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大屠杀与西方文化的“除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纳粹论文,西方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作家斯泰隆(William Styron)在其《索菲的选择》中说:“所有谈论纳粹集中营的作者中,很少有人像乔治·斯坦内一样写得那么深刻和富于激情。”①这句话是对当代人文学者、批评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文集《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中《后记》一文的评论。作为一名对西方古今文学有深入分析和犀利评论的批评家,斯坦纳没有也不想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没有开创或引领什么“主义”或“流派”,一直游离于当代批评理论的主流之外。20世纪60年代以后,斯坦纳对纳粹大屠杀的研究兴趣越来越强烈,他以“高度的道德严肃性”在欧洲文化的语境中阐释这一浩劫。这一研究因强调大屠杀与欧洲,特别是高雅艺术之间的关联,而恶化了他与那些对大屠杀不感兴趣的学术同事及其机构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斯坦纳不但提出了大屠杀的文化起源,也颠覆了关于人文艺术的社会/政治效果的传统观念,为西方文化“除魅”,打开了人文研究与文化思考的新向度。 一 大屠杀的文化起源 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了十多年重建的西德开始进入繁荣期,满足得意之情弥漫于整个社会,“让我们遗忘”成为德国新时代的祷文——“忘掉过去,努力工作,创造繁荣,新德国属于未来”。恰在此时,斯坦纳不合时宜地发表了有关大屠杀的第一篇文章《空洞的奇迹》。他尖锐地指出,所谓“德国奇迹”是空洞的,表面上充满对生活的无限热情,骨子里却是莫名其妙的死寂。这是因为战后的德国故意遗忘历史,拒绝记忆过去的恐怖。这一不和谐音理所当然地引起仍在掩埋历史的德国人的愤怒,但斯坦纳毫不妥协,他一发不可收地以大屠杀为视角评论西方人文传统与高雅艺术的政治效果,把理解这场发生于西方核心区域的悲剧、拒绝沉默与遗忘视为一种道义的责任。 斯坦纳1929年生于巴黎,因为其父的远见(在1924年离开维也纳到巴黎时,他就预感到德国反犹主义的可能后果),斯坦纳全家于1940年1月离开法国到美国,躲过了大屠杀。在欧洲犹太人遭遇围捕、苦役和灭绝的时代,斯坦纳与他的家人住在曼哈顿第五大道,在美国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这种巨大的反差,使他长期怀有一种愧疚感:“那些被毁灭的东西——大量的生命遭到嘲弄,驱赶着走向毁灭,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为死者的祈祷也没有确切的落脚点——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智慧,一种智能和感情;现在,幸存下来的主要犹太群体没有一个保存或重新获得这种智慧品质。因为我感觉到,在我的反思中,在我要写的作品中,存在这种特别的遗产急需说出,所以我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幸存者。”②这里斯坦纳想表达的有两个含义:他既是大屠杀的幸存者,也是被摧毁的中欧犹太社会的一个幸存者。前者是种族概念,后者是文化概念。中欧人文主义是由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卡夫卡、维特根斯坦、霍夫曼斯塔尔、本雅明、列维-斯特劳斯、阿多诺、阿伦特等人所代表的伟大传统。纳粹大屠杀就发生在这个欧洲的心脏地区,其后果就是毁灭了这一传统。斯坦纳把自己与中欧犹太知识分子及那些伟人创造的文化联系起来,着力探索似乎是悖论式的“文明的罪恶”、“现代的野蛮”这个重大课题。 这是一个艰难的课题。以斯坦纳长期工作的剑桥为例。这里的英语研究始于19世纪末,并在1927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它以“人性、文学素养和英国文化”之间存在自然的、和谐的关系为其人文主义假设。二战之后,利维斯等人重申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的核心重要性,呼吁人们拯救英国的文学文化。尽管利维斯也属于剑桥的另类批评家,但其人文主义假设却是剑桥乃至英国文学研究的共识。斯坦纳针锋相对地指出: 我们是大屠杀时代的产物。我们现在知道,一个人晚上可以读歌德和里尔克,可以弹巴赫和舒伯特,早上他会去奥斯维辛集中营上班。要说他读了这些书而不知其意,弹了这些曲而不通其音,这是矫饰之词。这些知识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对文学和社会产生影响?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对从柏拉图到阿诺德的时代几乎成为定理的希望——希望文化是一种人性化的力量,希望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行为力量——产生影响?那些公认的文明传播媒介(大学、艺术、书籍),不但没有对政治暴行进行充分的抵抗,反而经常主动投怀送抱,欢迎礼赞。为什么会这样?