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准入与农信社信贷支农关联:苏北样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北论文,支农论文,信贷论文,样本论文,市场准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以来,以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改革极大地提升了农信社的经营规模和效率。然而信息不对称和高度垄断所造成的市场失灵导致了农信社的商业性目标和支农职能之间存在着冲突。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等问题,正规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向经营规模小、信息不透明、缺乏抵押品的农村客户提供信贷服务;垄断条件下的农信社拥有更强的市场势力,对农户实施信贷配给成为其理性的选择,越来越多的资金被配置到非农领域。
国内学者由此提出原有的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改革忽视了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主张以金融功能观来重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1]。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提出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旨在构建竞争性市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这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步入了市场化改革的新阶段。而此轮改革是否可以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促进农信社更好地服务“三农”,关键取决于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是否可以打破农信社的垄断格局;引入竞争机制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农信社盈利目标和政策职能之间的矛盾。在此,基于信息成本优势理论构建农信社贷款配置选择模型,对竞争市场条件下农信社的贷款配置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江苏省苏北23个县域的经验数据对降低市场准入条件下农信社的支农情况进行实证,为评价现行的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降低市场准入条件下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新格局
自2006年底我国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试点以来,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截至2009年底,中国银监会已核准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而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之下,实际在各地工商和民政等部门注册登记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远不止这些。截至2010年6月,江苏省共成立13家村镇银行、150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较早的盐城地区注册登记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有132家。与此同时,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也积极开展了面向“三农”的改革:2007年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开始进入农村贷款市场;同年,中国农业银行成立“三农”事业部,通过发放“惠农卡”重返农村金融市场;一些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其他民间资本也通过参股农村商业银行或独立开设村镇银行等方式进入农村。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正在被逐步打破。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调整也呈现出非平衡的态势。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行政级别地区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出现分化。在经济较发达的县城,金融机构种类比较齐全,设有政策性、商业性、合作制以及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初步形成多元竞争的格局。以苏北为例,县域金融机构类型数平均为8家,沭阳等少数地区多达12家。而在乡镇以下地区,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较为缺乏,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仅在县城设有经营网点,在乡、村一级,只有农信社和邮储银行的分支机构。二是不同类型的贷款市场结构差别显著。出于交易成本和经营利润的考虑,企业客户成为各家商业性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为农户提供贷款的只有农信社和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然而,村镇银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受到资金规模和市场认同度等问题的制约,服务范围有限,市场份额较小。由此,形成了企业贷款市场寡头竞争而农户贷款市场由农信社完全垄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竞争格局。
二、市场竞争与农信社贷款配置选择:基于信息成本优势的分析框架
在县域农村金融市场上,面对大银行的竞争,农信社具备“小银行优势”。在此,基于信息成本优势理论,建立农信社贷款配置选择模型来分析其贷款行为。
(一)“小银行优势”假说
根据不同规模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情况的比较,Berger et.al.提出了“小银行优势”假说[2],即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加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放贷,其优势主要是小银行的小型且管理层级单一的结构在处理“软信息”方面更加经济[3]。社区银行组织结构简单且资产规模小,因此成为小银行的典型代表。Carter et al.的实证研究发现,社区银行在以使用“软信息”、关系融资、高单位成本为特征的小企业贷款领域确实存在优势[4]。
