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创新教育模式构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模式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理论构想
所谓小学学科创新教育模式就是把小学各类学科创新教育作为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加以对待,通过对整个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变革,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不断实践操作中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产生鲜明的教育特色。
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依据有:
(1)以创新作为重要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对现存教育体系全面、深入的改革创新,教育观念要创新,要确立“注重创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基础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受教育者各自的创造潜能,使他们的全面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课程是整个教育系统运行的软件。课程结构制约着人才素质结构,教材的价值取向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构建一个平等、开放、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教材体系,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3)学科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形式,它理应成为创新教学的主渠道。创新能力培养纳入学科课堂教学的轨道,有助于创造性教育的经常化和制度化。相反,如果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进入学科课堂教学,就必然把创新性教育限制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内。
(4)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是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它与学科创新性教学一样,是学校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才能、发展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功能目标
通过为期6年的实验,实验班学生在以下3个方面要有明显提高,并超过对照班:
1.创新思维能力
这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其思维较多体现为直觉、求异、逆向。操作定义为:思维的独特性、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流畅性和思维的精致性。
2.创新表现能力,亦称创新性实践能力
创新表现能力是实现创造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主要表现为运用牢固掌握的学科知识和创新技法,独立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敏捷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创新个性倾向,即创新性人格
它是创造性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保证。操作定义为:好奇性、想象性、挑战性和冒险性。
三、适用范围
该模式适用于小学各学科创新教学。
四、操作程序
小学学科创新教育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构建课程体系——制定目标内容——编制各科教材——研究备课方法——创设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整理优质课例——撰写课题总结——课题鉴定推广。
1.构建课程体系
在课程结构上,加强基础核心学科课程,设置多类型的综合课和选修课,开设专门的创造思维技能训练、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的课型,为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时空条件和知识、技能、方法的准备,寻求必修与选修、学科与活动、分科与综合之间的平衡。(见下表)
2.制定目标内容
实验班任课老师根据课题研究的指导纲要,宏观把握本学科创新教育的总目标及内容,制定出各年段、各学期的目标及内容,然后,按教材分单元、课目(章节),挖掘教材(活动内容)的创造性因素,以表格形式分别列出课或章、节创造性知识要点及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3.编制各科教材
编制的基本原则为:从培养现代人素质的核心——创新需要出发,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寻求课程内容基础性与发展性,学术性与生活性、现实性,知识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的融合。
教材的基本结构:由主体教材与辅助教材两部分组成:改编与自编相结合。
编制的基本要求:①适合学生自己学习和自我研究。教材中必须包含“问题”。“问题”有以下几个特征:不仅具有智力或认知上的要求,而且含有情绪或情感上的要求;没有现成答案,也不止一种解决方法;问题应个性化,因人而异;解决问题的目的在于,改进学生已有知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②适合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例题、文章或其它材料应大量编入。③注重可操作性,培养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创新性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如检索信息,查阅速读、速记等。⑤努力体现时代特征,增加最新科技知识、社会交际知识。
4.研究备课方法
(1)要求:从主要“备教材”转向主要“备学生”;从主要“备教法”转向“备学法”;从“备结果”转向“备知识掌握的过程”;从“备掌握知识的数量”转向“备创新能力的形成”。
(2)操作:教育目标的制定、重难点的确定中均含创造性因素;教学过程纵向分四个板块“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学习评价”,突出主体的创新活动实践。
5.创设教学模式
(1)课堂氛围要求:从步入教室的那一刻起,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脑子,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尽量让学生自主活动和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2)教学基本模式:
6.优化教学方法
