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_普通高中论文

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是论文,中职论文,数量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9-0047-03

教育部在今年2月召开的2009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上宣布:今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将在过去几年大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扩招50万人,完成招生规模860万人的历史性任务。这无疑是职业教育为应对金融危机、响应中央调整社会发展经济政策、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持续发展所作的一个有效举措和积极贡献,也是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从量变到质变,逐步进入到一个稳定规模、提高质量阶段的历史新跨越。

应该看到,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已具备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差距。而如何保持数量规模扩大与质量效益提高的有机统一,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现状分析

(一)从横向比较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条件仍比普通高中薄弱

随着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其招生规模已与普通高中旗鼓相当了。若中等职业教育在2008年的基础上再扩招50万人,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保持基本不变的话,那么,预计中等职业教育总体在校生规模将超过2400万人,接近普通高中的在校生规模(参见表1)。

与此同时,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一些基础性指标总体上仍落后于普通高中。如: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含事业和基建费)支出只占普通高中相应支出的73.9%,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固定资产值只占普通高中相应产值的74.5%;又如: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只占普通高中相应面积的83.9%;在师资方面,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为24.8∶1,而普通高中生师比是17.5∶1。在学历达标方面,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为76.7%,比普通高中低12.6个百分点(参见表2)。

(二)从纵向比较看:中等职业教育一些基础性指标仍在下降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基础性指标仍呈下降的态势,若不引起足够重视,与普通高中的局部差距会进一步拉大,长此下去,其质量更难保证。在此,我们仅选取中等职业学校一年间的部分指标进行比较。如:从2006年到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就下降了2.3%。全国31个省区中有21个省区呈下降态势。生均图书册数下降了5.6%,全国有27个省区呈下降态势。而同期普通高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分别增长2.9%和3.3%;又如:从2006年到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由1:23.9下降到1∶24.8,而同期普通高中师生比由1∶18.1上升到1∶17.5(参见表3)。

(三)从区域间分布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指标的区域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31个省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政策措施、投入力度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等差异较大,使得区域间诸如生均经费、生均固定资产值、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师比等一些基础性指标的区域差异都比较大。如:2006年北京、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均经费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6倍和4.4倍,而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的生均经费尚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北京、上海的生均固定资产值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6325元的2.8倍和3.5倍,而全国有7个省区的生均固定资产值不到4000元。又如:2007年全国有7个省区的生师比高于30∶1,而低于18∶1(普通高中平均水平)的省区仅为2个(参见表4)。

与普通高中相比,只有在“生均固定资产值”这一指标上,西部7省区职业教育要略优于普通高中,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生均固定资产值”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这三项指标上,职业教育基本处于劣势。其中,东部9省区中,除辽宁和山东两省区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是职业教育略占优外,9省区其余指标均低于普通高中。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对上述三个基础性指标的比值按西、中、东呈递减的态势(参见表5)。

表5 分省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部分基础性指标的比值分布

注:①——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与普通高中相应支出的比值(%);②——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生均固定资产值与普通高中相应产值的比值(%);③——中等职业教育2007年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与普通高中相应面积的比值(%)。

二、主要举措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职业教育只有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才能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强化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等的统筹管理,促进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统筹做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各级政府在扩大中职规模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增量部分要向职业教育倾斜,逐年提高财政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同时要加大统筹和均衡高中阶段资源配置的力度。

——要制定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等,使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不低于当地普通高中标准。

——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人才紧缺专业、农业和艰苦行业、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

——支持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教师职务系列和技术职务评审制度。推进人事分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职业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制度化建设。

——要设定职业院校校舍建设、维修以及设备配置等的最低标准,防止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要进一步加强东、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研究制定职业院校跨省、跨地区的招生办法,特别是要为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加大职业教育执法检查力度,建立科学的决策与评价督查机制。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年度公报制度,重点对各省区职业教育发展和重大政策落实状况等进行督察和监控。

标签:;  ;  ;  

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_普通高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