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3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炎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1周后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更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2.5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满意度,促进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炎;老年;人性化护理;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慢性阻塞性肺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炎的合并症,好发于老年人,具有发病率高且死亡率均高的特点。临床治疗以抗感染、止咳平喘为主,严重者可因重要脏器缺氧而危及生命。研究表明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常规护理效果有限,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提升患者各方面生活质量,且未兼顾每位患者护理需求。人性化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更重视患者个体需求,使其在社会、心理、生理及精神方面处于舒适满足的状态,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提高。本文将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本病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对本研究所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炎老年患者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共100例,均通过医学伦理会审核,且知情同意。对照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60~74)岁,平均(68.32±6.49)岁。病程(1~4)天,平均(2.79±0.87)天;观察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61~75)岁,平均(68.19±6.30)岁。病程(1~5)天,平均(2.85±0.74)天。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因慢性阻塞性肺炎[1]收住入院,年龄60岁以上。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支气管哮喘、肺部恶性肿瘤等疾病者;②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③预计存活时间小于1周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前评估患者病情安排床位,遵医嘱给药,观察生命体征情况,提供饮食指导及出院宣教。观察组:联合人性化护理,(1)心理疏导:通过侧面谈话方式评估其对治疗的感受及态度,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发现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应及时提供人性化心理干预,可通过播放轻音乐、讲述成功案例、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生活照护:患者入院后给予人性化优质且全面的的生活照护,评估各自生活照护需求,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3)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语言表达、听力、身体状态情况,提供一对一交流,每日定期查房并定时巡回,及时解答患者疑问;(4)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咳嗽方式,定期协助患者拍背、翻身,教会其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方式。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5)随访:评估患者休养情况,指导家属参与患者护理,从用药、饮食、锻炼及复查等方面入手,定期观察病情变化并提供针对性指导。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总分100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2]。
1.4统计方法
SPSS21.0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均双侧检验,疗效卡方检验,本研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x±s表示,t检验。
2结果
2.1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护理干预1周后,观察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92.5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认为COPD与免疫失调、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水平失衡关系密切,且一旦发生预后较差,肺功能可逐渐降低。COPD好发于老年人,常合并肺炎,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炎,导致治疗难度明显增大。慢性阻塞性肺炎以终末端细支气管远端膨胀为基本病理改变,可引起气腔壁破坏,可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缓解污染、抽烟、细菌感染均是本病的常见诱因,随着病程进展病情可逐渐加重,常规护理模已不能满足此类患者的护理需求。
人性化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是一种应时代发展需求出现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从患者心理、身体层面入手[3]。同时,人性化护理干预还注重患者生理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方面改善,旨在提高其生活质量,使患者处于舒适状态。人性化护理还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弘扬医院文化,使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促进护患和谐,从而吸引大批患者就诊。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遵守“以人为本”理念,尊重患者,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根据患者身心情况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焦虑情况缓解,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一对一健康指导可使患者对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有较全面认识,并加强体检注意事项的宣教,告知患者本病相关知识及治疗相关注意事项,增强其治疗依从性[4]。病情护理方面我们也随时注重人性化护理理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身心处于较舒畅状态。
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更早,患者总满意率则高达92.50%,证实了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综上,笔者认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S].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2):67-79.
[2]徐金花.人性化护理对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958-959.
[3]张芳.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5):207-209.
[4]吴玉贞.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197-198.
论文作者:江玲玲 李美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患者论文; 性肺炎论文; 情况论文; 老年论文; 肺部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