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论文_胡霜凝

胡霜凝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河南郑州 471000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的不良事件。方法:对近几年本院泌尿科的病人进行调查,查看是否有其他感染,并对近几年出现的血液透析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对各个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如操作不当,技术不熟,责任心不强等。结果: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因责任心不强导致患者感染占总不良事件的66.7%,其他比例相对较少,得出造成这些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病人没有全心全意,专业知识掌握不牢,与病人的沟通出现问题,机器的操作方式不挡,有关健康性的教育不到位,病人的病情询问或观察的不仔细也可造成病人感染。结论:严格管理血液透析室,定期检查机器的安全系数,对血液透析的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考核,提高整体的护理工作质量,规范血液透析的操作流程,对违规操作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处罚,给予警告,避免医患发生。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血液透析;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制定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333-01

血液透析是个体外循环的过程,体外循环是一种高危的治疗方式,肾功能衰竭的末期患者需通过血液透析维持正常的生命代谢,这种治疗具有风险高,代价大等特点,对病人的心里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严重者会造成死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的物质生活各精神生活更高,难免会产生一些危害人体的行为,因为有了透析很多生命得到了延缓,但是这种高风险的治疗方法如今还不算完善,本次研究就是为了优化透析,使患者可以更安全的接受治疗,得已延缓自己的生命。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经2013年到2014年近1年以病情危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泌尿科进行透析的病人有150例,男性有94例(35岁以上64例)年龄最大者为65岁,平均年龄48岁。女性病人56例(35岁以上20例)年龄最大为59岁,平均年龄50岁,慢性肾衰竭45例、急性肾衰竭12例、急性食物中毒93例,一年内共透析次数发生351次,不良事件共有42起。全部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均做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分析当日值班护士的处理情况还有临床经验

医护人员需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技能知识培训,其内容是关于医院感染预防相关问题的宣传教育,需从感染的预防,处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因此可使医护人员得到全面系统的感染知识培训,同时要对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等方面进行考核。

1.2.2查询患者的病例和实验室资料,透析纪录等数据、规范操作

通过制定表格,对每一件不良时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统计如次数、比率。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分析,制定相应的透析规范和守则,避免患者因为不正确的透析过程使患者感染加剧病情。科内人员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标准化,提高透析机的无菌度。正确的处理医疗垃圾,防止因为医疗污染而造成的患者感染。

1.2.3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和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血液透析的操作流程,避免因为操作流程的失误而是的患者受到损伤,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树立好责任心,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透析过程的每个细节。上机前,透析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重新核查患者症状和其对应的治疗方案,之后按照医嘱进行血液透析,如果错用了透析机喝着错用了肝素等药物,会出现严重后果,导致脱水量错误使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患者开始透析后.,医护人员应该应对各项参数,设备仪器进行过观察。上机操作完成时,肝素泵夹子没有打开,没有摁下超滤键摁钮等,是的患者透析不足或者过量,过量的患者出现肌肉痉挛,低血压者出现休克,不足量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

2结果

通过对42例事件的分析,造成患者感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占总不良事件的66.7%,共计28例。其他原因相对较少。

3讨论

3.1医护人员在病人透析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导致透析机和管道内进入空气,血液不回流,在透析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全神贯注观察患者和透析机的情况稍有疏忽则会出现使用动脉管前补液管输血输液,当液体和血液完全输完时医护人员还没有及时发现,透析机和管道进入空气。在进行透析时医护人员没有使用肝素,对管道没有进行冲洗,这时再加上医护人员没有专心观察透析机和病人的情况,导致血液在管内凝固,造成患者血液浪费,严重者出现缺血性休克。

3.2并发感染 产生热源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透析机的透析管没有彻底的消毒,或者消毒所用的消毒剂没有完全清除掉,当患者透析后,血液内含有其他杂质,如果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有营养不良的现象会引起患者的全身全身感染[1]。出现呕吐,背痛,寒战,高热等现象[3]。医护人员给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必须是全程无菌,并按规范格进行操作,非工作人员不可进入透析室。

3.3休克与心搏骤停 很多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了休克甚至死亡的情况,这些现象往往都是在透析后的两小时到三小时发生,透析过程中,人体内大量血液流出进入透析机引起患者机体血溶量不足从而造成患者休克或者心搏骤停。大多数第一次透析的病人不了解透析情况,在透析前进食。由于大量的血液去帮助消化,大量的血液聚集在了肠胃部分,导致外围的血管血容量减少,血容量的减少也会引起低血压[2]。所以医护人员在给初次做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几天一定要叮嘱透析前不可服用降压药禁止进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低血容量休克,医护人员不能慌张冷静处理,适量增加生理盐水的剂量,提高血容量,防止休克[4]。

综上可得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完全可由透析护士掌控,所以相关医疗机构应该相应的做出反应,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规范操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以人为本,严格“三查七对”。透析护理人员熟悉掌握透析的各个操作和技巧,在透析过程中集中精力观察各个指标,出现突发事件应该冷静处理,做到精益求精,临危不惧,冷静处理,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石虹.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0,08(31):2869.

[2]谈晓燕.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内蒙古中药,2014,33(17):104-105.

[3]王丽.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525.

[4]吴英芬,余玲贞,吴红丽等.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18):70-71.

论文作者:胡霜凝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6

标签:;  ;  ;  ;  ;  ;  ;  ;  

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论文_胡霜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