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材料管理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同时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词:材料、采购、质量、成本、管理
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从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来看,建筑材料的价格在其中也占有很大比例,一般都在60%以上。从建筑工程质量和造价来看,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管理好了材料,就能够给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就能够降低工程成本,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材料管理,就是为了在施工中采用性价比较高的建筑材料,以保证材料质量,并将材料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材料的采购管理
1.确定采购计划
项目部依据项目合同、设计文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有关采购管理制度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包括采购工作范围、内容及管理要求;采购信息,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检验方式和标准;供应方资质审查要求;采购控制目标及措施。
2.市场调研、合理选择
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诚信观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以及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四是从建筑业界同行中了解,获得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的信息;五是组织对采购报价进行有关技术和商务的综合评审,并制定选择、评审和重新评审的准则。
3.材料价格的控制
对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控制。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或者通过咨询机构,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选择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对材料采购时的运费进行控制。要合理地组织运输,材料采购进行价格比较时要把运输费用考虑在内。在材料价格相同时,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要合理地确定进货的批次和批量,还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确定经济批量。
二、材料的质量管理
1.材料的进场检验管理
为确保材料质量,建筑材料在购买时除了审查生产厂家的资质、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复试报告以及材料的证明文件以外,还应当对建筑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选择那些资质较高的检验单位进行质量的检验,并做好备案书。建筑工程材料在送达现场以后,项目部材料人员还要通过外观检测和试验检测等方式,再次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和检测,以检测结果为依据,填写建筑材料到货记录,对于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要填写不合格材料记录,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得进场使用,并做好退货处理工作。材料的进场检验管理,要做好检查和考核,不管是在材料的计划、采购、保管等环节,都要严抓质量关,将质量体系标准落实到个人,做到检测有记录、处理有依据,保证材料质量。
2.材料的存放管理
材料的购回至使用之间是有时间间隔的,在这段时间内要妥善的保管好材料,防止因保管不善而损害建筑材料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建筑材料应该有专门的材料库房,并制定主要材料的存放标准,如钢材、水泥等,应避免潮湿和雨淋;其次,由于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较多,并且同一材料也具有不同规格,如钢材在直径上有区分,还有圆钢和带肋之别,而水泥有标号高低的不同,还有带R与不带R之分,在存放时要分类存放,并且有清楚的标识。
3.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材料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检查,保证使用的材料其质量都过关。在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的控制主要由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和政府监督三个过程组成。对于施工单位而言,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确保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对于材料质量的控制,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试验检测制度,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建立工地实验室,配备相应数量的材料检验人员,专人负责,完善自检制度,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对于监理方而言,监督工程质量,落实“事前、事中、事后”监理,特别要注意事前和事中监理,要充分利用监理中心实验室的有关实验设备,以实验为手段,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以起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
三、材料的成本管理
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的收集过程,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进行材料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收集到的材料价格信息,要确保真实度,应与建筑材料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符,反映出材料市场上材料的一般价格水平。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广,因此材料价格信息的收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材料管理部门除了安排专人进行调查以外,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主要建筑材料每日信息平台,由专人负责管理更新,以此实现价格信息实时共享,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2.合理安排运输
建筑工程材料数量多,并且体积庞大,因此材料的运输,实际上也构成了建筑材料中的重要部分,节约运输费用,将能够很好的起到降低材料成本的作用。对于运输费用的节省。在采购中,要考虑材料产地与项目现场之间的距离,考虑运输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如果材料性能和质量相似,都符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要求,则应该将其价格与距离远近进行综合考虑,尽量选择总价较低采购方案。
3.施工中材料成本控制
建筑材料成本的控制,既体现在对其价格的控制上,也体现在其使用数量上,建筑材料使用数量的多少,也是影响材料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管理中,同样不能忽视对其的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在管理中要根据工程量的核算情况,实行限额领料制度,防止材料超消耗。在施工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开具限额领料单,按栏目要求填写,如果有施工部门需要超过限额领用的材料,应首先查明原因,如果是在前期使用中浪费而引起的,则应要求施工部门进行整改,在责任明确以后方可领料。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用量较大的建筑材料,可按照具体施工情况,凭领料小票多次发放;对部分小型及零星材料,如铁钉、铁丝等,可根据工程量计算出使用量,将其折算成费用,由施工单位进行控制;对易破损的材料,材料管理人员在发放时应做详细的验交,并由管理方和领用方在凭证上签字确认。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材料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攀.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
[2]李自宁.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J]神华科技,2009(04).
[3]吴木林.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材料管理[J]. 中华建设, 2007(6):66-67.
论文作者:李广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采购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