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甘草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袁成凤,康研,段启,孙宏新[1](2021)在《唐祖宣教授运用甘草干姜汤经验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甘草干姜汤由甘草、干姜组成,药简力宏。唐祖宣教授研究运用经方多年,在临床上独辟蹊径,灵活运用甘草干姜汤加味辨治诸多疑难杂病,常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文中从甘草干姜汤的应用溯源、临证经验及验案举隅等方面介绍其对甘草干姜汤的认识、理解和应用等,在治疗中以病机为核心,灵活应用,不限于单一病种,故所述咳嗽漏尿、肺积虽病种不同但病机一致,皆用甘草干姜汤加味取效,从而收到异病同治的治疗效果。
杨秉翰[2](2021)在《王彦主任治疗室性早搏的用药规律研究及其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根据王彦主任临床治疗室性室性早搏的中药处方,将处方数据录入后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尽可能直观的呈现出导师对室性室性早搏的用药规律,并进行经验方的拟定,可为后期的临床研究提供用药依据,结合导师临床辩治思路,分析导师对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通过使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4”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数据来源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病科王彦主任医师门诊,治疗以中药汤剂治疗手段为主的室性早搏患者,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共115人,收录其临床处方。使用数据挖掘对纳入处方进行数据分析,统计高频药物,分析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三方面的组方经验和用药特色,讨论总结此病的诊疗思路。通过使用“SPSS Statistics 24”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对象来源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病科门诊和病房内,符合室性室性早搏的气阴两虚证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片,一日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方300ml,早晚两次温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对于患者治疗前后中中医证候积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和疗效,通过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研究一:患者基本信息:就诊患者中以女性居多,患者年龄大多集中于24—60岁期间,发病高峰期时间从7月开始上升至12月为最多到1月逐渐回落,二十四节气里首诊人数以大雪、小雪、冬至、寒露节气为多。高频药物:前20位由高到低依此为川芎、丹参、茯苓、龙骨、牡蛎、赤芍、茯神、柏子仁、红花、首乌藤、天麻、酸枣仁、黄柏、黄芩、砂仁、珍珠母、白术、党参、黄芪。药物分类中常用以安神药、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行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导师治疗室性早搏善用寒、温、平性药物,药物中以苦、甘、辛味药物为常用药味,归经中以肝、胃、心、脾、肾经尤为常见。常用药物配伍:瓜蒌—薤白;天麻—钩藤;茯苓—泽泻;龙骨—牡蛎;黄柏—知母;砂仁—沉香;白芷—细辛;半夏—陈皮;茯神—酸枣仁;川芎—丹参—赤芍—红花。聚类新处方为:处方1:龙骨、牡蛎、珍珠母、紫石英、柏子仁、莲子心;处方2:党参、白术、茯神、黄芪、当归、首乌藤、合欢皮、酸枣仁、远志;处方3:玄参、太子参、五味子、甘草;处方4:瓜蒌、薤白、小通草、赤芍、红花、川芎、丹参、全蝎、浮小麦;处方5:天麻、钩藤、牛膝、黄柏,半夏、茯苓、陈皮、薏苡仁;处方6:砂仁、沉香、香附、白芍、黄连、延胡索、柴胡。研究二:一般患者资料中,性别、年龄均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中医证候比较:(1)中医证候单项积分中,两组患者治疗后对于胸闷、气短、头晕的证候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中汗证、五心烦热、失眠、头晕、口干渴(p>0.05),对于上述证候治疗效果不显着;治疗组对于头晕(p<0.05)、心悸、胸闷、乏力、气短、汗证、五心烦热、失眠、口干渴(p>0.05),差异显着,表明经过中西医联合治疗后,治疗组对于除头晕以外的证候均有明显的改善。(2)中医证候总积分和疗效中,对照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减少值为3.51,总有效率为46.7%;治疗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减少值为12.37,总有效率为80.0%。治疗后总积分(p<0.05),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比较(1)室性早搏总次数比较中,两组均对室性早搏总次数有着改善(p<0.05),对比室性早搏减少次数值,对照组为871.19次,治疗组为1648.81次,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室性早搏次数疗效比较中,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为86.7%,说明治疗组对于室性早搏次数的减少更具疗效。研究结论:1.导师对于女性患者多以疏肝养血为主;60岁前多以补脾,此后多以补益肝肾为主;根据季节气候变化随证加减,体现导师因时治宜的诊疗思路,多以温阳,化饮,散寒,润燥之品,兼顾运化痰浊、活血化瘀之效。2.常用安神药为龙骨、茯神,清热药为黄芩、赤芍;补虚药为党参、白术,活血化瘀药为川芎、丹参,平肝熄风药为牡蛎、天麻,行气药为陈皮,利水渗湿药为茯苓。寒性、温性、平性为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五味中以苦味、甘味、辛味药物为常用药味,以肝经、胃经、心经、脾经、肾经为常见药物归经。归纳出新处方的功效为:处方1为镇心安神,清降心火之功;处方2为健脾益气,养心安神之功;处方3为养阴生津之功;处方4为通阳化浊,活血化瘀之功;处方5为运脾化湿,平抑肝阳之功;处方6为疏肝理气,理气和中之功。2.临床观察中,通过对于自拟方的运用,治疗后中医证候中心悸、胸闷、气短、乏力、汗证、五心烦热、失眠、口干渴均有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并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明显减少室性早搏的次数,具有改善疾病的证候和减少早搏次数的疗效,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导师治疗室性早搏的诊疗特色:补虚泻实、标本兼顾;以五脏论治;清热解毒;祛瘀化痰同治。