(1)教法创新:①发散提问法: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多种可能答案,而不是仅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②延迟评价法: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各种思想、答案或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在场所有的人都暂时不予以任何评价,以免阻塞思路。③集体讨论法:针对一个共同的问题,全体参加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互相启发,又互相修正,集思广益,使答案或解决办法臻于完善。④思路揭示法:在向学生讲授一条定理、一个作品或一种解决办法时,同时向学生说明这条定理、作品和解决的提出者当时的思路、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⑤急骤联想法:引导学生由一事物(如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名称、一件东西等)迅速地想到另一事物,包括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自由联想和遥远联想等,主要作用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和广阔性。⑥结果预测法: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或写出可能产出的一种或多种结果;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⑦多向求解法: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或作业任务,要求学生找出多面向、多角度的解决方式,“一题多解”,“多角度解文”均属此类;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变通性和独创性。⑧快速猜测法:鼓励学生在不进行逐步逻辑分析的条件下,快速说出问题的答案,允许学生跳跃式思考;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⑨分割组合法:分割是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组合是把各个部分组合成新的整体;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⑩激疑存疑法:激发学生对看似明明白白的事物产生疑问,从而拓宽和加深他们对该事物的认识,发现隐含于该事物中的新关系;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有意识地不予问答,一时回答不了或不立即回答更有利于激起学生探究精神。(11)逻辑推理法:包括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回溯推理;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12)问题解决法:向学生提供某种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锻炼学生独立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13)定势打破法:向学生提供某种“功能固着”和“习惯定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达到问题的正确解决;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克服定势消极影响的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14)指导发现法:在进行规律、原理、法则、概念教学时,不直接向学生提供结论,而是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让其自行发现规律、原理、法则和概念;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独立发现能力。(15)实验观测法:指导学生进行小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小实验,以发现或证实某种原理和规律;使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意识、兴趣、动手的能力和习惯,以及发现能力。(16)发明创造法:组织学生学习创新技法,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使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才干,破除创造神秘感,激励创造积极性。(17)参观展览法: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向他们介绍展品的价值、发明创造的过程、发明者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他在克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智慧、热情、责任心和顽强的意志,使学生从中获得启示;有计划地展览学生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创作、小论文等创造性产品,使学生互相观摩、互相启发,并获得激励,增强其创造性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18)文体表演法: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如音乐、舞蹈、戏剧、曲艺、诗歌、朗诵等;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表演,如体操、游泳、球类、棋类等;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特殊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现能力,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的和教学形式,选用上述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发挥自己的优势,总结自己的经验,创造自己的教学方法。
(2)思维创新:①思维发散,异中求新:思维活动要“多向”,不局限于单一角度,不受同一思路束缚;为了问题的解决,寻找多样化解决方式,谋求多种可能性或独辟蹊径,发现问题解决的新途径。②大胆想象,想中求新:方法有推测性填补、评价性讨论、扩展性描述、组合性编写、传奇性编创等。③质疑问难,疑中求新:质疑途径有,对教材质疑(如扣题质疑,抓重点问题质疑,围绕文中出现的主要句子质疑,抓反复语序质疑,从看似矛盾中质疑,对教师质疑,对学生质疑。④逆向反思,破中求新:能够突破常规的、传统的思考方法寻取反向逆推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创造一片新的天地。
(3)活动创新小学生创新的活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学校教学的所有学科。主要有科技创新活动、科学试验活动、文艺创作活动以及学习方法创造活动。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实验、小设想、小制作、小论文。
7.完善评价体系
(1)评价依据——创新教学的目标。创新性教育目标是在完成“双基”教学任务的同时,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一种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果的褒扬贬抑,就是要看它在完成“双基”教学任务的同时,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发展。
(2)评价对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创造性教学过程,包括教师“为创造而教”和学生“为创造性而学”;教学效果是指学生学习后创新性素质的表现或增长程度。
(3)评价要求——运用适当的方法,采集有效的信息,如观察、问卷、作业分析。
(4)评价阶段——①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在教学或实验开始时进行,旨在了解受评者原有的学业成绩、创新性水平。②形成性评价又称“诊断进步评价”或“进展评价”,在教学或实验进行过程中实施,旨在了解评价者学习掌握情况或创新性发展水平。③终结性评价又称“总结性评价”,在教学或实验结束后进行,旨在了解被评者阶段学习结果的评价。
(5)评价方式——①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②口试、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自评、师评、家长评有机融合,观察与调查互相联系;③绝对评价(将被评者的创造性发展的现有水平与既定的教学目标相比较)与相对评价(与对照班或同班其它同学)有效组合。
(6)评估内容——评估内容的开放性,增强考试内容的选择性和试题答案的发散性。
(7)评估标准——评估标准多元性,承认个体差异,实施纵向评价,发挥积极的激励导向作用。
8.整理创新课例
课题组成员就创新教育如何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经常开展讨论,相互听课,每学期向校内和校外展示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情况,优选各科典型课例并整理成册。
9.撰写课题总结
课题组成员可以根据个人具体条件围绕选题写出论文,校课题组则要作出课题总结。
10.成果鉴定推广
每学期前,自编本学期的创新教育教材,每学年末撰写阶段性实验与研究报告,进行课程教学汇报课活动。二年后撰写总实验与研究报告,通过专家鉴定,所有有价值的资料编辑成书正式出版,经验推广全校,力争推广到全市和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