在高雅文化的精神心理定势和非人化的诱惑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尚不为人所知的纽带?是不是在文明内部生长出来的那种十分厌倦和过度抽象的观念,为野蛮的肆虐铺就了道路?③ 这就是斯坦纳全部研究的起点。大屠杀提示我们,再也不能简单地接受这种传统的权威观念:文学与文化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和社会的道德观念。1971年,斯坦纳在肯特大学演讲的基础上出版《蓝胡子城堡——有关文化再定义的讨论》一书,明确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大约有七千万欧洲和俄罗斯人在战争、饥饿和屠杀中失去生命。分析当下环境的文化理论,不将这些死亡的恐惧列为重点考虑范畴,其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做法。”④他所说的文化理论,是指现代主义经典之作《荒原》的作者艾略特在《有关文化再定义的札记》中发挥的观点。在斯坦纳看来,这本写于1945-1946年、出版于1948年的文化理论著作,居然不提刚刚结束的大屠杀,这是难以理解的:“这个事件发生的三年后,全世界范围内都对事实出版了书目和图片,真正地改变了我们对人们行为的局限认识,他怎么在一本关于文化的书中没有提及文化方面的问题?”⑤艾略特以宗教为文明的特征并把文化概念和宗教概念置于同一个语境中的做法,斯坦纳是赞成的,但他同时认为,必须把大屠杀与宗教联系起来,这一历史框架对理解文化争论至关重要。面对在肯特大学听讲的英国基督教教徒,斯坦纳强调:屠杀欧洲犹太人反映了基督教的本质及它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存在问题,艾略特怎么能在发生了大屠杀后详细描述基督教并呼吁建立基督教的秩序?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大屠杀如何关联于基督教?斯坦纳认为,不同于历史上发生的任何一次大屠杀,纳粹大屠杀的独特性在于,它涉及我们的本能生活和宗教生活之间的关系,涉及西方文化中存在的某些关键性的不稳定因素。具体地说,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现象,大屠杀反映了一种自然的感官意识,反映了人们对多神论和万物有灵论的本能需要。犹太人凭借一个上帝的概念以及随之而来的完美人性理想,迫使人类放弃自然欲望。从历史的角度看,绝对一神论的要求几乎是人们无法容忍的。基督教继续用理想的要求胁迫人类实行一种利他主义,它要求完全的爱,包括受害者去爱屠杀者。这类趋于完美的社会理想持续地挑战着西方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系统,道德需求和人类缺陷之间互不退让的紧张使西方文化的纽带彻底失衡,也使得西方人问心有愧,觉得犹太人威胁了他们的人性。犹太教的理想乃至犹太人的存在,成为西方人的一个沉重负担。此为“超越的讹诈”(blackmail of transcendence)。杀掉这些提示者、代言人,就可以消除道德上的债务,获得心理上的安宁。当希特勒说“良知是犹太人的发明物”时,表达的正是本能对道德的反抗。在1981年出版的小说《搬运到圣克里斯托瓦尔的阿道夫·希特勒》(The Portage to San Cristobal of A.H.)中,斯坦纳让希特勒为自己辩护,其理由之一就是:犹太人事实上应该对反犹主义负责,反犹是对“超越的讹诈”的回应。斯坦纳认为,西方人对犹太理想的这种持久的敌意不但可以解释纳粹大屠杀,也可以解释被很多人所感觉到的大多数西方人对犹太人受难的冷漠。这是一种反抗道德压力、回归自然人基本本能的行为,反映的是西方文明的自杀冲动。反犹主义源自千年来西方文化内部运动,大屠杀是基督教徒报复犹太人的一场广泛的行动。 第二,大屠杀如何关联于犹太文化?犹太主义完美的理想、严厉的道德不但激活了基督徒的本能冲动,而且其本身也蕴含着大屠杀的理念。在《一种幸存者》一文中,斯坦纳分析了《旧约·出埃及记》中的两段话,以说明上帝与犹太人的关系。对“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华遇见他,想要杀他”这句话,斯坦纳的分析是:“犹太人要上帝为历史负责,为沙砾一样的人类状况负责,这让上帝非常震怒,因此必欲杀之而后快……所以,就像婚姻关系,父子关系,有时爱会变成纯粹的恨。”另一段是上帝的话。当摩西来到西奈山上想要一份新的《十诫》时,上帝对他说:“我的荣耀经过的时候,我必将你放在磐石穴中,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过去,然后我要将我的手收回,你就得见我的背,却不得见我的面。”对此,斯坦纳的解释是:“上帝可以转身。上帝可以转过身去几分钟,也可以是几千年……在这段转身的时间中,他不会看着人类,他看着另一个方向。为什么,或许因为这个世界太大,有些琐细、邪恶的计划会逃过他的监视,或许因为某个地方有百万分之一英寸的土地在他的视线之外。所以,上帝也必须转过身去看看那些地方。当上帝背对着人类时,贝尔森集中营的历史就会发生。”⑥犹太人要上帝为历史与人类负责,向上帝索取正义与理性(十诫),上帝也受不了,他对犹太人的爱变成了恨,直至要杀了犹太人。斯坦纳认为,对反犹主义者来说,犹太人既发明了上帝也扼杀了上帝,纳粹反犹是一千多年来基督教视犹太人谋杀了上帝这一认知的逻辑顶点,不但如此,纳粹大屠杀的理念部分地源自犹太观念: 历史上一个残酷、深刻的反讽就是,上帝选民的观念,一个人种由于特殊的命运从而超越其他人种之上的观念,正好滥觞于以色列。纳粹主义的词汇中就有对这个犹太观念的复仇戏仿的痕迹。