徐鹏[3](2021)在《东垣补气升阳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元时期着名医家李东垣提出的补气升阳治法(以下简称“东垣补气升阳法”)被称为补土派的主要治法,在其着作中详细的论述了该治法的使用对象、用药原则等信息。目前对于该治法的研究主要是以临床病例报道为主,而对于理论探讨方面尚不充分;并且在补气升阳功效方剂的具体分析和该理论指导下的现代疾病诊疗经验总结方面的研究尚存在不足。故以《李东垣医学全书》为主要研究资料,结合相关中医古籍、现代数据分析工具和导师临床病案对该治法的理论探讨、方药配伍、临床应用方面做一系统研究,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梳理、方剂用药规律探索和对导师临证经验进行的总结,明确补气升阳治法在现代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内伤性”疾病提供中医的方向和思路。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中国知网、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古现代中医文献中与“补气升阳法”有关的内容,整理并总结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来源、后世发展、具体内涵、作用等内容;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数据分析法对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进行分析:首先对代表李东垣学术思想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三本着作中所有方剂进行筛选,找出具有补气升阳功效的方剂,之后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做进一步方药分析,包括四气、五味、归经、频次、药对、药组配伍等;整理归纳法:对导师临床病案进行整理,借助典型病案对导师运用补气升阳法的经验进行分析,包括适应范围、辨证方法、用药特点等。论文全篇运用整理归纳法,有条理的整理归纳补气升阳的理论、方剂配伍、现代临床应用等内容。研究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东垣的补气升阳法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在具体用药上受到张仲景、王叔和、钱乙、张元素等医家的影响。补气升阳法的理论内涵、临床应用在后世不断发展。在明清时期发展最为丰富,如《济阴纲目》《普济方》等综合类医书,都大量摘录了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中关于补气升阳的原文论述和方药应用;“温补学派”“火神派”等流派将东垣补气升阳法的适应症从“脾胃不足之证”扩展到脾肾,从补气升阳到专注补阳,特别是补肾阳;王清任创立补阳还五汤、黄芪桃红汤,将补气升阳扩展到补气升阳活血,明确了气和阳对血的推动作用;黄元御创立黄芽汤、参芪苓桂干姜汤等方剂,将东垣的阴阳升降理论集中到中气升降;张锡纯的“升陷系列方”进一步丰富了气陷的理论和用药思路。综合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来源与后世发展,总结东垣补气升阳法的内涵主要包括“甘温补气”“风药升阳”“微泻阴火”三个方面,具有补泻同施、以补为主的特点;补气升阳的作用除补气和升阳外,通过对补气药、风药和其他药的灵活配伍,还可以起到补阴、补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具有补气升阳功效的方剂依据药物组成可分为补气升提类、补气升阳益阴和血类和补气升阳祛邪类,补气升阳方剂注重药物的药性及配伍比例,补气中包含着补阴、补血与祛邪,如东垣补中益气汤专注于补气升提、清暑益气汤气阴双补、当归补血汤气血双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扶正祛邪等。2.方剂分析结果对收集的139首具有补气升阳功效的方剂进行分析,其中药物频率≥20%的有黄芪、当归、升麻、柴胡、人参、炙甘草等17味药;归经以脾、肺、胃、肝、心、肾经为主;药物主要以温、寒、平性,辛、甘、苦味为主,药对有“黄芪—当归”“黄芪—柴胡”“升麻—柴胡”“人参—黄芪”等,药对的主要功效即为“补气”和“升阳”,包含“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的方剂既有补虚类方剂,又有祛邪类方剂,是东垣补气升阳法的核心药组。3。导师临证经验总结基于对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和方剂分析,对导师运用补气升阳法治疗的疾病病种、辨治思路、用药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在疾病病种方面,导师认为内伤性疾病属气虚证或因虚致实者,如眩晕、耳鸣、高脂血症、高血压、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凡患者有疲劳、乏力、面色淡白或晦暗等气虚或气机阻滞引起的症状,均可用东垣补气升阳方剂进行灵活加减;在辨治思路方面,立足脏腑辨证,以方药中教授辨证论治五步法对患者的病位、病性、正邪偏胜情况进行分析。注重舌下络脉,若属内伤者舌下络脉有细长瘀青,可根据络脉的松弛情况判断气虚或气滞。结合东垣脉法,关注患者右手尺脉,符合补气升阳法的脉象,右尺脉以细脉、滑脉、涩脉为主,多为相兼脉,如脉细滑、脉细涩、脉细数。治疗时,脉细无力、脉细弱为虚,处方时重在补气升阳兼以祛实;脉弦数、脉滑数、脉濡数等为实,处方时重在祛实兼以补气升阳。常用的治法有补气升阳活血化瘀,补气升阳益肾,补气升阳固表,补气升阳疏肝,补气升阳泻火,补气升阳祛湿等;在用药经验方面,导师善用“党参-黄芪”、“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等药对,与平台分析的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高频药对结果一致。在药量上,大剂量、多数量使用风药升阳散火、祛风除湿、调畅气机。除以上用药特色外,导师结合现代疾病以及现代医学上对一些慢性疾病的认识,在诊疗时坚持中西药并用、遵循中医运气学特色用药、注重指导患者间断服药、强调生活方式引导等方法帮助患者战胜疾病。通过对整个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研究,我们在文末提出东垣对气虚的辨证要点,“补”“益”不同,补气升阳法治疗现代疾病具有显着优势三个观点,以供探讨。结论东垣补气升阳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并在后世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东垣擅长从补气的角度进行补阴和补血,方剂虽立足于脾胃,但功效作用于五脏及全身,具有以补为主,且补中有疏、补中有泻、扶正祛邪的特点,在现代诊疗中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学习。导师运用补气升阳法基本思路为立足补气、长于升阳、重视驱邪扶正,临床诊疗时在脉法、方剂、药物等方面对东垣补气升阳法既有继承也有创新,特别是将补气升阳法与现代疾病特点相结合,为中医药治疗现代内伤性疾病提供了理论指导及用药思路。
阴倩雅[4](2021)在《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究敷和汤治疗己亥年不寐的证治规律》文中认为目的:运用中医五运六气天人合一理论,以敷和汤治疗不寐为例,探究己亥年(2019年)血不养神型不寐的病机特点及敷和汤治疗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从己亥年不寐患者出生年月日的运气要素的规律性,以天人相应思想,探究己亥年失眠症的证治规律。方法:本研究收集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75例(其中所有资料完整者63例),予以敷和汤2周,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统计其一般资料及中医症状评分表,评估其临床疗效;收集2019年所有资料完整不寐患者(205例),对其出生日期的天干、地支、岁运、主气、客气、司天等运气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己亥年不寐患者运气体质的规律。结果:1.己亥年导师门诊所有不寐患者205例,其中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75例,己亥年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所占构成比为36.6%。2.一般资料资料完整且连续服用2周敷和汤的患者有63例,本研究结果显示:63例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7。205例不寐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66,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63例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中,40-49岁年龄段及50-59岁年龄段出现的频次最多,构成比分别为28.6%及25.4%,40岁以上的患者占77.8%;在205例不寐患者中,40-49岁年龄段及50-59岁年龄段出现的频次最多,分别占比23.4%及23.9%,40岁以上的人数占75.1%,这提示发病可能肾气衰减、阴血不足有关。3.