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1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将其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50例,开腹组给与开腹手术治疗,另外的腹腔镜组给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各项手术观察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各项观察指标皆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保证各项手术观察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胃肠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076-02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多发性疾病,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攀升,且逐渐趋向于年轻化,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治疗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十分容易出现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现象,对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创伤,因此,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腹腔镜手术治疗被广泛应用于直肠癌的治疗中[1]。本文研究开腹手术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的1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将其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50例,开腹组给与开腹手术治疗,该组包含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为(53.12±10.34)岁。另外的腹腔镜组给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该组包含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54.06±10.61)岁。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在年龄、性别等常规资料的比较上,P>0.05,可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1.2 方法
开腹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给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步骤为:做好肠道准备后,麻醉方式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的麻醉,同时,患者取头高臀低位进行手术。其次,明确术中是否出现腹腔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以便及时施行周围淋巴结清扫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2]。最后,手术过程中,如果出现肿瘤切除不完全,则及时进行开腹手术治疗。
1.3 评价方法
比较对比分析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其中,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估主要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初排便时间,时间越短表示治疗效果越好。另外,手术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住院时间、吗啡用量以及术中出血量[3]。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使用(n)、(%)表示,计量数据使用(x-±s)表示,检验后,若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各项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腔镜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x-±s,h)
2.2 对比两组手术观察指标
开腹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97.36±22.54)ml,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为(83.99±11.73)ml;开腹组的住院时间为(18.93±1.48)d,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为(10.46±1.23)d;开腹组的吗啡用量为(26.39±5.27)ml/mg,腹腔镜的吗啡用量为(12.31±4.55)ml/mg。由此可见,腹腔镜组手术各项观察指标皆优于开腹组,P<0.05。
2.3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开腹组50例患者中出现11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腹腔镜组50例患者中,出现3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由此可见,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
3.讨论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肠道肿瘤,主要发生于粘膜和粘膜下层,多为腺癌,其生长速度较快,且容易转移,就算采用手术治疗也容易为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传统的开腹手术要求暴露,要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但是由于病灶位置深,可操作空间小,因此,有些患者需要进行直肠癌根治,结肠造瘘术,但是该手术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4]。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完善,很多患者与医务人员选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该手术事业清洗,通过放大局部解剖视野让医生可以准确的进行手术治疗,次超声刀的使用减少了创面渗血量,患者胃功能恢复时间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且该手术属于微创,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腹腔镜组手术各项观察指标皆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与刘静等[5]人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保证各项手术观察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志祥,沈卫良,王先法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对比[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6):1055-1056.
[2]金显峰,余高斌.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264-266.
[3]陈俊,李德宁,黄向辉等.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自主神经功能及免疫系统影响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3):371-374.
[4]葛晓明.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贵州医药,2017,41(3):258-260.
[5]吴晓琴,夏海鸥,章灵君等.不同手术方式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4-6.
论文作者:龚运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腹腔镜论文; 直肠癌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