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决策与环境监管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所以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发展;对策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相应的技术和手段对环境的质量进行检测,虽然环境监测是以书面形式作为记录,但是却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所以说环境监测对于环保工作来讲具备了深远的意义。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要尽可能的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这样才能够提供最可靠的监测报告,目前我国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环保和节能成为了重点关注的内容,所以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度,提出相应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1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1.1监测技术力量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的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利用专业的监测仪器来进行检测,并且需要配备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通过对需要监测地区的环境质量实行检测,但是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实施检测,虽然检测出来的数据以概率的角度来说是较为准确的,但是针对个别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可能不够准确。并且目前在监测工作中很多监测的仪器存在问题,由于环境监测工作的直属部门是国家政府,但是由于资金的投入较少,经常出现监测设备失灵、老化的问题,并且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换,从而有问题的监测仪器监测出的质量结果失去了准确性。
1.2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专业素养较低
目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技术人员专业素养较低,机制较为不健全的现象。由于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性特别强的工作,需要聘用一些具备专业素养的技术人员,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很多一部分都没有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存在专业素养较低的问题。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专业设置原因,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置环境监测这门课程,并且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大多部分都是公务员,而在这种工作性质下很多技术人员的惰性较强,考核机制也较为不健全,导致缺乏专业素养较高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3环境监测方法较为落后
随着监测因子的不断扩大,只有不断的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才能够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但是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方法较为落后,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还是把常规污染物因子作为主要的监测对象,对于一些特征污染物没有具体的监测技术方法,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各样的特征污染物随之诞生,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方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不去追求创新,很多环境监测技术方法都是直接复制国外的技术方法,但是我国的污染排放和水环境质量和国外有着明显的差异,最终导致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我国的水质污染程度,不能够获得准确性的数据。
1.4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度较低
很多环保机构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度较低,导致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现状是哪个地区出现了污染问题才会去该地区实行检测,而从来不会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使得环境监测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形势下,无法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全方面的超前服务。并且部分环保局的领导对于监测数据的使用较为随意,并且对于人员配置与经费问题漠不关心,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很多监测局都没有通过对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就枉然发布结论,最终使得环境监测工作只是形式终于实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对策
2.1培养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环境监测队伍
环境监测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务必要培养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工作队伍,从而提供准确性、可靠性较高的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机构在选用人才的时候要优先选择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其次还要加强日常的培训工作,包括理论方面的培训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要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环境监测机构要定期的进行抽查,来检查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结合实际情况再继续开展教育工作。
2.2加大经费的投入
由于我国环境监测共组的资金投入较少,使得环境监测设备呈现出了失灵、老化的现状,这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首先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这样才能够满足当今环境现状。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实行更换工作,开展定期的维修工作,最大程度的保证环境监测设备能够正常的工作。其次,环境监测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激励制度,对表现良好的技术人员实施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奖励,从而提高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2.3做到预防为主
很多环境监测部门都是在发现某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较为严重才去采取开展监测工作,而使得环境监测工作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不仅不能够治理环境污染,还会让更多的地区出现环境污染状况,所以环境监测工作一定要本着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要加强对各个地区的调查、监测工作,如果发现某个地区出现了异常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污染现状持续的恶化,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污染现状越来越严重,所以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不能够只把常规污染物分子最为主要的监测对象,还要加强特征污染物分子的研究,彻底的去治理污染现状。
2.4完善各地区环境监测的数据标准
评价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主要以数据为主,所以要不断的完善各地区环境监测的数据标准。随着全球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各个地区的环境变化的速度较快,很多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非常严重,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技术人员要先进行实地考察,把该地区实际情况和环境质量标准相互结合起来,构建最合理的环境监测数据标准,这样不仅仅能够为数据库奠定扎实的数据基础,还能够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
2.5不断的完善环境监测机制
很多环境监测部门缺乏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度,在工作中缺乏健全的环境监测机制,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类的问题,并且机制的不健全极容易加快高端人才的流失。环境监测内部管理部门要落实责任制,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设立奖罚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其次还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充分维护环境监测的法定地位。其次,还要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度,要贯彻落实“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体制,还要鼓励社会群众积极监督政府的环境监测工作,这样才能够掌握动态的环境变化。
3总结
总之,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不断的完善环境监测体制,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要充分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够更好的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中去,充分意识到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还要加强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工作,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米娟.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2:93.
[2]李旋.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5:199-200.
[3]黄仁杰,张荣锁,沈钢,倪士英.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辐射防护,2009,05:305-310+316.
论文作者:许王凯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素养论文; 地区论文; 现状论文; 我国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