上帝在西奈山上拣选子民的神学母题,回荡在主人种族的借口及对千禧年统治的信仰之中。因此,在纳粹对犹太的迷恋关系中,存在着一丝微妙但却恐怖的逻辑。⑦ 对长期受到欧洲反犹主义迫害、20世纪又遭受纳粹灭绝性屠杀的犹太民族来说,这种观点简直就是犹太人的自我否定。尽管斯坦纳独立于现代犹太社会之外,也一直坦率地批判犹太民族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国家,但他也知道这一观点之于犹太人的残酷性,因此,他后来的文章没有重提这一观点。但在《搬运到圣克里斯托瓦尔的阿道夫·希特勒》中,希特勒就以犹太主义“上帝的选民”(chosen people)和“应许之地”(promised land)两个概念为其种族主义的典型。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个观点实际上是斯坦纳解释反犹主义这一现象的中心论点。 大屠杀是纳粹暴徒的作品还是德国文化的内在发展,是独特的德国事件还是普遍的西方悲剧,是文明的背叛还是文明的结果,等等,相关争议极多。⑧斯坦纳没有分析纳粹犹太政策的历史起源以及从排斥、驱逐到灭绝的演变过程,也没有分析大屠杀的组织系统和实施方式,他给出的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解释:施害者分享了受害者的理念。这种文化解释基本上是一种普遍主义论述。普遍主义论述的一种类型,是把大屠杀与现代性联系起来的后现代主张。比如,英国社会学家鲍曼就把大屠杀的内在机制分解为:设计理想社会的抱负赋予了大屠杀以合法性,国家官僚体系提供了实施的工具,社会的瘫痪则发出了它“道路畅通无阻”的信号。三种因素都内在于现代性之中,所以大屠杀深深根植于现代性之中,它并非德国特有的事件。⑨尽管鲍曼也强调,只有在德国,现代性的三种因素才灾难性地结合在一起,但使大屠杀成为可能的,依然是“现代性”。普遍主义论述的另一种类型,是把大屠杀解释为西方文明的一种后果。比如,1951年,德国流亡学者埃里希·卡勒尔就特别强调:“纳粹主义有多种根源,这些根源又互相牵连,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我们从纳粹主义中看到了一种社会制度的逻辑结局,这种社会制度建立在认为国家、个人和经济企业只服从竞争规律而不受其它任何约束的假定之上。这种假定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中初露端倪。尔后又转入经济领域,成为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基础。所以法西斯主义者和民族社会主义者被达尔文和斯宾塞的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所吸引并不只是巧合……纳粹主义不仅暴露了德意志国家的而且暴露了西方文明的整个秩序中固有的罪恶。”⑩两种普遍论,无论是现代性的还是西方文明的,客观上都淡化了大屠杀作为一个“德国事件”的特殊性,无法形成对大屠杀的完整解释。斯坦纳思考大屠杀的起点也是西方、文明这类普遍性问题,除了《空洞的奇迹》一文讨论过德语的衰朽以及纳粹对德语的伤害外,他基本忽略了德国人、德国的文化以及德国的历史。对精细敏锐的斯坦纳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疏漏。一种不论及德国的大屠杀理论,当然不能充分解释纳粹大屠杀。实际上,剑桥乃至英国学术界对斯坦纳不满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认为研究纳粹大屠杀应该研究德国文化,斯坦纳不但没有研究德国文化,而且还采用德国批评模式来攻击抵抗纳粹德国的英国及其文学传统。 当然,斯坦纳是文化思想家而不是历史学家,他不是在解释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大屠杀,而是在探索大屠杀的文化起源。他一贯认为,没有必要对西方文化进行分类,大屠杀标志着包括英国文学在内的西方人文学科普遍存在的失败。通过对西方文明与犹太教关系的考察,他不但克服了把大屠杀归之于西方文明的内在结果这一做法的粗糙性和直接性,延伸了对大屠杀的分析,而且因此获得了考察西方文明的新思路:人文主义与野蛮暴政之间的内在关联。 二 大屠杀的文化后果 如果大屠杀的文化起源是西方文明对犹太教“超越的讹诈”的不满,那么为什么大屠杀恰恰发生在20世纪?斯坦纳认为,这种从文明退出、回归自然本能的冲动,酝酿于1815-1915年的欧洲繁荣期。正是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高雅文化达到顶峰,并建立了直到最近的西方文化标准,但这一时期也积蓄着因革命性变革的失败而造成的挫败和沮丧的情绪:1815年后激进改革希望的崩塌,自由的资产阶级文明的建立,经济和技术力量的持续发展,民族国家的权力体制,流水线上劳工的去人性化,正常理解力和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及技术产品之间的分裂……所有这些构成一种爆炸性的混合,最终引发了对战争和摧毁的一致渴望。两次世界大战和大屠杀的野蛮,共同加剧了西方文化的主要冲突,侵蚀了西方的道德准则和美学,并最终摧毁了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基石。斯坦纳认为,大屠杀之后西方文明的内在破坏在三个方面是“难以修复”的。 一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中心地位的丧失。西方文化的自我假设是,它是全部文化样式中“所言、所思的最好之物”,是文明世界的中心。