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于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启示论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于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启示

祝大勇,贾立平

(河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青年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理解和把握青年学生的困惑和需求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重要的起点和前提。通过对经典文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从“现实的个人”观点出发认识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坚持“人与环境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尤其在受到不良环境影响时注重发挥主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应坚持实践的基本观点,促使青年学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实现自身世界的改造,以不断接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境界,成为可堪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经典文献;新时代;青年学生;“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说青年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对象,要做好他们的工作,就应当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学生。当代的青年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在他们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对于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难免会产生出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青年的困惑,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失语,应当坚持读原著学原著,从经典原著中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诸多经典原著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怎样正确理解、关照、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启示,以“人的本质”的论述为认识和理解青年学生的开始点和方法论,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关注青年学生的问题、倾听青年学生的心声,引导青年学生从实践中把握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完成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改造。

一 、坚持从 “现实的个人 ”观点出发 ,从现实的社会关系把握和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对于什么是人的本质的回答,费尔巴哈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的基点出发,把人归结为抽象的人、自然的人、生物的人,抹杀了人的社会特质,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在《提纲》中,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不是孤立的动物,人类从出现的第一天就是社会性的动物,在一定的集体中生活,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中。

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重要论述,初步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这一论述在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继续丰富和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符合实际生活的第二种观察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而不应该想当然的从文本、从理论、从观念的想象中理解人,这样就不是真正的贯彻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回到了费尔巴哈的层次。“他(费尔巴哈)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这一点且不说,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1]

在马克思之前,西方的文化和学术传统内,青年主要是作为人生的一个阶段而被认识和理解的。这种认识和理解又主要是属于价值范畴的,即对处于特定年龄阶段上的青年人的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依据各种各样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出的一定判断,无论是“天赋”“生而具有”还是“捍卫孤独的个人”都是仅仅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将人视作孤立的个人。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为我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客体——青年学生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研究青年学生问题时,一定要把青年学生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进行研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青年的地位、作用、愿望、诉求,关心和了解青年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就能够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迅速发展为青年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与机遇,但在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严峻的问题,青年学生作为众多社会问题的承担者,众多复杂社会关系的总和体,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往往是社会发展的困境,他们内心的矛盾和与外部的冲突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所以说,当下青年学生的困惑其实是时代的困惑,青年问题与社会问题具有显著的同步性和同构性。

在青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社会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这种社会化的过程的实质是人的实践过程,是青年在实践中建立起对社会的适应和联系。通过这种实践的社会化,青年逐渐确立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转变“社会人”。但是社会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矛盾。在《提纲》关于“人的本质”论述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分析指出,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的片面性和不合理性,并且成为新一代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桎梏[1]。因此青年学生受社会关系的限制,总是会呈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深刻变化的今天,“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2]的时代,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亲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他们身心快速发展的过程正处于社会急速发展与转型的底色之中,必然会产生困惑、愤懑状态,表现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正如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如果我们考察青年的问题,仅仅从他们自身的自然属性——脾气、性格、意志去分析解释,抛开他们的社会属性,离开他们所处的具体社会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化,就无法真正发现问题的根源,更没有办法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当然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1]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与父母一代呈现明显的代际差异,因此有人用原有的观念和标准笼统的对青年一代下定义:垮掉的、颓废的、自我的一代等,进而表达对青年学生的失望和责备。但是这些评价却往往忽略了当下青年学生所处的具体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从社会整体来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体系也尚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一些原有的价值标准不断受到挑战,而新的规范和价值标准仍待完善。这种代际的矛盾纠葛是不同时代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精神生活过程之间的矛盾的反映。

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人与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既要研究开发良好环境育人潜移默化的隐性功能,又要重视青年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显性发挥。环境对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环境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加多样复杂的环境,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场景更加广阔,使其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话题、素材、内容;另一方面,全球化时代特征愈加明显,利益主体更加多元,价值观念更加多样,媒体资讯更加商业化,网络时代的到来减少了信息流动的障碍,这一切都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挑战。环境对人具有巨大的塑造作用,关键在于怎样减少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创设一个健康的优化的环境,使其成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载体。毕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教育效果要到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去检验,学校教育环境只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个方面的力量去完成它是不可能的,必须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保证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原则的践行。

二 、坚持人与环境辩证统一的观点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社会环境的辩证关系 ,实现环境育人功能发挥与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激发的统一

