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鱼人工繁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苟妮娜[1](2021)在《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文中认为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是我国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俗称钱鱼,属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白甲鱼属(Onychostoma)鱼类,常见于长江、黄河及其支流,是鲃亚科鱼类中分布最北的一种,秦岭是其重要的地理分布区域之一。多鳞白甲鱼曾为古代宫廷贡品,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由于滥捕及水环境变化等原因,该鱼野生资源量呈逐渐减少趋势,被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收录为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具有重要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经国家农业部批准,先后在陕西周至黑河和紫阳任河设立了两个“多鳞白甲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人工养殖工作,对该鱼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场上缺乏多鳞白甲鱼专用配合饲料,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该鱼专用配合饲料的研发工作势在必行。关于多鳞白甲鱼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很少,而脂质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多鳞白甲鱼为试验对象,以其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天然饵料脂质含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了日粮中脂肪水平、几种重要脂肪酸和油脂源对多鳞白甲鱼生长、营养价值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并探究了越冬期营养限制条件下,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特性,为多鳞白甲鱼专用配合饲料研发及其资源养护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鳞白甲鱼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天然饵料分析采用脂肪酸生物标志法分析多鳞白甲鱼的天然饵料组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野生多鳞白甲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季节变化对该鱼肌肉SFA、MUFA和PUFA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2)20:5n-3(EPA)和22:6n-3(DHA)是多鳞白甲鱼肌肉中含量最高的两种PUFA,其含量分别为6.04mg/g-6.47mg/g和7.06mg/g-7.55mg/g;(3)多鳞白甲鱼的天然饵料包括浮游植物、底栖藻类等植物性饵料以及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饵料;(4)春秋两季,硅藻对多鳞白甲鱼的食物贡献显着(P<0.05),夏季,绿藻和浮游动物对其食物贡献显着(P<0.05);(5)多鳞白甲鱼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范围为2.28%-13.19%。2.日粮脂肪水平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3%、6%、9%、12%和15%的5种等氮日粮(L3、L6、L9、L12和L15),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L9组试验鱼生长优于L3、L6和L15组(P<0.05);内脏指数(VSI)和肝脏指数(HSI)均随日粮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2)日粮脂肪水平为3.01%-9.01%时,血清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低(P<0.05);(3)肝脏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L15组肝脏脂滴较其他组多;(4)L9组多鳞白甲鱼幼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低(P<0.05);(5)脂肪酸组成主成分分析表明,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主要富集在肌肉中;(6)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升高,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的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脂肪水平为9.01%-11.95%时,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状况较好。基于回归分析认为,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对日粮脂肪的最佳需求水平为9.68%。3.