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探析论文_张锐

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探析论文_张锐

河套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015000

摘要: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水平有着紧密的关系,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好坏的标准就是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城镇化的发展能够起到城区经济示范作用,以此来吸引外资的投放,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农村向城镇化的转变会改变已有的经济结构,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对此,我们要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保证城镇化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影响

一、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多极统筹发展的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区域经济差距持续扩大、区域经济不协调不充分、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实问题制约着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为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也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基于此,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实现机制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更好地推进区域经济实现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二、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推动城市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城镇化的转变速度,城镇化的建设离不开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帮助,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刺激当地消费,改变产业结构,加快推动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随着城镇化的实现,城市区域的现有产业结构面临着巨大调整,由以往的重工业为主导,逐渐转变为轻工业、服务业为主导,调整产业重心,城市周边农村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城镇化建设带来发展新方向,城市区域产业发展面临新的选择,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的不断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加快城市区域的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化调整,能够更好地进行资源分配,实现城乡产业之间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2、优化城市区域人口结构,促进就业。我国正在进行快速的经济发展,全国人民一起走向小康生活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实际情况是我国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农村的发展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城市缺少年轻的劳动力,乡村缺少有技术的科研人员和经济带头人,为了平衡城乡之间的人口结构,最终做到协同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是可以有效优化城市区域人口结构的措施。城镇化完成后,农村人口会向城市流动,补充城市缺少的劳动力,城市的技术型人才可以直接进入到乡村中去,填充乡村人才缺口,实现城乡人口结构调整,有利于人才资源合理分配。

3、解决城乡居民思想分化问题。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与乡村的发展都存在较大差距,双方的发展方向不同,特点不同,城乡居民在思想建设上存在分化的问题。城镇化的发展可以通过乡村居民直接进入到城市的环境中来,利用乡村的建设优势,来调整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心态,城市居民也可以亲身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去,切身实地去感受乡村的文化气息,在习惯了城市快节奏、烦躁的生活方式以后,体验乡村的舒适、宁静的环境,有助于拉近城乡居民思想上的距离,解决城乡居民思想分化的问题,有利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消息互通以及人员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区域间产业结构不协调、经济差距较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是制约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1、区域间产业结构不协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区域间产业结构情况来看,中国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这也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是不断进步和提高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区域间产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区域间产业结构不协调既表现在结构上的不协调,也表现在质量上的不协调。城市经济体量及比重远高于农村经济,且呈现城乡经济差距持续拉大的态势,这不利于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城乡产业结构协调推进。总体来看,区域间产业结构不协调严重制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区域间经济差距较大。由于区域间经济差距的持续扩大,使得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发达地区的经济更加发达,而落后地区的经济持续低迷,陷入贫困恶性循环。从区域间经济体量来看,东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远超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经济的绝对值远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且经济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3、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东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从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情况来看,一是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均等,主要表现在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二是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均等,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不均衡。

四、城镇化在城市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措施发挥

1、重点保护生态环境。首先,在建设城镇配套设施和场所的同时,要利用好农村当地的自然环境,在城镇规划中加大绿化的覆盖面积,建设小区绿化带、公园园林、路边绿化植被等,其次,在工厂选址和生产时,进行科学的设计,工厂数量、区域划分以及生产项目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问题,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工厂的排放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同时要出台相应的行政法规,从法律上对企业进行约束,加大违反者的处罚力度。

2、加强政府领导。地方政府应该在城镇化建设工作中加强政府领导作用,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基本保证。政府部门应详细规划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骤,在政府可控范围内,稳步进行城镇化建设,由政府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制定完善的城镇化建设计划,严格控制城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保证城镇化的正常建设。4.3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当地人员就业。政府部门要对新城区进行政策扶持,对当地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改善当地居民就业环境,增加就业,缓解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避免过重的城市人口压力问题,造成城市混乱,不利于管理,同时,农村企业的发展进步,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工厂去投资,将经济重心移到新城镇去,带去新的发展方向,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进步,提升居民的生活条件,实现真正的城市化建设。

3、构建保障机制促进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构建区域协调充分发展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政策保障,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为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推进区域间协调、融合、充分发展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共享发展,加强卫生、医疗、教育、住房、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结束语

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城镇化的建设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根本影响,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对现有经济造成不好的影响,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从本文得到启发,在城镇化建设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城市区域的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曦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现代交际,2019(23):214-217.

[2]刘书健.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19):512.

[3]王海源.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河北企业,2018(26):74-75.

论文作者:张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  ;  ;  ;  ;  ;  ;  ;  

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探析论文_张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