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差异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异性论文,中国传统论文,技术进步论文,路径论文,新兴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3)01-0022-10
一、引言
金融危机后,中国将产业结构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战略之一。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技术的创新有利于推动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但是从中国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指发展新兴产业,也涵盖了传统产业的升级。由于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特性,技术进步在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对于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效果。
对于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方式选择,不同的产业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虽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现状更倾向于自主研发,但是不同的产业表现出了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特征。我们关注的是,不同的产业各采取哪种技术进步方式最有效率?从表面上来看,对于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来讲,可以选择在实施了一定的技术引进后更多地采用自主创新的内源式技术进步路径;但对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选择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可能是一条更具经济效益的技术进步路径。那么,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否如此?在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如何选择技术进步路径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中国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存的现象,对不同类型产业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中国在产业层面实施技术进步战略提供政策参考。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特征及技术进步路径选择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特征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来看,除了政策和体制的影响,中国三次产业产出结构的变动一般是由投入结构(技术结构、资本结构、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推动(郭克莎和王廷中,1999)。不同投入结构的产业经济可以表现为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征。而技术结构的提升则主要体现为技术效率水平的改善。产业结构演变表面上是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变化,但本质上须是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如果只是通过份额和比例关系的变化度量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通过有悖经济成长逻辑的方式超越经济发展客观约束的情况,最终导致严重损害资源配置效率(刘伟等,2008)。
投资导向和政策导向已使得中国的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划,中国希望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到2020年,这一比重提高到15%。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纺织、钢铁、水泥、家电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较高。中国传统产业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2/3,国内生产总值的87%属于传统产业创造,国家财政收入的70%左右来自传统产业。为了实现产业赶超,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中国采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共同推进的战略。所以,在中国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传统产业调整改造高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峰相当接近的“双峰逼近效应”(熊勇清和李世才,2011)。目前,中国传统产业的比重仍然较高,而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所以,原有的城乡两部门特征或国有、非国有两部门的“二元”特征不足以充分概括中国产业发展的现状。本文根据市场要素及发展需求,进一步将中国的产业结构特征设定为: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与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产业同时发展。正是由于这种产业结构特征的存在,使得不同产业类型的技术进步路径也相应地存在着差异性。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进步尤其是以自主创新为主要方式的技术进步,对于发展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与竞争优势
后发优势理论中发挥后发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后发优势。在Gerschenkron(1962)提出的后发技术优势假说之中,后发国家会通过吸收利用先发国家的技术实现技术差距的收敛,后发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和自主创新两个路径实现技术进步。后期的南北技术扩散理论也认为,后发国可以通过技术模仿使其经济有条件收敛于技术领先国。有关后发国家实现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收敛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后发国家在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时会存在一定的递减趋势,即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会保持一种均衡的技术差距(Nelson和Pheleps,1966);另一种观点认为,后发国家在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可以赶上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发达国家,即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蛙跳”(Brezis,et al.,1993)。虽然技术进步后发优势理论的提出为后发国家实现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的收敛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从现实经验来看,技术进步后发优势并没有表现为后发国家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的收敛,甚至有些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技术进步后发优势理论在现实中出现了“后发优势悖论”。所以,Brezis等(1993)所预见的经济增长中的“蛙跳”并没有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
关于中国利用技术后发优势选择技术进步路径的研究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在理论上存在着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素禀赋说”与竞争优势理论的“技术赶超说”的争议。林毅夫等(1999a、1999b)、林毅夫(2002)指出,只有按照经济的比较优势来组织生产活动,企业和整个经济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遵循比较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和生产活动,是企业和国家具有竞争力的前提,而且也是不断积累更为“高级”的生产要素的必要条件。但是,按照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要实现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在竞争优势战略下,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进步上就必须走“技术赶超”的路线。郭克莎(2003)认为,林毅夫所倡导的比较优势战略是一种“静态比较优势战略”,如果发展中国家一味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必将影响处于比较劣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大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差距;左大培(2009)认为,发挥比较优势可能是一个陷阱——落后国家短期受益而长期受损,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进程放慢;刘志彪(2011)认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具备了逐步扬弃“后发优势”战略和实施“先发优势”战略的基本条件。在遵循竞争优势的战略指导下,中国部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并且接近甚至赶超了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具有代表性的有: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速铁路、实验快堆、铁基超导、超级杂交水稻、基因测序等。
