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隋晓花,王立芬

山东烟台莱阳市 山东烟台莱阳市妇幼保健院 265200

摘要:目的 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分析。方法 本次资料选自 2016年6月至2017年 6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120例,并随机平分为两组:分析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分析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分析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将米非司酮应用在妇产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疾病治疗;临床应用

1 引言

妇产科是临床的主要科室之一,包括女性生殖疾病的治疗,妊娠、分娩的护理,高危妊娠和难产的防治,妇科保健等相关内容,在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防治各种妇科疾病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米非司酮,是应用于妇产科上的一种药物,除用于抗早孕、催经止孕、胎死宫内引产外,还用于妇科手术操作,如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宫颈管发育异常的激光分离以及宫颈扩张和刮宫术等。为了研究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临床治疗上的效果,,我们对本院妇产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收的120例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60例。120例患者中有子宫内膜异位28例,子宫出血34例,子宫肌瘤14例,异位妊娠14例,其他妇科疾病3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妇科疾病,并同意进行此项研究。其中,对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2±1.2)岁;分析组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1±1.4)岁。两组患者之间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分析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子宫内膜异位:让患者每天口服10-12.5mg的米非司酮,连续服用六个月。

子宫出血:结合患者出血原因,让患者每天口服5-12.5mg的米非司酮,连续服用3-6个月,可改善患者的贫血情况。期间每30天检测一次内分泌功能。

子宫肌瘤:让患者每天口服5-12.5mg的米非司酮,连续服用六个月。

终止妊娠:①早期终止:对怀孕7周的孕妇使用米非司酮,每次25mg,每天2次,持续口服3天;第4天给予米索前列醇0.4mg,一次性服用。②中期终止:每次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天2次,持续服用2天;第3天给予米索前列醇,每次100mg,每天3次。③晚期终止:每次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天2次,一共服用3次,第2天给予米索前列醇,每次0.05mg,如果4小时候没有效果,需要再次合理给药,注意一天内不要超过3次。

异位妊娠:一般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结合治疗,治疗期间注意对患者的β-HCG(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监测。

其他妇科疾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服用适量的米非司酮,连续治疗6个月。

2.3观察指标

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不良反隐发生状况,以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划分。其中,显效:治疗完成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疾病不再发生,身体恢复正常情况;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身体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48/60);分析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58/60),分析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4讨论

妇产科疾病已成为最几年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对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在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米非司酮是比较常见的药物,具有软化和扩张子宫颈的作用,主要用于抗早孕、催经止孕等,也可用在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出血等疾病治疗中。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水平的拮抗剂,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和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抗早孕机理主要是通过与孕酮竞争受体,抑制患者的孕酮活性。米非司酮能阻碍子宫肌瘤上皮因子的基因表达,可预防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米非司酮还能明显增加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与前列腺素类药物序贯用药,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米非司酮口服的生物利用度达70%,经1.5小时后血浓度达峰值,作用可维持12小时,一般口服后30小时开始有阴道流血,持续1~16天不等。

本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对多种妇产科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比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异位妊娠等。在研究中,对分析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显效37例(61.67%),有效21例(35.0%),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96.67%(58/60);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显效32例(53.33%),有效16例(26.67%),无效12例(20.0%),总有效率80.0%(48/60),分析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

5结语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的孕酮和孕激素的活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世珍.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论丛,2015,13(1):283-284.

[2]郭玲.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4):128-129.

论文作者:隋晓花,王立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隋晓花,王立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