这种自信从犹太—希腊古老文明一直维持到19世纪。然而,野蛮不是来自西方之外,而是来自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因此—— 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是,“文明的罪恶”涉及的不仅仅是殖民主义和帝国的贪婪,而且是伟大的艺术、思想的诞生与暴力政权、专制秩序之间关系的本质问题。总之,这个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白人在非洲和印度的统治秩序,还包括像美第奇宫廷、凡尔赛的拉辛和当代俄罗斯的文学天才,他们在其所处的时代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何种意义上斯大林主义对曼德尔斯塔姆、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呢?(11) 与马克斯·韦伯在文明比较中彰显西方的独特性相仿,斯坦纳在大屠杀与西方人文传统的关联中论述西方的独特性。一方面,柏拉图的世界不同于巫师们的世界,伽利略和牛顿的物理学在很大程度上阐释了人类现实,莫扎特的音乐远远超过打击乐和爪哇的钟鸣,西方文明因这些伟人的后继者而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在心理上,像大屠杀之类可怕可怖的事情变得如此习以为常,也是西方的独特现象。斯坦纳强调的是,西方曾经拥有的主导地位确是事实,但自启蒙运动以来,正统宗教的缺席造成了人们生活的空虚感和人生意义、目的的丧失,因此有了各种试图填充这一缺位的世俗仿造品。在1974年的演讲《对绝对的怀旧》(Nostalgia for the Absolute)中,斯坦纳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等,都是犹太人试图“取代一个正在死去的基督教”的尝试,是一种“替代的教义”,但它们都是不成功的。西方文化中心的空虚,特别是西方的失败感,导致“自信的戏剧性危机”,西方人开始质疑此前的道德优越感和文化自负,有的人开始转向亚洲、非洲和美国文化,斯坦纳将之称为“恐惧和补偿西方受损的情感的反映”的发展。斯坦纳此论极有深意。虽然19世纪晚期以来,西方文化中即已开始流行一种幻灭感,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导致了“西方的没落”,但只有纳粹大屠杀,才真正证实了尼采所说的“上帝之死”,才以血腥的事实表明,大屠杀不是西方文化中可以剔除的黑暗面,更不是西方传统的中断,而就是西方文明的一种特质和要素。 二是对历史进步论的舍弃或更激进的要求。斯坦纳认为,西方文明的基石建立在一种以未来为导向的理想主义、一种希望人类有所进步的信念之上。但大屠杀表明,隐含于现代文化和资本主义传统模式中的种种预测都不再可信。在发达国家过着奢靡浮华生活的同时,地球上仍有大部分群体在忍饥挨饿;由医疗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生活改善和个人生命的延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口过剩和饥饿的现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供给和分配被视为制止饥饿和贫困的有效途径,但是贪婪与政治的惯性却阻挠了这些有效的解决方案;西方人沉浸在现代科技所创造的梦幻世界中,但又总以一种矛盾和嘲讽的态度看待技术进步的教条。如此,启蒙运动以来的种种历史进步论已不再能解释历史,“未来之门”已经关闭,西方此前积累的“全部知识”已无法继续规划人类社会生活,各种激进的社会—政治实验应运而生。从启蒙主义的价值体系中脱离出来并加以超越,是纳粹主义的政治野蛮化的起点。而大屠杀以及此后西方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困境,又反过来证明西方文明的深刻危机。希特勒取得政权后宣称:“是的,我们是野蛮人!我们就是野蛮人!这是个值得尊敬的称号,我们将使世界为之改观。”(12)在希特勒看来,野蛮是文明的根基,是取代濒死文明的唯一力量,就像古日耳曼人用战斧消灭衰弱的罗马帝国,他也能消灭堕落的西方现代文明。大屠杀是西方的自我毁灭,希特勒是其执行者。 三是对西方人文价值的质疑。18世纪的启蒙、19世纪的人文主义都认为,从情感和智力的培养到理性和善意的行为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学校教育和公众启蒙有助于实现这一发展。伏尔泰和阿诺德都认为,“培育”、“文化”和社会改良或完善等这些概念之间紧密联系,它们的意义在通常情况下甚至可以互换。但斯坦纳认为,它们之间关系的准确建构,以及使它们之间从一方面到另一方面变化的手段,仍有待考察。事实是,那些执行屠杀方案和控制死亡集中营的,都是有教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德国人: 有很大一部分知识界人士和欧洲文明机构以不同程度的欢迎态度来对待这种不人道的行为。在紧邻达豪集中营的世界中,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影响慕尼黑贝多芬室内乐冬季巡回演出活动。当屠夫们手拿博物院指南,虔敬地缓缓经过时,墙上的油画也不会掉落下来。 我们现在意识到,极端的集体歇斯底里和野蛮,与高雅文化的机构、官僚和专业规范的保存和发展是并行不悖的。