在实践上存在着基于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方式的争议。在2003年关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上的讨论,形成了技术引进派和自主创新派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其中,一直秉承比较优势理论的林毅夫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充分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通过引进技术来推动本国的产业技术升级,这是一种现实可行、成本低、效益好的战略选择。江小涓等也支持通过技术引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孙英兰,2005)。在实证研究中,Keller(2004)研究表明,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技术模仿创新已经在技术进步中处于较为重要的角色,后起国家通过技术引进进而提升技术进步水平是其重要途径。陈国宏(2000)研究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技术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的技术进步。金碚(2004)认为,中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接受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扩散是现阶段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孙文杰和沈坤荣(2007)认为,通过技术引进可以在提升东道国人力资本、促进研发投入、提升学习能力三个方面提高东道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但是有些专家学者则认为,中国只有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为主的创新才能在某些领域占领制高点,才能不受制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制约,最终实现技术和经济的赶超。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技术引进发挥技术后发优势的收益越来越小。Taylor(1994)、Yang和Maskus(2001)认为,技术先发国家为了保护其技术垄断性优势,会通过各种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手段防止技术的模仿,以减少技术溢出。杨晓玲(1999)认为,由于发达国家对关键技术的封锁,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等原因,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差距缩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李国杰(2005)认为,提倡自主创新主要是为了尽量避免完全受制于人,减少“路径依赖”。另一方面,长期的技术创新模仿会形成“创新的惰性”。Stiglitz(2000)曾经提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全球搜寻、本地再开发”,要重视本土研发。程涛和邓一星(2007)指出,政府干预下形成的过度垄断以及垄断企业对政府的游说,造成后发国家的企业过分依赖于靠引进模仿来实现技术进步,结果是后发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无法向世界技术前沿收敛。如果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仅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唯有自主创新才是赶超世界技术前沿的主要方式。李光泗和沈坤荣(2011)认为,与技术引进相比,自主研发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要大得多。
综上,在实践和科技战略导向中,有关中国技术进步的路径及方式的讨论,是以技术引进为主导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说,还是以自主研发为主的自主创新说,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就目前产业发展现状而言,中国面临着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双重压力。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由于中国相对于国外的技术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所以通过技术引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性创新将有助于中国传统产业升级,技术后发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发挥。但是对于新兴产业而言,中国与国外基本上处于一个起跑线,其技术差距更多地来自传统产业的技术积累,技术差距很小。所以,通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完全可以赶上或超过国外的技术水平。因此,中国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存的产业特征客观上要求采取差异化的技术进步路径及方式。但是现有文献很少有从产业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及方式选择问题。为此,本文将从产业差异化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出发,寻找适合中国产业现状的技术进步路径。
三、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现状
(一)关于中国产业特征的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存的特征。传统产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减弱,但仍处于主导地位。新兴产业作为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中国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后,正在成为中国产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观察中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结构的变化,根据OECD对制造业的技术分类,我们分别以工业行业统计中的32个行业①作为传统产业的代表,而以高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分析中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存的现状②。按照上述标准,中国工业行业中传统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93.2%下降到2009年的86.8%,传统产业比重有了一定的降低。这说明中国传统产业比重仍然较高,新兴产业尚没有成为中国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应该说,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由1995年的4097.8亿元增长到了2009年的60430.5亿元,年均增长约20%,远远高于中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这说明中国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此外,高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1.78%上升到了2010年的10%左右③,这说明中国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目前,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规模和产品出口的总额都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与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为基础,衡量中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特征,具体做法是将工业总产值中去除高技术产业产值作为传统产业的产值,而将高技术产业作为工业行业中的新兴产业产值,利用这两个数据来衡量中国工业行业中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特征。具体处理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工业产值的比重仍较大,但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其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正在提升,尤其是2003年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6.89%,虽然近些年来有所下降,但是比重仍高于12%,这说明中国工业中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存的现象日益显现。
(二)中国产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现状
首先,我们界定工业行业中的传统产业。在两位行业代码的工业行业统计中,我们剔除高技术产业所覆盖的领域和资源依赖性较强的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和民用属性的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和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剩余的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造业、塑料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21个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进而通过数据观察中国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路径现状。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工业行业中技术引进费用从1996年以来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长期维持在100亿元到200亿元左右,而技术开发费用则由1996年的172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1883亿元,增长了10多倍,技术开发费用中包括大部分的自主研发费用和二次开发费用,这说明中国传统产业在技术引进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而是在自主研发和二次开发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
