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李建

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李建

广东城脉地产有限公司 广东省 深圳市 518000

摘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行业已逐渐积累了海量的信息数据,且数据量呈高速膨胀,表明工程造价行业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尚不具备统一的标准,信息互联互通困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这种情况下,需利用BIM技术为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充分发挥BIM和大数据在数据获取、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BIM;工程造价;管理

一、工程造价大数据的特点

1、采用多主体、多层级方式收集数据

传输的工程造价数据收集需要通过对单一的市场构架及企业工程作业进行分析,而后对不同层级的建筑项目进行合理化运算,通过对工程造价的多层审核最终将其运用于工程建设方面。虽然该方法能够切实保障数据运算准确性,也符合工程造价运算的严谨性标准,但效率相对较低,在对细节方面的处理仍存在一定的误差。而现阶段的大数据工程造价通过建立永久性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算,无需对将市场构架问题考虑在内。利用大数据运算及数据库模拟计算实现对工程造价项目的主体控制,该技术运用不仅准确性更高,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同时也更为安全,不宜产生数据丢失及核心数据被盗等相关问题,有效提高工程造价总体效益。

2、数据更新的选择性

相比于技术数据的获取,大数据工程造价选择性更高,可对多种工程建设实现多角度模拟,有效解决工程造价特殊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化问题,进一步将市场环境变化数据及工程建设数据进行实时掌握,并提供详细的数据模拟资料,使数据信息的选择更为全面,相关工作的开展也更为统一,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对工程信息进行有效的获取与计算。

二、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对成本控制认识不足

建筑企业要想将成本控制工作做得更好,需要全员参与。然而实际情况是,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众多施工人员,严重缺乏相应的成本控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无法将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措施完全落实到位,并且由于自身没有成本控制意识,在施工中没有尽最大努力节省施工材料,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增加。

2、工程造价信息无法形成共享

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需要对项目运营过程中各个分支部门的造价进行统算,但由于我国传统工程造价信息没有形成共享,需要造价工程师与各个分支部门进行沟通。而现实管理中,造价师与各分支部门处于对等关系,因此会造成沟通上的难度和信息收集效率低下的问题,例如工程造价需要对项目人员收入水平、财务数据、仓储进出货单等,这需要造价部门与财务、工程单位和仓储单位进行沟通,寻求协助。因此,为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率,需要形成工程造价信息的交流,达成工程预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1、购买专业数据库

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可利用借助合作、购买专业工程造价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外部信息:①与同行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工程造价数据库的共享,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工程造价大数据信息的来源;②与专业造价咨询结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其专业工程造价数据信息来补充自身的工程造价信息,同时结合工程目标的实际情况,可利用商业化方式来购买专业造价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满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2、借助BIM解决信息技术问题

在多数工程造价工作开展方面,要及时提高对BIM技术的运用频率,并尝试使用BIM技术解决技术造价的核心问题,提高技术人员对BIM技术运用的实际熟练度,保障技术运用效益。同时要为技术人员BIM技术运用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使BIM技术能够有效替代传统技术成为现代工程造价所需运用的主要技术之一,不断提高BIM运用的全面性,使其能够涉及到工程造价工作的各个方面,从而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实现对BIM技术的全面化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工程造价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对工程造价人员的教育培训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实现。首先要积极组织企业内部工程造价人员技术考核,提高工程造价人员作业规范性,并确保其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相对较高的阶段。还应做好技术人员技术能力分析,有效排除技术差异,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对BIM技术运用有效性,使其能够切实在工程造价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其次要做好技术人员的技术分析整合,保障培训工作的开展符合技术人员技术提升的基本需要,使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培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主动提升自我,保障教育培训的总体效果。

4、合理选择BIM软件和信息处理技术

工程建设企业可优先考虑兼容性较好的BIM软件,有利于工程造价数据在不同软件之间的有效传输。在应用大数据处理信息技术时,考虑到不同处理技术应用难度的不同,可在具备一定数据处理能力后,选择或综合使用多种复杂性更高的技术,比如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等技术。

5、促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的全面性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关键。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而言,信息化建设越完善、越全面、越准确,相应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就越高;另外,信息处理能力越强,相应的管理就越合理、越有效,管理目标实现起来就越容易。大数据时代下对于存储数据库有了更多拓展可能,为数据获取和存储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奠定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同时大数据研究的挖掘分析方法深入且比较成熟,如决策树算法、鱼群算法等,能够充分获得海量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信息,增强了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基于统一且兼容性强的平台,其能够将不同接口和协议进行整合对接,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提高了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四、BIM在工程造价大数据中的应用

1、投标阶段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利用工程造价大数据库中的企业信息,对工程项目涉及到的人、材、机等消耗量进行估算,同时编制相应的定额,然后根据投标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企业定额。借助BIM对工程数据进行输出,然后根据工程造价大数据库对市场行情信息进行确定,进一步计算实际的投标成本。

2、施工阶段

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施工阶段就是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首先借助BIM模拟实际的施工,对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事先的预估,然后借助变更、技术核定的方式进行确定,进而对工程造价成本进行控制;其次,借助工程造价大数据对市场的未来趋势进行预判,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降低采购原材料的成本,以及库存成本等。最后,借助工程造价大数据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BIM进行调整,从技术的层面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管理。

3、结算阶段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进入结算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工程造价实施管理,一方面,在拨付工程进度款的前提下,解决没有处理的造价遗留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变更、质量问题、工程索赔等,然后根据合同条款的相关规定开展工程结算工作,同时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另一方面,对工程造价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根据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考核结果,总结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经验,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同时形成相应资料,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积累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BIM与大数据应用环境的完善、成熟,BIM与大数据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应用將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但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程度有待进一步发展,需要借助国家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推动数据信息的标准化,造价管理要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管理优势,进一步做好基础性的造价信息数据采集录入、归纳分析、使数据实现可交换化,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王琳,杜洪涛.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大数据研究网络与结构研究[J].情报学报,2016(11):1173~1184.

[2]翟世臣,殷春蕾.大数据时代BIM对工程造价行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8):69~70.

论文作者:李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  ;  ;  ;  ;  ;  ;  ;  

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李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