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姝[1]2014年在《英诗汉译中的审美等效——兼评拜伦诗歌的汉译》文中提出英诗是英国文学的精粹,更是世界文学的瑰宝,集中体现了诗歌形式美与非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并传递了诗歌的美学价值。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诗学和翻译原则。诗歌的灵魂在于诗歌的美学效果和艺术价值,据此,以审美属性为基本属性的诗歌翻译就必须紧紧围绕审美效果的传达来进行。一般的文本翻译强调信息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性、对原文的忠诚性等,而文学文本翻译的基本目的却是审美。由此,英诗汉译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传递信息而在于传递诗歌带来的审美体验。本文主要以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理论和刘宓庆现代翻译美学为理论依据,兼评拜伦诗歌的汉译,重点审视英诗汉译中的"审美等效"问题。
蒙兴灿[2]2008年在《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和文学嬗变的历史时期,外国文学的译介意义显得特别重大,一直受到翻译史家和文学史家的高度关注。本论文在“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研究”这一课题下,从社会文化因缘出发,考察、分析和研究了五四前后中国这段特定历史时期近叁十年间英诗汉译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社会文化功能,并对它们进行了译学社会文化行为分析和反思。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概况与意义、范围与目标、架构与内容以及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说明了论文各章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章首先介绍了文化概念的哲学、文学以及人类学和社会学泉源,并根据克罗伯文化界说厘定了本文所指文化概念的范畴和性质;然后层层铺开,将文化分为叁个层面加以理解,即“外显”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内隐”的精神文化,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和论证,指出社会文化对文学发展实施有效而持续作用的部分正是“内隐”的精神文化,进而认为五四前后中国近现代的翻译活动其实也有一个层次的问题,它与中国认识西方、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在总体上也经历了叁个阶段,即从器物翻译到制度翻译再到文化翻译,并对各个阶段的翻译质态、功用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归纳、评论与总结。本章随后着重从社会文化因缘出发,宏观展示出五四前后中国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思潮及其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潮中英诗汉译流变的基本走势、发展脉络和翻译特点,并把这个时期的英诗汉译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繁盛期叁个阶段加以分析和讨论,论证了中国翻译家严复1898年翻译《天演论》时所译英国诗人蒲伯的《原人篇》和丁尼生的《尤利西斯》是中国翻译文学中英语诗歌翻译的发韧。这两首译诗不仅对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具有极其重要的补全意义,而且对于英诗汉译更具有划时代的转折意义,标志着英语诗歌汉译主体不再是外国传教士或其他外国人,也不是“口授笔录”的中外合作翻译主体,而是具有专业水准的纯粹的中国学者独立担当的主体,开创了中国学者翻译英语诗歌的先河,掀开了国人自己有意识、有目的地翻译英语诗歌的新篇章。第叁章从“文化心理”概念出发,以接受社会的主体文化为重心,对制约英诗汉译产生和接受的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给予了关注,指出作为五四前后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产物,当时的英诗汉译相应显示出前后不一的文化质态,而其直接动因则是五四前后诗歌翻译主体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性嬗变。基于此,本章从社会文化心理视角论证了五四前英诗汉译译本的古典性特征、五四后英诗汉译诗体的陌生化和传统化特征以及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主题流向,揭示出诗歌翻译语言由文言到浅近文言再到白话的形式变迁与译诗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从夷学到西学再到新学的心理嬗变之相生相伴关系。第四章以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功能为题,主要关注诗歌翻译对文化的流传和传播的干预与影响,探讨诗歌翻译活动对社会的主体文化和文学规范的影响。我们借用胡适把五四新文化运动比附成欧洲文艺复兴的观点,指出五四译诗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进而详细地探讨了五四译诗对早期新诗的影响和制约,认为“新诗”是中西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合成的一个新概念:它既接受了晚清维新派诗人“诗界革命”的启示,也从西方文学资源,尤其是从英美“意象派”诗歌和美国的“自由诗革命”中汲取了话语活力,指出中国新诗文体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轨迹其实就是外来诗歌影响的轨迹,中国新诗能够在五四时期真正地确立起自己作为文类的地位其实与五四前后英诗汉译所起的“触媒”作用密不可分。本章还对胡适的译诗《关不住了》之新诗成立纪元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论证。第五章首先从翻译的文化社会学观出发,探讨了诗歌翻译的社会文化属性,认为在我国五四前后的英诗汉译中,大多数英语诗歌并非专为“文”而译,而恰恰是为“事”而译,这主要是基于诗歌翻译的社会文化属性的考虑,即别求新声和新诗于异邦。此时社会文化属性上升为诗歌翻译的第一性而文艺美学属性退居第二性,成为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改造文学和改造语言的一把利器,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和演进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次,本章还运用文化翻译理论,引入意识形态、译者主体性和诗学规范等关键概念详细探讨了接受社会的主体文化对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取向的制约和影响,认为由于五四前后政权频繁更替导致国家对意识形态控制有限,为诗歌翻译在此间形成高潮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诗歌翻译在中国的传播和接收创造了条件。