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路面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在施工中会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处理各种问题,目的是为了确保路面的性能和质量标准符合工程建设规范。接缝处理这种施工技术在现阶段的公路路面项目中应用颇为广泛,论文针对接缝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接缝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施工;接缝处理技术
当前的道路建设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和良好的使用性而作为施工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到道路施工中。道路平整与否重要决定因素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处理。接缝处理技术做好才能确保道路施工品质,确保在后期使用中质量,为我国道路交通良好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一、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方式
1、热接缝技术
热接缝技术一般是在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并列同时施工时采用的,此时两条毗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还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碾压时碾轮的大部分在热料车道上,在未压实车道邻近接缝处多耙一些料,这样碾压后就有一个较高的密度。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两遍(前进和后退),碾轮都要与冷料车道重叠152mm,轮碾机从未压实车道一侧进行碾压。所以纵向接缝易于处理得好,连接强度较好,毗邻摊铺带的搭接宽度可较小。在接缝处理中,采用全幅摊铺,虽然可以消除纵向接缝,但沥青混合料容易产生离析,且容易受供料水平的限制,并不是实用的办法。梯队作业时纵缝采用热接缝,如果现场条件允许,在碾压及时、连续的条件下确为一理想的纵缝处理技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
2、冷接缝施工处理技术
冷接缝施工处理技术也是当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常见的一类接缝技术,与热接缝施工处理技术相比,冷接缝施工处理的路面接缝已经基本被良好的压实,并且在新铺路面层部位出现拼接的问题。冷接缝施工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半幅公路路面的施工中,并且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采用静压模式来进行拌和料摊铺的压实施工,同时要确保高温拌和料与碾压机械轮距之间具有一定的重叠部位,以确保路面接缝部位处施工的密实性和平滑性。当采用冷接缝施工处理技术进行后退碾压的施工过程中,大都需要采取压实模式来对前进的原路进行后退式碾压施工,以全面确保接缝部位碾压施工的质量。另外,在冷接缝处理时,相关施工人员要重点对路面接缝的边缘部位进行处理,特别是要重视接缝的垂直修理和接缝边缘的铲平处理,以避免不规则边缘对路面接缝的实际处理效果产生。
3、下承层纵向接缝处理
(1)在施工的一幅靠路中心一侧多铺出一定的宽度,并采用人工的方式按照中心路拱的要求对其进行整形,在实际施工中,其宽度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当压路机碾压施工完成之后,紧跟着应立即安排施工人员对多铺出的宽度进行再次整形,并进行夯实。在该环节中,应确保该部分高程和路拱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应在混合料未干燥之前完成这一环节的施工。
(2)当进行前一幅路面的摊铺施工时,对于靠近边缘的地方,一般存在一尺的宽度,难以进行压实作业,同时会在该处形成一个斜坡。在进行后一幅路面摊铺施工时,应将未完全压实部分和不符合路拱要求部分挖除,并喷洒适量的水进行拌和。当后一幅混合料摊铺完成之后,该部分再一同进行整平和碾压施工。在后一幅基层施工时,对于新旧接缝衔接不满足要求的部分,应在碾压施工完成之后进行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应确保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3)单幅施工的基层,应按照从一侧向另一侧的顺序进行碾压施工。对于直线路段,应从路肩向着路中心的顺序进行碾压。对于设置超高的路段,应按照从内侧向路中心的顺序进行碾压。对于后施工的一幅基层,如果基层出现较为严重的横向推移问题时,应按照从路中心向路肩的顺序进行碾压。碾压施工完成之后应尽量避免基层半幅中心出现起拱的问题,同时也应避免出现基层接缝错台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切削盘技术
切削盘处理技术指混合料属于塑性的时候,对压实的车道无侧限低密度的边缘进行削切,削切的范围在20~50cm。削切盘的直径在254cm时,不但可以对中间的碾轮进行安装,而且可以安装在平地机上。但是,对因切削之后所形成的垂面进行铺设前,必须将粘层加上,再利用切削盘技术对施工接缝进行处理,从而让纵缝密度提高,且让其抗拉强度保持不变。
二、接缝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1、准确把握接缝位置
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掌握接缝位置,将会不断提升路面施工技术和道路整体质量,对公路的铺设工作进行完善之后,由于受到了摊铺机的影响,导致沥青路面所使用的混合料不断出现前移现象,进而导致路面标高低于路面设计时所规划的整体标高。因此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路面铺设工作完成之后,将摊铺机停放在距离道路尾部约1cm的地方,然后保证摊铺机熨平板完全抬起后,才能离开施工现场。此外,还需要工作人员在确认接缝位置的时候,能够采用相对完善的精确设备进行工作。例如:在刚刚完成铺设工作的中心,需要工作人员选用三个30cm的直尺进行位置确定,然后再找出当前铺设过程中由厚度所产生的断面,同时再依据当前具体情况,对道路进行垂直切割,在完成切割工作之后,还需要工作人员在切割处涂抹适当的沥青,对切割处进行最后的处理。
2、接缝方式的选择
在施工中正确现则接缝的方法至关重要,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实际作业情况和遇到的裂缝问题来选择何种方法,一般会采用平接或者斜接这两种接缝处理的技术方法。如果要面对横向的接缝作业问题,那么就要选用斜接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是在最上层的地方要进行接缝处理,就选择平接的模式。施工人员在处理路面各个层次的接缝问题时,还要测量和检查相邻的两个层面之间的厚度以及各自的长度,以确定接缝处理所选用的具体方法。
3、加强新旧材料之间的粘合度
公路路面施工的周期较长,分阶段的施工模式是常态,这就会造成原有路面和新路面之间的接缝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处理新旧材料存在的接缝问题。更关键在于,通过接缝方法的合理处置,能够让新旧两部分材料实现高度的粘合,防止在其之间形成裂缝或者缺陷,进而就可以有效防范路面出现像是被截成两段或者多段的类似状况。
4、有效控制接缝处所出现的温度差
对于横向接缝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于温度差的控制,如果这些混合材料之间产生的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混合材料在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前移的现象,从而导致刚刚完成铺设的路面产生裂缝。但是这些混合材料如果温度相对较低,则会对道路的横向接缝压实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导致路面出现损坏。因此施工人员在整体建设过程中,要能够有效保证施工材料能够处于相对合理的温度,才能在道路整体施工过程中,保证碾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对接缝进行有效处理,从而使路面整体效果能够与当前既定标准相符合,提升工作建设质量。
结束语:
施工单位在进行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处理技术,在区别、用好切削盘技术、冷接缝处理技术和热接缝处理的同时,参照具体的公路施工情况,确定好接缝的位置。且接缝碾压工艺和处理接缝的方式必须合理化、科学化,这样才能让公路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增强企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恒.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缝处理工艺 [J].工业,2015(6)
[2]王喆.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缝处理技术[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5)
[3]范加乐.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缝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 用,2014(26)
论文作者:余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路面论文; 技术论文; 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压实论文; 过程中论文; 公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