日粮中几种重要脂肪酸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生化参数、抗氧化反应及脂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7种等氮等能的纯化日粮:分别添加三硬脂酸(对照组)、2%亚油酸(LA)、2%α-亚麻酸(LNA)、1%LA+1%LNA、1%二十碳五烯酸(EPA)、1%二十二碳六烯酸(DHA)、0.5%EPA+0.5%DHA。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初始体重:1.51±0.05 g)饲养试验。研究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LNA组和EPA+DHA组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显着提高(P<0.05),摄食添加LNA日粮试验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与EPA+DHA组相似;(2)肌肉和肝脏中18:2n-6、18:3n-3、20:5n-3和22:6n-3含量最高值分别出现在LA组、LNA组、EPA组和DHA组;(3)LA组血清胆固醇(CHOL)和TG浓度最高,但LA组和LA+LNA组之间的CHOL和TG无显着差异;(4)EPA组、DHA组和EPA+DHA组血清MD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肝脏中,EPA、DHA和EPA+DHA组的SOD活性最低,MDA含量最高(P<0.05);(5)LA组鱼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LA组中参与脂质合成代谢途径的FAS、ACC1和SREBP-1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对照组中参与脂质分解途径的ATGL、CPT1和PPARα基因表达水平最低,推测LA组日粮诱导鱼体脂肪含量的增加与部分脂质合成代谢基因的上调有关。研究认为,日粮中添加2%LNA或0.5%EPA+0.5%DHA(日粮中脂肪水平约为9%),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和健康。4.日粮中三种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血清参数、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豆油(SO)、亚麻油(LO)、裂殖壶藻油(AO)、混合油(MO,SO:LO:AO=1:1:1)和鱼油(FO,对照组)为油源,配制五种等氮日粮,开展为期8周的多鳞白甲鱼幼鱼(初始体重为1.86±0.07 g)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LO组和对照组(FO)试验鱼生长性能最佳,MO组和对照组(FO)鱼的SGR和FE无显着性差异(P<0.05);(2)肝脏和肌肉中18:2n-6、18:3n-3和22:6n-3分别在SO,LO和AO组含量最高(P<0.05);(3)SO组血清葡萄糖(GLU)、CHOL和TG浓度最高;(4)与对照组相比,SO和LO组试验鱼血清和肝脏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5)日粮中添加SO和LO显着上调了脂肪合成代谢基因的表达(P<0.05),AO组、MO组和FO组的脂肪分解代谢基因表达量均显着升高(P<0.05)。研究认为LO或MO是多鳞白甲鱼幼鱼日粮较好的油脂来源。5.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分别在越冬前期(0周,1G)、中期(12周,2G)和后期(24周,3G)采集多鳞白甲鱼样品,并对其肝脏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表明:(1)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鱼体重、VSI、HSI和腹腔脂肪指数(IPFI)总体呈下降趋势,与越冬前相比,越冬后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的粗脂肪含量显着下降(P<0.05)(2)与越冬前相比,越冬后多鳞白甲鱼肝脏中SFA、MUFA和PUFA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越冬前后,肌肉中SFA、MUFA和PUFA含量差异不显着;(3)在1G与2G、2G与3G,1G与3G对比组中分别发现4630、3976和231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说明越冬期的不同阶段对多鳞白甲鱼基因表达有显着影响,且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逐渐降低;(4)基因本体(GO)富集结果表明,DEGs主要与代谢和免疫相关,且大部分DEGs下调;(5)KOG富集结果表明,越冬过程中,与脂质转运和代谢相关的许多DEGs均下调。推测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的DEGs下调,可能导致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粗脂肪含量下降,而减缓代谢和延迟免疫可能是多鳞白甲鱼的越冬适应策略。综上所述,(1)多鳞白甲鱼肌肉中EPA和DHA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范围为2.28%-13.19%;(2)9.01%-11.95%脂肪水平的日粮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3)日粮中添加2%LNA或0.5%EPA+0.5%DHA(日粮脂肪水平为9%)有利于多鳞白甲鱼幼鱼的生长和健康;(4)亚麻油或混合植物油(豆油:亚麻油:裂殖壶藻油=1:1:1)为多鳞白甲鱼幼鱼日粮较好的油脂源;(5)越冬过程中,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的DEGs下调,可能导致多鳞白甲鱼机体和组织粗脂肪含量下降,而减缓代谢和延迟免疫可能是多鳞白甲鱼的越冬适应策略。
