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杨金国

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杨金国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 广东台山 529200

摘要: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不容小觑。本文将全过程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实施办法,与安全管理需求、环境因素相结合,提出较为实用的安全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性;全过程管理;对策分析

配网工程本身具有施工任务重、复杂性高的特性,且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现场面临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压迫采取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达到经济效益与安全第一的和谐统一。

一、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需求,是随着迅猛的经济发展势头、过高的用电负荷而同时增长的,这包括配网工程的扩建、原有工程大修与技术改良等类型。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包括现有的装备条件较为落后,安全措施无法落实,安全知识也没有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操作人员的现场作业安全意识较低,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岗前也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安全培训等,因此事故发生的几率较大。具体来看,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点,从客观条件来看,环境与硬件设施上的安全隐患较为普遍。首先,配网工程的施工线路比较复杂,施工工程涉及的管道网络纵横交叉,需要通过的管道包括天然气管道、通讯设施、低压线路、地下市政工程等,且通常都在人群较为集中的市区,例如商业街等,有时需要穿过市政道路和铁路线等,交叉施工的情况非常普遍,稍有哪些方面没有考虑周全,就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问题,且影响面和涉及面很大,施工的客观环境的安全风险系数较大。其次,硬件设备落后,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组织措施等没有进行通盘考虑,存在安全隐患。在配网工程作业现场进行施工前,由于时间有限和任务紧迫,缺少必要的全面勘察,对存在的危害因素未能及时识别,因此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缺少对安全隐患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不够,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没有做到位,出现问题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一旦有任何问题出现,在没有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的情况下,这些安全问题的处理则显得手足无措,因此被放大化也在所难免。

第二点,配网工程现场作业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安全问题的掌控力度差,在质量把关上问题频发。配网工程的复杂性和任务的紧急性,以及在段时间内的多变性,这些特性都要求施工项目的管理者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安全风险意识,不仅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施工,在施工前还要对施工内容、停电范围、主要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的漏洞等进行全面掌控,并且要制定预案。在没有进行安全措施准备的条件下进行监督和管理,甚至在现场也没有督查到位的情况也非常普遍,这是管理者的失职,直接导致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漏洞补救不力的局面。管理者对现场的把控不到位,即便现场有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现场的监督流于表面工作,走走形式,根本不能满足施工需求。

第三点,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过关,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岗前没有进行培训,用生命去冒险作业,代价非常高。施工技术人员身处危险高发的第一现场,但没有意识到保护自己和保护工程免受安全事故的危害,这样的施工队伍前期没有投入必要的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也没有进行安全措施的防护,在施工后侥幸没有遇到安全事故也不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安全意识上始终缺少这一课,现实作业中难免要遇到沉痛的教训,这是以另外的形式在补上“安全意识课程”,然而用生命换来的安全意识提高,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因此对于配网工程现场作业的人员而言,在掌握专业必备的技能之外,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遇到危险时的处理能力,非常必要,需要在岗前进行统一严格培训,将安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安全第一”并非空话一句,这四个字体现的是追求效益和质量的统一,不仅是对配网工程作业现场质量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负责的体现,因此对待安全管理的问题不能想当然,更不能存在丝毫侥幸的心理。现场安全管理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在“现场”之外完成,也即对安全的管理不能只局限于施工过程,在施工前就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面对安全问题才能从容不迫,迎刃而解。因此可以将“全过程管理法”引入到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中来。“全过程管理”顾名思义,重视整个过程的管理方式,既要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问题,又随着时间推进的基础上做好每一个细节,在环环相扣中完成对整个过程的管理与把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配网工程的施工特点和作业现场的实际需求,运用“全过程管理”

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

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决定到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后,是能够第一时间化险为夷,还是面对问题束手无策任其发展。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提高全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只有将安全意识植根于思想的深处,在面对管理工作或者是施工工作,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施工者,都能形成统一的安全观,并且在实际施工现场,遇到问题后的统一配合程度才能够最大化。拥有什么样的观念直接决定着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因此,管理者要在熟悉操作流程与规范的基础上,掌握安全管理知识,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来监管施工队伍的安全知识培训、安全防护技能训练、安全事故抢险演练等,在日常的工作中培养优良的作风,一改往日的懒散行为。