其次,我们以高技术产业作为中国新兴产业的代表,分析中国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路径。本文主要选择化学药品制造、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生物制品制造、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等9个行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具体数据④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高技术产业中自主研发投入费用在逐年递增,由2005年的362.5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965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技术引进费用则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由2005年的84.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30.9亿元,后又回落到2010年的73.4亿元。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路径正在由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过渡,自主研发投入比重逐年提升。
四、中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差异性假说与实证检验
(一)中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差异性假说
针对中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存的特征,本文提出了中国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差异性假说。
假说1:对于中国传统产业而言,更多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由于其与国外技术先进国家技术差距较大,在某些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应该采取从模仿性创新为主到自主创新为主的渐进式技术进步路径。
中国的传统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为主,技术水平较低,伴随着技术渐进性进步得以逐步发展,因此其技术进步往往是通过技术引进后的模仿性创新的结果。虽然通过模仿性创新,中国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有所收敛,但是随着先进国家技术的不断更新,中国依然处于追随者的状态,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依然较大。例如,中国的汽车行业是在90年代开始发展的,当时采取的策略就是“以市场换技术”,通过成立合资企业将国外的技术引进来,再通过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实现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虽然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发展了近20年,但是技术引进战略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汽车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进展缓慢。在合作中,跨国公司在汽车整车以及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总成的设计开发领域,却一直不赞成或阻碍在合资企业开展实质性的研发工作。即使目前对外合资汽车企业基本上都已建立了研发中心,但这些研发机构大部分的功能只是在做国产化配套和生产准备工作,很少开展实质性的开发活动。所以,中国传统产业应该采取从模仿性创新到自主创新的渐进性技术进步路径,通过发挥技术后发优势缩小与技术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然后再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差距的进一步缩小甚至是技术赶超。
假说2:对于中国新兴产业而言,更多的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在部分产业环节上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发展阶段。所以,随着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新兴产业更多地应该采取自主创新为主的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路径。
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由于国内外面临的新兴产业都是一个刚刚起步的产业,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处于同一技术的起跑线。对于新兴产业而言,中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更多地来自于传统产业的技术积累,因此技术差距很小。所以,通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完全可以赶上或超过国外的技术水平。例如中国的载人深潜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都是通过完全的自主创新实现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步甚至是赶超。实证研究也表明,当国内外的技术差距较小时,采用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路径是有利的。所以,对于中国新兴产业而言,由于其与国外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新兴产业更多地应该采取以自主创新为主的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路径。
(二)中国产业差异化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工业行业中的21个行业作为传统产业,以高技术产业中的9个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差异性假说进行实证检验,以期验证本文提出的传统产业采取渐进性的技术进步路径,而新兴产业采取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路径的差异性假说。
1.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技术进步的测算
对TFP的核算将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在已有研究中,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常被设定为柯布—道格拉斯和超越对数两种主要形式。为便于检验对比,本文首先将中国地区生产函数设定为超越对数形式,其具体形式如下⑤:
式(1)中,K、L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其中:产出数据为行业总产值,并采用“分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为1990年不变价。投入指标主要为资本和劳动,大部分研究以固定资本作为资本投入的基础数据,但是由于行业特性不同,各行业对流动资本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果仅以固定资本作为资本投入变量,可能造成固定资本依赖性强的行业产出率偏低的结果,因此,本文采用固定资本年均余额和流动资本年均余额作为资本投入(李廉水和周勇,2006),并按照分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成1990年不变价格;本文假设每年内从业人员增长是匀速的,所以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数等于本年度年底从业人员数与上一年度年底从业人员数之和除以2。
传统产业的生产函数模型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按式(3)计算的1997—2010年间中国传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幅为1.27%,中国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幅为2.54%。限于篇幅,具体的分行业结果此处不再详细罗列。
2.实证模型设定
本文设立的传统产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如下(为方便起见,模型中省略了下标it):
其中:TFP为传统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单位%;in trodc%为技术引进费用占增加值的比重,代表技术引进的力度,单位%;R&D%为自主创新投入占增加值的比重,用于综合衡量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单位%;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中,absorp%为消化吸收费用与技术引进费用之比,代表模仿性创新和二次创新的投入力度,单位%;为了消除制度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在控制变量中我们还加入了国有企业比重变量,以nation%表示,用国有企业销售额占总行业销售额的比重来衡量;同时,为了控制企业规模对于技术进步模式的影响,我们加入了企业平均规模变量,以scal表示,采用行业总规模除以总企业家数来衡量;u是随机或固定效应项,只随地区变化,不随时间而变化;η是随机扰动项。
本文设立的新兴产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如下(为方便起见,模型中省略了下标it):
其中:TFP为新兴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单位%;in trodc%为技术引进费用占增加值的比重,代表技术引进的力度,单位%;R&D%为自主创新投入占增加值的比重,用于综合衡量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单位%;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中,reform%为技术改造费用与增加值之比,代表技术改造投入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在控制变量中我们还加入了国有企业比重变量,以nation%表示,用国有企业销售额占总行业销售额的比重来衡量;同时,为了控制企业规模对于技术进步模式的影响,我们加入了企业平均规模变量,采用scal表示;u是随机或固定效应项,只随地区变化,不随时间而变化;η是随机扰动项。
以上模型数据主要来自各年度《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经网和资讯行数据库网,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
3.实证模型结论与分析