刘玥[2](2021)在《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与垂钓渔业现状研究》文中提出自2020年起,长江流域将开始长达十年的全面禁渔,渔民全部上岸并转业,不允许任何的生产性捕捞行为,力求恢复长江鱼类资源。在此之前,开展鱼类资源调查、积累水域鱼类本底资料的工作很重要。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一级支流,中游是嘉陵江鱼类最丰产的江段,然而有关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的系统调查已经是十年前的工作。目前嘉陵江干流梯级水利工程已建设完成15个,梯级水电站的修建使得嘉陵江的河道和流域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都会造成影响。此外,虽然垂钓活动对江河原生鱼类资源的影响较小,但是如果垂钓者的垂钓行为不规范甚至不合法,也将对鱼类资源造成较大破坏。本文以此入手,探究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以及垂钓渔业现状,以期为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为了探究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和垂钓渔业现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于2017-2019年间对嘉陵江中游展开了相关调查,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鱼类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调查,共统计鱼类标本22560尾,重约1914 kg,鉴定有鱼类94种,隶属于7目18科58属,其中有中国特有种44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6种。根据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划分,有易危种8种,包括方氏鲴(Xenocypris fangi)、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ma)等;近危种1种,为汪氏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wangi),其余鱼种皆为无危或数据缺乏。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划分,嘉陵江中游的优势鱼种为蛇鮈(Saurogobio dabryi)、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光泽拟鲿(Pseudobagrus nitidus)5种。嘉陵江中游鱼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845,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9.278,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26,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C为0.117。与十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嘉陵江中游鱼类群落的多样性上升、优势种的优势地位弱化。鱼类群落结构聚类分析显示,在5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将10个江段划分为3个群组,群组Ⅰ为草街库区,群组Ⅱ为亭子口库区,群组Ⅲ包括沙溪库区、金银台库区、新政库区等8个江段;组间相似性检验结果显示Global R=0.878,P=0.002<0.05,表明各群组间存在显着差异;群组Ⅲ的组内平均相似性为57.93%,鲫、黄尾鲴、蛇鮈、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大鳍鳠(Hemibagrus macropterus)和鲤是对组内相似性有贡献的主要物种;群组Ⅰ与群组Ⅱ、群组Ⅰ与群组Ⅲ、群组Ⅱ与群组Ⅲ之间的组间平均相异性分别为57.74%、56.02%、53.19%,方氏鲴、蛇鮈、光泽拟鲿和黄尾鲴是对各组间相异性贡献度较高的几个分歧种。鱼类生态类型统计分析显示,嘉陵江中游鱼类繁殖类型以产粘性卵鱼类为主,食性类型以肉食性和杂食性为主,鱼类栖息水层类型占比较大的是底层生活的鱼类。共发现9种外来鱼类,其中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已在此形成稳定种群,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和镜鲤可能已形成一定的种群,其余种类仅采到少数几尾个体,应为养殖逃逸。(2)嘉陵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调查,共统计单船渔获物138船,测量17 959尾鱼,重约1 594 Kg,由5目13科47属76种鱼类组成。根据渔获物信息确定水域主要经济鱼类种类,运用FiSATⅡ软件分析了鲤、鲫、黄尾鲴、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hanodichthys mongolicus)、黄颡鱼、蛇鮈7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参数和生长特性;通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尾/(船×天)]计算每种鱼的年捕捞量,从而利用FiSATⅡ软件初步估算其资源量,并以此推算嘉陵江中游鱼类的总资源量。