换言之,人文艺术与科学赖以传播的图书室、博物馆、剧院、大学、研究中心,等等,都是集中营合适的邻居,文化活动的差别性和独特性使之恰好可以忍受周围暴力和严密控制的压迫……像掌握东欧“最后解决”(“Final Solution”)大权的汉斯·弗兰克(Hans Frank),就是一个狂热的艺术鉴赏家,有时还是巴赫和贝多芬的演奏家。我们知道,一些掌管拷问和焚尸炉职责的人,也十分熟悉歌德、热爱里尔克。我们不能轻易地以“这样的人并不真正懂得他们所读的诗歌和所知的音乐,只是看起来好像可以玩弄得很好”为借口来回避事实。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会比其他任何人对这些人道主义天才、对这些伟大的文学艺术洋溢的道德能量反应迟钝。(13) 欣赏艺术能否遏制恶行,刽子手是否具有文化修养?这是一个问题。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就另有一说:“有时候,人们说到或写到德国死亡营的头子喜爱并理解巴赫或莫扎特,等等。还说他们听舒伯特音乐时流下泪来。这些话我不相信。这是谎话,是记者的撒谎。从我个人来说,我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真正理解艺术的刽子手。”(14)从斯坦纳的观点看,肖斯塔科维奇的说法是不对的。一个研究莎士比亚并在其中获得乐趣的人,并不真的就少些能力管理集中营。人文艺术并不具有人性化的力量,它们在黑暗来临之前都失败了。西方文明的精华不但不能克服,而且还在配合着野蛮化冲动。 在战后有关大屠杀的种种论述中,流行着一种“进步叙事”:纳粹主义是社会之恶,大屠杀是历史中的黑暗。但文明人类终将克服这一邪恶,文明之光终将驱除这一黑暗。斯坦纳摆脱了这一廉价的乐观主义。他看到并努力分析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大屠杀面前,伟大的文明不但是软弱无力的,而且也参与着暴政与邪恶。这一观点并不孤立。还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就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悲愤地追问,经过启蒙的西方为什么不是在进入一种真正的人类状态,而是在堕入一种新的野蛮状态?在两位作者看来,在西方历史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决定作用的启蒙,内在地具有启智和蒙蔽、主体化和异化两个方向:一方面,启蒙除魅神话并用知识代替想象和幻觉,这一过程唤醒了世界,也建构了人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主体的觉醒必须以把权力确认为一切关系的原则为代价,制度支配人的权力与人类支配自然的力量同步增长,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活的安逸,而统治也以更沉稳的手段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此即“启蒙的辩证法”。(15)如果说霍克海默、阿多诺分析了西方理性主义与野蛮神话的辩证关系,那么斯坦纳则探索其互为依赖的过程和根源。阿多诺曾经指出:“只要文化存在并衍生于一个同我们当前生活的社会相同的世界,也就是说,无论在南非还是越南,对我们所知道的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努力掩盖——在这样的世界里,文化以及我们所推崇的那些高尚而宏伟的事业,其实就像遮掩垃圾的盖子一样,是用于掩盖真相的。”(16)但在斯坦纳看来,不是高尚的文明在遮蔽罪恶的真相,而是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古典欧洲文明自身内部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文学、艺术、哲学——都与专制主义、极度的社会不公甚至疯狂暴力盛行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对西方文明的观察,不能停留在其高雅文化和伟大艺术自身,还要看到与之紧密相联的专制政治、暴力行为乃至种族屠杀。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不能满足于承认它还存在着暴力,而应当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伟大的宗教传统、文化杰作没有促进西方的人性化,文明与暴力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三 人文主义为什么不能制止暴行? 斯坦纳的大屠杀研究部分源自一个幸存者的愧疚。他把自己也归人那些忽略、不关心欧洲犹太人命运的人之中,他想发现生者与死者、我们与他们,也即两种生活之间的关系,其目的不但是要定位包括自己在内的与大屠杀相关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在多大程度上属于无知、冷漠、共谋和帮凶,而且意图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进而探索文明何以不能制止大屠杀的内在机制。 这是一个令文明、文化和艺术困窘的难题。完好的智力、风雅的鉴赏力和卓越的科学成就如果不是与极权主义积极合作,那么它们至少也是对周围的肆虐无动于衷。萦绕于斯坦纳整个学术生涯的,就是“为什么人性没有人性化”的问题,他承认“我不知道答案”,不过,在一些论著中,他还是从文化人或知识精英的角度尝试性地提供了一些线索。 