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巨变_所有制论文

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巨变_所有制论文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性巨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有制论文,巨变论文,历史性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而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力是体制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说,引人瞩目的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变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改革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1、改革以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建国以后,随着没收官僚资本和恢复国民经济,到1952年,公有制经济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44.7%。此后,在“一大二公”所有制原则指导下,通过快速度的三大改造对农村合作经济的升级、过渡与合并,公有制经济比重迅速提高,很快达到几乎100%的地步, 成为清一色的公有制经济。此后20多年中,这种格局基本上没有变化。到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左”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在所有制理论方面,认为全民所有制经济优于集体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优于个体经济;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只注意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轻视和削弱集体所有制经济,排斥和取消个体经济,其典型特征是公有制经济的单一性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排斥性。

2、改革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巨大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我党冲破所有制理论上的禁区,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特点的所有制理论。在新的所有制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在实践探索、理论创新和政策调整中不断趋向合理和完善,与改革前相比,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看公有制经济方面的变化。

全民所有制经济长期以来采取了国有国营的形式,并把其看作是公有制经济的最佳实现形式,脱离了国情。因此,伴随着80年代初对国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政企职责分开和两权适当分离的观点。此后,党中央有关搞好国有企业的文件中都反复指出,必须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根除传统的国有制经济的种种弊端。从实践形式上看,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从扩权让利到利改税,从承包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的改革,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这场改革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摸索出了经验。1979年9 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正式宣布包产到户可以存在。1983年中央又对这种微观基础变革作出了理论上的阐释,明确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此后,党中央陆续提出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和措施,构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形式。

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对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方针。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到1996年,城镇集体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39.4%。

其次,看非公有制经济的深刻变化。

早在80年代初,发展个体经济首先是被当作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一条出路提出来的。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提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十二大之后,我国的个体经济以及经济特区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快速发展。城镇个体工业产值到1986年已达29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3%,个体商业商品零售额达到804.5亿元,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达16.3%。

个体经济在这几年发展中,有的雇工和帮手已超过政策限定的8 人,事实上已转化为私营经济。党中央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在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所有制结构及其形式要求。十三大报告中还集中阐述了发展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重要作用,肯定了它们同样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这一高度评价进一步调动起各方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性。到1988年,我国已大体上形成了国营经济居主导,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

1989年春夏之交的风波之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横加指责。在这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国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代表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宣布,“我国经济发展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方针,发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对社会主义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作用。”这一重要讲话澄清了迷雾,坚定了人们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信心。

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鼓舞下,党的十四大作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决策,随后,党中央又作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决定》中重申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提出了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新要求。在《决定》精神指导下,各种经济成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1995年,国有经济仍稳定在41%,集体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达44%,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上升,达到15%,比1990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总之,同改革之前和改革之初相比,我国所有制理论和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所有制结构变化特征概述

从理论上看,主要的变化是:第一,突破了“一大二公”理论,形成了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判断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新理论。第二,突破了“穷过渡”理论,形成稳定形式、维护产权的理论。第三,突破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只能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理论,形成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的理论,即“主补论”。第四,突破了国有只能国营的理论,形成了两权分离、发展多种经营方式的理论,以及界定产权,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理论。

从所有制结构方面看,主要的变化是: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所有制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之一是个体、私营经济已占据了一方天下;之二是外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第二,公有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公有制内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相对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二、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原因和效果

1、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是由多方面因素复合作用共同促成的。

第一,思想大解放是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第一推动力。改革开放以后,在所有制理论方面,“一大二公”的标准逐步为“生产力标准”所取代,以此为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和根本任务的阐释,使人们对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生产力背景有了清醒的认识。这样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阐释出发,逐步肯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历史地位,这就为我国近20年来的经济发展和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奠定了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在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经济理论和政策方面有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直接推动了所有制结构向“多元化”的变革。

第二,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创造了现实条件。可以说,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各种经济形式的非均衡发展实现的。由于体制或制度特性不同,不同经济形式与市场体制和机制的结合程度,以及在市场条件下的发展能力是不同的。正是由于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市场适应能力的差别,才使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得以实实在在地发展。

最后,不同经济形式之间的负担差别也是造成所有制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比较而言,制约国有经济增长的因素更多一些,因而使所有制结构变动呈现出国有经济比重下降,非国有经济比重提高的局面。

