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长城铁路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1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机动车的总量不断增多,人们对交通安全性与快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许多桥梁的承载力已经无法满足实际运输量的需要,存在严重的超负荷运行问题,而一旦桥梁出现质量问题,则会降低桥梁的使用寿命,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交通的安全运行。因此加强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分析和处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措施
1、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分析
1.1、路面裂缝
桥梁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就是路桥面裂缝,需要在实际工作进行细致分析:(1)荷载。桥梁工程的承载力具有一定的范围,如果超出车辆荷载设计标准以及预测交通量会加速路面混凝土疲劳破坏则会出现超负载问题,引发路桥面的裂缝问题;(2)温度。温度是使路面裂缝病害产生的主要因素,现阶段我国路桥面多是采用沥青混凝土,如果完成混凝土铺装后没有进行科学的养护,会使混凝土形成内外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抗拉力,就会出现路桥面裂缝问题。
1.2、钢筋锈蚀
钢筋是桥梁路基建设中的重要原材料,具有承重的作用,混凝土PH值、碳化、氯离子作用、应力腐蚀、水灰比等是钢筋锈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裂缝会加速钢筋锈蚀。如:桥梁的承重结构为混凝土和钢筋,若混凝土施工中受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裂缝,则钢筋结构表面会受空气中水分的锈蚀,严重时导致钢筋结构断裂。外界环境中如果存在硫化成分的化学品,也会锈蚀钢筋结构,致使桥梁出现断裂问题。
1.3、路基沉降
对于桥梁施工而言,如果路基的质量不高且多为粘性土或软土,填挖交界处、路桥相交处易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通常路基沉降病害的产生来自于建设行为,如设计时没有充分勘查地质、不重视软土路基等。
2、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2.1、裂缝处理
针对路桥路面裂缝问题,施工人员应以裂缝成因、宽度与深度等数据为参照,通过对处理技术的适当选择,使其达至最佳裂缝处理效果。目前,路桥裂缝处理技术涉及表面修补、注浆修补、填充修补三种类型,施工人员需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宜筛选。①表面修补。作为简单、常见的裂缝处理技术,适用于裂缝小和早期裂缝处理工作。若路面出现少许裂缝时,施工人员可在裂缝清理工作结束后,通过特殊粘接剂的运用,对裂缝实施处理,以此达到修补的目的。②注浆修补。主要针对裂缝程度适中的路桥病害,将水泥砂浆和环氧树脂材料灌注于裂缝内,利用二者粘结力对裂缝予以粘接、填充。③填充修补。针对大型裂缝,由于裂缝处理所需材料过多,但其也将环氧砂浆与水泥砂浆作为首选填充材料,依据各材料加固效果,切实裂缝处理的目的。
2.2、沉降处理
路桥路基沉降处理,可通过结构体系、截面积与覆盖材料的改变工作,对其予以加固,从而起到路桥地基应力提升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科学地基沉降处理,应按照沉降程度,对其处理方式进行选择,即沉降幅度小,且无明显继续沉降的状态,可选用填补坑洼进行路面修补;沉降幅度大且存在继续沉降状态,则应按照沉降条件与沉降规律,对其实施压实、灌注与置换沉降处理技术。其中压实:结合压路机的辅助运用,完成路基压实工作,并通过补充的形式,避免路基二次沉降;灌注:利用水泥砂浆灌注工艺,便于地基结构层内淤泥、软土与混凝土达到固结和结合的目标,以此提升地基结构稳定性、承载力;置换:对软土基实施换土工作。
2.3、破损处理
关于路桥端头破损处理,需将锚喷作为主体,以其高强度、凝结快的特点,选用喷射力的辅助,将硅胶材料喷射至规定位置,并通过模板浇筑与捣固等手段,促进硅胶材料、路桥结构体间粘结力的提升。其中硅胶作为端头破损处理关键材料,需在选择中综合路桥刚度、强度与柔韧度等指标,方可将粘结效果达至理想目标。
2.4、加固处理
常规角度下,施工单位为促进路桥结构整体稳定性、安全性的提升,则选用结构加固的措施,具体可分为扩大截面积和覆盖粘贴、结构改变与竖向架设等加固处理内容。其中扩大截面积为:包含截面积、钢筋配比增加两种手段,在促进结构稳定提升的同时,扩大路桥构建整体面积;覆盖粘贴:将环氧树脂粘合剂作为主要粘贴材质,对玻璃钢、外部结构和型钢等进行粘合,用以达到最佳覆盖效果与路桥承载效果。
路桥作为交通主体类型,其交通质量和交通安全与施工水平、机械设备等条件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施工材料、构建结构的差异,使其在路桥使用周期上也具有长短之分。而施工单位为获取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则应通过路桥加固的手段,即应遵循的加固原则如下:①全面勘察。施工单位于路桥加固前,做好工程结构的勘察和分析工作,使其能够在充分解析结构性能、构造的前提下,对结构承载力予以明确,以此明确最佳加固计划。②高效利用。针对路桥加固环节,为避免加固结构对原有结构的影响,则应以原构件可靠性、承载力为前提,在最大化保存原构件的同时,实现加固构件结构的高效利用。③方案优化。依据工程指标、加固技术等条件,对加固方式与加固方案进行合理选择,促使其可在预防构件、环境制约的环境下,缩减路桥结构加固周期。
2.5、锚喷技术
若要做好路桥结构稳定控制工作,则应对其上部结构施以锚喷加固技术。其中,锚喷技术以快速凝结与高强度的特点,在路桥工程加固中得以全面运用。此外,锚喷技术还涉及设备少与造价低等优点,且操作流程尤为简易,仅需通过测量模板浇筑、捣固等工作,方可实现路桥结构锚喷加固的目的。
2.6、后期养护
结合当前发展现状,路桥工程后期养护属于薄弱环节,若因养护不到位和不及时,则可引起路桥工程各类病害的发生。针对此,于路桥工程施工结束后,需及时开展交通管制工作,不仅可规避路面损坏问题,还可预防路桥病害。与此同时,先进技术、先进工艺的选择,可对松散与坑槽、滑溜与裂痕等病害予以严格管控。而针对路桥异常状况时,施工单位可通过针对性处理措施的施行,对其养护流程、工艺进行调整,并通过对车辆轮胎、大型货车等通行条件的限制,避免路桥路面磨损问题的发生,既是对路桥结构稳定性、安全性等指标的控制,又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而言之,桥梁作为国家基础建设设施,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但是由于桥梁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实际施工中极易出现一些病害,继而威胁到工程施工的进度与质量。这就需要积极分析常见病害,加强桥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的研究,从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保证桥梁交通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乌青.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10):26.
[2]张超.浅析桥梁结构安全耐久性及对策[J].建筑知识,2016,36(02):184+165.
[3]王庆余.桥梁工程常见结构病害及加固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3):128-129.
[4]赵劲松.小型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6,(19):266-267.
[5]郭铁麟.桥梁养护常见病害分析及养护建议[J].交通世界,2016,(27):116-117.
论文作者:孙磊磊,张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裂缝论文; 病害论文; 结构论文; 桥梁论文; 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路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