疗效评价经统计,在63例不寐患者中,其中医症状评分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分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痊愈者为3例,显效26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约为92.1%。在中医症状评分表的6项主症(包括虚烦不眠、入睡困难、夜间醒来、醒后再次入睡困难、醒后再次入睡时间较长、睡眠时间不足)中,每项主症评分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虚烦不眠症状的治愈率为37.3%,改善率为93.2%;入睡困难症状治愈率为45.2%,改善率为88.7%;夜间醒来症状的治愈率为31.6%,改善率为89.5%;醒后再次入睡困难的治愈率为49.1%,改善率92.5%;醒后再次入睡时间大于0.5小时症状的治愈率为47.1%,改善率90.2%;睡眠时间不足的治愈率为43.6%,改善率为89.1%。4.运气要素在63例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中,年干最多为戊年,为火运太过之年,有10例,占比15.9%;丁年(木运不及)及辛年(水运不及)分别有8例,各占比12.7%。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最多为火运,有19例,占比30.2%;其次为木运,有14例,占比22.2%。患者出生日期的地支最多的为亥之年,有10例,占比16%。患者出生日期的司天、在泉之气最多为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者,有14例,占22.2%。患者出生日期的主气为太阴湿土较多,为17例,构成比为27%。患者出生日期的客气为少阴君火较多,为15例,构成比为23.8%。在63例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中,综合每位患者的所有运气要素统计,58例患者其运气因素中有木运不及或(和)金运太过或(和)厥阴风木或(和)阳明燥金,占比92%。在63例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中,据其卡方拟合度的P值所示:与理论分布对照,患者出生日期的岁运中火运的分布与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生日期的地支中亥之年与其他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生日期的主气太阴湿土与其他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运气要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5例不寐患者中,患者出生年份年干为丁、庚之年较多,分别为26例及25例,分别占比12.7%及12.1%。患者出生年份年干为木运之年较多,分别为44例,占比21.5%。患者出生年份地支为亥之年最多,有30例,占比14.6%;其次为卯之年,有25例,占比12.2%。患者出生年份司天、在泉为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较多,分别为41例及39例,分别占比20.0%及19.0%。患者出生日期的主气为太阴湿土较多,为41例,构成比为20%。患者出生日期的客气为厥阴风木较多,有40例,构成比为19.4%。在205例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中,综合每位患者的所有运气要素统计,186例患者其运气因素中有木运不及或(和)金运太过或(和)厥阴风木或(和)阳明燥金,占比90.7%。在205例不寐患者中,据其卡方拟合度的P值所示:与理论分布对照,其患者出生日期的地支为亥之年、巳之年的分布与其他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运气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敷和汤为针对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而设,导师使用本方的指征为血不养神所致不寐。方中配伍体现了《内经》“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的思想。敷和汤能显着改善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包括虚烦不眠、入睡困难症状、夜间醒来、醒后再次入睡困难、醒后再次入睡时间及睡眠时间不足等症状,也为异病同治和治疗范围的扩展提供了临床依据。2.不寐的主要人群为女性及中老年人。女性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其经、带、胎、产中最易耗血失血,致肝血不足;且女性最易为情志所伤,而致肝气郁滞。较男子而言,女子生理特性使得其更易肝血不足,继而肝不藏魂,更易发为不寐。中老年人相较于青少年而言,其生理特点为肾阴渐衰,气血渐衰,阴血不足,肝不藏魂,神魂不安,发为不寐。3.人体受到运气因素的影响,其所患疾病亦有一定规律性。以己亥年厥阴风木司天为例,此年受此种运气影响,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构成比约为36.6%,即当年运气对患者发病有一定影响。但不应只考虑己亥年的运气要素,亦应该结合患者的出生年月日的运气要素,综合考量,结合患者所表现的症状,拨云见日。临床诊病之时,需在四诊合参之时,加以患者出生之时运气要素与就诊之时的运气要素,综合考量,分析其主要受何邪所犯,再辨证处方用药。4.就不寐病而言,主因肝郁气滞或肝血不足、肝不藏魂所致,与肝木关系密切。综合患者的所有运气要素而言,己亥年不寐病患者运气体质主要受厥阴风木司天(地支为亥)的影响,多受木运不足、金运太过,或阳明燥金之气等因素影响,使得患者为肝木不足,燥金伐木所累,故而发为不寐。通过对63例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的出生年月日的运气要素统计分析发现:己亥年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的运气体质有一定规律性,即在己亥年(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出生日期的运气要素中,具有年运为火运、主气为太阴湿土及司天为厥阴风木这三种运气要素的患者更具有患血不养神型不寐的倾向。通过对205例不寐患者的出生年月日的运气要素统计分析,发现己亥年不寐患者的出生运气要素有一定规律性,即在己亥年(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影响患者发为不寐的主要出生运气要素为厥阴风木司天。
杨星[5](2021)在《高建忠运用四逆散加减临证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四逆散是治疗阳郁厥逆证和肝脾不和证的常用方剂,属于导师临床中常用方剂,且疗效颇佳。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历代医家对四逆散的认识,明晰其配伍制方之奥义;再通过收集导师临床医案,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分析导师用四逆散加减临床用方经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高建忠老师使用的四逆散加减临床医案453例,把数据分别录入Excel表格,针对医案中性别、年龄、症状、舌象、脉象、用药等内容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探索四逆散加减的临床用方经验。结果:1.频数统计1.1基本情况:通过解析数据,发现:(1)男性占比5.52%,女性占比94.48%,男女比例约为1:17;(2)主要发病年龄在31~40岁,总占比31.57%,发病人群以中年女性为主;发作时间各月频率接近,以7月份相对较多,占比13.91%,2月份较少仅为3.09%。1.2症状分布情况:经过数据收集,症状主要表现在妇科疾病,频率最高的是月经量少(38.85%),其次是经色暗红(26.27%)、经期延后(24.28%)、月经血块(21.41%)、行经腹痛(18.98%);其他症状中频率最高的是便干(34.22%),其次是睡眠欠佳频率较高(24.94%)、腰困(18.54%)、乏力(16.34%)、口干(15.01%)、肢冷和胃脘不适频率均为14.13%。1.3舌脉情况:整理453例医案,发现:舌质以淡暗为主,占比40.62%;暗红舌次之,占比28.92%,暗舌占比17.88%;舌苔以白苔(58.06%)为主;脉象以复合脉象为主,其中脉细缓占比最大为49.23%,其次是脉细弦缓(16.78%),和脉细弦(15.45%),单一脉象所占比例较少,以脉缓为主占比9.49%。