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学习邓小平著作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性论文,发展史上论文,著作论文,学习邓小平论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的一门活生生的科学。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现在正处在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内容涉及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社会主义本质,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理论上的突破和发展。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飞跃 初级阶段 改革 社会主义本质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式的书本上的理论原则,而是在实践中产生,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发展的一门活生生的科学。人们对它的认识自然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而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也正在于它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它、检验它、修正它、丰富它、发展它。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现在正处在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之中。第一次飞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产生了近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是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在十月革命后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形成了现代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它在二战后被推广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近40年来的改革实践中,虽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受挫,但是我国却在近十多年的改革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两相对比,人们从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共产党人正在实现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使社会主义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性的飞跃,现在虽然还正处在逐步实现的进程中,但就现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方面来看,其内容极其广泛和丰富,涉及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这里重点列举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冲破了单一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提出了建设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二战后,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唯一的模式推广到其他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做法,尽管当时有其客观原因,但它割断历史,无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点,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随着这种体制弊端的暴露和发展,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实践中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同本国的国情结合,应该而且必然会具有多种模式,应该而且必须具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色。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方面的认识尤为突出。他们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认识到:社会主义具有不同民族或国家特色,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正常形式;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特点来体现的,这些特点正是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的体现;它们体现得越充分、越全面,社会主义的原则也就贯彻得越深入,发挥得越透彻,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也就进行得越迅速、越顺利。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具有两层最基本的内涵:一是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和基本制度;二是中国的特色,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形式的特征。这两层内涵的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它有一层最基本的外延,即社会主义各国可以而且应该具有民族和国家的特色,而不能是清一色或只有一种模式,它象任何其它事物一样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民族或国家特色原本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所应有的内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将会有不同特点的预见和推断。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见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在不同国家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当然会是不同的”。后来列宁也曾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历史表明,这些预见和论断无疑是英明、正确的。但它们主要是指走向社会主义的“走法不同”。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则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某些目标和内容也将具有民族和国家的特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力地纠正了单一模式的错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纠正了否定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发展中的超阶段性的错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苏联在30年代中期刚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基础时就匆忙宣布它已经“建成社会主义”,面临的任务已是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短暂的、过渡性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否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也否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及其发展中的阶段性。这种错误的理论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正确认识本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多次导致出现“左”的、超越发展阶段的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严重的挫折。
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决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短暂的过渡阶段,它具有自身的基础,具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具备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有一个建立、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因而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其间,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发展,必然会显示出其发展中的阶段性来。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迅速向共产主义过渡,或是企图超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急于向高级阶段过渡,都是主观主义的、不切实际的、没有现实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正确认识本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社会主义各国、特别是本国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要求对中国的现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估计。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1987年党的十三大全面论述了这一观点并使之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我国社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得出来的科学结论。这一理论的确立,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为肃清各种“左”的倾向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纠正了否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着矛盾等方面的错误理论,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解决其基本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的理论。苏联在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后,理论界长期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两者之间没有矛盾。似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就自然能够保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斯大林晚年觉察到了这一理论的错误,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会有的”。但他并没有能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述。这一状况长期影响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进行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自50年代起,苏联和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曾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动力等问题进行过研讨,并提出过一些有益的见解。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书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前进。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对抗性矛盾不同,它们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改革不断地得到解决。遗憾的是毛主席后来并没有依据这些论述去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文化大革命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再认识,毅然地抛弃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理论,确认改革是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唯一的正确途径。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这些认识不仅指明了我国当今主要矛盾所在,而且提出了改革是解决主要矛盾的途径,从而极大地深化了对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认识。
(四)克服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片面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论。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大都侧重于从生产关系或从社会主义的制度方面,并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和无产阶级专政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方面。由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不够全面,再加上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作崇,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了争取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的这些基本特征,不断出现离开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生产关系变革的错误,急于全面地实现公有制,急于把集体所有制改变为全民所有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情况的出现,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的原理,成为“左”倾教条主义最深层的思想根源,在实践上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的损害。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论。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两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最简明的概括。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才有可能“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因而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手里,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里他们实际上讲了通过革命消灭剥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概括。随后他们曾谈到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基本特征的设想: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实行按劳分配等。后来列宁根据马恩的设想,曾把社会主义的特征简要地归结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十月革命后他曾多次强调过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制度胜利最重要的保证,“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主要在于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所有这些,都是从社会主义制度方面来谈它的特征的,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深层次概括。邓小平立足于对社会主义总任务和总目标的认识高度,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概括为两条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内容:只有充分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彻底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五)改变闭关锁国状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关系,由于相互对峙和敌视,再加上霸权主义、民族主义作崇,没有多少发展。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常常由于存在着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而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我国自建国以来,由于国际环境和我们自己“左”的错误,对外经济关系和科学文化交流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在文革十年动乱期间,闭关锁国,经济、政治、科学文化上的孤立和封闭状况达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对我国的发展极其不利。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总结了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长期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特别是我国的经济比较落后,更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因此,“我们在制定对内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要提出对外经济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加快四化建设的战略措施确定下来。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指出对外开放有利于解决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的困难,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学习外国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因而有利于早日在我国建成一个独立自主的、完整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因此,不应该把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立起来,同样也应该把发展外贸与保护民族工业对立起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坚决摒弃资本主义的一切腐朽丑恶的东西,但必须下大决心用大力气把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济行政管理经验和其它有利的文化学到手,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不这样做就是愚昧,就不能实现现代化。在这些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法律和政策,对有关的外事部门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从而在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和利用外资、发展国际劳务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六)改变了以往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及其发展总趋势时,把商品、市场经济看作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经济范畴,设想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中,随着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将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将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并认为计划经济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以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在十月革命后虽然对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方面的认识有所发展,但他们始终坚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思想,认为只要条件成熟,社会主义将逐步取消商品、货币和市场。二战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仿效苏联建立起了大同小异的计划经济体制,极力限制和贬抑商品经济。实践表明,计划经济对社会主义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在配置社会资源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等方面的弊端也日趋明显。
在改革的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的运行更为有效,从而提出了改变计划经济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张。达到这种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二阶段,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第三阶段,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1992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而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的传统思想的束缚。同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首次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设计并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我国在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演变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重大的理论突破,是长期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的结晶。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在当今九十年代,不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当代的科学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全面理解我们党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综上所述,仅就上面列举的六个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深度和广度。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和著作在实现这次飞跃进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突破了以往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纠正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的错误,紧密结合了当代新科技革命形势和我国的国情,大大地向前发展了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同时,我们也十分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深刻的变革,决不会一蹴而就,一帆风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正处在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其实践还将不断地深化,作为这一实践的结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和新发展。在它们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并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标签: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计划经济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认识错误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