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岳阳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湖南岳阳 414100
【摘 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心血管疾病患者178例做为研究对象,按是否给予抗血小板治疗与否将其分为阿司匹林组89例与对照组8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阿司匹林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行预防性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死亡率比较: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临床死亡率分别为5.6%与14.6%,阿司匹林组患者临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较:阿司匹林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阿司匹林组患者在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凝血指标异常等方面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阿司匹林应用于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应用价值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又将其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其多指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高脂血症等因素影响所致心脏及血管组织出现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其中:血小板聚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突发血栓事件关键环节[1],所以,心血管疾病防治中抗血板治疗起着极为重要作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结果证实[2]: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本次研究为了探讨阿司匹林在该病症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心血管疾病患者89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行预防性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临床死亡发生率均较低,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心血管疾病患者178例做为研究对象,按是否给予抗血小板治疗与否将其分为阿司匹林组89例与对照组89例。89例阿司匹林组患者中:男57例,女32例;年龄在47—85岁,平均年龄为64.7±8.6岁;患者病程在1-12年,平均病程为5.4±2.7年。患者疾病类型分为:高血压29例;冠心病25例;高血脂18例;心绞痛11例;心肌梗死4例;心衰2例。8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5例,女34例;年龄在42—81岁,平均年龄为64.3±8.2岁;患者病程在1-15年,平均病程为5.7±2.9年。患者疾病类型分为:高血压31例;冠心病26例;高血脂18例;心绞痛9例;心肌梗死3例;心衰2例。排除标准:服用药物禁忌症患者;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病史患者;心、肾、肝功能严重不全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相关数据输入统计软件中,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均无明显性,组间其他对比数据可做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给予患者应用降压、降脂、扩张血管、保护心肌、增加正性肌力等药物行常规对症治疗。
阿司匹林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行预防性治疗:(1)药物生产厂家与批号:阿司匹林肠溶片由合肥久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4021217。(2)服用方法:阿司匹林肠溶片75—160mg口服,日1次,患者连续服用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均随访达12个月。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临床死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需对比数据均输入SPSS 19.0软件中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的表示方法:均数±标准差;计数数据的表示方法:率。组间数据比较时分别行t或卡方检验。P<0.05则提示出组间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临床死亡率比较: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临床死亡率分别为5.6%与14.6%,阿司匹林组患者临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临床死亡率比较(n,/%)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疾病类型,其在老年病中发病率较高,具有高致死率、致残率等特点,是威胁老年健康重要因素之一[3]。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4]:至2020年心血管疾病致患者死亡率将占患者死亡总数的第一位。因此,加强心血管疾病预防性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阿司匹林属抗血小板类药物,其是通过对血小板膜上环氧化酶产生的抑制作用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加之该药物具有的干预炎症反应、促新生血管形成、抗氧化应激反应等共同作用,从而达到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阻断血栓形成目的。目前,临床已将其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性治疗中,由于其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及极佳性价比,已被誉为心脑血管事件防治基石[5],故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临床死亡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但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易发生血小板减少、出血、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因此,在给予患者应用药物治疗期间,要权衡获益,对于出血高风险与心血管病低危人群,应慎用;对于年龄低于30岁或高于80岁高危人群应行个体化评估后,明确药物服用剂量,并且患者治疗期间还应定期监测其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凝血五项、粪隐血等变化情况,以预防出血并发症发生;对于消化道症状反应明显患者,应适量给予质子泵抑制剂,以缓解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行预防性治疗过程中,需在科学、规范应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症状尽早发现并及时给予处理,才可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海霞,梁玉环.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3):271-273.
[2] 汪芳.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研究进展与指南规范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23(29):3519-3523.
[3] 吴菁华.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09(3):151-151,152.
[4] 张渊,夏慧玲,王天浩等.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14,11(5):606-608.
[5] 魏立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7(28):74-75.
论文作者:张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阿司匹林论文; 患者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死亡率论文; 心血管论文; 对照组论文; 预防性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