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扎实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是林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如果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离开文化的支撑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只有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显著增强社区文化软实力,更好地满足社区职工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林区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确保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扎实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是林区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位置,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省森工林区全面停伐后,林区的经济建设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只有切实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逐步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促进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以强大的文化力量推动林区五位一体建设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抓紧工作、抓紧落实,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一)加强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融入到社区基础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社区转型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求发展、开放办森工”理念和“486”产业规划布局,在社区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社区全体党员、教育职工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把广大人民团结凝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更好凝聚林区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建设相衔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装人、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针对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业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强化道德修养,强化职业操守,力争使社会道德状况明显好转。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让社区居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心群众命运,体察群众愿望,反映群众新生,在社区居民生产创造中汲取营养,着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要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努力做到广覆盖、高水平、重实效,让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源远流长的社区传统文化、激昂奋进的红色抗联文化、争奇斗艳的社区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唱响网上主旋律,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真正成为林区先进文化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林区人民精神文化新空间。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礼仪的基础性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构建覆盖林区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持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文化发展路子,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打造一批社区文化骨干群体和文化品牌,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林区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构建和发展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把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影响力的林区名家大师和林区文化代表人物,为实现文化强企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论文作者:华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文化论文; 林区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社区论文; 社会论文; 精神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