1.4用药情况:使用四逆散化裁治疗疾病,常用的药物,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柴胡(100%)、炒鸡内金(84.99%)、生甘草(82.56%)、当归(71.08%)、牡丹皮(70.64%)、枳壳(67.77%)、赤芍(53.20%)、焦山楂(48.79%)、党参(45.25%)、生白芍(42.83%);药物类别方面,以解表药(100%)为主,其次是消食药(84.99%)、补虚药(82.56%);联合方组方面,柴桂龙牡方使用频率最高,占比27.15%,其次是半夏泻心汤(16.56%)和温胆汤(15.23%)。2.聚类分析2.1针对频率排在前12个症状做聚类分析,得出5类组合,分别为S1:经色暗红、月经血块、经期延后、行经腹痛;S2:口干、肢冷、胃脘不适、腰困、乏力;S3:睡眠欠佳;S4:便干;S5:月经量少。2.2针对频率排在前15位的药物做聚类分析,得出2类组合,分别为S1:柴胡、炒鸡内金、当归、牡丹皮、生甘草、枳壳、赤芍、焦山楂,此类药常作为四逆散常用加减药物使用;S2:鸡血藤、水红花子、青皮、瓜蒌、生白术、生白芍、党参,此7味药常配伍四逆散根据患者兼症加减使用。2.3针对频率排在前12个症状以及发病年龄频率排在前3的做聚类分析,得出3类组合,分别是S1:经色暗红、月经血块、经期延后、行经腹痛、21至30岁;S2:睡眠欠佳、41至50岁;S3月经量少、31至40岁。3.关联规则分析3.1对使用的药物进行关联分析显示,两药组合中,置信度最高的有5项分别是:柴胡→枳壳、柴胡→牡丹皮、柴胡→当归、柴胡→生甘草、柴胡→炒鸡内金,置信度均为100%,支持度最高是炒鸡内金→柴胡和生甘草→柴胡,支持度均为100%;三药组合内,有三组置信度均是100%,分别为柴胡→牡丹皮、生甘草,柴胡→当归、生甘草,柴胡→生甘草、炒鸡内金;支持度最高的三药组合为生甘草→炒鸡内金、柴胡,支持度为84.989%3.2对症状进行关联分析,其中置信度最高的是经色暗红→月经血块,为62.887%,置信度在50%—60%之间的有月经量少→经期延后、月经血块→经色暗红、经期延后→月经血块、月经量少→经色暗红;另外支持度最高的两组是月经量少→经色暗红以及月经血块→经色暗红,支持度均为26.269%,支持度在20%以下仅有三组,为月经血块→行经腹痛、月经量少→行经腹痛、便干→口干。3.3症状与药物关联分析表明,置信度最高的是水红花子→月经量少,为49.645%,支持度最高的是水红花子→经色暗红,支持度为36.613%,其次是生白芍→胃脘不适、赤芍→胃脘不适、枳壳→胃脘不适,支持度均为36.384%。结论:通过对导师临床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疾病的医案整理分析,可得出下列结论:1.所治病机以肝气郁结为主,或因气滞日久形成的气滞血瘀证和气滞血虚证,使用四逆散疏肝、理气、通郁,调整气机升降出入,并根据兼症加减健脾消食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等。2.四逆散加减适用人群,多以女性为主,且年龄段多在21至40岁之间。舌质以颜色偏黯的舌象为主,表现为淡暗舌和暗红舌,舌苔以白、腻苔较多,脉象多表现为细缓脉、细弦缓脉、细弦脉。3.使用四逆散加减时,气血并治,寒热并用,虚实兼顾,并肝脾同治,注重固护脾胃功能。4.根据伴随症状,运用联合方组,拓展治疗范围,提高疗效。四逆散的使用,应把握“郁”的基本病机,重视气机的升降浮沉,运用四逆散以“通”立法,疏肝郁、理肝气、畅气机,治疗以肝气郁结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并随证加减治疗。
李晓东[6](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失眠处方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治疗不同证候的失眠处方进行收集整理,探究这些处方的用药特点以及组方规律,并根据药物之间的关联系数演化出新处方,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证候筛选出最关联的处方制成药茶方,为失眠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参考。方法:在知网医学、维普网以及万方医学网站上收集近十年治疗失眠的医案和方书中治疗失眠的处方。将这些失眠处方进行整理并录入Excel表格中,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收集到的失眠处方进行二次筛选和数据预处理,将这些处方先统一整理并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管理中的方剂管理系统中。先对这些数据进行一次总体的分析,得出临床常见的失眠证候如肝胃不和、阴虚火旺、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和肝郁化火等五种证候;然后在方剂管理系统中的词典管理中选择方剂类型管理,输入五种失眠证候,再从原始数据中对这些处方按照证候的不同进行一次系统筛选,最后把筛选出的五种证候失眠处方按名称、类型、药物组成以及剂量再次录入方剂管理系统中。并利用该软件的统计报表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算法,从这些失眠处方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以及新方分析等方面进行总体的和单一证候的数据分析;最后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以及每个失眠证候的新处方。结果:1.总体:本次研究共录入450首处方,包含279味中药,频次最高的药物为酸枣仁、甘草、茯苓、柴胡、半夏、白芍、远志、黄连、龙骨、当归、首乌藤等;四气是寒、温、平并重,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心经为主;常用的药物组合为酸枣仁、川芎、甘草、当归、茯苓、远志和白芍等药物之间的配伍,演化出10组新处方,从这些新方中分析得出失眠常见的五种证候,即肝胃不和型失眠、阴虚火旺型失眠、痰热扰心型失眠、心脾两虚型失眠以及肝郁化火型失眠。2.不同类型的失眠证候:治疗肝胃不和的失眠处方中频次最高的药物为柴胡、酸枣仁、甘草、茯苓、白芍、半夏等,四气以寒性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常用的药物组合为川芎、柴胡、酸枣仁、半夏、郁金和柴胡等药物之间的配伍,得到由黄芩、当归、半夏、龙骨以及桂枝组成的新处方;治疗阴虚火旺的失眠处方中频次最高的药物为酸枣仁、黄连、甘草、白芍、首乌藤和知母等,四气以寒性药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心经为主,常用的药物组合为知母、酸枣仁、黄芩、黄连、阿胶和黄芩等药物之间的配伍,得到由茯神、首乌藤、茯苓、泽泻、牡丹皮组成的新处方;治疗痰热扰心的失眠处方中频次最高的是半夏、竹茹、黄连、陈皮、茯苓、甘草等;四气以温性药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脾经为主,常用的药物组合为半夏、竹茹、陈皮、黄连、枳实和酸枣仁等药物之间的配伍,得到由竹茹、僵蚕、陈皮、紫苏梗、酸枣仁、知母组成的新处方;治疗心脾两虚的失眠处方中频次最高的药物为酸枣仁、甘草、当归、茯苓、川芎、远志等,四气以平性药为主,五味以甘味药为主,归经以心经为主,常用的药物组合为知母、川芎、甘草、酸枣仁、当归和茯神等药物之间的配伍,得到由木香、党参、黄芪、升麻、酸枣仁、桂枝组成的新处方;治疗肝郁化火的失眠处方中频次最高的药物为柴胡、栀子、酸枣仁、黄芩、龙骨和首乌藤等,四气寒性药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常用的药物组合为黄连、柴胡、栀子、牡丹皮、甘草和当归等药物之间的配伍,得到由龙胆、生地黄、远志、白芍、当归、牡丹皮组成的新处方。结论: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得到的各种证候的失眠新处方可以作为药茶方的底方,常用的处方组合为安神药、补虚药、化痰药、理气药以及清热药等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通过对得到的新处方进行以药测方,以方测证,可以得出治疗失眠的原则总体当以补虚泄实,调整阴阳为原则,处方中有很多疏肝的药,再结合中医讲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以在对失眠的辨证论治中还应把调理情志作为治失眠的原则。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更加完整、大量和精确的失眠处方进行分析处理,能发现更有潜在价值的用药规律,这些用药规律可以作为临床诊治失眠的新思路。