二是要制定健全的安全工作制度。在团队的管理中,明晰、严格的制度比“人管人”更具有客观性,只要安全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规划施工进程,对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主要问题都有详细的说明,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管理,既能节省时间,又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主动性,主动了解在特定的阶段应该做哪些事情能避免安全隐患。健全的制度还应该包括完善的培训教育机制。如果不对施工人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施工实践安全风险和事故就会给施工人员沉痛的教训。掌握必备的诸如现场施救、应急正确操作、高效逃生、保全自己的同时施以援手等等项目,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练习才可以运用自如。

2、施工过程中监管要到位

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方面,根据安全合同施工,现场监管不能只管形式,要重视实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非常重要,因此为增强现场作业的安全性,签订安全施工合同,确保合同的内容是依据现场的施工要求和施工条件制定的,并且要符合法定的程序和规则,这样才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施工过程按照合同执行,施工队伍必须有制定预案的习惯,应对安全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做好预防措施,工作态度一定要严谨,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另一方面,施工的全程沟通要及时,反馈问题要高效。配电工程作业现场的信息沟通要保持通畅,能够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和传递信息,以保证能够第一时间将有效信息反馈到管理层,发现问题也能够及时根据预案来调整策略,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有序进行。建立专门的信息网络沟通平台,便于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及时有效地反馈问题,通过对大数据的管理和掌控,在借鉴他人或者往次的安全问题防护体系建立的基础上,适时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拓展和研究,便于在第一时间内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沟通有效性体现在两点,一是“上传”,二是“下达”。“上传”是指管理者要及时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制定出相关的管理策略和应急预案,全局性地去考虑潜在的安全隐患,妥善处理已经凸显的问题,以及做到未雨绸缪,现场施工的管理者必须对所处的施工环境有充分的了解,涉及到的其他领域要及时沟通,调动有利资源完成整个安全施工管理过程。“下达”是执行层面在接到指令后采取行动一定要及时和果断。管理者指令清晰,但是执行不力,也是在配网工程现场作业中经常存在的,也给安全管理工作增添了不必要的管理冗余环节。因此要密切上下级的沟通与协作,为了让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管理者在施工前可以先进行技术交底,或者提前进行重点、难点讲解,做好心理准备和安全风险控制准备。

3、施工后总结与反思要并行

配网工程作业现场的客观条件虽然非常复杂,但针对常见的施工场所和施工安全措施依然能够分类型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积累针对不同类型的施工安全问题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根据这些基础的数据信息,建立专门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与应急处置管理信息库,以便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最为适合的处理方式。故而每次施工后必须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当次的施工过程中哪些环节尚且没有做到位,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反思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有没有更加适合的解决方法,或者在同一问题,但是客观条件却不相同的条件下,能否在第一时间内提供更为科学高效的处理方式。通过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和过程反思,为下一次的现场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加灵活地处理突发事件。

一个管理过程的结束,同时意味着下一个新的管理过程的开始,因此要有“结束即开始”的意识,这就是为什么在管理工作的收尾环节也要充分重视各个细节,没有反思的团队是无法真正取得进步的,反思是从团队内部生出的破茧成蝶的力量,因此,在反思阶段,要充分将配网工程作业现场的管理与总结过程相结合,总结与反思工作做到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下一次现场作业出现同样的问题,防止“历史的重演”。总结与反思也是一个学习与更新的过程,对上一个现场场景的回忆和再现,能够在头脑中加深对问题的记忆程度,让“遗忘”不会在关键时刻影响实践的判断,进而可以按照预定的安全机制去执行,确保施工安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最大限度降低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系数是配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不仅需要建立体系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同时需要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增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切实保证作业现场的安全,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出现事故。

参考文献:

[1]刘丽文著.生产与运作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谭忠富,李晓军,王成文等编著.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林逢春,许宇辉,许晓辉.供电企业人员安全风险管理之我见[J].吉林劳动保护,2012(5):42-43.

[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评价标准表式(2011年版).

[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编.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应用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6]梁小江.“以人为本”的安全风险管理实践——“技能评估”培训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212-213.

论文作者:杨金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杨金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