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目的:探析银屑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银屑病;窄谱中波紫外线;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077-02
银屑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以斑丘疹、丘疹、皮疹以及瘙痒等症状为主,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银屑病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但是疗效较差。因此,本文对窄谱中波紫外线运用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为(44.5±19.4)岁,其中40例为男性、38例为女性,病程8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3±1.1)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两组的病程、年龄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口服阿维A胶囊(生产厂家: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26,规格10mg),刚开始治疗时,25mg/d,连续治疗7d后,逐渐增加服药剂量,改为50mg/d,待病情好转后,改为25mg/d,维持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即选择UV100L治疗仪(德国Walsmann公司),将患者的病变部位作为基本依据,确定局部或者全身照射,全身治疗时,照射身后1min,照射身前1min,需要注意的是,照射前,使照射部位充分暴露,照射期间,叮嘱患者闭眼,并且佩戴专用黑色眼罩。刚开始治疗时,剂量通常为0.7J/cm2,由于一些患者<16岁,照射剂量为0.5J/cm2,根据皮肤照射后的反应,逐渐增加照射剂量,通常为0.1~0.15J/cm2,每周3次,1个疗程为10次,连续治疗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疗效:①痊愈。PA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5%;②显效。PA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60%~94%;③有效。PA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0%~59%;④无效。PA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0%[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对组间治疗效果比较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下表。
表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在银屑病的临床治疗中,窄谱中波紫外线是比较有效的一种物理疗法,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诱导T细胞凋亡。能够降低DNA合成,使表皮角化细胞的细胞周期发生扭转,从而对表皮生长进行有效抑制;②作用于细胞因子。窄谱中波紫外线可以对淋巴细胞增殖进行有效抑制,降低干扰素-γ、IL-10以及IL-2水平,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改善临床症状;③红斑效应。红斑效应主要指的是光线照射机体后出现的一种反应,有研究发现,300nm波段最容易发生红斑效应,对微血管物质进行扩张,从而加重银屑病。但是,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运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患者基本上不会出现红斑效应,说明窄谱中波紫外线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说明银屑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效果显著,这一结果与左卫堂[4]等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对银屑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崔欣,张恩虎.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与临床应用[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1(18):55-56.
[2]田华.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0(5):54.
[3]初金玉,陈丽丽,孙金爽.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125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18):243.
[4]左卫堂,胡建武,韦光伟.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80例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5,9(11):52+63.
论文作者:张丽,张安方,吴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中波论文; 紫外线论文; 银屑病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红斑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