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 063000
摘要:现如今,智能技术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智能手机的出现,将智能技术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研究智能手机对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我们通过网络问卷获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得出智能手机对学习影响模型;同时利用假设检验对手机依赖和视力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智能手机对生活影响的模型,结合两个模型采用隶属度处理,得到模糊评价矩阵,并根据熵权赋值法得到权重系数,通过MATLAB求解得到手机对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大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手机对人们生活上的影响利大于弊,对学习的影响利弊均衡。
关键词:智能手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关系数;统计分析
1.智能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模型建立
手机对人们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社会收入,心理,学习用途,身体健康,和人际交往。
(1)各指标的收集值
我们把收回的633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将不同的选择转化成相应的得分,将相同的影响因子采用相加求和的统计方法得到数据。
2..1手机对人们的学习的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模型
我们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计算Spearman等级(非正态相关)相关系数,分析:
(1)浏览手机软件对学习的是否有益,哪种软件益处最大。
表1不同软件与学习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分析:
由以上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微信朋友圈的浏览与学习相关的行为最高。对比这些平台发布的内容,微博中发布的内容较为杂乱,而微信平台中订阅号发布的信息则比较系统、整洁,没有无关信息的干扰。因此人们在浏览微博时,容易被一些无关信息干扰,不能有效获取相关信息。此外,在 QQ 空间中的内容大都来自好友的分享和转载,很难选择自己感兴趣且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因此其辅助学习的效果也相对较低。说明分析结果是与实际情况是相同的[1]。
①计算平均值
设不同年龄段人的各项因子的评分为X1,X2,X3...Xn,则算术平均值为
(n:人数)
②计算残差
当统计的人数n足够多时,残差的代数和趋近于零,即
③计算数据的分散程度
往往我们需要的是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它表示数据的密集程度
然后我们就手机依赖对不同人是否有影响进行检验。我们假设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近似成正态分布,从而得出p的计算公式:
假设H1为p大于p0,p0=0.05,
若统计学意义p的值小于0.05,则表示该因子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统计意义。
(2)不同职业人群对手机的依赖性:
表2不同职业人群对手机的依赖性
分析
由上表可知,手机依赖总分在性别、年级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具体因子上,女性逃避性得分明显高于男生。说明女性更倾向通过使用手机回避现实问题。但若长期使用手机去逃避就容易导致手机依赖,男性更容易沉溺于手机游戏。结果还表明,在失控性上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程序员得分最高,并随职业对手机的需求降低而降低。程序员时常面临编程、人际、查阅资料等各种工作问题,会经常通过手机向朋友、网络寻求帮助,同时程序员工作较为单一,空闲时间多,使用手机能帮助他们打发时间。而一般公司职员、工人等职业对手机的需求度不是很大,所以手机扮演着一个联系工具的角色,但公司职员工作内容单一无趣,易发生沉迷手机、不能自拔的情况[2]。
2.2手机对人们的视力的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模型
分析:
由图中可知,将近百分之四十的人们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在5-10小时,百分之三十的人们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在3-5小时,百分之十的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在10-18小时,百分之十的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大于18小时,只有百分之十的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
图1人们对手机使用时间的统计分析
3.模型的求解
通过MATLAB编写程序,根据附录中各具体指标值,通过隶属度处理,得到模糊评价矩阵 。
根据熵权赋值法[3],求解出两个学习指标和四个生活指标的权重系数:
求解的最终综合评价为:
式中:a(系数:2,3,4,6)-- 生活指标
a(系数:1,5)--学习指标
4.结论
在对智能手机对人们影响的研究中,建立了基于学习和生活的研究模型。我们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得出智能手机中微信和微博对学习影响较大,同时利用matlab对学习数据综合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可明显看出W3值高于其它组值,从而得出智能手机对学习的影响是利弊均衡的。在对生活影响研究方面,我们将智能手机对视力的影响转化为人看手机的时间,将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利用贝塞尔公式转化为数值,巧妙的将定性变量转化为定量数值,用数据说明问题,更为简洁清晰。最后用matlab对生活数据综合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W2的值远高于其它组值,从而得出智能手机对生活的影响利大于弊。基于此研究,可以提醒人们正视智能手机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合理安排使用手机的功能和时间,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张爱,孙欣.浅谈智能手机对生活各方面的影响[J].西部皮革,2016,38(12):139.
[2]解岩.智能手机与当代人行动研究[D].广西大学,2017.
[3]严晶.智能手机时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培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4]严晶.智能手机时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培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李强,温昊,沈小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智能手机论文; 手机论文; 模型论文; 时间论文; 系数论文; 相关性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