结果显示,7种鱼的生长指数b在2.86-3.03之间,均为匀速生长;7种鱼的生长系数K皆大于0.2,为快速生长型;生长性能指数φ′在4.40-5.30之间;仅蛇鮈的E值小于Emax,资源利用不足,其余鱼种E值皆大于Emax,资源过度开发;黄颡鱼的拐点年龄ti最大(4.26龄),蛇鮈最小(1.58龄),其余大多在3龄以内;鲤、鲫、黄尾鲴、翘嘴鲌、蒙古鲌、黄颡鱼和蛇鮈的年资源重量依次为3 883 t、9 246 t、2 469 t、1 259 t、862 t、376 t、1 391 t,嘉陵江中游鱼类的年总资源量为37 400 t。研究发现,嘉陵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因遭到过度捕捞而同时存在群落结构和种群结构层面的小型化;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开发过度,开捕体长应控制在拐点体长以上。(3)垂钓渔业调查结果显示,嘉陵江中游垂钓活动有以下特征:垂钓者年龄跨度大、职业组成多样,但以退休人员和中老年人为中坚力量;秋季垂钓活动最旺盛,阴天是垂钓者最偏爱的天气;各种钓具、饵料丰富多样,钓具以手竿为主,饵料以商品饵料为主;垂钓者对钓具、饵料等投入较高,所选择的垂钓地点一般都与居住地相隔不远,因此在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其他方面上几乎不产生消费;垂钓对象以鲤和鲫为主,也有蒙古鲌、鲴类、翘嘴鲌、(?)类、黄颡鱼类等多种鱼类;大部分垂钓者最大单次垂钓量在5 kg以内,平均单次垂钓量在0.5 kg以内;渔获物的处理以自留为主,只有不到10%的垂钓者会出售渔获物,不到2%的垂钓者选择放生;垂钓者密度平均约为6.4人/km,估算嘉陵江中游垂钓者数量约为4 041人,年垂钓总量约为279 t。研究发现,嘉陵江中游垂钓者就近开展垂钓活动以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未发现违法垂钓行为,垂钓鱼种皆为常见经济鱼类,渔获量尚不会对鱼类资源构成较大威胁。
苟妮娜,王开锋[3](2021)在《多鳞白甲鱼生物学与繁育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是一种淡水杂食性经济鱼类,过度捕捞及水环境变化使其数量逐渐减少,已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易危动物。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多鳞白甲鱼生物学和繁育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形态、遗传、分布、食性和生长等生物学特性,亲鱼培育、人工催产、繁殖、胚胎发育、鱼苗养殖以及常见病害防治等,并结合鱼类资源养护及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多鳞白甲鱼种质资源保护及养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陈飞雄,张显波,周其椿,赵飞,樊均德,廖泽龙,贺兵,李正友,袁再孝,李建光[4](2020)在《粗须白甲鱼人工繁殖试验》文中研究指明粗须白甲鱼(Onychostoma barbata)是贵州省梵净山周边山溪河流重要的野生小型淡水名贵经济鱼类。为保护好这一野生资源及其产业化开发奠定基础,在铜仁市江口县进行了粗须白甲鱼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次胸鳍基部注射法,第1次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4μg和地欧酮(DOM)2 mg,间隔12h后再注射HCG 1 200IU/kg、LHRH-A24μg/kg和DOM 4mg/kg,可成功催产粗须白甲鱼亲鱼,雌、雄鱼催产率分别达60.0%和100.0%;采用干法授精,受精率达62.7%以上;采用孵化桶方式孵化,孵化率达84.0%。
杨晨浩[5](2020)在《Caveolin-1参与脂肪酸代谢影响多鳞白甲鱼卵巢发育》文中研究指明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白甲鱼属,俗称钱鱼,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淡水鱼类之一。多鳞白甲鱼属于非典型洞穴鱼类,有水中―活化石‖之称。但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这一珍贵鱼种的野生资源濒临灭绝。为保护这一野生珍稀鱼类种质资源,我们课题组开展了人工驯养试验,突破了人工繁殖技术,发现了多鳞白甲鱼在繁殖期间存在卵巢和卵子发育不同步的现象。本研究以繁殖期多鳞白甲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分析了繁殖期多鳞白甲鱼亲鱼卵巢不同状态的卵子与胚胎的脂肪酸组成,进而比较分析了3月份(出泉期)与6月份(繁殖期)成年多鳞白甲鱼卵巢转录组,通过生物信息学解析了脂肪酸代谢的相关基因,筛选出繁殖期卵巢高表达基因caveolin-1,之后通过q PCR和免疫组化分析不同阶段卵巢、精巢和肝脏的caveolin-1的表达与定位,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多鳞白甲鱼亲鱼繁殖期特征及产卵规律研究繁殖期多鳞白甲鱼亲鱼观测结果显示性成熟雌鱼卵巢内同时存在未熟卵子、成熟卵子和过熟卵子,不同雌鱼不同类型卵子占比存在差异,其受精后胚胎存活率可能与卵子质量相关。结果表明多鳞白甲鱼产卵类型为分批不同步型。2.多鳞白甲鱼卵子与胚胎脂肪酸含量测定及分析卵子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过熟卵子中葵酸(C10:0)占比低于成熟卵子,且未成熟卵子中未检测出葵酸。成熟卵子、精子和胚胎脂肪酸测定结果显示正常胚胎脂肪酸占比更接近于卵子,与精子差异较大。在水温18±1℃,孵化72h后的死胚中亦未能检测出葵酸。各样品脂肪酸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成熟卵子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低。结果表明葵酸(C10:0)可能是正常卵子和正常胚胎的重要组成成分。