其一,对人文世界的专注会妨碍对现实世界的关怀。人文艺术和精神生活有其强迫性,它召唤着我们的投入,伟大的人文杰作尤其具有移情的力量。一个长期浸淫于虚构世界中的人,往往会忽略现实世界的人和事,甚至丧失了自然的感知与记忆能力。比如,钱币收藏家努力识别陈旧的铸币,音乐学者破译中世纪的乐谱,语言学者沉溺于腐败的古抄本,艺术史学家努力将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图纸编入目录……这些人不仅要进入知识的迷宫,而且必要时还要颠倒时间,回到往昔。他们可能取得重要的成就,但作为一个公民,对专业的热忱、对理念的追索并不一定就是美德,因为他实际上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无视当前世界和人类需求,不再去关注社会公正和政治行动,甚至认为世俗生活会阻碍精神生活,从而拒绝与“普通人类”接触。这种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学术生涯不可能对社会政治和公共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斯坦纳说: 我发现自己难以自信断言,人文学科具有人性化力量。事实上,我甚至会说:至少可以设想,当注意力集中于书写文本(书写文本是我们训练和追求的材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反应的敏锐性会下降。因为我们受到训练,心理上和道德上都要相信虚构的东西,相信戏剧或小说中的人物,相信我们从诗歌中获得的精神状况,结果我们也许会发现,更难与现实世界认同,更难入心(to heart)体会现实经验世界——“入心”这个说法很有启迪。任何人身上的虚构反思能力或道德冒险能力都很有限,它能被虚构作品迅速吸收。因此,诗歌中的呼喊也许比外面街头的呼喊声音更大、更急迫、更真实。小说中的死亡也许比隔壁邻居的死亡更震撼。或许,在美学反应的培养和个人非人化的潜力之间,存在着秘密的间离关系。(17) 这也就是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肯定的文化”。这一概念是霍克海默1936年首次提出而由他的同事马尔库塞在次年深入讨论的。其基本观点是,“文化”的概念代表的是“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包括观念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其表现便是知识和实践的统一,借助知识获得的真理可以统领日常生活实践。但是,古代的观念论表明,这个统一体因社会矛盾而分裂了: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分为一个等级系统,其底部是为日常生活之需而发挥作用的知识,而其最高点是哲学知识;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低级和高级,前者追求感性快乐(灵魂中爱货币的部分),后者热爱理性沉思。从此,构成人类真正内涵的一些东西,如最崇高的真理、最高的德行、最美好的愉快等,就与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东西完全分离开来,成为一种“奢侈品”。此外,在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感性、审美王国与必然王国相分离的背后,不仅存在着对低级的生存形式的否定,还存在着开释人间罪孽的可能:人们逐渐习惯于把物质领域看作布满贫困、简陋和不公正的场所,也习惯于放弃或压制任何对它的不满。“肯定文化的重要社会任务,是以恶劣生存难以忍耐的变幻莫测,与需要幸福以便使这种生存成为可以忍耐的东西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为基础的。在这种生存中,矛盾的解决只可能是幻象的。”(18)这种“肯定的文化”把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储蓄在文化之中,使个体即使在苦难中也可以在内心体验到幸福与快乐的世界,放弃改变现实的要求。与马尔库塞不同的是,斯坦纳不但认为古代的观念论与资本主义文化是肯定的,而且认为一切文化都具有肯定性,因为那些创造伟大文化的人已经丧失了对现实的感知。马尔库塞曾指出,以理想主义为特征的“肯定的文化”不只是意识形态,而是也蕴含着对现实的批判,对这一观点,斯坦纳同样不会赞同,因为这些伟大的文化无意于改变现状。 其二,暴力对精英的诱惑。知识分子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听任现实生活落入暴政与乌合之众的操纵,这一积习已由柏拉图率先示范。斯坦纳对参与过纳粹运动的哲学家海德格尔作过研究,提出了一个与阿伦特所说的“精英与暴民的结合”相似的观点: 赤裸裸的权力可能会催眠学院绅士们的情感(最典型的例子包括: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曾为墨索里尼而倾倒,而在斯大林的神龛面前拜倒的思想家和作家又何止千万)。毫无疑问,海德格尔显然将自己视为特选的德意志民族的导师,一个将直接参与塑造民族复兴伟业的思想领袖。成为当世柏拉图的机遇近在眼前——这不仅是那个主张哲人之治的柏拉图,而且是那个直接为西西里僭主服务的柏拉图。其实,哲学家以不智的方式卷入政治事务无疑构成了思想史上很长的一个章节。伏尔泰的仇犹情结到了偏执的地步。弗雷格的种族主义成为其生命中最黑暗的色彩。萨特不仅刻意回避“古拉格世界”问题,甚至还试图为其开脱。