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对策论文_洪跃风,智丽丽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对策论文_洪跃风,智丽丽

洪跃风 智丽丽

河南鼎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与传统的建设具有较大区别,海绵城市建设难度较大,以至于可能会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及现状分析入手,讨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进而为提高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管理;问题;策略

引言

所谓海绵城市建设,就是通过一些技术的手段的改造和优化,使得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起到吸水、蓄水的作用,有效的避免城市内涝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并对修复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设计规划不科学,施工改造难度大,专业技术匮乏等问题。因此,研究分析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海绵城市的概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推进,我国一些城市会因地理因素极易产生洪涝灾害,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在此背景下,我国诞生了“海绵城市”的理念。海绵城市是一种比较形象化的描述,它主要是指当城市在面临环境变化及水问题时拥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的时候城市可以类似海绵那样进行吸水、储水、渗水等,当城市需要时再将水进行释放。海绵城市是当今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概念,与传统的城市防水工程相比,它主要是通过建筑、广场及道路等多种基础设施,建立起低影响的利用开发雨水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当地陆地、水源及空气的影响。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强调场地设计的整体性,注重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系统。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的三大理念有:

(1)充分利用降雨资源,可以在城市内部进行循环使用。

(2)将城市场地建设与雨水管理工程结合起来。

(3)积极利用天然土壤及植被,提高雨水利用效率。通过上述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价值。

2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2.1建设重要性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其中旱涝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地方形成雨季看海现象。城市热岛、雨岛效应时有发生。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排水设施问题日趋显现,比如,排水管道堵塞,城市管网老化等问题。城市人口密集同时还会引起水资源不足,人类得寻求新的水源。因此,如何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显然就成为现在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2基本理念

我国对雨水控制利用现主要是研究对雨水利用,用以缓解干旱、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近年国际雨水管理这方面的的理论体系发展,我国也重视雨洪资源及控制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家政府也很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发展,一些学者、专家针对不同地区城镇雨水现状作出分析并提出了“生态海锦”、“海锦城市”、“雨洪利用”等相应的雨水管理理论。其中,从人们对于路面的处理便可以看出人们生活的变化。对于路面的处理,最开始是利用锄头铲平即可,到后来发展为水泥路面,再到后面发展的泊油路等,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直到现在,名字叫做“海绵路”的路面出现在人们眼前,此种路面可以及时吸收掉路面上的积水,使得地面干净整洁,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

3.1确立先进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只有建立了先进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才能确保海绵城市的具体实践可以获得成功。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并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摸索,为全面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积累经验。同时,还需要通过对体制机制的创新、专业技术的创新以及组织管理的创新,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质量,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日常有效管理的协调,避免海绵城市建设出现管理不足等问题。

3.2科学开展城市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

首先是要重视树木健康,树木的健康状况对于截留雨水及保持水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养护管理工作需加强病虫害防治及绿地的抚育管护以维持绿地植物的健康生长。其次是日常养护中应尽量保持树木的自然状态,少修少剪,在苗木移栽、种植过程中尽量做到全冠移植,杜绝断头树,保障苗木的健康生长及绿量增长空间。另外,要十分注重绿地的土壤保育。绿地土壤的管护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十分关键,很多城市绿地是“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海绵效益大打折扣。加强土壤保育一方面是要改良绿地表土性状,尽量选用透水性能好的沙壤土或团粒结构丰富的壤土,并通过及时的中耕松土等措施,避免表土粘结、板结影响雨水疏渗;另一方面是避免绿地土壤裸露的现象,通过培育下层地被、保留枯枝落叶、推广有机地表覆盖物等途径提升城市绿地的水土保持和海绵效益。

3.3加大社会宣传工作

政府应当对所有类型的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工作,让当地群众能够意识到海绵城市的建设意义。即现有城市的发展已经开始远远偏离了我们的期望,同时阻碍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这是必须要改变的现象。要让当地群众从旁观者的角度转变为支持者,让每一位人民都能够从自身做起,开始保护利用水资源,加大当地海绵城市的建设进程。

3.4加强规划引导工作,实现多层次发展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会涉及到许多部门共同参与,因此可以在专项工作规划的基础之上,采用BIM技术,来对各个部门进行规划。同时要妥善处理好人、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海绵城市的认知,最大限度修复当地原有的河流,构建城市绿环,社区公园等多层次的开放性空间,由此来组成海绵城市。

3.5创新海绵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完全的将其看作是一项技术工程,而应当将其看作是涉及城市体制改革的重大系统工程,必须实现生态技术与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机结合,通过协调城市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1)首先在海绵城市建设之前,应按照城市发展的目标进行事前规划,通过制度化的进行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随意性和碎片化的问题。(2)其次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关乎城市居民自身利益的重要公共事务,而城市居民又是城市生活和管理的主体,因此居民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对于海绵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城市的主人,城市居民享有城市建设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海绵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居民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增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也变相的提高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质量。

结语

海绵城市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城市排水、雨水利用,同时是引领城镇注重建立低冲击开发思维和体系的良好开端。我国目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合理建设、科学规划是营造宜居环境的保障。目前海绵体行业培育和建设模式路径实践等有助于国家创建试点的要求,因此,起到带动周边地区改善城市内涝到示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振强.我国海绵城市试点示范申报策略研究与能力建设建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2]荀福建.南京城市建设的非生态化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6):33~35.

[3]梁亚楠,周林,武艳芳.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武汉市案例研究[J].净水技术,2016(6):119~127.

论文作者:洪跃风,智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对策论文_洪跃风,智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