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插班孩子的心灵攻略论文_田越芳

对插班孩子的心灵攻略论文_田越芳

(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心幼儿园,312032)

摘要:因父母原因,插班生孩子的教育面临着很多困难,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已成为社会现代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能否让孩子们既快又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摆在我们幼儿教师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认为爱,沟通,理解是亲近插班生孩子的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用爱心和鼓励去关心每一个孩子,并让他们感受到对他们特殊的关注。请不要吝啬自己表扬的语言,多给孩子一点热情和“阳光”。

关键词:爱心;耐心;诚心

一:用情打动,消融冰山

《爱的教育》一书对“师爱”有这样的描述:“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对孩子要有一颗真挚的爱心,尤其对插入新群体孩子的教育,更要用这种师爱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去呵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消除心灵上的不安与恐惧。

我们每个学期总会转进几个外地插班孩子,一看见他们总感觉他们的胆子特别小。紧张、害怕、孤独是他们开学初生动的写照。有一个叫璐敏的小女孩,在开学初的几天,整天哭着,嚷着要妈妈或者就坐在角落发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首先与她沟通,彼此间建立亲近的关系。一开始,她表现出一种极其反抗的情绪:不要我抱,更不要跟我讲话。后来,经过与她真诚的沟通,我终于知道了原因。原来,她害怕待在这种陌生的环境里,听不懂小朋友的话,小朋友们也不主动和她游戏,她感到很孤独。找出根源后,我设计了多种合作性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建立同伴间的友情。利用晨间谈话让她自我介绍及她的家乡,让其他的小朋友加深对她的了解。我还在每次的教学活动中,给她多种表现机会,改掉孤僻的性格。一旦有了进步,我便及时表扬、鼓励她。一个温柔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让她感受到老师的浓浓爱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她与其他孩子相处的比较融洽,经常看到他们一起游戏的场景,听到他们心悦的笑声。他们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鸟围在我的身边,与我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

对于孩子们说,最想得到是老师的爱,一个称职的幼教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的“真情”、“真心”、“真爱”去对待每一个异地孩子,抚平他们幼小的心灵。

二:用心感化,磨砺顽石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大成性,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在幼儿期,当幼儿不良行为的出现时,教师要用耐心帮助孩子,改正缺点,以免造成孩子一生的遗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记得王子浩小朋友刚转入我们班时,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三天两头把其他孩子弄伤,导致很多家长都来告状。而且他还经常喜欢去幼儿园的垃圾坑找东西玩。开始时,我也大声训斥过他,但都毫无效果。后来,我静下心来思考,怎样来转变他呢?我开始查阅各种教育教学资料,研究教育专家的教学艺术。我决定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他,教育他。我利用晨间谈话,进行讲故事,树榜样的活动,让他对照自己的行为,评析对错。还会经常拉着他的小手与他沟通,以确保习惯行为的一惯性。因为这个孩子劳动是比较积极的,因此,我让他分发点心盘,分发碗筷,为小朋友做事,让小朋友重新认识他,接受他。只要他的表现好,我都会进行及时的表扬与鼓励。我还在区域角材料的投放中,注重了材料的丰富性,新颖性,及时更换,提高幼儿的兴趣,以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几个月后,这个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减少了,融入了孩子们中间。

其实,孩子们的本性并不坏,只要教师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用自己的爱心去引导、帮助,我想比起强制、训斥要强得多。

三:同伴交往,融入集体

良好的同伴交往在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与实现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新幼儿园常规部熟悉也是插班生情绪焦虑的重要原因,插班生西西已进入我们班,我让我们班各方面能力强、非常活泼外向的王旭和西西坐在一起,让他们成为好朋友。每一次热情邀请,都会吸引着西西,让西西在活动中逐渐放松,让她在与同伴的交往与游戏中体验到认识新朋友的快乐。自由活动,或者是区角的自主活动,我们都会为西西安排固定的好朋友,让好朋友慢慢领着西西熟悉活动的规则,随着和好朋友交往的加深,西西正在变得主动,有的时候西西会主动为好朋友留出位置,在朋友的影响下,西西的话语多了,笑声更甜了。

四:用诚沟通,同舟共济

在当今社会,因家庭变化或工作原因造成孩子转学,所以家长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我们也要多关注、了解、帮助他们,是提高孩子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孩子们才会发展的更好。

去年有个家庭离异,跟着他爸工作而来到绍兴的孩子,他爸工作很忙,来幼儿园接送每次都是急匆匆的。只知道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表现出一幅无所谓的样子,我们如果多说几句,他就还示如果他在幼儿园不好好听话,老师尽管“教育”。我在想:难道真让孩子这样任意发展下去吗?不。因此,我尽量用微信给他推送一些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文章,慢慢地,爸爸也开始主动和我聊起了关于他孩子在园的各方面发展状况,我们共同探讨应该怎样去帮助他,教育他等一系列教育问题。与家长的沟通近了,孩子也变得懂事了,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我用自己的诚心,打动了家长,得到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陈鹤琴老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够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我们知道,孩子的一切成长和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家园的一致配合,对于插班孩子而言,家园配合尤为重要,通过家园配合,老师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新来的孩子,通过配合,家长更能清楚孩子的成长,家园的和谐,才是孩子成长旅程的保障。

论文作者:田越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对插班孩子的心灵攻略论文_田越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