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陈君

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陈君

竹山县双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陈君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当今初中课堂教学中更有成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字: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主要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首肯,也越来越被学生喜欢和接受。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由于教育投入不足,资源短缺等客观原因,以及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主观原因,导致许多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现选择几个初中教学课堂中的典型现象进行透视。

【现象1】

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队小组成员。

后果:整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不自觉的成了陪衬,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现象2】

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教师难以全面顾及。

后果: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老路。

【现象3】

学生虽然进行了合作交流,但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的要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或过于简单的毫无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一些确有合作必要的问题,但问题一出现,教师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不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深入思考。

后果: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现象4】

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往往不是做得很好,多数情况是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教师急于归纳总结。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教师观念陈旧,怕耽误教学时间,完成不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计划。

后果:合作学习只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插花点缀,学生没有足够的合作交流时间,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这样不单单会给学生留下遗憾,还会浇灭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热情,遇到学生会创新思维,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观以上几种现象,笔者认为影响合作学习质量低效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合作主体方面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合作学习态度、习惯\心理倾向;个人参与合作学习必需的自身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等。

二是合作主导方面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观念、组织合作学习的能力、调控合作学习进程、有效评价合作学习情况。

三是合作学习的技术方面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合作小组的搭配、合作问题的设计、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及掌握倾听、发言、讨论、交流、争论、阐述等合作学习交流的技巧。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呢?笔者以为教师应搞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交换彼此的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要注意落实以下几个要点:

(一)科学组合、分工明确

小组的成员构成要考虑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感情等非智力因素。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二)教师应把握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契机,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要合理选择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对于一些规律性强,覆盖面广,迁移和应用范围广的定理、公式和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如何归纳出平方差公式的规律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出示四道计算题。(1+2x)(1-2x)、(2a+3)(2a-3)、(100+1)(100-1)、(x-6)(x+6),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等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

合作方式有多种,合作手段也有许多,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和手段,最终建构数学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个体间存在的经验经历、悟性技巧、思维方式、质疑能力、智慧表现等差异,通过个体之间的交流、碰撞、沟通、争议,也就是“兵教兵”、“兵强兵”,可以达到共同进步、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川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J].中学数学教育,2004.4

[2].郭莉.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小学数学教育,2003,10:25.

[3].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5

[4].范丽娟.《新课标下数学复习课设计方式》.[J].中学数学教育,2004.4

[5].刘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31

[6].羊建臣.《参与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7,9

论文作者:陈君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陈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