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生态水利工程不仅对周边的环境以及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后世子孙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来说,一定要确保其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保障生态水利工程的功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同时还需要确保生态水利工程周边生态环境的持续和发展。特别是对于水文环境,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周边地区水文环境的实际状况,以此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减少对当地水文环境的影响,在保障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生态效益。
关键词:生态水利;合理规划;水文环境
1生态水利规划的概念
生态水利规划是以现代经济学和生态学为原理,综合高新技术,保证经济、环境、自然资源三者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后的平衡与协调统一。生态水利规划对于工程建设地区的水文环境有保护作用,它的规划目标就是减少或者尽可能不对当地的生态循环造成伤害。在保证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下,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进行研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或者工程建设后能够让当地生态通过进行自我调节,减少损害,并且保证当地的物种多样性。
2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2.1保护水文环境的发展
科学合理的生态水利规划能够帮助保护水文环境的发展,保证生态水循环不受到工程建设的负面影响,积极维护水文环境的绿色环保。就目前的水利规划工程发展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将水利工程项目的有关研究条件提到一定高度,并引起注意,同时做好对区域水文条件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在项目规划的前期阶段,就应当对项目进行及时的计划和分析,以确保能够建立合理的生态水利规划原则。通过对水文条件的直接干涉,来促进水文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对水文自然条件的充分尊重。就生态水利规划而言,不仅是为工程项目做足准备工作,同时也是对水文生态环境的大力保护,能够在保护水文环境的基础上,按照中国政府的相关指示完成工作,确保在实现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企业效益的有效提升。
2.2减少对水利工程的破坏
没有经过规划的水利工程,可能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些消极的破坏和影响,为此建立生态水利规划,并积极落实该规划,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其对水利工程的严重破坏。通常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践中,或多或少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会使生态环境发生质的变化。因此,为避免或消除不利情况的发生,必须在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就在最大范围内降低施工所带来的各种环境威胁和破坏活动,尽可能地减少生态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也是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的真正价值所在,相关人员在对水利工程做出科学的规划之后,能够避免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产生。与此同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监督和管理,积极发现施工问题,并及时做出相应科学处理,减少水利工程产生的破坏性问题。
2.3对水文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影响
由于生态水利规划的最初目的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因此对水文环境的保护也具有积极影响。科学规划生态水文环境保护工作,其意义在于维护水文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根据目前的水利工程规划发展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在生态水利环境建设中,水利规划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水利工程项目相关规划在以后的具体发展中,也会继续维持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能够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明确的分析和诠释。不仅如此,水利工程规划还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对水文环境的保护作用十分明显,能够保持水文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总的来说,水利规划能够全方位的保证水资源的良性发展,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3生态水利合理规划措施
3.1创新“生态工程水文学”方法
在设计中,可以采取将生态水文学和工程水文学结合统一的方法,作为规划设计的基础。首先,明确水利工程服务的对象主体是人民群众,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合乎情理的规划设计方案,满足与保护目标主体的基本发展需求;其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明确设计工作内容,对水库规模、水库水环境容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深入了解水质变化规律,由此摸索生态系统组织调整将对其带来什么影响,进而认识生态系统与水资源分布的情况有何联系。因此,要促使工程水文学和生态水文学达成有机统一体,使之保证水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维持生态平衡。
3.2科学分析水文过程
首先,在进行生态水利设计时要明确读物目标,明确服务对象,才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以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其次找出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态水利建设的关键目标。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在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开展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设计规划人员对三江源水资源来源认识不足,造成在对上游别拉洪河挖渠过程中,来水被误引乌苏里河的后果,以至于三江源湿地水源减少,还减弱保护区的湿地功能,伤害了生物生存环境。由此可见科学分析计算水文过程十分具有必要性,只有如此才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水利工程带给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3.3转变传统水利设计观念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存在矛盾,矛盾虽无法避免但是它们呈对立统一的关系。正因为矛盾的存在才激发进步。在我国水利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扭转传统水利工程观念,采用先进的生态理念对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发挥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环节中,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必须积极吸取国内外生态水利工程案例成功经验,合理利用资源对我国当前生态环境进行正确认识;抑或通过开展学术案例、专题研讨会等方式,提倡我国水利事业建设人才相互学习、分享设计心得,在交流经验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以此有效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3.4协调生态水利和工程设计的关系
要协调好生态水利设计和工程设计间的关系,必须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因素,例如其承受能力的强弱;还要将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接驾到设计方案中,使工程中水资源得到同步、合理的科学配置。诸如在设计方案中设置生态处理沟渠或氧化塘,等污染物消解再进行排入,这么一来可减少或阻止田地排水掺杂污染物进入水系统;如在干旱地区种植了耗水量大的农作物,针对这个问题,在生态水利设计中要提高水量的使用效率,将水体净化作为主体,才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
3.5使用生态理念的注意事项
在秉持生态水利理念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要注意:①控制好水温,可使用互联网软件帮助对水体温度进行评估,如此还扩大了预测影响范围,有利于了解认识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从而规避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减轻不良后果;②要注重保护生态系统,避免在生态水利建设工作开展中出现改变原有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问题,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杜绝过度过量开发,破坏当地地质结构。
4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文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水文环境的实际情况,更加科学、合理地制订规划设计方案,这样,才能实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更大帮助。
参考文献:
[1]熊珊珊.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12):240-241.
[2]陈旭峰.水利工程项目的生态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9):22-23.
论文作者:吴明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水文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环境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