大银行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规模经济和风险控制是其主要优势。相比之下,小银行资本规模小且技术水平较低,服务的范围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专业性,贷款主要依靠对区域内局部信息的控制。相对比较优势导致不同规模和目标函数的银行在信贷市场上产生专业化分工。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户分散、收入水平低及信贷资金需求额度过低造成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存在较严重的规模不经济,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其提供贷款产品,而农信社在这方面具有绝对的信息优势。首先,农信社长期扎根于农村,地域性优势使其对当地的农户比较熟悉,有利于降低信用调查成本和贷后监督成本;其次,农信社的本土化优势使其能以较低成本发掘潜在客户,市场开发成本低;最后,由于农户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因此对其发放的贷款主要以“关系型贷款”为主,农信社拥有更多的“软信息”,其信息搜寻成本明显低于大银行。因此,在县域农村金融市场上面对大银行的竞争,农信社具备“小银行优势”,并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农户发放小额贷款方面。
(二)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农信社贷款配置选择
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限制以后,农户贷款市场高昂的交易成本阻止了新机构的进入,企业贷款市场门槛相对较低因而成为进入者的最优选择。面对两个贷款市场不同的竞争局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信社对资金的配置策略也会发生改变。这里基于信息成本优势理论,建立农信社贷款配置选择模型来分析其贷款行为。为了将问题简化,假设农村信贷市场按照贷款对象分为农户贷款市场和企业贷款市场,农信社贷款总量为农户贷款数量与企业贷款数量之和;农信社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农信社的贷款价格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较大范围内自由浮动。
1.比较静态分析
2.长期动态分析
在长期动态分析中,将农村信贷需求变化以及农信社技术进步纳入模型。一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催生出大量新增的信贷需求,同时在农村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近几年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远大于传统农业,因此企业的信贷需求增速大于农户。二是外部竞争促使农信社加速采用新的信贷技术、开发新产品以保持竞争力,其对企业和农户贷款的信息成本下降。
据此,图1中企业和农户信贷需求曲线均向右移动,企业移动幅度更大。而市场竞争又使得企业信贷需求曲线部分左移,但仍高于原来的水平。企业和农户贷款的信息成本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推导过程同上,可得到新的均衡结果:。和比较静态分析结论不同的是,在信贷需求增加和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引入外部竞争,农信社对企业和农户的贷款数量都比市场开放前增加了,且价格下降。
三、降低市场准入限制与苏北农信社支农力度的实证分析
以江苏省苏北23个县域的经济数据为分析对象,通过数据模型来分析我国县域农村信贷市场结构与支农力度的关系。
(一)苏北农信社信贷支农的基本概况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就业方式和渠道日益多元化,农村部分家庭已经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背离农户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的县域较为突出。这里所研究的农户仍然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以农业经营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的传统农户,基于这一特征,选择了属于传统农区的苏北23个县域为分析对象②。样本地区农户平均贷款额和农户贷款覆盖面③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农户平均贷款额代表农信社信贷支农的深度。从图2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农户平均贷款额不断上升,由4052元提高到24737元,增长了5.1倍,农信社对农户贷款呈现集中化和规模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是需求方和供给方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伴随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其信贷需求发生改变,传统的生产性和生活性需求不断减少,扩大再生产和创业型资金需求不断增加,资金需求量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农信社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对农户贷款逐渐向一些从事规模化种植养殖的大农户和农场主倾斜,单笔贷款规模不断提高。
农户贷款覆盖面衡量了农信社信贷支农的广度。图2中数据显示,苏北农村农户贷款覆盖面总体上是增加的,但增幅不断减少,2007年以后基本保持在40%左右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部分农户实现自给自足,其信贷需求下降,退出信贷市场;二是在农村地区部分贫困农户因为贷款价格和条件等原因,天然就受到商业性金融的排斥,以盈利为目标的农信社无法满足这部分需求。
实际上,农信社信贷支农力度的提高是农户需求特征和农信社供给行为共同影响的结果。但从上述分析中尚无法辨清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限制这一政策对农信社支农的具体影响,因此将通过实证模型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进一步分析。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
借鉴Berger et al.的研究方法[5],建立如下模型来分析我国县域农村信贷市场结构与支农力度的关系:
