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钜元建设有限公司 311600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发凸显出建筑工程业的重要性。其中市政工程主要负责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建设,市政工程是展现我国城市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参照物,市政工程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水平还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在目前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施工风险和施工技术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本文对市政工程施工风险与相关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风险;技术要点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市政工程也越来越重要。但如何提高对施工的管理工作,降低施工风险是目前市政工程建设的难题,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政策,从而为安全施工做出保证。
一、市政工程存在的风险分析
首先,市政施工本身存在着风险。市政工程的风险主要包括:常见风险、技术风险、组织风险。常规风险是在施工中发生率最高的,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的不当操作和管理漏洞留下的安全隐患。技术风险主要是由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专业技能不强,对施工技术不能全面掌握留下的安全隐患。而管理风险主要是施工单位各管理部门没有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施工管理不全面不彻底,从而导致施工风险的发生。
其次,市政工程施工的诸多风险都是由条件因素引起的。例如环境条件、工期条件等,使施工很难顺利进行。条件风险是与环境风险相对的,环境条件不仅是单纯的客观环境,还包括了政治社会环境,所以会对施工的工序造成很大的影响,引发诸多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1]。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城市的道路施工都不能达到预期设置的要求条件,所以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而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威胁,如在狭窄道路上施工,过往车辆对来不及躲闪的施工人员造成的伤害也时有发生。
最后,环境风险也在施工中经常发生,主要是施工中造成的环境破坏,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建筑物倒塌风险、建筑管线断裂风险、交通堵塞引发的风险、环境污染风险、市民的安全风险等。
二、降低施工风险的策略分析
(一)在施工前
在施工前,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施工标准对施工条件进行全面监测,保证施工的各项标准在合格范围内。尤其是对工程物料的检测要严格进行,并按照种类和作用进行分类,工程项目质检部门要根据物料的标准规定与施工现场物料标识逐一对比检测,选取检测合格的物料进行施工,对于达不到要求标准的物料要及时的处理,严禁在施工中使用不合格原料。同时,也要对现场施工条件和环境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施工要求标准的要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再进行施工。另外,施工现场的许多物品都是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对于这些物品相关部门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普及和识别,要求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对危险物品的相关知识,并了解发生危险后的自救措施;对于危险物品要有专门的存放位置,并且在放置的周围做好隔离措施,设立危险品标示,施工人员不得随意靠近[2]。对施工中电器、爆破器材等专业性较强器材的使用,都要在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同时施工中存在许多危险的施工动作,公司要为施工人员提供全面优质的安全防护装备,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施工,事故类型情况见图1。
(二)在施工中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大多施工风险都发生在施工的现场作业中,所以要提高对施工现场监督的重视,运用有效的方法对现场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对于专业施工水平不强的工作人员,要在正式施工前对其进行施工培训,熟悉掌握施工标准和施工应急预案措施,保证每位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都达到施工要求[3]。同时要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作出合理的规范,施工操作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所以确保操作规范的正确性也十分重要。另外,在施工现场操作都结束后,要对施工进行专业的质量检测,明确工程是否存在危险,如果检测存在风险,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和补救,确保工程的质量,避免风险范围的扩大,实现最佳的工程建设效果。
(三)健全风险意识,建立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工程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从而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处理能力,当风险发生时工作人员能够对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并作出有效的处理,尽最大程度降低施工中风险发生的概率,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4]。例如:在某施工单位中,公司加强了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让每位工作人员都树立了良好的风险意识,也提高了风险处理能力。当现场发生常规风险时,施工人员做出了及时的弥补,避免造成了大规模的损失也保证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所以风险意识的树立是必要的。
此外,要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这也是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想提高市政工程管理的效率,就要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立全面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细节明确管理目标,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制定合理的监督措施,确保监督机制的力度和监督手段的科学性。并且根据工程的进度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在管理工作和监督工作的进行中,各施工部门要积极的配合,这样才能使管理和监督工作更有效的落实,保证工程进程的流畅性和效率性。
结束语:
市政施工过程中,由于风险问题时常发生,不仅影响到了市政工程的工程质量,同时也危害到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对时常发生的施工风险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并在施工要求规范中进行明确,并通过技术、管理或法律等手段对施工风险进行规避,企业也要建立自身的风险处理计划,不断更新和完善风险处理措施,动态有效的对施工风险进行管理,为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做出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晋峰.探究市政工程施工风险及技术要点[J].门窗,2016,14(9):103.
[2]张冬华.市政工程施工风险与相关技术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6,8(19):59.
[3]孙晓辉.市政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20):358-358.
[4]陈自飞.论市政工程雨季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0(33):1168.
论文作者:张建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风险论文; 市政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要对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