比较结果显示:整体上,部属师范大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不仅重视专业教育,还有意识提高通识教育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比例,突显教师的“师范性”,课程内容也更加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但对于部属师范大学个体来说,其课程设置又存在一些不足。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给出合理构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并以“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课程体系”的优化为例加以简要的说明。

简红江[7]2012年在《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历史、现状与未来为逻辑线索逐步展开论述。首先,考察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国内外创造学理论研究的相关重要内容。其次,以案例为视角探析了国内外发明创造、创造教育及创造学传播等现实概况。最后,对中国创造学未来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实践思路。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看,广义的“创造”具有自然生成性。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刻,创造的思想便伴随着创造的行为孕育而生。人类创造思想与方法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不同民族迥异的创造思想与方法在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场景中,便呈现出其本有的同存共生性。在这个拥有不同创造思想与方法的世界共同体中,各民族创造思想与方法可以交流、取长补短,以达为我所用。因此,通过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以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创造学发展的先进理念与经验,为我国创造学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根据国内外创造学发展与研究现状,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收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与研究的相关资料,运用归纳演绎、综合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按照历史、现状与未来的逻辑思路对国内外创造学发展进行了探讨,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1.回顾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历程与现况。现代创造学于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于美国。1950年吉尔福特(Guilford)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发表振奋人心的创造力演说,进一步推动了创造力研究与心理学的结合。之后,创造学理论与创造技法便广泛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从国外创造学发展现况看,发达国家与地区重视创造力的理念已明鲜地融入政府相关政策制度中,高等院校成为创造力开发、研究的必要场所,民间组织在普及、提升创造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意文化成为创造力开发、研究与普及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国创造教育在20世纪30、40年代被提出,但没有形成主流。在中国台湾省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创造学研究,而在中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创造学研究。总体看,晚起的中国创造学,在理论上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实践上已建立了许多创造、创新实验基地。同时,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创造学团体合作交流。但与国外发达国家创造学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2.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理论相关主要内容。国外创造学理论主要集中在以创造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研究,以创造技法为重点的创新应用研究,以创造力培养和开发为重点的创造教育研究,尤以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发达国家最为显着。总体看,中国创造学在借鉴国外创造学理论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同时,也形成了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色彩,如以创造心理学为基础的创造学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造学理论、中西结合的现代创造学理论、行为创造学理论等。然而,相比国外创造学理论,中国创造学理论研究仍有许多空白之处。3.以中日发明创造为例,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发明创造相关内容。日本很注重发明创造,也很注重专利制度的建设。正是专利制度与发明创造形成了有利的互动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发明创造一直处于世界前位水平,尤其是发明专利更显优势。与日本相比,中国发明创造较显弱势,特别是发明专利更显不足。通过对中日发明创造及相关情况比较,发现中日发明创造认知观与实践观之差异,为寻求今后中国创造学发展提供有益之借鉴。4.以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为例,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创造教育现况。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及其所形成的创造力开发、培育体系,与美国社会创造、创新实践有着紧密联系,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创造学观念与方法普遍存在于美国各类学校中,且.美国大多高校开设了创造学课程。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相对美国高校而言,还显得相当薄弱。在中国高校中只有100多所开设创造学课程,且中国创造学理论研究,与创造、创新实践脱节甚大。通过考察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的相关情况,以透视中外创造教育之差距,为我国创造学发展提供些许启示。5.以两岸创造学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为例,比较分析了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传播现况。自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台湾省创造学民间组织活动对创造学思想传播、创造力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台湾地区创造学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尤其自2000年以来,台湾当局发表“创造力白皮书”,更显台湾地区对创造学传播、创造力开发的重视。80年代初,创造学思想引入内地。自此,中国发明创造协会、创造学会、创意产业协会及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等各类创造学相关组织也相继成立,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创造学与国际创造学接轨。通过海峡两岸创造学民间组织活动等情况比较,进一步探索中国创造学积极有效的发展空间。6.分析了中国创造学学科地位的困境因素,提出了中国创造学未来建设与发展思路。与国外发达国家创造学理论相比,中国创造学理论有其不完善之处,这是制约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因素,同时,也有教育、家庭、社会等外在深层次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从中国文化视角提出了相应思路:即从生生到创造不息、从求放心到创造之道的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框架及实践方法。同时提出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的“内圣外王”人格转化观。要之,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国优秀文化为基础、以中西思维互补为手段的综合创造、创新观的体现。总之,本文只从局部考察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相关情况,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嫌疑。但从国内外创造学发展不同侧面进行探讨,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能多视角直击讨论对象的关键。因此,本文重点剖析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较为重要的领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别人长处,寻找自己短处,以达对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的启示。