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作为诗歌翻译行为的译者,在实际翻译活动中会时时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五四时期着名诗人翻译家朱湘的个性化英诗汉译就是译者主体性在诗歌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取向上起直接作用的典型例证。我们把勒弗维尔的诗学概念分为翻译的社会诗学和个人诗学,指出虽然个人诗学受社会诗学的影响和制约,但是这种影响和制约也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它们有一致也有不一致的时候,这在五四前后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转型时期更是如此,从而有效地解释了五四前后中国译坛上两种翻译策略并存的独特现象,提高了多元系统的普适性,丰富和发展了文化翻译学理论。第六章通过梳理中国近代文学语言的历时流变,探究了十九世纪末西方传教士由于基督教圣诗和赞美诗的翻译而对汉语进行的改造活动与五四白话文运动,尤其是与白话新诗的关系,提出了西方传教士19世纪末开始的欧化白话翻译对晚清白话文运动、五四白话文运动以及五四新诗的历时嬗变均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价值的观点,认为他们的翻译活动也是五四新文学,尤其是五四白话新诗的重要源头之一。本章还通过五四前后的诗歌翻译与中国白话新诗滥觞之间的互动伴生的翻译创作质态,结合社会文化背景从新诗发生生态和草创时期的扭曲引进等视角反思新诗定型难的历史成因,提出了新诗诗体应该适度定型的诗学观。第七章为结论,总结本课题讨论的主要问题,概括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贡献,指出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并对课题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刘春玲[3]2001年在《英诗汉译中的审美传递》文中研究指明英诗是英国文学的瑰宝和精华,集中体现了诗歌形式美与非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和刘宓庆现代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有关英诗美学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英诗汉译中审美信息传递的若干问题。 本论文由下述五章组成。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英诗诗学基本概念并对中英诗歌理论、诗体学加以比较。第二章结合“功能对等”理论和有关诗歌翻译理论初步探讨了翻译的目的以及诗歌翻译的特点。作者认为,诗歌的灵魂在于诗歌的美学效果和艺术价值,即诗歌中各种形式美和非形式美的综合,因而传递原诗中的这些审美信息相应成为诗歌翻译的重点,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主旨所在。基于以上认识,第叁章和第四章,即本文的主体,分别就英诗汉译时各种形式美和非形式美的传递进行了研究。诗歌的形式美,指的是诗歌在诗节安排、诗行长短排列、音韵节奏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效果与艺术性。与形式美相对应的是诗歌非形式系统所承载的审美信息,即非形式美信息,具体体现在诗歌遣词造句,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诸方面。它根本地反映着一首诗的神韵,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诗人和译者对形式系统的选择。诗歌翻译不仅要保留原诗形式美,更要取得与原诗在非形式系统上的高度统一。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实现形式上的一一对应。当形式美与非形式美难于同时传递时,非形式美的传递是第一位的,必要时可牺牲一些形式对等来求得译诗与原诗在整体精神和意境上的统一。因为,翻译,归根结底,是一个对原文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过程,译文应当是原文在译语中的整体有机再现。在此基础上,本文第五章综合讨论了英诗审美信息的传递,指出在翻译中由于各种差异所造成的审美信息流失通常可以通过发挥译语优势得到补偿,从而使译语读者得到与原语读者尽可能相同的感受。 完美的诗歌翻译虽然并不存在,但对原诗非形式美和形式美的无限逼近却是所有译者需不断努力的目标。
张迟[4]2013年在《浅谈英诗汉译中意象美的传递——以《英诗赏读与美感再植》第叁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对英诗意象类型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归类,在此基础上以《英诗赏读与美感再植》第叁章中所选的译诗为例,对其在神似与形似之间的取舍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英诗翻译中意象美传递的方法。
方慧倩, 李舒, 钱洪来[5]2010年在《论英诗汉译的美感再植》文中研究指明诗歌的灵魂在于诗歌的审美韵味及其艺术形式,即诗歌的"叁美"——音美、形美与意美。传达出原诗的审美韵味也是诗歌翻译的重中之重。然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显着,依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如何在诗歌翻译中把握两种语言各自之美,将原诗的美感移植到译作之中也就成了诗歌翻译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英诗汉译实例,旨在探讨在英诗汉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译入语言的优势,运用翻译补偿手段,将原诗的音美、意美以及形美移植到译作当中。
参考文献:
[1]. 英诗汉译中的审美等效——兼评拜伦诗歌的汉译[C]. 王晓姝.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11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摘要集. 2014
[2]. 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研究[D]. 蒙兴灿.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 英诗汉译中的审美传递[D]. 刘春玲. 上海海运学院. 2001
[4]. 浅谈英诗汉译中意象美的传递——以《英诗赏读与美感再植》第叁章为例[J]. 张迟. 现代企业教育. 2013
[5]. 论英诗汉译的美感再植[J]. 方慧倩, 李舒, 钱洪来. 科技信息. 2010
标签:外国语言文字论文; 文学论文; 形式美论文; 翻译专业论文; 翻译文学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文化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读书论文; 诗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