后来,只要轮休,齐海峰就去小火车站。他学聪明了,只花两毛钱买一站票,然后就坐在候车室里,远远地看着他的蓉儿。

在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努力中,我国多年来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体系反腐”等多种模式,[1]却陷入了腐败存量与增量此起彼伏的怪圈。我们要承认腐败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及腐败难以彻底消失的事实、最大限度提高“减存遏增”的效率,要在保证公共治理的必要权力和维持经济社会发展前进的前提下,寻找腐败存量与增量的平衡点,将腐败存量与增量控制在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水平。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文试图探索一种有效控制腐败存量与增量的平衡机制,以期为腐败存量与增量问题的解决提供方向。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身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青年学生,他们的本质规定性无法摆脱历史环境的根本限定。所以,青年的问题就是时代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全面、直接、敏感、细致的反映,这种反映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重要的信息反馈,所以,对青年学生的关注也是对社会变革和社会问题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现实问题,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协调解决,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而更有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一定会在青年学生上得到体现。青年学生在成长中在体会更多获得感的同时,也面临着比上一代人更多的人际关系、择业就业、恋爱婚姻、住房安居等问题,由此可能出现更为强烈的困惑、无奈、无助、愤怒、消沉等,因此部分青年可能会出现对社会的不满和议论。这些困惑的背后是对改革过程中社会利益关系深刻变化、剧烈变动的反映,如果仅仅从年轻人生理心理不成熟不懂事的角度去求全责备,不但不利于疏导情绪反而会使情绪积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提纲》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看待解决青年问题的对策。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能够把青年学生的问题和社会生活错综复杂的关系疏离清晰,就很难找到问题的关键,也无助于我们找到针对性的策略,使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落地,产生不出实际效果。比如我们在关注青年学生政治立场倾向问题上,应了解青年所处的具体复杂的现实社会关系,在做思想工作时有所区分和有所侧重。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4]。然而新时代青年由于受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袭,向往西方物质生活方式,崇尚物质生活背后裹挟着特殊目的的西方价值观念,由于青年学生缺乏历史的沉淀、历练和感知,经过不全面不辩证地比较可能会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质疑,对当下国内诸如物质生活水平、社会分配不公、道德风气滑坡等现象不满,而对西方政治经济制度产生美化和幻梦,所以对于青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结合时代特点着重防止出现自由化思潮的右,让青年学生真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自信。总之,时代方位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反映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对象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方面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5]

在马克思之前,关于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的观点也有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 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等人就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但爱尔维修所指的环境不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而主要是指政府和法律。他认为要消除社会上的罪恶就必须改造政府和法律,而要实现这种改变则在于通过教育改善人的理性。在爱尔维修看来教育是无所不能的,即使傻瓜也能受益,从而得出了教育万能的结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因为受这种“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就设想通过改造环境和教育,培养出新人从而建立理想的社会。在欧文看来人的不良性格是恶劣的社会环境和不良训练教育的产物,只要改变不合理的环境和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因而只有少数天才人物才能拯救人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才在《提纲》中及时地反对“环境决定论”。他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马克思在批判“环境决定论”的时候并没有否认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正确的结论。在马克思看来,环境的改变是人民群众实践的结果,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应该是一致的,人民群众在革命的实践中既改造了环境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环境的改变与人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革命的实践是两者统一的基础。因此,青年学生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制约而产生种种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青年学生是被动地、静止地接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无所作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辩证法[6]

在《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不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明确地指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阐明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在《提纲》这个简短的文本中,实践是贯穿始终的一个中轴概念。以实践的观点为主线,直接或间接地启示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青年学生的社会化是实践的过程,青年学生正确思想品德形成也是实践的过程。可以说,马克思的实践观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归宿,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各个环节,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法。

青年学生的困惑反映时代的困惑,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各种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青年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课题,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自我学习和提高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回应这些问题和困惑,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和困惑,就要深入基层环境,调查研究,虚心向青年学生学习。比如:以网络为典型代表新信息媒体技术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新媒体的兴起,使青年学生的生存环境大为拓展,求知的主动性更加积极,他们更善于学习新技术、接受新信息、新观念。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善于学习这些新技术,熟悉这些新媒体,就会放弃掉一块重要的领地。通过学习,甚至向客体学习,与青年互动,将这些新知识、技术和观念批判地转化为自身的结构和本质力量,实现所谓客体的主体化,才能更好的和客体对话。“当受教育者不感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教育者的时候,他受着最好的教育;当教育者能够做到这一点时,他进行着最好的教育。”[8]

