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面,目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艾司奥美拉唑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但经临床实践发现,单纯艾司奥美拉唑的疗效有限,故考虑在其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本文为研究艾司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现在2018年度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选取58例,随机分2组进行对照试验,详情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度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选取58例,纳入标准为:①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知情、同意且能够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为:①具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②存在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③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④临床资料不全。随机分2组:观察组(29例)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14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3.52±4.81)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6±0.47)年。对照组(29例)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13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4.07±4.5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42±0.52)年。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显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取40mg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314)+100mL 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同时口服莫沙必利(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317),5mg/次,3次/d;疗程8周。对照组采用单纯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方法和疗程同上。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烧心、反流、胸痛等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比较。
1.4 疗效评价
显效:食管黏膜损伤基本消失;有效:食管黏膜损伤部分改善,仍有部分点状或条状发红;无效:食管黏膜损伤未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别用率、x±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采取X2、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烧心、反流、胸痛等临床症状评分
干预前比较两组的烧心、反流、胸痛等临床症状评分显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显示观察组均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烧心、反流、胸痛等临床症状评分对比表(分,x±s)
2.2 临床疗效
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表[n(%)]
2.3 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对比表[n(%)]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其的发病与胃食管动力下降及胃酸反流等具有密切关系[1]。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反胃及吞咽困难等,且常缠绵难愈、反复发作[2]。若反流性食管炎长期不愈,则可能会发展为食管狭窄、Barren食管乃至食管癌,从而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
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目前以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为主,最常用的如艾司奥美拉唑,它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由R型和S型光学异构体混合而成,具有明显的控制胃酸、消除食管黏膜损害因素等作用[3]。但是,由于艾司奥美拉唑抑酸不稳定,并且往往个体差异性较大,所以有时单用此药的疗效不够理想。而莫沙必利属于高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它可有效促进上消化道平滑肌运动,改善胃肠动力,对于反流性食管炎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4]。故而在艾司奥美拉唑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可事半功倍。
综上并根据本文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对反流性食管炎采用艾司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峰.莫沙必利分别联合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价值比较[J].当代医学,2019,25(24):138-139.
[2]陈思路,习隽丽,李子银,彭波.艾司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5):3610-3611.
[3]周莉.莫沙必利分别联合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4):25-26.
[4]任怀山.艾司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2):100-101.
论文作者:姜陈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奥美论文; 两组论文; 食管炎论文; 疗效论文; 胸痛论文; 食管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