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路桥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处理软土地基。为了有效减少软土地基的危害,为路桥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就必须不断的提高路桥施工技术水平。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对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路桥施工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引言
目前我国路桥施工的实际情况中,影响公路桥梁使用的主要因素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主要由软土构成,稳定性差、承重强度弱,会导致路面出现坍塌、硬化等问题,制约公路的使用年限,且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进行维修,更甚者可能导致交通事故,严重威胁人身财产安全。因此,探析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至关重要。
一、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及其对路桥施工造成的问题
(一)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
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其特征主要有含水量较高、具有较强压缩性以及较差的渗透性等几方面。
(二)软土地基对路桥施工造成的问题
要想促使建筑工程高质量完成,把握好地基环节至关重要。作为建筑物的基础,在地基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遭遇软土地基,那么就会给施工带来较多的麻烦。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那么就会施工人员就会无法准确把握地基的软度,从而给后续施工埋下诸多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如果在实际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其合理化的操作,那么就会导致路桥施工中诸多问题存在,比如说路面侵蚀、路面沉降以及硬化等问题【1】。
1 路面侵蚀问题
对于路桥工程当中的路面来说,主要就是由碎石与水泥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在遭遇雨雪天气下,这些材料遭遇雨水的不断冲击,从而时间一长,必然会导致路面出现严重的损坏。另外,在进行路桥路面铺设时,原材料本身的密度较小,从而也会严重影响到路面的稳定性。而对于软土地基来说,由于较高含水量、较强的压缩性以及不稳定性等特征,从而会导致路面损坏的几率大大增加。
2 路面沉降问题
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强的特点,若在路桥施工中,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例如对路基压实度的控制不当,容易造成路面沉降问题的出现,轻则影响车辆行驶舒适度,重则直接威胁到交通安全,必须进行大修,路桥运营效益大大受损。
3 路面硬化问题
路桥施工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和沥青,这两种材料的混合配比不同,对路面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而由于软土地基具有不稳定性,一旦其与建筑材料混合使用,非常容易使路面出现硬化的问题。
二、软土地基的处理原则及要素
(一)软土地基处理原则
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该围绕严格的原则来执行。第一,因地制宜原则。所谓的因地制宜,简单来说,就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对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全面的勘察,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第二,经济实用原则。在确定好处理方式之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的论证,根据实际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为建筑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安全稳固原则。该原则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以及高质量完成的保证,基于软土地基的排水性以及承重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促使软土地基工程顺利施工,就应该从该方面出发,对其进行不断的试验以及改进,确定好施工的安全范围,避免水文条件导致的路桥建筑问题的发生。第四,经久耐用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路桥施工来说,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的,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一旦遭遇恶劣天气下,路桥的地基以及路面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不仅会加速老化,而且也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基于此,在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就必须选好材料,增加该方面的费用支出,为路桥建筑的高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软土地基处理要素
为了做好图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施工人员就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方面。
1 施工道路级别情况
在我国现有的道路交通相关条例中,对于道路等级有着明确的划分。其中,根据运输量的大小、行车速度的快慢等,确定道路路面的宽度以及施工所用材料等。在实际道路施工过程中,最受施工人员重视的问题就是平整度。比如说,在一些等级不高的工程项目中,在进行地基铺设之前应该先完成路面的铺设工作,其中道路土层的铺设,不应该有较大的密度以及厚度,促使软土层具备良好的透水性。较大的透水性会降低道路的平整度,应该选择稳定性较高的材料进行道路表面铺设【2】。
2 路堤具体形状
为了确保路桥建设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确定好路堤的形状至关重要。只有提高路堤的性能,从而才能有效避免路桥安全问题的发生。在进行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时,路堤的形状与建筑物承受压力有着之间的关系,基于物理性基础上,地基的压力会不断扩大。在加上特殊情况下,软土地基的承受力变化,在超负荷情况下,软土地基就会出现断裂以及地基下降情况。如果该种现象出现,那么就会后期的路面维护工作造成巨大阻碍的同时,也会路面的使用增加了安全隐患的机率。
三、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置换法
置换法一般多用于淤泥质土、暗洪暗沟等地方,指用砂石等较为优质的土对软土地基中的土层进行替换,减少原软土层产生的沉降等不良影响。置换法在众多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中具简单易操作,所需时间短,可靠性高等有点,可提高路桥建筑的稳定性。
(二)添加混合剂法
添加混合剂法是指对不同组成成分的软土地基中,添加不同的混合剂,改善地基的特性。例如,由黏土土质组成的软土地基,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可选择特定的混合剂注入其中,以此减小原土的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抗压缩能力,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三)旋喷桩
旋喷桩可分为粉体喷射桩、高压喷射注浆法等。部分软土地基抗压力小、容易压缩、排水能力差,需要与水泥土组合形成复合地基,提高承重能力,降低日后对路桥的压力。该方法效果明显,但技术复杂,且成本高,因此,国内路桥工程中较少采用该种方法。
(四)强夯法
强夯法是指利用巨大的冲击作用使土中产生很大的冲击波和压力,压缩土体间孔隙,且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可以快速将孔隙水(气)排出,使土体迅速固结。强夯法多应用于孔隙较大的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黏性土地基,可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升其抗压力。
(五)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成本低廉、施工过程简单易行,效益较高,主要运用在路桥工程施工之前,将一些大于或者等于载重的填充物对地基土层进行分层预压处理,防止软土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3】
四、结束语
路桥施工的安全与否直接取决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同地区的软土土层不同,因此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因地制宜,根据地区实际地质情况和经济情况,综合借鉴多种类型的处理方法,最终采用适合且效益高的方法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陈秋洪.公路路桥施工中有关软土地基处理策略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3):87-88.
[2]何文忠.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江西建材,2017(21):177+180.
[3]解海宁.试析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中国高新区,2017(21):155.
论文作者:徐东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土地论文; 路面论文; 地基论文; 就会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方法论文; 土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