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压用户窃电行为及防窃电技术研究论文_陈英杰

(广东电网清远连南供电局 广东清远 513300)

摘要:文章针对高压用户的窃电行为,提出了一种供电区域线损分段监测防窃电技术方法,通过选取某条10 kV供电线路进行该监控方法的实际应用,减少窃电或者非正常用电行为给供电网络带来的危害,保证供电安全。

关键词:10 kV;高压用户;窃电;监测;技术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用电量的增大,尤其伴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窃电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虽经供电企业对供用电秩序的整治,使得窃电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由于高压用户的用电容量较大,发生窃电行为后,对供电企业的损害也更大,同时高压用户的窃电行为一般均会破坏供电设施和线路的完整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也较大。下文针对高压用户的窃电行为,开展了供电区域线损分段监测防窃电技术研究。

1基本理论

1.1供电网络电量对比方法

对于线损率偏高,怀疑存在窃电,需要进行用户用电行为监控的供电网络,首先分析网络结构,将整个供电网络划分为数个供电分支,在每个分支节点安装一次电量监控装置,对供电网络中的一次供电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通过用户端安装的电能表计算供电网络向用户供应的电量,对比每个分支的一次供电电量和用户电能表计量电量关系。

比较分支供电电量和用户电能表内返回的实际计量的用户用电量,若二者基本保持一致,则可判断该分支无窃电或者无非正常用电行为。

若监测区域内某个用户发生了窃电行为,则用户所安装的电能表必然会少计量电量,即用户电能表所计量的电量小于实际的用电电量,也小于分支电量监控装置所计及的分支供电电量,此数值可通过计算分支线损进行反映。

对于整个供电网络中重点怀疑存在窃电行为的高压用户,可在该用户的进线位置安装一次电量监控装置,实时监控对比实际用电电量与一次供电电量的关系,可及时发现用户的窃电行为。考虑到安装成本的问题,无法对每个用户安装此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采用此方法,做到了对供电区域内的供电用户用电行为进行分段、分片实时监测,同时对窃电高危用户进行重点监测,实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用电行为监测功能,避免了用电稽查人员对整个供电区域内的用户进行普查,仅需要对提示窃电的监控区域进行重点检查,提高了用电稽查的工作效率,保证了用电稽查的效果。同时,通过对窃电高危用户的监控,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避免了窃电行为的发生,保证了供电安全。

1.2实现方法

以某供电网络为例进行说明。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1为主变压器,高压供电线路(一般为110 kV或者220 kV)经过变压器为10 kV供电线

路2为高压用户供电。

10 kV供电线路2又分为分支3和分支4,以及直接供电用户210

10 kV供电分支3包括5,6,7,8,9,10,11和12共8个高压用户,10 kV供电分支4包括13,14,15,16,17,18,1蚜口20共8个高压供电用户。

在图1中的22,23,24,25和26位置安装一次电量监测装置,监测5个位置的一次电量。由于该装置直接安装在10 kV线路侧,用户不清楚该装置用途,同时电压等级较高,不会对其进行破坏操作,能够保证装置计量一次电量的准确性,实现了对整个供电区域内供电用户用电行为的实时监测,同时又对窃电高危用户5和用户6进行了重点监测。

图1某供电网络结构

通过对电量监控装置23和8个用户5,6,7,8,9,10,11和12电能表计量电量之和,来判断供电分支3内是否存在窃电行为。同时,通过直接判断电量监控装置25和用户5电能表电量值,以及电量监控装置26和用户6电能表的电流值,实现对高危窃电用户5和用户6的用电行为的实时监测。

当用户5发生窃电行为时,电量监控装置25计量的电量值将大于用户5电能表电量值,系统则会直接提示用户5发生了窃电行为。

当用户7发生窃电行为时,无线CT 23计量的电量值会大于8个用户5,6,7,8,9,10,11和12电能表计量电量之和,系统会提示供电分支3内发生了窃电行为,告知供电公司用电稽查人员对该区域的供电用户进行重点检查。

当供电分支4内的某个用户发生窃电行为时,无线CT 24计量的电量值会大于8个用户13,14,15,16,17,18,19和20电能表计量电量之和,系统会提示供电分支4内发生了窃电行为,告知供电公司用电稽查人员对该区域的供电用户进行重点检查。

这就实现了对供电分支3,4的区域性监测,以及对高危用户5,6的重点监测,既做到缩小了反窃查窃范围,又能够对重点怀疑用户进行实时监测,可有效提高反窃电工作效率,加强用户用电行为的管理。

