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_亲子成长论文

儿童学习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_亲子成长论文

幼儿学习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因素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研究

学习,作为一种活动,是幼儿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关幼儿学习的若干问题,一直是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拟对幼儿学习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作一梳理。

一、幼儿的学习类型

幼儿的学习,通常是指幼儿在其生长过程中,在环境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幼儿与客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其中主要指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幼儿的学习类型较多,概括起来有:1.从幼儿学习过程本身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可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连接学习、多重辨别学习和概念学习;2.从幼儿学习的内容本身有无逻辑意义、幼儿自身有无学习的意向来分,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3.从幼儿与学习内容及学习内容传递者(教师、父母等)之间的关系来分,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4.从幼儿对学习传递者的单向作用来分,可分为模仿学习和观察学习。所有这些学习类型中,幼儿平常运用最多的有三类:发现学习、模仿学习、观察学习。

(一)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通过亲身实践,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发现学习有独立性发现学习和指导性发现学习两种。幼儿的发现学习往往属于后一种。其原因有二:一是幼儿尚处于成人照顾之中,无论是与幼儿单独交往还是与幼儿共同面对外界事物,成人必然要履行向幼儿传授、讲解已有经验的责任与义务。二是成人对幼儿的学习指导有其必要性。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较低阶段,他们对于亲身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观察到的现象无法进行准确的辨别、认识。为避免幼儿习得的内容过于肤浅、片面乃至谬误,成人必须及时提供适当的指导。发现学习的初始动力是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与好奇心,这种学习不仅是幼儿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有利于幼儿注意的集中、记忆的保持,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也有利于幼儿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

(二)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是指通过仿效别人的言行举止而获得某种语言表达方式、动作及社会性行为的学习方式。幼儿最初的模仿出现在1岁以前,1岁以后模仿的速度加快,模仿的精确性提高。模仿学习的动力在于幼儿希望自己像成人一样,试图与成人保持一致。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多为他们较为接近的人(如父母、教师等),对于不熟悉的人他们喜欢模仿那些和蔼可亲或他们佩服、崇拜的人。幼儿的模仿学习种类很多,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在游戏中的模仿与在生活中的模仿;对外在现象的模仿与对内在实质内容的模仿。通过模仿学习,幼儿可促进自身行为、技能等方面的进步。如音乐表达、绘画、书法、语言、搭建物体等等。但模仿学习要适量,过多的模仿学习会阻碍幼儿的创造性发展。

(三)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对学习对象的行为、动作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结果的观察,获取信息,而后经过学习者的大脑进行加工、辨析、内化,再将其所习得的行为在自己的动作、行为、观念中反映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观察学习比模仿学习更为复杂。幼儿的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第一,注意过程,在这一过程里幼儿的知觉指向他所要学习的行为、动作;第二,保持过程,即幼儿作为学习主体,不断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编排、整理、内化的过程;第三,再造过程,在这一过程里,幼儿习得的行为已基本上得到了内化,并开始出现了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再现;第四,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里幼儿将已习得的行为信息加工完毕,并不断在适当的时候借助自己的行为将它们表现出来。观察学习是幼儿获得社会性行为的重要途径。促进幼儿的观察学习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环节,在具体运用时,应着眼于幼儿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如在注意阶段,尽可能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出发,引起幼儿对学习对象的关注;在创造阶段,应多提供机会,诱发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习得的行为。

二、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的学习特点和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依照皮亚杰的理论,幼儿处于两个发展阶段之中:在感知运动阶段,幼儿主要通过对物体的触摸、摆弄以及身体的运动来认识客观世界与自我;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已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能够进行象征性思维与直觉行动思维。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他们的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一)做中学

幼儿是在对客观事物的触摸、摆弄、操作中认识周围的事物、获取感性经验的,是在与成人、同伴进行交往和相互作用中,借助观察、模仿等,掌握语言、习得社会性行为的。离开动作与实物,幼儿无法学习。即使在3岁以后,幼儿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事物,但他们的思维还必须与动作和实物相结合。幼儿的这一学习特点要求教育者在指导幼儿学习时,必须辅以实物并让幼儿亲自操作,应该避免空洞的说教。