马克思主义在《提纲》中关于人和教育的关系原理提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必须适应一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尤其是着重培养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社会、阶级期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不仅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者也不是天生的,“高出于社会之上的”,高人一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不能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优越于、高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青年学生,只有在现实环境中达成主客体实践的统一中,以便更好的把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深入熟悉和把握现实环境,在与环境的辩证互动中把握客体——青年学生,基于现实环境又超越现实环境,实现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统一。所谓主体客体化,是指主体的观念和力量转化为客体的因素的过程;所谓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转化为主体思维结构和本质力量的因素之过程[7]。主体客体化,主体的教育者使客体的青年学生产生预期的正确的思想品德,客体主体化,主体的教育者在实践中也接受客体的新观念、新技术,将客体表现出的优点吸纳为自身的结构,从而在主体身上留下客体的痕迹。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新生事物、观念不断涌现,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知识也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而青年学生最善于接受和学习新鲜事物。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认真学习,不断的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青年学生的需要。

三 、坚持实践的观点引导青年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 、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实现对世界和自身的双重改造

关于“随笔”和“散文”的关系或差别,在当时乃至如今都还没一个确切定论。季羡林先生在为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蒙田随笔全集》写的序末尾,也曾谈及对“essai”一词的一些看法:“在法、英、德三国文学中(essai)是一种体裁的名称;而在中国则是散文、随笔、小品等不同的名称。其间差别何在呢?……有的书上和杂志上居然也把三者分列。个中道理,我区分不出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新时代,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加之全球化时代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普世价值”等等各种社会思潮和所谓的“解决方案”传播蔓延,今天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对的青年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无现成思路可以因循的,没有现成的结论可以解释推导一切。青年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产生了困惑,不能准确了解社会的全貌,也就找不到自己前进的方向,是接受现实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追求物质享受带来的存在感、信奉宿命论、星座论或者等待伟大英雄人物对自己进行“灰姑娘”般的发现和拯救,还是投身伟大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实践获取真知,这是青年学生面临选择的严峻考题。

人想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就要在实践中把握世界。青年学生主要在校园中求学,通过加工过的间接经验获取知识,难免会出现困惑和偏颇,甚至迷失了方向。只有走出书斋,深入社会基层,融入火热的群众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要做纯粹理论如经院哲学般的思辨,只有真正了解中国的国情、社会的现实很多困惑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青年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必将实现对世界和自身的双重改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篇章为青年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创造了这种良好的实践条件,青年学生更应努力在书里书外、国内国外的实践中学会观察大局、感受大势、学做大事。为了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好这道关乎人生选择的重大题目,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贯彻实践的观念,用实践的观点为指导,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青年学生生活;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将渠道拓展融入学生未来发展的多重选项;以实践的观点为统领,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考核评估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考核融入个体的成长关怀,从而实现实践中引导、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成熟、实践中得出真知。

时代虽然不断向前发展,但马克思在这个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文件中阐述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能够使全社会更好的关注、把握和引导青年学生,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被子颜色太嫩了,像小姑娘盖的!”那天婉容给他换上这床被子的时候,他是执意不肯的,他喜欢以前那条蓝灰黄条纹的。

参考文献 :

[ 1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 3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4 ]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5 ] 邓又贤.重读“南方谈话”厘清四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5):5-13.

[ 6 ] 黄玉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1):178-180.

[ 7 ] 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 8 ] 张楚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教育学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 2004(3):20-24.

The Implication of Outline of L .A .Feuerbach for Understanding the Obj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U Dayong ,JIA Liping

(School of Marxism,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 071000,Hebei)

Abstract :Young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o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puzzles and needs of young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and premise for impro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al document “Outline of L .A .Feuerbach ” written by Marx,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should insist on understanding young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viewpoint of “realistic individual”, adhere to the basic viewpoint of “dialectical unity of man and environment”, pay attention to giving full play to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subject and object, and adhere to the basic viewpoint of practice to promote young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recogniz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world, students can transform their own world in order to keep close to the realm of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become new people of the times who can bear heavy responsibilities.

Keywords :canon; New Era; young college students; realistic individual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cultiv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927(2019)01-0001-05

开放科学 (资源服务 )标志码 (OSID):

DOI号 :10.13320/j.cnki.jauhe.2019.0001

收稿日期 :2018-11-19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育人机制研究”(编号:SK2018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祝大勇(1976-)男,河北保定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编辑 :杨建肖 )

标签:;  ;  ;  ;  ;  ;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于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