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PICS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论文_张晶,梁泽平,商璀

ICU患者PICS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论文_张晶,梁泽平,商璀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重庆 400042)

【摘要】随着重症医学整体救治水平的进步,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大幅度提升,然而,通过远期观察发现,重症患者广泛的存在躯体、认知、及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受损或障碍,这些损伤或障碍被概括为“加强治疗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PICS)”。PICS会显著影响患者的康复过程,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家庭负担以及社会医疗费用。本文将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1CU综合症出现的因素及护理对策。PICS的发生通常分为躯体损害、认知损害以及精神健康损害,其中精神健康损害出现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两样,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随机对照实验纳入195例患者,出院后最长随访26周,发现1/4的患者有持续焦虑、1/5的患者有抑郁、1/10的患者感到存在压力,另有1/3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ICU综合征;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223-02

1.患者ICU后综合的表现

1.1 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是ICU转出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1]。ICU期间的急性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谵妄.如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谵妄发生率更是超过80%;出院后的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症状[2]。2013年SCCM公布的《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和谵妄处理指南》指出,ICU期间发生谵妄与ICU成年患者转出后发生的认知障碍相关,而谵妄会增加ICU成年患者的病死率、延长ICU人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3],但也有学者认为有些ICU转出患者即使前期未发生过谵妄日后也会发生认知障碍[4]。

1.2 心理障碍

ICU转出患者的心理障碍症状普遍存在,55%的ICU转出患者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焦虑、抑郁等症状。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再度体验创伤,存在幻觉、错觉或妄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近1项对17名ICU转出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的研究指出,PTSD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的幻觉与妄想而不是他的一些真实体验,因而临床出现的PTSD症状并不典型,而是一种精神障碍后PTSD(post—psychotic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P一PTSD)。 PTSD症状在出院3个月后仍会持续存在,而且自主恢复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1.3 生理功能障碍

ICU转出患者会出现各种生理功能障碍症状,如日常生活能力减弱、虚弱、慢性疲劳、食欲不振、肌肉萎缩、体重减轻、气急、睡眠剥夺、疼痛、脱发等。Choi等分别在患者转出ICU后第2周、第2个月和第4个月进行生理功能改变的问卷调查,其中患者主诉发生率最高的四大症状分别是疲劳、虚弱、睡眠紊乱和疼痛,严重程度分值范围是5.3~7.3分(总分为10分)。第2周测试时,97%的患者主诉有身体不适,4个月后仍有88.5%的患者有身体不适主诉。

2.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2.1 疾病因素

患者ICU期间的疾病因素包括: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器官衰竭、ICU期间糖代谢异常、低氧血症、低血压等都会使患者产生幻觉,梦魇甚至谵妄。同时,这些重症疾病本身及各疾病之间的一些相互作用也是引发生理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尤其是ARDS与脓毒血症等重症疾病对患者的PICS影响显著。

2.2 临床治疗因素

几乎所有ICU的临床治疗都会对患者的PICS有影响。①药物因素:麻醉、镇静止痛药、组胺受体阻滞剂、呋塞米等药物有降低脑部血供、中枢抗胆碱能的作用,促进谵妄的发生,而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被认为是从谵妄过渡到非谵妄状态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PTSD的发生认为是与ICU期间的镇静有很大关联;而抑郁、焦虑与苯二氮卓类、强心药、缩血管等药物又有直接关系。②其他因素:入住Icu后日夜颠倒、呼吸机辅助呼吸、长时间卧床与制动、肺功能长时间受损、潜在的心理压力、噪音、灯光、频繁的护理操作、无法交流等众多压力与刺激向患者袭来,使患者产生一系列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如愤怒、紧张、纠结等,早期闯入性记忆与压力体验,这些都是PTSD发生的高危因素或者说是早期心理障碍的表现:PTSD的发生与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有很大关联。这三者之间呈正相关。

3.患者ICU后综合征的护理对策

3.1 加强心理护理

不管任何时候医护人员都要尊重患者,注意患者的心理感受,站在患者的角度,给予患者心理上最大的支持和安慰。不可歧视患者。通常情况下,该种疾病患者担心隐私被外人知道而不愿与他人交流,并且很多是独自前来就诊。在接待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充分尊重患者,语言温柔、亲切,认真了解病情,主动倾听其内心想法

3.2 改善环境

保持室内清洁、整齐、舒适、安静,灯光柔和,仪器设备报警音量调节到合适大小,妥善安培治疗操作时间,尽量保持患者白天清醒夜晚睡眠,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4.小结

综上所述,ICU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比较复杂,评估工具主要是从认知、生理、心理方面功能障碍选择相对应的工具,切入点不尽相同。ICU后综合征目前已被西方很多国家的医务人员普遍认知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而国内目前对ICU后综合征关注较少。对ICU患者转出后研究及连续性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鉴于此,应该引起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马敏.ICU环境对患者身心影响的研究及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06.

[2]敖海清.心理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4,22(8):1414.

[3] Peitz GJ,Balas MC,Olsen KM,et aI.Top 10 myths regarding sedatjon and delirium in the ICU[J].Crit care Med,2013,41 (9 Suppl 1):S46-S56.

[4] Shehabi Y,Riker RR,Bokesch PM,et a1.Delirium duration and mortality in lightly sedated,mechanically vemilated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Crit Care Med,20l0,38(12):231l-2318.

论文作者:张晶,梁泽平,商璀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  ;  ;  ;  ;  ;  ;  ;  

ICU患者PICS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论文_张晶,梁泽平,商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