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手术室 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并发症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9月至2017年04月手术室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016年09月至2016年12月的19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01月至2017年04月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手术体位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评价品管圈活动对圈员所产生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对护理人员的影响提高均大于5分,效果十分显著。结论:品管圈管理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并发症优势显著,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妇科腹腔镜手术;手术体位;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232-03
妇科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成为妇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1]。但由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需要安置特殊的体位——头低臀高截石位和建立CO2气腹才能获得满意的手术视野,因此会出现一些与体位相关的并发症,如神经损伤、肩部疼痛、眼结膜水肿和下肢静脉血栓等。科学的手术体位摆放要求既要满足手术操作,又要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因此,如何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引起的并发症成为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内容。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ele,QCC)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2]。本院东区手术室通过开展QCC活动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6年09月至2017年04月手术室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016年09月至2016年12月的19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30~72岁,平均50.6岁;体质量47~75kg,平均53.1kg。2017年01月至2017年04月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31~71岁,平均51.2岁;体质量45~76kg,平均52.5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手术体位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并发症防护,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以并发症发生率为考察指标对两组并发症防护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品管圈活动对圈员所产生的作用:采用评分问卷量表(满分为10分)对圈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沟通技巧、活动参与度、圈能力信心6个方面进行评分,对比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评分效果。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手术体位并发症的防护。观察组针对降低手术体位并发症发生率的主题,实施个体化的品管圈管理。实施步骤主要内容包括: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现状调查、制定目标、问题解析、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确认与维持、活动总结与发布等。
品管圈的成立:以自愿为原则,在科室征集圈员,最终成立了7名圈员的活动小组。其中,圈长1人(由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主管护师担任),辅导员1人(由手术室护士长担任),圈员5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2人、护士2人),明确了各个成员的职责范围。
确定主题: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解决的迫切性、圈员能力、上级重视度、可行性等4大因素评价法进行比较、讨论分析,在“提高巡回护士在岗率”,“提高低温等离子灭菌包装合格率”,“减少接错手术病人发生率”,“降低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并发症发生率”等主题中筛选出“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并发症发生率”作为QCC活动主题。
现状调查:制定查检表,以2016年09月至2016年12月的199例患者为对照组调查对象。由指定的2名圈员进行查检。查检的主要内容包括:腓总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肩部疼痛、眼结膜水肿、大腿内收肌疼痛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结果为手术体位并发症25例,发生率为12.56%。
制定目标:根据“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计算公式,得出通过品管圈活动,手术体位并发症发生率应降为3.5%。
问题解析:针对改善重点,从人、物、法、环4个方面进行鱼骨图分析,解析影响手术体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最终发现需要重点改进的主要问题包括手术体位的摆放、手术操作规范及加强术中护理、控制CO2气腹压力3个方面。
对策拟定与实施 :圈员按照“5W1H”方法(即Why主要原因,What改善对象,Who负责人,When实施期间,Where实施地点,How实施步骤)经过充分的分析、讨论,结合PDCA循环拟定对策并积极组织实施。针对造成手术体位并发症发生率高的原因,制订了相应整改措施。(1)手术体位的摆放:①改变摆放体位的时机:患者麻醉开始前清醒状态下摆放体位,有利于与患者沟通,了解手术体位舒适度,降低下肢肌肉疼痛麻木不适和皮肤受压的发生率。②采用改良截石位的体位实施手术:将托腿架安装固定在手术床,托腿架不宜过高,托腿架与手术床成30度角为准,臀部探出床缘5~6厘米,在腿架上垫凝胶软垫,摆放时注意双下肢摆放高度一致,大腿与腹部保持同一水平,将患者小腿肚置于支腿架上并用绑带固定,关节屈曲,大腿和小腿间夹角约120度,双腿分开的角度为90度,需注意束带松紧适宜,腘窝处悬空,避免直接压迫腘窝血管,防止腓总神经损伤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③上肢摆放体位的改进: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用中单固定,中单平整无皱褶,且上端超过肘关节5~10厘米,下端以指端为准,注意静脉通路通顺,不可折叠。同时,以锁骨为支点,用肩托托住锁骨并加软垫保护,以免患者随手术床倾斜面滑动,造成肩部滑脱及臂丛神经损伤[3]。④改变手术床的倾斜度:患者采用床头向下倾斜<20度的头低臀高位对患者影响轻微且不影响手术操作,同时,使用带有软垫的肩托,减轻肩部的重力,有效降低肩部疼痛的发生率以及眼结膜水肿[4]。(2)手术操作规范及加强术中护理:①加强手术者操作规范:在手术结束前对腹腔进行彻底的冲洗,冲洗过程中可将患者改为头高脚低位,以利于液体引入盆腔,并吸尽腹腔残留的液体,尽量排尽腹腔内残留的CO2减少残留液体及气体对隔神经的刺激。②加强术中护理:患者双眼涂抗生素眼药膏,使用输液胶贴轻轻拉下双眼眼睑进行闭合粘贴,可有效预防因眼睑闭合不良而引起的眼部充血水肿。(3)控制CO2气腹压力:控制CO2气腹压力在10~12mmHg范围内,充气时速度以1L/min为宜,以减少充气对腹膜的刺激,确保手术能顺利完成。
由圈长负责拟订培训方案,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对2017年01月至2017年04月的200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查检,方法同对照组。将观察组的并发症管理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确认品管圈活动实施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6%和3.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讨论
手术体位的摆放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摆放体位时既要保证充分暴露术野,使手术顺利进行,还要考虑到患者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是否受到影响,避免各种因素导致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的摆放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人体力学知识和解剖知识,在术前还须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正确地摆放手术体位,根据手术步骤,及时调整手术体位,巡回护士要熟悉掌握各种手术体位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和防范措施,加强巡视和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核心是让成员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去。我科的品管圈活动采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了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并发症的最根本原因,并制定、实施对策,制定标准,达到了预期效果,减少了手术体位摆放并发症的发生,工作效率和手术安全有所提升。通过开展QCC 活动,使每位圈员都主动参与到科室管理当中,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圈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同时也为她们创造了愉悦的工作环境,获得了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营造自主自愿的氛围,真正发挥团队精神,增加了团队凝聚力。
综上所述,品管圈管理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并发症优势显著,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俊英,章关华.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4):46-47.
[2]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3]周晓峰.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11):1226-1228.
[4]汤春芳.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对患者术后肩痛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3,5(1):51-52.
论文作者:何花,陶爱琴,蔡桂囡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体位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患者论文; 品管论文; 妇科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