此外他还蓄意美化他所知道的中国文革的非理性暴行。这里透露出一个保守得不太好的秘密,即充满暴力色彩的政治方案往往会对那些皓首穷经与世隔绝的知识分子们产生极大诱惑——尤其当这种暴力没有直接殃及到他们个人的时候。这种倾向可能根源于那些个人魅力型导师和哲学绝对论者们的感受力和世界观,而不仅仅来源于那种变形的施虐狂意识。(19) 斯坦纳认为,知识精英因其脱离社会政治实践,实际上不具有正确的政治判断。在巨大的压力或时代的潮流推动下,他们一旦离开书斋与虚拟的世界,就很容易在现实世界迷失方向。这里至少有两种心理机制。一是自私。知识精英的文化创造需要支持、需要保护,民主体制下权力不大能给他们以直接的满足,暴政和暴君却可能为其所认可的文化艺术提供各类支持。而且暴政和暴君的独裁性格与文化和知识精英的自是、自尊也是内在吻合的。知识分子特别容易受到政治腐败,这一点与哈耶克对知识分子何以反资本主义的分析有近似之处。(20)二是报复。脱离现实的知识精英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有时也为自己无功于社会怀有愧疚,并因此产生一种不顾一切参与“真实世界”的渴望。一方面,他们对真实世界无知无识,一旦真的进入真实世界,往往会在原始质朴与野蛮强力之中发现自己生活中所缺少的一面,被暴君和暴力的规模、气势、粗糙和狂热所吸引。1933年5月,参与了纳粹运动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最后一次看望他曾经的朋友雅斯贝斯时,后者问他:“像希特勒这样一个没有教养的人怎么能治理德国?”海德格尔的回答是:“教养是无所谓的……您只须仔细他那双神奇的手!”也是在这次谈话中,海德格尔抱怨说:“这么多的哲学教授,简直是在胡闹。在德国,只需要留下两三个哲学教授就够了。”(21)另一方面,知识精英又因其专业成就而自负不凡,他们的抱负与理想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对现状满意,这种被压抑的敌意可能变成暴力,一旦发现另一种选择,就会视之为实现理想的契机而趋之若鹜,以为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是参与历史,并会在发现疑问后自我圆谎。在纳粹暴行已大白于天下的战后,海德格尔仍拒不认错就是一例。 其三,事关“德国命运”(Schickung)或德国的“天命”。这是德国“特殊性”的另一种解释,卓越的文明成就与反人道的恐怖、破坏性的野蛮相伴相生,它们看似对立实则互为转化。其根源在于,德国精英自负极高,无所顾忌,凡事不甘平庸,对世界与经验都要进行系统性、彻底性的探索,下地狱的勇气与上天堂的雄心俱生。在他们攀登文明巅峰的同时,也已做好了摧毁文明的尝试: (海德格尔)坚信德意志以及在他看来唯一可与古希腊语比肩的德国语言,既注定要“被召唤”、去见证和去体验由德国哲学、德语世界的音乐和荷尔德林的诗所代表的人类最高成果,又注定要去见证、去体验那真正的地狱。 德国在哲学和音乐这两个人所能及的最高领域中所具有的优势,是德国思想与自我意识的一个经常性主题。从巴赫到韦伯恩,从康德到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似乎只有在德意志这个国度,人类的天才才能达到仰之弥高、俯之弥深的境界。考虑到这种天命或者说这种“被注定的优越性”,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正是在德意志世界出现了大量极端的反人道主义,出现了人类对其自身的破坏潜力的最后实验。在此,我们将获得一种意识,它可能会因为人们的不快而遭到抵制,但却会导致这样一种分析性的和切合实际的解释:即使在巴赫、贝多芬、康德和歌德那里,也像在瓦格纳和尼采那里一样,都蕴涵着灾难的机缘。由于在其辩证极端性的全部范围内,“人和超人”或者人类同一性的现象获得了具体含义。因此,德国及其历史便肩负起自我毁灭和否定的使命。(22) 德国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富悲剧性的文化。这不但是指现代以来丰富的悲剧作品和悲剧理论,更是指德国历史、社会和人性中充满的悲剧性冲突,歌德的《浮士德》不过是一个代表。美国记者夏伊勒(William L.Shirer)在纳粹德国生活过几年,他这样总结自己的收获:“更重要的是,纳粹让我对人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这里我见识了残忍、暴力、诡计、压迫、虚伪、谎言、偏执与愚昧。我在书本上学不到这些,它们来自我的经验与体会。当然我也看到了人性美好的一面,他们勇敢、坚毅,与别人相处的时候正直、诚实、友善、充满包容。我想,我在这里获得了大多数西方人没有的东西:生命的悲剧感。”(23)这种为其他西方文化所没有的悲剧感,就是斯坦纳所说的“德国命运”或德国的“特殊性”。近代以来的德国,既创造了令人景仰的文化(音乐、哲学、文学与科学),也制造了令人发指的暴行,大批杰出的文化人物或参与或沉默,人文艺术、科学知识和伦理教化对其读者的道德行为影响极微,美、壮观、深刻等文化理想也渗透进日常世界中遮盖着善良、关爱、温情等市民道德。纳粹的罪行不能仅仅被归入人类恶意的目录,它还关涉欧洲的伟大文明,我们必须把文学/文化研究带回我们生活的黑暗世界——还有什么比这个现象更加难以理解? 斯坦纳发现了欧洲文化深刻而持久的矛盾,其论著也始终无法摆脱一个悖论:他无法拒绝西方文明的巨大魅力,又无法忽视西方文明与暴政的结合。无论怎样揭发欧洲文明的暧昧之处,他对之依然保持虔诚,依然认为欧洲文化具有道德和知识的优越性,并始终在思考是否还有一些价值残留下来。如果文学和文化不是朝着人性化发展,我们的文学与文化还有什么价值?