3.3月份与6月份成年多鳞白甲鱼卵巢组织转录组比较比较分析3月份与6月份多鳞白甲鱼卵巢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6月份卵巢与3月份卵巢相比,共有3948个基因显着上调(46.66%),4514个基因显着下调(53.34%);GO富集分析到28745个基因,在生物过程中至少有7个基因与脂肪组织发育有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有59个基因可能与脂肪酸的代谢相关;基于卵巢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筛选出6月份多鳞白甲鱼卵巢中10种影响脂肪酸代谢的高表达基因,在这些基因中,GO和KEGG注释结果均显示caveolin-1与脂质代谢显着相关。4.多鳞白甲鱼caveolin-1序列比对及其不同发育阶段肝脏、精巢、卵巢的表达及定位分析多鳞白甲鱼caveolin-1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多鳞白甲鱼caveolin-1在不同物种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但其亲缘关系与鱼类相对较近,与高等哺乳动物较远。caveolin-1在肝脏中的表达定位结果呈现季节差异,可能与肝脏中脂质含量呈正相关,其蛋白定位于肝脏细胞的膜结构中;在成年多鳞白甲鱼精巢中,caveolin-1在繁殖期精巢中高表达,并且在繁殖期定位于精子表面;在不同时期成年多鳞白甲鱼卵巢组织中,caveolin-1在6月份卵巢中表达量最高,而且在繁殖期成熟卵子中表达量也最高,免疫组化显示,caveolin-1定位于各级卵母细胞中。综上所述,本试验进一步证明了多鳞白甲鱼为分批不同步产卵类型的鱼类;并且葵酸(C10:0)可作为成熟正常卵子以及存活胚胎的分子标记;caveolin-1在肝脏中的表达定位结果表明caveolin-1表达水平与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同时发现了在多鳞白甲鱼精巢和卵巢中caveolin-1表达定位呈现显着的季节变化,据此推测caveolin-1可能通过影响脂肪酸代谢调控性腺发育。
唐容[6](2020)在《任河和大宁河多鳞白甲鱼生物学及遗传学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是已知的鲃亚科鱼类中唯一能够广泛分布到长江以北黄河、淮河、海河水系的一个种,在重庆境内仅任河和大宁河有分布。本研究于2019年7月至10月在任河和大宁河采集多鳞白甲鱼,共374尾,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传统形态学、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二代测序技术等对这两条河流多鳞白甲鱼的年龄和生长特性、形态学和遗传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全面了解多鳞白甲鱼在两条河流的表型适应性特征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为我国多鳞白甲鱼的野生资源保护和群体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有以下3个方面:1.首先,多鳞白甲鱼的鳞片为圆鳞,年轮围绕鳞焦呈闭合同心圆排列,年轮特征主要表现为典型的切割型,适合5龄及以下鱼类的鉴定;多鳞白甲鱼主鳃盖骨为近似不规则四边形,表面轮纹平行排列,在自然光下,处理好的鳃盖骨上明暗相间的环纹肉眼可见,但部分低龄个体副轮较多;多鳞白甲鱼的椎骨为双凹型,在解剖镜下用入射光观察,可以清楚的看到椎骨上明暗交替的同心环纹,且适合10龄以下鱼类的鉴定。脊椎骨年龄读数的总吻合率高于鳞片和鳃盖骨的总吻合率。脊椎骨与鳃盖骨的吻合率为81.77%,与鳞片的吻合率较高,为89.81%。因此,在本研究三种年龄鉴定材料中,脊椎骨为多鳞白甲鱼年龄鉴定的最佳材料。多鳞白甲鱼任河群体共7个年龄组,且最大年龄为7龄,对应的体长最大值为221.8 mm,体重最大值为192.2 g;多鳞白甲鱼大宁河群体共9个年龄组,且最大年龄为10龄,对应的体长最大值为261.8 mm,体重最大值为251.8 g。两个群体的优势年龄组均为2龄,任河群体2龄个体占总样本的45.6%;大宁河群体2龄个体占总样本的50.8%。多鳞白甲鱼任河群体和大宁河群体的体长(L)和体重(W)关系表现为异速生长,任河群体:Wt=1.492×10-5L3.010(R2=0.969,n=250),大宁河群体:Wt=0.471×10-5L3.219(R2=0.984,n=124),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描述两个群体的生长特性,任河群体:Lt=341.722[1-e-0.126(t+1.266)],Wt=631.506[1-e-0.126(t+1.266)]3.010;大宁河群体:Lt=371.053[1-e-0.106(t+1.647)],Wt=879.170[1-e-0.106(t+1.647)]3.219。估算多鳞白甲鱼任河群体和大宁河群体的拐点年龄分别为4.44龄和5.06龄,任河群体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75.2 mm、84.6 g;大宁河群体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88.8 mm、99.9 g。2.其次,分别对采自任河的158尾和大宁河的108尾多鳞白甲鱼样本进行形态学数据采集,共测量19项可量性状和14项框架结构性状,并对7项可数性状进行计数。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群体之间共有3个可数性状和24个形态学度量指标存在着显着性差异(P<0.05);差异结果表明,虽然两群体的最高差异系数达0.962,但是两个群体的表观形态差异未达到亚种的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从33组校正后的形态学度量指标提出的前8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4.1%,其中头部和鳍条的长度对两群体间的差异贡献率较大;判别分析筛选出了14个对区分两个群体贡献较大的形态学量度指标,并建立了两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式,经判别得出两群体的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7.0%。