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设计探析论文_王灿

城市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设计探析论文_王灿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重庆 400200

摘要:我国城镇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城市道路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道路工程不断兴建的同时,不仅能够更好地为人们出行带来方便,也能够更快地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质量将会给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带来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分析

1导言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发展网络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这样为我国交通建设发展提供出了充分的依据。在社会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下,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对道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在道路工程建设当中,施工单位和企业相互之间也开始选科学的规划发展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公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影响范围,对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分保证。

2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的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也愈加完善,这都为道路建设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可靠地依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重,更对道路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向跨区域的模式不断发展,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这种发展模式,这种情况下极大地扩大道路工程建设的影响范围,为道路事业地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在工程建设中设计其实施的灵魂与依据,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在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裸露在大气中,当地自然条件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同时还受人为因素的严重制约。在道路工程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路面还在规定年限内就出现了损坏的情况,如路基沉陷、边坡滑塌等,这些病害问题的大量出现将给交通运输造成极大的影响。基于此,必须重视路基路面的设计工作,确保其设计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路基因设计不合理出现变形等现象。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路面作为整个工程的表面,将直接影响着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度及速度,如路面设计不符合施工要求,将对行车的安全情况造成极大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规划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以期为道路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个可靠地保障。

3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要点分析

3.1控制路面裂缝问题

依照之前的道路工程施工经验,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路面可能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稳定性能良好、收缩性能比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这种类型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裂缝问题进行充分的设计和规划,其中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材料产生收缩。材料收缩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①温度收缩;②干湿收缩。不管是哪种收缩的方式,都和施工材料本身的性能指标以及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施工材料在选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材料中塑性指标进行确定,在确定符合施工标准之后,才可以进行正式的选购以及使用。

3.2控制基层的平整程度

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是其中的关键点和基础,路基施工的稳定性和质量是保证路面行车安全性的保障条件,因此,在道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路基施工的各个方面技术。在使用石灰稳定土作为基础工程的时候,其中在平整度方面的要求以及标准都比较低,因此,石灰稳定土作为施工基础的工程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方面,在平整度上要求比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针对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作为基础施工来讲,在整体设计的平整程度上,要求比石灰土的要求更高,并且水泥稳定碎石对路面的平整程度影响更为明显,水泥类型的稳定材料和石灰和粉煤灰的稳定材料要求基本上都不是非常的严格。

3.3对软土路基的施工设计

通过对市政道路施工调查分析之后,其中软土路基的施工路段因为地基沉降问题,所产生的跳车现象,主要是因为在施工图纸的设计过程中,所设置的钻探孔比较少,或者是在钻探的过程中程度不够,在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没有被注意,或者是在软土路基的深度上、范围上以及物理学的性质方面,没有得到非常有效的规划和设计,造成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软土路基实施相应的加固处理或者是在实际的处理方式上程度不足。除此之外,在软土路基的加固处理过程中,其中存在的相关参数与计算方式上,和软土地基的实际施工状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在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上,也很难可以达到施工技术的要求与预期效果。除此之外,受到雨水侵蚀问题造成路基填充材料流失比较严重,同时在整体的强度上也明显降低,这也是造成道路工程路基沉降的主要问题之一,各种不同类型的软土路基的处理方式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施工特点。比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流塑状态的淤泥或者是灵敏淤泥的软土地基,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这种类型的路段施工很难进行加固工作,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的施工方式来进行路基加固处理。

4道路工程路面设计的应用

4.1面层的类型

在道路工程中路面将直接承受汽车的荷载作用,并对车轮的磨耗进行抵抗。在设计路面时,通过路面结构力学原理,对其进行分类。一是柔性路面。柔性路面主要特点有小刚度、通过车轮的碾压将产生较大的弯沉现象,这种路面其自身结构具有较小的抗弯强度,将荷载通过各种结构层向路基传送,进而增加了路基的承受荷载作用。二是刚性路面。通常情况下刚性路面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这种路面具有较大的刚度及较高的抗弯拉强度。相比其他材料的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泥混凝土结构层处于板体工作状态,具有较小的竖向弯沉,路面结构中承受车辆荷载的主要力为水泥混凝土板的抗弯拉强度,在板体扩散分布作用下,相比柔性路面,向路基传递的单位压力较少。三是半刚性路面。半刚性路面是选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理过的土或碎石等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使用早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学特性,后期其强度和刚度将大大增加,相比水泥混凝土,强度和刚度又较小。

4.2沥青路面设计

路面结构层主要包括面层、基层、底基层及垫层等。对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及各种因素进行直接承受的是路面的面层部分,基于此,在设计中必须确保面层表层功能性及结构性的的充分发挥。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施工要求进行面层层数的确定,一般分为3层。为确保行车的安全,必须确保表面层具有较高的密实度、稳定性及耐磨性能。作为主要承重层,路面基层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基层主要分为2层,在设计中必须对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充分考虑。在底基层和土基之间设置的结构层就是路面垫层部分,其作用主要是利于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同时还可以将半刚性底基层拉应力进行有效降低,并对层间模量比进行有效减少。

5结论

通过本文对道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设计分析,从中可以有效的总结出,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路面和路基是两个最基本的过程要素,在进行路基施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路基整体的稳定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土质类型,采用对应的加固措施,并且还需要做好路面的排水工作,防止水体病害对道路路基和路面产生不良影响,在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周期性的做好路面的维护工作,保证道路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一娟.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 2018(01):89.

[2]王志龙.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关键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8):30+32.

[3]陈磊.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电子世界,2013(18):246.

[4]乔立新.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104.

[5]覃宝哲.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205.

[6]郭瑞霞,候学敏.浅谈某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J].科技信息,2012(05):511+492.

论文作者:王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城市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设计探析论文_王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