实证模型采用均衡面板数据的估计程序,全部过程使用Stata软件完成,传统产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支持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新兴产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实证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支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从传统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实证结果来看,技术引进对于中国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系数为正,而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但是我们看到,自主研发对于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并没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作用,模型结果的系数为负,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自主研发对于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说明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更多的是来自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本文假说1得到了验证。我们还发现,消化吸收费用并未能有效地提升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反而对技术进步起到了消极作用,这说明中国在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费用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或者说企业不注重消化吸收费用的应用。消化吸收费用作为引进技术的主要再创新支出,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进步,但是我们发现对于中国传统产业而言,引进的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虽然付出了较大的消化吸收费用,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果,一方面可能是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可能是消化吸收费用中有一部分来自国家的科技项目资助,效率远低于企业自主性研发投入。其他控制变量中,国有企业比重的提升对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说明传统产业中国有企业比重还非常高,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来说其技术水平也较高,并且国有企业往往也是技术引进的主要力量。而企业规模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为负,这说明中小企业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相对更大的贡献。
从新兴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实证结果来看,自主研发投入对于中国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系数为正,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技术引进对于中国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技术引进对于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甚至是副作用。因此,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更多地来自于自主创新,本文假设2得到了验证。我们还发现,技术改造费用的投入并没有带来技术进步,这说明技术改造的效率较为低下。其他控制变量中,国有企业比重的提升对于新兴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甚至是反作用。这说明技术进步更多地来自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而企业规模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大企业对于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的影响更大。
实证结果基本上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中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差异性假说,即:对于中国传统产业而言,更多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由于其与国外技术先进国家技术差距较大,在某些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因此应该采取从模仿性创新为主到自主创新为主的渐进式技术进步路径。对于中国新兴产业而言,更多的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其与国外技术先进国家技术差距较小,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而且随着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新兴产业更多地是应该采取自主创新为主的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路径。
五、简单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对中国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差异性假说,并采用中国工业行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由于中国传统产业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较大,传统产业仍处于发挥技术后发优势阶段,因此,采取模仿性创新的外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对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采用自主创新为主的内源式技术进步并没有显著提升其技术进步水平;(2)由于中国新兴产业与国际先进地区的技术差距较小,采取自主创新的内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对于其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采取模仿性创新的外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并不会显著提升其技术进步水平。
根据中国产业特征和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中国产业差异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战略——分部战略,即:对于传统产业升级,采用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渐进性”技术进步路径;对于新兴产业发展,采用自主创新的“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路径。具体来说,针对中国传统产业的升级,应该采取“渐进式”的技术进步路径,即首先吸收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充分发挥技术的后发优势,通过模仿性创新和二次创新,加大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力度和效率,缩小与技术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随着技术差距的逐步缩小,开始逐步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路径转移,尤其是在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从而在某些技术领域实现追赶甚至超越技术先进国家,最终通过自主创新的全面实施以全面超越技术先进国家。针对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路径而言,应该采取“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路径,即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采取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路径,实现与先进国家技术齐头并进或者技术领先战略。但并不是所有的新兴产业都应该采取这种一步到位式的技术进步路径,对于那些技术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的新兴产业还是应该强调技术和人才的积累;而对于那些技术积累雄厚,人才丰裕的新兴产业则可以实现一步超越式技术进步路径。在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上,要着重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寻求超越,而不是在一些非核心技术上的超越,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技术上实现领先。
收稿日期:2012-04-27
注释:
①在两位行业代码的工业行业的统计中,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造业、塑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32个行业基本上都属于传统产业。
②由于中国在2009年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所以本文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将高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来衡量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
③根据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计算所得。
④目前高技术产业只有到2005年的相关数据。
⑤为了检验式(1)的适宜性,本文作出生产前沿函数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形式;技术进步对于时间不存在收敛的趋势,即没有技术进步;无效率值的分布趋势靠近0;技术无效率对于时间不存在收敛的趋势;初选模型中系数不显著项系数为0的五个假设,并采用广义似然率统计量(LR)来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和模型结果在此不再详述。
标签:后发优势论文; 模仿创新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传统制造业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 特征选择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新兴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