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需要社会发展的“合力”_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需要社会发展的“合力”_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需要社会发展的“合力”推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合力论文,社会发展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经济因素并不是唯一决定的因素,影响历史进程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诸如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等,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因此,历史发展不是生产力单一因素所决定的,而是各种因素“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1〕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历史进程, 同人类社会总的历史进程相同。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同时对社会主义命运发生影响并在一定情况下也起决定作用的,还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尤其是各种政治形式以及社会意识形态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从而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保护、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过程,而且是一个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把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因素“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社会主义才能在现代文明的轨道上疾步前进,社会主义本质才能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得以逐步实现。

邓小平同志关于通过多种因素的作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包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物质文明搞上去;社会主义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邓小平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合力论”,又表现了对当代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规律和中国综合国力增长途径的深遂的历史洞察力,对于当代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具有极其深刻、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而在这矛盾运动过程中生产力始终是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发展最根本、最强大的动力。社会主义的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社会主义本身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推动这种发展变化的最终力量仍然是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它的最根本的任务。

邓小平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3〕“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4〕社会主义本质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 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共同富裕,离不开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需要“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只有解放和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使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达到消灭贫穷、共同富裕的目的,生产力不发展,没有丰富的物质产品,用平均主义搞拉平补齐,不仅不能实现共同富裕,而且还会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这已为我国过去的实践所证明。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仍然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地方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影响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此,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就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不能不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涉及体制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变革。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5〕当然,我们的改革决不是改变我们社会制度性质的“革命”, 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原有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来解决和发展生产力,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邓小平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求实进取的精神,强调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并积极倡导、设计和领导了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从另一方面来说,振兴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力量。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988年,邓小平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命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要素,它渗透或凝结到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中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第一位的变革和促进作用。社会主义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因而比任何社会更需要科学技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把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依靠科学技术的轨道上来,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提高国民总体素质放到发展战略的重点位置,提倡并形成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科技都比较落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振兴经济、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概而言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经济实力不强,优越性展现不出来,社会主义就得不到巩固和发展,更谈不上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解放和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增强生命力及与资本主义的竞争力,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内蕴上来说,并不体现在要不要发展生产力上,而体现在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标上,体现在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方面,体现在以不同主导思想体系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方面。因此,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不仅靠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需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早在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之初,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不能仅仅靠物质财富的增长,还必须依靠人们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和革命精神的不断发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形成共同的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7〕树立新型的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 邓小平深刻地指出:“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吗?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8〕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理想建设、道德建设、 文化建设,才能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真正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最根本的精神动力。

我们所建设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由于中国是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国家,并且有着数千年的封建历史和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旧思想观念的残余仍然严重存在,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腐朽现象也传了进来。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如果我们忽视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伟大的任务,甚至以牺牲精神文明建设为代价,来换取物质文明的发展,就会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陷入片面性,就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仅仅限于物质文明的建设,甚至仅仅限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那样,我们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我们的经济建设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凝聚力,就不能抑制各种腐化因素的侵袭,甚至会走上畸形发展和变质的邪路。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9〕“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10〕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上,从同步发展、综合治理上确立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特别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要超过资本主义,“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创造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无论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政治行为,都离不开政治的上层建筑。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在提出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的同时,还反复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既是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的经济制度,又是一种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现代化,而且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革,是人类摆脱落后社会状态,走向高度文明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民主,经济现代化最终不可能实现,也没有任何意义上的政治现代化,更没有人的全面发展。正是鉴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1]

我们的民主,不是抽象的民主,而是具体的民主;不是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而是适合自己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12]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党的十四大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作了进一步概括,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指人民群众不仅在政治地位上,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当家作主;全部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能够在宪法法律范围内自主地开展活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志、利益和需要,使人民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才能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从而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完备的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大力加强以宪法为根本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同实际生活中种种压制和破坏民主的行为作斗争,才能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而这正是促进并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发展,以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要条件。

当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经过一代人的长期努力。而这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我们搞民主政治建设,如果离开党的正确领导,只能使我们的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使国家更难民主化,使国民经济更难发展,人民生活更难改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安定团结和国家稳定发展,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目的是要全面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它包含了社会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样三项基本内容。以上三个方面同时并举,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遵循这个总体战略,自然就可以形成启动当代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迅跑的“总的合力”,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注释:

〔1〕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77—478页。

〔2〕〔4〕〔5〕〔7〕〔9〕〔10〕〔12〕〔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页、225页、135页、143页、144页、154页、240页、 252页。

〔3〕〔6〕〔8〕〔11〕〔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28页、208页、367页、168页、159页。

标签:;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需要社会发展的“合力”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