杜雅斌[7](2021)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集近10年(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类文献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相关统计软件挖掘出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组方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完善的文献资料。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近10年(2010年1月1日-2019年2月3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文献,对文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逐一提取,并录入Epidate3.1软件中建立数据库,再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规范化整理,对文献的基本情况进行计量学分析。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挖掘出药物基本信息(药物频次、药类、四气五味、药物归经、常用药物组合,核心药物组合及新方组合信息),并对以上相关信息做出基本探讨,从中总结出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1、文献基本情况:根据检索策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共检索到6242篇文献,依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188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其中病例数共计17927例。经分析发现2017年文献发表量最多,共计30篇,约占文献总量的15.96%,2014年文献发表量最少,总计9篇,约占文献总量的4.79%。188篇文献中包含期刊文献172篇(91.49%),学位论文文献16篇(8.51%)。其中172篇期刊文献中核心期刊13种,约占期刊杂志总数(78种)的16.67%,非核心期刊65种,约占期刊杂志总数(78种)的83.33%。172篇文献中获得基金支持的文献共计18篇(9.57%)。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省份为山东省,共计19篇(10.11%),文献发表量按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总体呈南部地区多,北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2、治疗情况:188篇文献中的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0-45岁(占总人数的64.5%)之间,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组或试验组)治疗时间以30天的文献最多,共计50篇,占文献总量的26.59%。在用药方面,治疗组(观察组或试验组)以单纯口服汤药或中成药,对照组治疗用药主要分为西药、中成药、中药汤剂、安慰剂组,其中西药最多,共计99篇,约占文献总量的52.6%。西药中使用次数最高的为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共计33篇,占西药组总数的33.33%。包含甲硝唑的西药比例最高,共计63篇,在西药中出现的频率为63.63%。中成药使用次数最高的药物为妇科千金片,共计37篇,占中成药中使用总数的44.04%。188篇文献中应用的疗效评价指标有3类,使用最多的为中医症状积分法,173篇(97.87%)文献中均有涉及。疗效观察指标有4种,应用最多的指标是临床症状与体征,涉及相关文献达184篇(97.87%)。治疗组有效率主要分布在90%-99.99%之间,约占文献总量的85.10%。对照组有效率主要分布在80%-89.99%之间,约占文献总量的47.34%。188篇文献中共计12篇出现不良反应,约占文献总量的6.83%,11篇文献出现复发情况,约占文献总量的12.5%。3、辨证分型情况:188篇文献中,经证型规范化处理后,得到19个证型,分别为湿热瘀结证63篇(33.51%)、气滞血瘀证45篇(23.94%)、寒湿凝滞证18篇(9.57%)、气虚血瘀证15篇(7.98%)、血瘀证10篇(5.32%)、瘀热互结证7篇(3.72%)、寒凝血瘀证6篇(3.19%)、湿瘀互结证3篇(3.19%)、湿热郁结证4篇(2.13%)、肝脾不和证2篇(1.06%)、阳虚血瘀证2篇(1.06%)、寒湿瘀结证2篇(1.06%)、血虚证2篇(1.06%)、肾虚肝郁证1篇(0.05%)、脾虚湿阻证1篇(0.05%)、气阴两虚证1篇(0.05%)、肝郁血虚证1篇(0.05%)、肝郁脾虚证1篇(0.05%)、热毒郁结证1篇(0.05%)。4、用药情况:在纳入的188文献中,共收集235味中药,药物使用累计频次为2142次,按照中药功效分类,清热类药物使用频次最多,总计444次,占总频次的20.73%。其次分别是活血化瘀类419次(19.56%)、补虚类390次(18.21%)、利水渗湿类236次(11.01%)、理气类206次(9.62%)。按照中药五味划分,苦味药应用的次数最多,共计1181次,占所有药味总次数的39.66%,其次分别为甘味药835次(28.04%)、辛味药810次(27.20%)。按照药物归经分析,归经频次最多的为肝经,共计1292次,约占所有药物归经总次数的25.81%。其次为脾经844次(16.86%)、心经724次(14.47%)、胃经(10.29%)。归入三焦经、小肠经、心包经的药物频次最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高频药物有当归、赤芍、桃仁、丹参、败酱草、薏苡仁、延胡索、香附、川芎、炙甘草等等。高频药物组合分别有“当归,川芎”、“当归,赤芍”、“赤芍,桃仁”、“赤芍,川芎”、“赤芍,丹参”、“败酱草,薏苡仁”。核心药物组合共计10味药(当归、香附、赤芍、丹参、桃仁、丹皮、败酱草、川芎、炙甘草、薏苡仁)。基于熵聚类分析后共得出7个新型方剂。结论近十年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数量部分年份有小幅度波动,但总体上趋于相对稳定,发表的相关期刊较为分散,研究地区(省份)不均匀,主要特点是东南部地区多,西北部地区少,主要原因可能是西北部人才资源以及资金支持较少。当今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常见证型是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在用药方面主要以清热类、活血化瘀药类、补虚类药物为主。在治疗上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特点一致。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将235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出14对核心药物组合,7个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新方。对其进行规律分析,发现与该病的发病机理相吻合。
李泽涵[8](2021)在《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拟通过对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研究,观察协定方升阳益胃汤与中成药香砂养胃颗粒对入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差异性,评估升阳益胃汤治疗本病的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以期临床推广应用。方法:本课题选取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冯五金教授门诊且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104例,严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给予升阳益胃汤,配伍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2g、白芍9g、黄连3g、柴胡12g、半夏10g、泽泻12g、云苓15g、防风9g、羌活9g、独活9g、陈皮15g、炙甘草6g、生姜3g、大枣10g,剂型为免煎颗粒。对照组给予中成药香砂养胃颗粒。服药方法:治疗组免煎颗粒,日一剂,开水冲400ml,分别于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200ml。