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跨国投行入股中国内地汽车业:花旗入股华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花旗论文,中国内地论文,首例论文,汽车业论文,投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华晨募股
10月28日,华晨汽车与独家累计帐簿管理人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花旗环球金融)签订购买协议,发行17亿美元(折合1326亿港元)可转股债券。 根据双方的协议,这批发行为期5年的17亿美元可换股零息债券将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上市,换股价定在460港元,除去各项费用,估计可筹集净资金164亿美元,可兑换为2864亿股华晨股份,占扩大股本后的724%。
公告当天,华晨汽车授予花旗和花旗促使的购买者超额配售认购权,按照承销方案,如果超额配售购股权全部行使,花旗将要求华晨汽车追加发行最多为3000万美元的债券,将债券本金总数增加到2亿美元。
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汽车分析师张文龙先生向记者表示:“这次募集的资金作为营运资金,大部分将投入到中华和宝马两个项目上,另一部分投入到金杯海狮项目的改造。”
2003年10月,国产宝马正式落地。10月16日,华晨宝马宣布国产3系列宝马轿车的售价定为474万元,并于10月18日起正式在沈阳、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等地上市。由于定价比进口宝马明显便宜,华晨估计市场反应将会较为热烈,很可能超过公司的销售目标预,计2003和2004两年销售量分别达2000-2500辆及9000辆。
根据华晨和宝马的初步协商,宝马3系将在2003年第三季度下线,新5系将在2004年初夏生产。2003年的产量为3000辆。生产初期,宝马将与中华共线生产。到2004年宝马将首先把冲压工序从中华的生产线上独立出来。然后再逐步建立独立的宝马生产线。 今年早些时候,华晨方面透露,这款小改型的3系宝马轿车的售价将比进口宝马3系便宜。但是由于投产初期,宝马的零部件绝大部分将从德国进口,所以成本一时难以降下来。来自华晨的消息,华晨和宝马已经把宝马项目的赢利时间放到了2004年。
华晨为宝马鞍前马后,中华和金杯同样需要让华晨掏钱。2004年,中华轿车将进行前后脸的改型,2005年,中华轿车将推出一款全新车型。华晨的目标是,尽快实现10万辆的设计产能。2003年3月初,华晨发布配备自动空调、安全气囊和电动后视镜的中华轿车24手动档,4月发布中华轿车20自动挡,7月中华轿车进行内饰改版。至于金杯海狮,2003年将推出地区差异化产品。
业界认为,宝马、中华、金杯处处开花,华晨的后续资金储备将面临告罄。发行可转债将缓解资金的压力。
花旗参股
2003年早些时候,华晨总经理苏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华晨的融资渠道是通畅的,随时可以批股,只是由于华晨汽车海外市场融资成本高于国内市场银行贷款利率,所以在2003年进行的金杯海狮9亿元的改造中,华晨利用了滚存利润和部分银行贷款,一直借助证券市场进行融资。2003年,与宝马进行合资后,也是将目前中华轿车的涂装等设备进行存量套现,不必要再进行筹资。
9月6日,华晨公布了2003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华晨汽车中期纯利574亿人民币,增长98%,派息每股01港元。截至2003年6月,华晨共持有465亿元人民币现金(包括抵押现金),并无负债。虽然预计华晨将需要出资267亿欧元于宝马合资企业,但本身并无资金压力。
不缺资金的华晨,为何转眼举债上亿?有证券业人士认为,华晨选择花旗做承销商,扩大股本金基础,是想借此促进华晨的管理规范和树立华晨股票的健康形象。
由于仰融和辽宁省政府之间的产权纠纷未了,华晨从2002年以来一直处于不利舆论旋涡中,在香港上市的华晨中国股票一度跌到每股09港元。华晨汽车一直想洗刷自己在所有权、股东争端等内部问题上留给外界的经营不规范形象。
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花旗集团,资产
近1000亿美元。花旗的背景正是华晨目
前急需的。
这几年,所罗门美邦在中国业务做得并不好,屡屡与中海油、中国联通、中石化、中国电信的承销权擦肩而过。2003年4月,花旗更名为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所罗门美邦等全资子公司的业务同时被整合。整合后的花旗,急需在中国业务上证明自己的实力。
2002年以来,中国今年已经成为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市场,40%以上的增长率超过所有人的预料。作为内地惟一在香港上市的汽车股,华晨一举一动深受花旗关注。花旗参股华晨,双方是各取所需。
就在选择花旗做承销商的同时,华晨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股票转让。10月2日,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停牌公告。当天下午,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与华晨中国签订了一份有条件配售协议。根据协议,花旗环球以每股265港元的价格,购买吴小安、洪星、苏强、何涛、杨茂曾等五位董事总数113,640,000股个人股。约占华晨已发行股本的310%。 每股价格按10月2日即华晨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暂停买卖前的最后一个营业日每股最近成交价27港元折让约189%计算,此次交易涉及总金额约31亿港元。入股华晨后,花旗成为第一个入股内地汽车企业的跨国投行。
MBO落地
就在选择花旗作为华晨承销商之后,华晨的MBO计划同步开始。10月2日,顺利套现31亿港元后,吴小安、洪星、苏强、何涛、杨茂曾五人随即以每股098港元的价格,收购了辽宁省政府9%的股份,顺利实现管理层增持。此前,辽宁省政府拥有华晨39%的股份,此次出让后,股比降为30%。10月6日上午9点30分,华晨汽车恢复买卖。
对于吴小安、苏强等来说,这是一份迟到的礼物。早在2002年12月23日,吴小安、苏强、洪星、何涛四个人就进行了股票期权认购。其中吴小安分别以每股095港元和1896港元认购了9500多万股,其余3人均为每人8600多万股。根据协议,每份认购期权可全部或部分在2003年2月6日起三年内任何时间行使。
2002年12月28日,辽宁省国有独资的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中国
金融教育基金会达成协议,前者以每股01港币的价格收购后者持有香港上市公司CBA(华晨中国汽车)3945%的股权。按照香港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收购上市公司股权超过30%,必须向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
由于考虑到每股01港币价格不能反映华晨汽车在证券市场上的真实价格,华晨汽车特别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要按照市场价格买卖CBA的股权。直到2月6日,收购正式完成,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取代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成为华晨汽车的大股东。
但是,随着大股东易主,华晨的购股权计划却节外生枝。1999年9月18日华晨在仰融的主持下通过了购股权计划,根据当时的规定,华晨在2001年6月2日分别授予董事的雇员购股权,每份购股权可以每股1896港元的认购价,从2001年6月2日起十年内行使。
辽宁省政府接手华晨,直接导致仰融出局。仰融在香港的公司向华晨注册地百慕大高等法院提供了书面陈述和其代理律师的意见和承诺,要求禁止华晨进行股票交易。今年1月22日,百慕大高等法院下达禁止令,禁止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出售或转让其股份或转让的股份进行登记注册,禁止新华晨集团向吴小安、苏强、洪星、何涛等四名董事出售股份或对已经出售的股份进行登记。百慕大高等法院计划在2月11日对华晨中国出售或转让其股份或转让的股份进行登记判决,以确定这4位高层是否能得到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
2003年8月,美国一家法院受理了仰融“起诉辽宁省政府”一案,仰融的律师向中国司法部提出了司法文书送达请求。10月23日,中新社报道称,司法部已拒绝了仰融的律师提出的司法文书送达的请求。纠纷暂时平息,华晨的MBO得以落实。
花旗入股,MBO落地,一地鸡毛的华晨,是否能就此过上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