黎明[8]2017年在《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聚焦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建模素养被列为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为新时代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又一里程碑。数学建模素养是指面对现实问题时,懂得通过数学思维、数学语言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和品质,它能帮助我们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从小培养青少年数学建模素养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培养中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数学建模活动已在课堂内外倡导多年,高中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如何?处于什么水平?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则以广西南宁地区为例,对该地区的高中生的数学建模素养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了解目前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状况,为进一步发展高中生的数学建模素养献计献策。论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文献研究、观察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数学建模素养基本概念界定,从数学建模知识、数学建模能力、数学建模认知情感叁个维度构建数学建模素养,并进行建模素养水平划分;然后通过调查问卷对当前该地区高中生的数学建模素养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测试题对该地区高中生数学建模水平进行测试以及对师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师生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进一步认识,得出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促进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发展的建议。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整体看来,该地区各学校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学校培养情况参差不齐;高中生建模素养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学生均处于能理解并在教师指导下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水平。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之间学生建模素养水平均存在差异。不同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差异表现在:高一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较弱,明显低于高二高叁年级,高二高叁年级学生的水平相差不大。不同学校学生数学建模素养差异表现在:第一类学校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明显高于第二、叁类学校学生的建模素养水平;第二、叁类学校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水平差距不大。因此,在数学建模课堂学习中,学生应该养成运用数学建模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大胆接触数学建模,在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其数学建模素养。

程红萍[9]2009年在《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中认为本文从创造性思维、数学建模能力等五方面提出如何通过数学建模课程的讲解和指导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实际积累的经验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裘红明[10]2009年在《基于教师知识的高师数学系师范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师师范课程的研究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在已有的师范课程研究中,关注高师数学系师范课程的却并不多,本文基于教师知识的高师数学系师范课程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关于教师知识、数学教师知识及教师知识与师范课程的关系等研究成果,编制了包含数学教师知识以及师范课程的问卷表;然后对兄弟院校间数学系师范课程以及与国外数学系师范课程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问卷分析、比较研究的结果以及已有的课程研究成果得出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两点,一是数学系师范课程的框架,即基于知识的分类,把课程分为通识课程、数学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和实习课程,其中教育课程包含一般教育课程和数学教育课程.又根据课程重要性的不同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建议选修课程和一般选修课程;二是对部分课程的分析研究,对课程框架中的基础数学课程、一般教育课程和数学教育课程做了较深入的剖析,使其定位更清晰合理.

参考文献:

[1]. 中美高中数学建模竞赛比较研究[D]. 朱培. 上海师范大学. 2005

[2]. 中外数学建模竞赛比较分析[D]. 李波. 首都师范大学. 2001

[3]. 中外高校大学生竞赛现状分析——高校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模式研究之一[J]. 赵丽玲, 陈逸菲, 叶小岭. 文教资料. 2009

[4]. 大学生信息行为与影响因素探究——以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为例[J]. 章小童, 阮建海.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5]. 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 李明振. 西南大学. 2007

[6]. 高师院校数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 吴晴雯.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7]. 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D]. 简红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8]. 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调查研究[D]. 黎明. 重庆师范大学. 2017

[9]. 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 程红萍. 网络财富. 2009

[10]. 基于教师知识的高师数学系师范课程研究[D]. 裘红明. 苏州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中外数学建模竞赛比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