对照组香砂养胃颗粒(规格为5g/袋),一次1袋,一日2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开水冲服。两组均服药4周,服药前后需对所有患者行常规检查、对各单项症状以及证候积分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分析,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并及时对其疗效和复发率进行评估,以期对本次试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比较(秩和检验):升阳益胃汤组有效率为87.5%,香砂养胃颗粒组有效率为70.8%,统计分析得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提示升阳益胃汤在治疗脾虚湿阻型PDS方面效果更优。(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t检验):服药前两组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价值;服药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改善证候方面,升阳益胃汤优于香砂养胃颗粒。服药前后各组组内比较,P<0.01,提示两组药物均能起到改善脾虚湿阻型PDS中医证候的作用。(3)中医单项症状比较(秩和检验):升阳益胃汤组在疲乏无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方面优于香砂养胃颗粒(P<0.05),在胃脘痞闷或胀痛方面明显优于香砂养胃颗粒(P<0.01),而在大便稀溏、嗳气呃逆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4)复发率比较(确切概率法):升阳益胃汤组的复发率为7.69%,香砂养胃颗粒的复发率为38.46%,且P<0.05,提示升阳益胃汤的远期疗效优于香砂养胃颗粒。(5)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药物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PDS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降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香砂养胃颗粒,而且用药安全,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张克艺[9](2021)在《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心阳虚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心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评估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心阳虚型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后期研究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提供依据和临床基础。方法本研究选取轻中度抑郁症且中医证型为心阳虚证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以及观察2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运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一般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各基线(血清5-HT含量、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临床症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2.通过6周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5-HT含量均有所上升(P<0.05),且两组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6周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两组间对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周疗程后,对于中医各项症状,治疗组全部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畏寒肢冷、头晕头昏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余症状有改善(P<0.05);且在心悸、胸闷、头晕头昏、畏寒肢冷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以改善患者血清5-HT含量、降低HAMD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且与盐酸帕罗西汀组疗效相当。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能够明显改善心阳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在心悸、胸闷、头晕头昏、畏寒肢冷方面优于盐酸帕罗西汀,具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丁柳尹[10](2021)在《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患者经过腹针疗法或普通针刺治疗前后痉挛状态分级的变化,明确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将入选的80例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腹针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每组各40例。(2)每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进行一次痉挛状态分级的评定,同时进行临床痉挛指数、患侧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并做好记录。(3)两组患者于每次针刺过程中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是否有针刺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发生,迅速做出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1个疗程为5天,每周休息2天,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痉挛状态分级、临床痉挛指数、患侧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做好记录。(4)试验结束后,整理、录入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62.50%,经分析,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痉挛状态分级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间痉挛状态分级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患侧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临床痉挛指数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患侧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1)腹针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优于体针。(2)在总有效率方面,两种方法均能减轻痉挛状态的分级,但腹针疗法的治疗效果优于体针。(3)腹针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痉挛状态分级、临床痉挛指数、日常生活能力和患侧肢体运动能力。(4)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亦未出现明显不适或不良反应,说明腹针疗法治疗本病安全可靠。