我们的未来又该如何规划?斯坦纳颠覆了我们对文化、文明与伟大艺术的习惯性认知,他没有充分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将始终萦绕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在经历了宗教、文化、科学和政治等方面的失败后,西方文化到底要如何设计对未来的希望? ①威廉·斯泰隆:《索菲的选择》,谭雄明译,第266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②⑥⑦乔治·斯坦纳:《一种幸存者——献给埃利·维瑟尔》,《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李小均译,第166页,第162页、第163页,第17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③乔治·斯坦纳:《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序言”。 ④(11)(13)George Steiner,In Bluebeard's Castle,Some Notes Towards the Redefinition of Culture,London:Farber & Faber,1978,p.32,p.54,p.54/63. ⑤转引自Catherine D.Chatterley,Disenchantment:George Steiner and the Meaning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after Auschwitz,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2011,p.66. ⑧参见单世联《黑暗时刻:希特勒、大屠杀与纳粹文化》,第17章、第18章、第19章,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⑨参见齐格蒙德·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等译,第126页,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⑩埃里希·卡勒尔:《德意志人》,黄正柏等译,第306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2)时代生活丛书编辑部:《扭曲的梦想》,洪钧译,第9页,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14)肖斯塔科维奇口述、伏尔科夫记录并整理:《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叶琼芳译,第174页,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此书的真实性一直有人质疑,但这并不妨碍本文使用这种观点,因为它几乎是文明人类的一个共识。 (15)参见单世联《奥斯维辛之后的诗》,《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16)Theodor Adorno,Metaphysics:Concept and Problems,ed.by Rolf Tiedemann,Trans.by Edmund Jephcott,Cambridge:Polity Press,2000,p.130. (17)乔治·斯坦纳:《教化我们的绅士》,《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第72—73页。 (18)赫伯特·马尔库塞:《文化的肯定性质》,《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第3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9)(22)乔治·斯坦纳:《海德格尔》,李河等译,第25—26页,第29页、第18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0)参见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1)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来自德国的大师》,靳希平译,第316页、第314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3)威廉·夏伊勒:《噩梦年代》,戚凯译,第598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标签:斯坦纳论文; 军事历史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斯坦纳定理论文; 欧洲历史论文; 德国历史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德国生活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抗日战争论文; 西方社会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犹太民族论文; 西方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