ME为衡量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力度的指标,这里分别采用农户平均贷款额(NL)和农户贷款的覆盖面(NF)来衡量。ST为县域金融市场的结构变量,采用农信社的贷款市场份额(MS)和县域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类型数(BR)来表示;F为农信社特征变量,包括农信社的效率④(EF)和农信社的贷款规模(LA);Z为县域经济环境变量,包括县域农村的人均农业产值(PNGDP)和县域金融发展水平(FG)。
具体的回归方程如下:
t=1,…表示年份;i=1,…表示第i个县域。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如表1所示。
(三)模型结果解释
利用江苏省苏北23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 9.0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的结果如表2所示。
两个回归方程的调整的R[2]值分别为0.631和0.288,总体来说拟合性较好。从各个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的结构变量中,农信社贷款市场份额(MS)分别在1%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且作用方向符合预期。作为主要为农户提供信贷的农村金融机构,农信社份额扩张的过程中,其对农户贷款的强度和覆盖面也会相应增加。县域金融机构类型数(BR)代表县域金融市场的竞争水平,其与农户平均贷款额以及农户贷款覆盖面均在1%的置性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限制以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农信社的支农力度。这一结论与前面的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第二,农信社的特征变量中,效率值(EF)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和农户平均贷款额正相关,表明农信社效率越高,其支农的强度越大。而效率与农户贷款覆盖面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原因在于农户需求变化和商业性金融对贫困农户的排斥性,农信社所能覆盖的农户范围是有限的,不会由于效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贷款规模(LA)尽管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系数为正,说明农信社贷款规模越大,其支农的力度也倾向于增加。
第三,县域人均农业产值(ANGDP)代表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户的金融需求,其与农户平均贷款额显著正相关,说明农业越发达的县域,农户资金需求越多,农信社对农户的贷款强度越大。这一指标与农户贷款覆盖面的关系不显著。县域金融发展水平(FG)与农户平均贷款额和农户覆盖面也是显著正相关的,表明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县域,农信社支农力度越大。
四、结论和启示
基于信息成本优势理论,建立了农信社贷款配置选择模型以分析降低市场准入条件下由于农信社信贷资金配置行为变化所引起的支农力度的改变,并利用苏北23个县域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两方面:
第一,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限制,使得企业贷款市场竞争加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信社为了充分发挥对农户贷款的比较成本优势,支农“意愿”增加,对农户的贷款强度和广度均显著提升。
第二,在长期中,市场竞争促进新技术的采用,农信社贷款成本下降,使得农户贷款价格降低,贷款农户的福利水平提高。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引入新的金融机构,可以从整体上增加农村地区的信贷供给,有利于缓解农村资金供求不平衡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外部竞争者打破了农村金融市场完全垄断的格局,改变了农信社的经营行为,将信贷资金进行重新配置。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农信社的支农行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选择,通过市场竞争将农信社资金引入农户市场比单纯的政策压制会更有效率且具有可持续性。
然而,从农信社对农户贷款的具体分布情况来看,仅仅依靠外部竞争者,无法彻底改变农户贷款难的局面。农信社在农户贷款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其仍然拥有较强的客户选择权和定价权,部分贫困农户依然被排斥在外;和企业贷款相比,农户贷款价格仍然较高。因此,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限制,除了引入商业性和外资金融机构以外,还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让农户贷款市场也逐步竞争起来;应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使商业性金融可以惠及更多的农户;要继续深化农信社改革以提高其经营效率,将农信社定位于社区,限定其服务范围,同时将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等与支农绩效挂钩,以激励其更好地支农;对于部分贫困农户必须依靠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因此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建设,也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一项必要措施。
注释:
①这里的资金边际成本指农信社筹集资金的成本,包括存款利息和从其他渠道融资的成本。
②2008年,苏北人均GDP为33735元,农业占GDP比重为7.77%;农民人均收入为7582元,农户人均贷款额为19777.95元。在江苏省内,苏北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
③农户平均贷款额=农信社农户贷款数/获得贷款农户数;农户贷款覆盖面=获得贷款农户数/县域人口总数。
④效率变量是采用随机边界法(SFA),通过嵌入风险因素构建的利润边界函数计算的利润效率值。
标签:金融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信贷配给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市场准入论文; 配置效率论文; 农村信用社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