二、浅谈甘草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甘草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唐祖宣教授运用甘草干姜汤经验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草干姜汤应用溯源 |
2 运用甘草干姜汤的经验 |
2.1 重视调节人体阳气 |
2.2 不拘某病,重在辨证 |
2.3 审时度势,圆机活法 |
2.4 随症加减,变通施方 |
3 验案举隅 |
3.1 甘草干姜汤治疗咳嗽漏尿症 |
3.2 甘草干姜汤加味治疗脾肾阳虚型肺积病 |
4 结 语 |
(2)王彦主任治疗室性早搏的用药规律研究及其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王彦主任对室性早搏的用药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 数据库录入与建立 |
2.1 患者基本信息采集 |
2.2 中医处方资料录入 |
2.3 中药四气、五味、归经与功效录入 |
2.4 数据标准化 |
3 数据研究方法 |
3.1 频数统计 |
3.2 关联规则 |
3.3 聚类分析 |
4 结果 |
小结 |
研究二 自拟方治疗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试验用药 |
2.3 治疗方法 |
2.4 评价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1 临床基本信息分析 |
2 用药规律分析 |
3 常用药分析 |
4 常用药对分析 |
5 新聚类药组分析 |
6 何为室性早搏 |
7 益气滋阴为补虚之本,活血化瘀为标实之基 |
8 自拟方浅析 |
9 单味中药分析 |
10 导师王彦主任治疗室性早搏的经验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综述 中医学论治室性早搏的认识和研究概况 |
1 心悸病名溯源 |
2 心悸病因病机认识 |
3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治法治则 |
4 国医大师对本病的治法治则特色 |
5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治法治则特色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东垣补气升阳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李东垣研究概况 |
1.1 李东垣生平 |
1.2 李东垣着作研究 |
1.3 理论探讨 |
1.4 临床方面 |
1.5 方药方面 |
1.6 养生调护方面 |
2 李东垣脾胃理论初探 |
3 李东垣的补气升阳治法 |
4 李东垣的补气升阳方药 |
总结 |
前言 |
第一章 李东垣补气升阳法理论探讨 |
1 补气升阳法的来源 |
1.1 《内经》是东垣补气升阳思想的理论来源 |
1.2 《伤寒杂病论》为东垣补气升阳法提供了实践思路 |
1.3 《脉经》和《小儿药证直诀》对脾胃虚损性病机进行了系统阐释 |
1.4 张元素是李东垣补气升阳思想的直接来源 |
小结 |
2 补气升阳法的后世发展情况 |
2.1 明确提出补气升阳法 |
小结 |
2.2 将补气升阳法运用于临床治病中 |
小结 |
3 补气升阳法的内涵 |
3.1 运用风药升阳,恢复脾胃升降 |
3.2 运用甘温补气,培补脾胃元气 |
3.3 微泻脾胃阴火,疏通清阳通道 |
小结 |
4 补气升阳的作用 |
4.1 补脾胃之气 |
4.2 补全身之气 |
4.3 补气升阳和血 |
4.4 补气升阳益阴 |
4.5 兼治脾胃实证 |
小结 |
5 补气升阳经典方剂举隅 |
5.1 补气升提类 |
5.2 补气升阳益阴和血类 |
5.3 补气升阳祛邪类 |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补气升阳治法用药规律分析 |
1 资料收集 |
1.1 补气升阳方剂的界定 |
1.2 补气升阳方剂的来源 |
1.3 补气升阳方剂的选取 |
2 资料整理与分析 |
2.1 资料整理 |
2.2 数据准备 |
2.3 数据分析 |
3 基于中医传承平台(V2.5)的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分析结果 |
3.1 药物频次分布 |
3.2 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药物归经及性味分布 |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高频药物分布 |
4.2 药物性味、归经 |
4.3 药对与药组 |
4.4 讨论 |
第三章 导师应用补气升阳法临床经验探讨 |
1 适应范围 |
2 辨证方法 |
3 临证应用 |
3.1 询病史主症,辨外感内伤 |
3.2 察舌苔脉象,知气血运行 |
3.3 观气机升降,守病机治法 |
3.4 用东垣方药,承补气升阳 |
4 病案举例 |
4.1 以风药升阳,治头面诸疾 |
4.2 用补中化浊,复脾升胃降 |
4.3 注因势利导,疏清阳通道 |
4.4 重气机升降,疗全身虚损 |
5 导师运用补气升阳法临证心得总结 |
5.1 重用参芪,立足补气 |
5.2 配以风药,长于升阳 |
5.3 攻守兼施,扶正祛邪 |
讨论 |
1 李东垣对气虚的辨证要点 |
1.1 百病源于脾胃衰 |
1.2 脾胃衰则伤气 |
1.3 气虚则寒 |
1.4 气虚则热 |
1.5 气虚则泻 |
1.6 气虚则滞 |
2 “补、益”不同论 |
2.1 《说文解字》对补、益解释含义不同 |
2.2 补、益二字在中医上适应范围大小不同 |
2.3 李东垣对“补”“益”的命名用意不同 |
2.4 “补气升阳”“益气升阳”提出的时间不同 |
3 补气升阳法治疗现代疾病具有显着优势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汇总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究敷和汤治疗己亥年不寐的证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背景 |
1 现代医学对失眠(不寐)的认识 |
2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
3 五运六气理论对不寐的认识 |
3.1 五运六气理论 |
3.2 己亥年司天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
3.3 己亥年司天之气对不寐的影响 |
4 敷和汤治疗不寐的理论基础 |
4.1 敷和汤解析 |
4.2 敷和汤治疗血不养神型不寐的理论基础 |
研究内容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脱落标准 |
7 终止试验标准 |
8 治疗方案 |
9 疗效评价 |
10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患者基本情况 |
1.1 性别 |
1.2 年龄 |
2 疗效评价 |
2.1 血不养神型不寐占比 |
2.2 正态性及秩和检验 |
2.3 总有效率 |
2.4 主症疗效分析 |
3 运气体质与不寐的规律性 |
3.1 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63例)运气要素分析 |
3.2 所有不寐患者(205 例)运气要素分析 |
讨论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 |
1.2 年龄 |
2 血不养神型患者占比 |
3 治疗指征分析 |
3.1 疗效分析 |
3.2 主症分析 |
4 运气要素分析 |
4.1 己亥年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的运气要素 |
4.2 己亥年所有不寐患者的运气要素 |
4.3 血不养神型不寐患者与所有不寐患者运气要素的异同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不寐中医症候评分量表(血不养神型) |
附录 |
综述 基于敷和汤方药研究酸甘化阴治法的临床应用 |
1 敷和汤的病机为血虚生风 |
2 敷和汤的治法为酸甘化阴 |
3 酸甘化阴的意义及应用 |
3.1 酸甘化阴以养阴生津 |
3.2 酸甘化阴用以缓急舒筋 |
3.3 酸甘化阴以缓急止痛 |
3.4 酸甘化阴以养心安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高建忠运用四逆散加减临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四逆散文献研究 |
