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眼科 454002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6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比例、视力恢复比例、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4.83%、93.10%、98.28%,对照组为81.03%、79.31%、86.2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对照组为12.07%(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护理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手段,但老年患者由于缺乏白内障相关知识,对治疗的配合度较低,依从性不佳[1]。为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常需要满足患者的心理、精神、社会支持等各方面的需求,而传统的护理模式仅是从生理医学角度实施,难以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而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患者实际疾病情况、患者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路径表,而护理人员则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中的标准实施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2],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本文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6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58例中,男性37例,女性21例,年龄61~81岁,平均(69.75±4.58)岁;对照组58例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62~81岁,平均(70.12±4.4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用药、完善各种检查、病情监测等。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护士长担任,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骨干护理人员,所有人员入组前均经过相关培训。小组根据老年白内障特点、既往临床经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小组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互相合作。(2)心理护理: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和需求,并通过心理疏导、倾听、劝导、鼓励等方式缓解其不良情绪,为患者讲解白内障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学会不良情绪的控制方法,通过良好的护理服务取得患者信任,使其主动配合、参与护理过程,形成医患、护患密切配合的局面[3]。(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入院当天,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交流收集其一般资料、病史、治疗史、兴趣爱好等,为其介绍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手术配合等。术前1 d,积极准备手术,指导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及做好术前准备。手术日,采用鼓励、安慰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迎接手术。鼓励家属多给予患者支持。做好术中配合。术后,帮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做好安全护理,密切观察其病情的变化。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活动、用药等。指导患者家属学会生活护理、病情观察方法,及时发现其不适。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4)建立临床护理路径的评价体系:了解医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意见和建议,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进行评价,
不断分析、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改进护理措施。同时小组成员定期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不断完善临床护理路径。
1.3观察指标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患者进行白内障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的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比例、视力恢复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2.2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为
(5.44±1.31)d、(3275.91±353.71)元,对照组为(7.62±1.44)d、(4263.78±432.59)元,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28,13.464,P<0.05)。
2.3两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为 98.28%(57/58),对照组为86.21%(50/5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0,P<0.05)。
3讨论
由于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期望和需求也较高。临床护理路径是在对患者病情、治疗方式、个性特点等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护理路径、流程和标准,根据治疗进展分阶段合理安排干预内容,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需求、治疗效果合理调整、修改,由于护理人员按既定的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同时包含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自我护理指导、社会支持等各方面的内容,减少了护理的盲目性及护理中的死角,避免了风险因素,可操作性强,使护理干预更具有针对性、预见性和系统性 [4]。
本组资料中,观察组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比例、视力恢复比例、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资料报道相似[4,5]。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提高配合度及治疗效果,同时缩短了疗程,并使医疗费用大大降低。因此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雪斌.临床护理路径在106 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116-119.
[2]韩雪晶,颜廷霞,樊海英,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87-188.
[3]沈洁,吴冬梅,魏秀凤,等.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预防的护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3):3068-3069,3075.
[4]吴盖珍,梁璐,谢勤开.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0):49-50.
[5]林一萍,管君花.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7,37(1):117-118.
论文作者:赵琳琳,程玮,李楠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白内障论文; 路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相关知识论文; 手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