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 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特定的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的心理状态以及手术耐受性。结果:麻醉前,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耐受性优36例,良2例,耐受性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术前访视可增强患者术前的情绪情感水平,缓解不良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耐受性。
【关键词】术前访视;外科手术;心理状态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普及、深化,术前访视已经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以及体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RO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由此可见,对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价值已经被得到充分的肯定。现就目前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及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2月~4月收治的80例外科手术患者,纳入标准:①均志愿参与研究;②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③无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④文化程度小学以上,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严重疾病意者;②合并有糖尿病、肝硬化、心血管、肺部疾病等患者;③近期患功能性胃肠病,并接受胃肠动力药物治疗患者;④有精神病史、神经系统疾病者;⑤术后严重并发症。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8~56岁,平均(46.5±11.3)岁。普外科手术患者22例,骨科手术患者20例,妇科手术患者18例,泌尿科手术患者1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不实施术前访视;观察组由术日的巡回护士术前1d到病房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前评估巡回护士于术前1d仔细查阅病历。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联系,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护理要点,精神状态,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术前的各项检查是否完善;询问医生采取的术式,了解术中所需的特殊物品和器械,有无手术禁忌证,术前准备是否充分等。访视患者手术室护士应着装标准。举止端庄,态度谦和。首先向患者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的目的,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营养状况,肢体有无功能性障碍,有无活动性假牙,如有,应在入手术室前取下,避免佩戴任何首饰,隐形眼镜。根据患者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恰当地解释病情,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其次,介绍手术室的方位、布局,必要时可以向患者展示手术室的实景图片;告知其接送时间、流程,讲解术前准备工作及手术方式;介绍医生资历及技术水平、手术成功的典型事例、术中注意事项和术后护理;最后,检查心率、血压、呼吸,认真评估患者的皮肤、血管、脊柱,为麻醉,输液,手术做好充分准备。与患者沟通时,避免使用过多的医学术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语速语调恰到好处,避免吓到患者和家属;多倾听,以全面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增进护患沟通,让患者充分放下思想包袱,缓解心理压力。指标评估:①血压和心率:对患者术前的紧张状态做初步评估。以2组患者入院时的血压、心率为基础值,入手术室后测得的血压、心率为观察值,进行比较;②患者满意度调查:术后随访患者,发放并填写《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前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一天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耐受性比较
观察组手术耐受性优36例,良2例,耐受性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见表2。
3.讨论
无论何种手术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多数患者在面临手术时都会产生剧烈的焦虑反应,这种焦虑反应不仅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甚至会干扰手术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术前访视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措施①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整洁、干净,并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新,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轻音乐,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和对环境的陌生恐惧感。②护理人员应该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技术,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先进整洁环境和医护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进入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戒烟、禁食等。并耐心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特点、手术的大体过程以及成功实例,解除患者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③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形象,仪表端庄,举止大方,使患者产生依赖感和崇敬感。面对老年患者,要适宜地使用尊称,使其有被重视和受尊重的感觉。护理人员应主动积极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鼓励他们振作精神,让患者时刻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爱和支持,能够放松地配合治疗。
目前术前访视在整体护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整体护理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激励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不断研究、思考、探索、提高业务水平。还可以使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期,为手术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术前访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手术配合中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手术室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为使患者处于最佳状态迎接手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静.浅谈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5:85-86.
[2]覃秋云.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2:176.
[3]陈晓燕.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A]..2014年河南省现代手术室护理安全暨管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4:4.
论文作者:刘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患者论文; 术前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士论文; 状态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