1.四逆散来源 |
2.四逆散条文 |
3.四逆散方义 |
4.四逆散药理研究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研究资料 |
2.资料规范化 |
3.研究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频数统计 |
2.系统聚类分析 |
3.关联规则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症状分析 |
2.症状与年龄分析 |
3.运用四逆散加减的指征 |
4.用药规律分析 |
5.药物与症状特点 |
6.联合方组 |
7.临证用药规律特点 |
8.医案举隅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四逆散方证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数据挖掘失眠处方用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失眠病的研究现状 |
1.1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研究 |
2 药茶治疗失眠的研究 |
2.1 药茶的起源 |
2.2 药茶的分类与含义 |
2.3 茶的药用发展以及现代研究 |
2.4 药茶禁忌 |
3 中医临床与数据挖掘 |
3.1 中医学与大数据 |
3.2 数据挖掘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数据的预处理 |
2.2 文献数据库的建立与录入 |
2.3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失眠处方的总体分析结果 |
3.2 治疗肝胃不和型的失眠处方分析结果 |
3.3 治疗阴虚火旺型的失眠处方分析结果 |
3.4 治疗痰热扰心型的失眠处方分析结果 |
3.5 治疗心脾两虚型的失眠处方分析结果 |
3.6 治疗肝郁化火型的失眠处方分析结果 |
3.7 技术路线图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失眠处方的总体用药规律研究 |
1.1 用药频次分析 |
1.2 四气五味归经的分析 |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失眠处方组方规律分析 |
1.4 基于无监督的新处方熵层次聚类的分析 |
2 五种证候的失眠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
2.1 肝胃不和型的失眠新处方分析 |
2.2 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新处方分析 |
2.3 痰热扰心型的失眠新处方分析 |
2.4 心脾两虚型的失眠新处方分析 |
2.5 肝郁化火型的失眠新处方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药茶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文献筛选 |
1.6 建立数据库 |
1.7 数据规范化处理 |
1.8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
2.2 病证情况分析 |
2.3 药物使用情况 |
3.讨论 |
3.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与讨论 |
3.2 SPID病症情况分析与讨论 |
3.3 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
3.4 药物使用规律分析 |
3.5 问题与展望 |
4.结论 |
4.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
4.2 病证基本情况分析 |
4.3 用药情况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综述 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脾虚湿阻型PDS症状分级量化表 |
附录B: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心阳虚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 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指标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症状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分析 |
3.4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
4.2 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
4.3 心阳虚是抑郁症的病机关键 |
4.4 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组方依据及药味分析 |
4.5 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结果分析 |
5 问题和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抑郁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疗效评价 |
5.质量控制方法 |
6.数据处理方法 |
7.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认识 |
2.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治疗 |
3.腹针的理论基础 |
4.腹针的取穴依据与作用原理 |
5.普通针刺的取穴依据及作用原理 |
6.实验结果分析 |
7.腹针疗法的治疗优点 |
8.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脑梗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浅谈甘草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唐祖宣教授运用甘草干姜汤经验探析[J]. 袁成凤,康研,段启,孙宏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1)
- [2]王彦主任治疗室性早搏的用药规律研究及其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D]. 杨秉翰.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东垣补气升阳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徐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4]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究敷和汤治疗己亥年不寐的证治规律[D]. 阴倩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高建忠运用四逆散加减临证经验研究[D]. 杨星.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基于数据挖掘失眠处方用药规律的研究[D]. 李晓东.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D]. 杜雅斌.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 李泽涵.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心阳虚证临床疗效观察[D]. 张克艺.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10]腹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丁柳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标签:中医论文;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升阳益胃汤论文; 补气论文; 四逆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