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48200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68例UC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n=34)与柳氮磺吡啶组(n=34)进行临床研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美沙拉嗪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18%、14.71%,柳氮磺吡啶组分别为75.53%、20.59%,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较柳氮磺吡啶更胜一筹,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C)史发生在结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连续性的结肠炎症性肠病,往往先累及直肠并蔓延至整个结肠,之前显示该病的发生率欧美国家高于亚非国家,但后来的报道显示,该病在我国临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中出现的频次亦比较高[1],目前,已吸引很多学者将目光投向对其的研究。对于轻中度广泛性 UC,临床上首选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进行治疗,为此,本文特对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5年5月68例UC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
作组通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女患者分别有37例、31例,年龄23~73(37.4±4.8)岁, 病程4个月~10年(4.9±0.4)年,轻度、中度分别有39例、29例, 腹泻、腹痛、黏液血便分别有57例、61例、44例,病变累及直肠、直肠乙状结肠、全结肠分别有18例、33例、17例,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将68例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n=34)与柳氮磺吡啶组(n=34),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入组后,所有患者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其它药物,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在急性发作期每日使用4次,一次1g,待症状有效改善后进行维持治疗,每日使用3次,一次0.5g。柳氮磺吡啶组:予柳氮磺吡啶片进行治疗,刚开始服用时每日的剂量控制在2~3g,分 3~4 次服用,如果未出现明显的不适反应,可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日4~6g,待症状有效改善后进行维持治疗,每日的剂量减少至1.5~2g,两组患者的总疗程均为8周。在患者服药期间了解有无出现白细胞减少、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3疗效判定标准[2]
参考相关文献对疗效进行评价:(1)显效:患者用药治疗后完全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异常变化,结肠镜下无糜烂,溃疡愈合,黏膜基本得到修复,大便常规检查正常;(2)有效: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较之前得到明显改善,结肠镜下黏膜炎症减轻或者是形成假息肉,大便常规检查正常;(3)无效:不满足前述2项标准均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美沙拉嗪组34例中显效者20例(58.82%),有效者11例(32.35%),无效者3例(8.82%),总有效率为91.18%。柳氮磺吡啶组34例中显效者13例(38.24%),有效者12例(35.29%),无效者9例(26.47%),总有效率为75.53%。美沙拉嗪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柳氮磺吡啶组高(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美沙拉嗪组中有1例出现粒细胞白细胞减少,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柳氮磺吡啶组有2例出现粒细胞白细胞减少,2例出现皮疹,2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9%,两组不良反应无较大差异。
3.讨论
目前,对于UC的病因仍未全知,可能与遗传、感染以及免疫等存在较大的关系,很多研究也指出氧自由基参与到其的发病中。腹痛、腹泻与黏液血便是UC的主要三大临床症状,患者存在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较重,并且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合并贫血、水肿、体重减轻、低蛋白血症等。目前对于UC的根治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外很早便对美沙拉嗪与安慰剂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并证实了前者的确切疗效。外国学者关于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的系统评价对美沙拉嗪的疗效予以了更高的肯定,而二者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4]。本研究结果显示出,美沙拉嗪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柳氮磺吡啶组高,而不良反应无较大差异,这与系统评价总体相符。
在美沙拉嗪出现之前,柳氮磺胺吡啶是治疗UC的首选,口服后会由胃肠道吸收部分,但是相近30%左右的患者会因无法忍受出现的消化道症状而被迫停药,并且还被指出,服用后不易到达结肠远端。而新型药物美沙拉嗪属于控释剂型,能够将药物释放的时间向后延缓,所以减小了在小肠内的吸收量,并且还可对结肠黏膜处的白三烯以及前列腺素E产生抑制作用,使白细胞产生炎症递质的过程受到抑制,使氧自由基得到清除,不良反应少,患者用药的耐受性与依从性均较高。
总的来说,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较柳氮磺吡啶更胜一筹,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临床期望值,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柳汝明,吴斌,赵雨晋,唐尧.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02(33):181-186.
[2]黄慧民,黄勤.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对比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4,11(02):85-86.
[3]欧阳灿晖,李君玉.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21(18):38-39.
论文作者:汪开兵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1
标签:吡啶论文; 沙拉论文; 溃疡性论文; 结肠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