(二)依兴趣而学

这一特点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中,他们以兴趣为出发点,十分容易为新奇的刺激所吸引。二是不同年龄幼儿的兴趣中心不同。如1岁时,幼儿喜欢运用手指(抓握物品等);2岁时,喜欢有关腿脚的动作(追、跑、跳);4岁时,喜欢律动等等。幼儿的这一学习特点要求成人根据幼儿的具体兴趣来指导他们的学习。

(三)不随意而学

幼儿的器官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处于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阶段,他们的自我抑制力弱,坚持性差,不能长时间专注于所学的对象,他们学习的内容可随时随地发生变化。针对这一特点,教育者应切记不能给幼儿布置强度过大的学习任务,以免阻碍幼儿的健康发展,损伤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在假想中学

幼儿喜欢想象,他们常常给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赋予生命。在学习时,尤其是对社会性行为的学习,幼儿往往借助想象。如把布娃娃假想为“自己”,把自己假想成“母亲”或“父亲”,模仿学习母亲(或父亲)照顾孩子的行为。在假想中学习,含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能带给幼儿极大的乐趣与心理满足。幼儿的这一学习特点要求教育者提供具有情感性的学习内容,通过启发幼儿的想象来促进幼儿的学习。

除上述四个方面以外,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喜欢成人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作出积极的反馈。因此,教育者应及时给予幼儿认可与赞扬,以增强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影响幼儿学习的因素

因为幼儿的学习是在他们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所以谈及影响幼儿学习的因素也必须从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两个方面来讨论。其中,客体因素又可分为教学因素与环境因素。

(一)主体因素

影响幼儿学习的主体因素涉及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它可分为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两类。生理因素包括幼儿的健康状况、生长发育的特点、感觉器官的成熟水平等。心理因素有幼儿感知觉的敏感性和倾向性、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方式以及情绪、情感、兴趣、意志、性格、自信心等多个方面。每一个幼儿所接受的遗传因素与具体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而影响其学习活动进程的主体因素也是不同的。如有的幼儿体质弱,不能参加正常的学习活动;有的幼儿智力水平超常,能在多种学习活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有的幼儿天性乐观,喜欢与人交往,习得社会性行为迅速;有的幼儿喜静,过于敏感,不善于与人交往,社会性学习进程迟缓。

(二)环境因素

影响幼儿学习的环境因素也可分为两类:物理环境因素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物理环境因素指学习者所处环境的物理性特点,包括学习处所的光度、温度、湿度、声音分贝的高低,幼儿学习时所借助的纸张、笔、桌椅,游戏中用的各种玩具等。物理环境因素对幼儿学习的影响表现在它给幼儿学习提供的适宜性与可能性方面,如桌椅高低是否适合幼儿的身高,玩具种类是否丰富等。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是指幼儿所处环境的社会性特点,涉及到幼儿所处社区的文化特点,幼儿所受的家庭教育情况,幼儿父母与教师的儿童观与文化素养,幼儿所在群体的学习气氛,幼儿与同伴的交往特点,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幼儿接受广播、电视、电影、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数量,及传媒本身携带的信息内容的质量和被幼儿吸收的程度。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幼儿学习活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社区文化、不同的家庭教育情况、不同的人际交往模式等,往往是导致幼儿主体因素无显著差异而学习结果不同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三)教学因素

影响幼儿学习的教学因素是指成人对幼儿学习进行指导时所采用的方法性因素。教学因素主要受制于成人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以及成人所掌握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背景知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主体性的教师多采用易被幼儿接受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了解幼儿实际情况,从自己立场出发的成人多注重单向传授,视幼儿为知识、行为、准则的接收器。处于不同教学因素之中的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与关注程度都有显著差异。

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幼儿学习的影响是混杂、复合的,而非单独起作用的。因而,若要考察幼儿某一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及其原因,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

标签:;  ;  ;  ;  ;  

儿童学习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