2.1供电网络分支节点电量的计量

对于需要监测的供电区域的一次电量的直接监测,本文采用了高压电能表,直接安装于一次线路中,计量一次线路的电压值、电流值、功率和电量等信息。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或者小电流接地系统,其视在功率计算公式为

S =UABIA+UCBIC (1)

高压电能表基本计量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高压电能表的基本原理

高压端A,B和C各相电路板上的供电电源采用单独的电容分压器取电后,在其供电模块内进行交直流转换实现。A,C相计量模块中电压采样由电容分压器在10 kV相间分压获取。A,C相计量模块中电流采样由低压电流互感器CTA和CTC获取毫安级电流信号。

A,C相的计量模块将各自所采集到的实时电能信息、电压信息、电流信息和功率信息,通过光纤传送给处于B相的主控模块。B相主控模块对接收到的A,C相各类数据量分别加上时标,分析处理并进行记录保存,并提供隔离通信的接口给低压终端和信息管理系统获取各项电能信息。

将该高压电能表安装于需要监控的供电网络的分支节点处,可实现对一次供电电量的监测,该高压表安装于一次回路中,属于高压设备,所有的计量模块都集成在内部,不易被破坏,可有效避免恶意破坏,保证所监测节点一次电量的准确性,达到监测比对的目的。

2.2用电情况的监控方法

2.3实时性及准确性的保证

所采用的高压电能表既作为电能表计量一次线路供电电量,同时又具有采集终端的功能,具有固定的IP地址,通过GPRS通信方式,将计量到的一次电量回传给监控主站,实现与线路中所使用的电能表同步计量、同步采集和数据回传,保证了整条线路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高压电能表的计量功能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的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以及JJG 596-2000《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范,其计量准确度和基本功能达到0.55级电能表的要求,满足线路线损计算对于数据准确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其通信规约符合DL/T 645((多功能通信规约》、Q/GDW 130-200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

据传输规约》和Q/GDW 376.1《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等协议规范对于采集终端通信的要求,能够满足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的需要。

3实际案例应用

3.1监控对象

选取某条10 kV供电线路进行该监控方法的实际应用。该线路供电容量为10 090 kV}A,线路中包括3个自然村,93台变压器,35个高压用户,59台公用变压器,整个线路结构如图3所示。进行监控治理前,常年线损维持在10%左右,多次进行现场反窃电检查,无法发现窃电行为,给当地供电企业带来极大困扰。

3.2实施过程

对该供电线路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线路包括3个主要分支:东分支、南分支和北分支,因此在3条分支的出口处安装了3台高压电能表,将整条线路分成4段:主干线、东分支、南分支和北分支。

该供电线路实现了供电用户电能表的全部采集覆盖,所有用户的用电情况均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得到。

将后安装的3台高压电能表的电能计量数据通过GPRS通信方式将安装位置的一次供电电量回传至采集系统。

根据供电线路线损分段监控反窃电技术研究的需要,结合监控线路的结构,开发了实时线损分析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采集系统中监控线路的所有用户的电量数据,以及所安装3台高压电能表的电量信息,根据式(1),进行该线路4段分支以及整条线路的线损数据计算、储存和分析功能,实现线路实时监控反窃电功能,达到本文所研究监控方法的基本功能。

3.3监控结果

排查前后的线损监控数据表1所示。

表1 供电线路分支线损监控数据

通过监控系统一段时间的监控,发现东分支线路线损数据较高一直在20%左右,对于1月12日对东分支区域内的供电用户进行了重点排查,发现其中有两户存在窃电行为:有一高压用户采集系统回传的电量数据一直为0,表示该用户未用电,而实际该用户为正常用电用户;另外一户其报装供电容量为50 kV•A,其供电倍率为15,而该用户实际用电容量为100 kV•A,供电倍率为30,对这两户的窃电行为进行了现场纠正,恢复了电能表的正常采集回抄功能,更正了供电倍率。

经过现场排查后,东分支的线路率明显下降,整条供电线路的供电线损也由原来的12.5%下降到9.16%,并且线损数据比较稳定。

4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能源的管理技巧和供给也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但是,对于窃电分子来说,其窃电技术和能力也是与时俱进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国家管理部门和供电企业重视防窃电工作,不断更新和推进防窃电的对策和具体方法,并结合目前电力技术的发展现状落实相应的防范方法和对策,以推动电力企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怀坤,袁振芳.新形势下开展反窃电工作浅析[J].中国信息化,2012(18):448.

[2]韩越雪.浅谈提高用电检查成效的方法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166-167.

[3]王少波.供电企业防窃电方法和对策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4(34):30-31.

论文作者:陈英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基于高压用户窃电行为及防窃电技术研究论文_陈英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