2、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效果和意义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在上述几大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这种变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首先,各经济成份的绝对规模都得到快速增长。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5年,国有企业固定净资产值,以平均每年约18%的速度,从3201.4%亿元增加到29504.8亿元;集体经济的增长幅度还要大一些, 其工业总产值1978年为948亿元,1995年增为33623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其增长幅度仍可达到约每年19%的水平。个体和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从1980年到1995年,其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达到每年约50%的水平,到1996年已达到39232亿元, 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一支引人注目的生力军。外资经济在经历了80年代的起步探索阶段以后,在90年代也进入高增长阶段,投资总额迅速增加,截止到1996年,外商实际投资累计总额已达到1748.84亿美元,总产值也达到109720.8亿元人民币。

其次,多种成份的共同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第一,扩大了就业。截止到1996年底,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就业人员达7388万人。第二,丰富和满足了多层次的社会需要。个体、私营经济,更是有效地补充了公有制经济在经营空间和时间、经营内容和方式上的不足。第三,有利于增加国家财力和发展地方经济。第四,外资经济的发展,引进了外资和技术,同时,还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以及外销渠道、竞争机制,这都有助于增强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力。

再次,所有制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它的调整和完善,必然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1979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2亿元,1997年达到了74772亿元, 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年均增长速度为9.8%。

综上所述,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因而其变化的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指导思想受“左”的错误干扰,往往不重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囿于马列教条,只看本本,不看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结果生产关系的过渡不仅没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真理标准的成功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纠正了“左”的错误,冲破了束缚人们头脑的所有制教条,旗帜鲜明地确立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一思想大解放,才使经济理论推陈出新,才使经济政策更符合我国实际,才带来了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性巨变,才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三、我国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和结构变动的新趋势

党的十五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在所有制理论方面,站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又作出了一系列创新和发展。这些理论创新必将推动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1、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集中了近几年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这些新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新论。

第一,共同发展论。即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将平等地共同发展。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非公有制经济由改革前的异己力量转变为改革后的补充力量之后,现在又把它“提升”为组成力量,由组成论取代补充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由一项经济发展的方针,“提升”为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制度与方针相比,更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样一来,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多样化将是长期的。

第二,混合经济论。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这不仅界定了混合经济中公有资产的属性,同时也说明公有制经济本身也不再是两种纯粹的形式,而是具有多样化的存在形式。

第三,主体多极论。怎样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过去一直强调国有经济必须占有一定的比重,陷入片面性。十五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内涵和外延,可概括为“四点要求、一点灵活”。四点要求为:一是公有资产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三是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四是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一点灵活”就是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这样一来,公有制为主体将由“控制”论取代“比重”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也是多样化的。

第四,实现形式多样论。十五大报告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并肯定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两种实现形式。这就是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

第五,战略调整论。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就是说,对国有企业的行业、地区布局,以及企业规模,要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更好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更快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度,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和改组。

上述所有制理论的五个新发展,概括说来就是“多样化”。

2、所有制结构变动趋势预测

十五大报告在所有制理论认识方面的重大突破,一定程度上是在我国所有制结构现实变革的推动下实现的,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变革的客观要求,也必将推动我国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向多元化、合理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下面试从所有制结构变化的质态和量态两个方面作一分析和预测。

从质态方面来看,将会发生如下变化:

第一,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将会进一步多样化和市场化。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中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将减少,“一企多主”的混合经济将会大量增加,并逐步成为主流形式。

第二,各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各经济形式在生产的产业布局和规模结构上的进一步调整,将使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公有经济和非公有制之间的分工、布局和规模更趋合理。在这个过程中,试图人为规定各种所有制的比例,既不明智,也不可能。

从量态即数量比例变化来看,变化的总趋势是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会进一步降低,而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会逐步提高。根据国务院研究室所做的预测,到2000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会由1996年的41%下降2个百分点,占39%,集体经济将下降4个百分点,占到41%,非公有制经济将进一步上升,达到20%。到2010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各所有制经济形式所占比重为:国有经济占35%,集体经济占34%,非公有经济占31%。

标签:;  ;  ;  ;  ;  

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巨变_所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