3.最后,通过二代测序平台、软件拼接技术对两个群体各3尾(共6尾,RH.1、RH.2、RH.3、DNH.1、DNH.2、DNH.3)多鳞白甲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6个样品的序列全长介于1655716559 bp之间,线粒体基因组构成基本一样,一共编码37个基因:即13个m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和22个t RNA基因(16S r RNA,12S r RNA),另外还有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区)。6个样品除了D-loop区的序列长度不一致外,其余基因序列长度均相等,蛋白质编码基因长度为11409 bp;t RNA编码基因长度为1563 bp;r RNA编码基因长度为2582 bp。6个样品T、C、A、G碱基含量近乎相同,A碱基含量最高,介于31.27%31.29%之间;G碱基含量最低,大多数样本均为16.21%,仅1个样本为16.19%;AT的含量为55.80%左右,明显高于GC含量(约44.19%),表明多鳞白甲鱼线粒体基因组具有AT偏好性。对6个样本的线粒体全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个群体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0280.0127,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0000.0109,表明两个群体个体间亲缘关系非常接近,未达到亚种分化的水平。依据现有研究结果,使用22种鱼类(包括同属鱼类8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在白甲鱼属类群进化体系中,台湾白甲鱼是最早独立分化出来的鱼种,多鳞白甲鱼与细长白甲鱼、粗须白甲鱼,小口白甲鱼聚为一大支,与小口白甲鱼亲缘关系最近,与高体白甲鱼和稀有白甲鱼亲缘关系最远。
刘德[7](2020)在《多鳞铲颌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多鳞铲颌鱼Varicorhinus macrolepis属鲤科、鲃亚科、突吻鱼属,别称石口鱼、钱鱼、赤鳞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药用保健价值高,其DHA、EPA含量分别为6.20%、2.89%,分别是鲨鱼的48倍和32倍。一般栖息在砾石底质、水清温低、流速较大、海拔300—1500米的山涧水溪。其主要产地是鄂西山地、秦巴山区、太行山脉,在山东泰山也有自然分布,是山东、甘肃等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在重庆地区主要分布在大宁河上游水域,个体比山东地区个体大很多(泰山地区成鱼体长一般不超过20厘米,体重不超过100克),最大可达1公斤以上,但野生资源相对匮乏。2015年在西南地区首次获得人工繁殖成功,多鳞铲颌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对野生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名特优水产的发展和土着鱼类的开发和增殖资源、恢复种群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以重庆境内大宁河流域的多鳞铲颌鱼亲鱼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鳞铲颌鱼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探讨多鳞铲颌鱼在不同催产药物、不同催产剂量等同条件下的人工繁殖的结果;研究多鳞铲颌鱼胚胎发育特征、不同温度下多鳞铲颌鱼的胚胎发育以及多鳞铲颌鱼的苗种培育模式、生长特性。为多鳞铲颌鱼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为多鳞铲颌鱼的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多鳞铲颌鱼的人工繁殖在水温为17℃的条件下,对多鳞铲颌鱼可以进行不同催产剂量的人工催产对比实验,所用的催产药物为:鲤鱼脑垂体(P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试验分为自然产卵、一次注射组以及两次注射组。结果显示使用两次注射组(第一针:LRH-A?4μg/kg+PG20mg/kg,第二针:LRH-A?10μg/kg+HCG 1000IU/kg+PG 8mg/kg)效果较好。本次人工繁殖实验累积使用雌鱼624条,雄鱼1384尾,成功催产雌鱼322尾,催产率为51.60%,受精率为72.00%,孵化率为61.33%,出苗数为243840尾。多鳞铲颌鱼的胚胎发育多鳞铲颌鱼成熟受精卵为球形属于沉性卵,具有粘性,一般呈金黄色或者白色,相对透明,饱满圆润,吸水膨胀后的卵径为(2.87±0.36)mm,而未受精卵为灰白色,不透明。在水温为(17.2±0.5)℃的条件下,多鳞铲颌鱼胚胎耗时147 h30 min累积积温2582.56℃·h孵化出膜,共划分为以下7个阶段:受精卵形成期(0-1 h48 min)、卵裂期(3 h38 min-7 h38 min)、囊胚期(9 h32 min-22 h02min)、原肠胚期(33 h15 min-45 h19 min)、神经胚形成期(50 h24 min-53 h55min)、器官形成期至破膜(56 h-147 h30 min)。多鳞铲颌鱼早期苗种培育多鳞铲颌鱼初孵化出来的仔鱼全长(8.86±0.52)mm,体重(0.00444±0.00014)g。眼色素于2 d时开始出现并逐渐加深,8 d时仔鱼腹腔出现鳔一室,21 d出现鳔二室,同时仔鱼卵黄被完全吸收,完全营外源性营养,34 d开始出现鳞片,进入稚鱼期,70 d鳞片遍及全身,体型和体色接近成鱼,进入幼鱼阶段。本次实验中,对人工繁殖的多鳞铲颌鱼的苗种进行了85 d的喂养,累计获得多鳞铲颌鱼苗种24.4万尾,苗种存活率达到了61.33%,平均体长为40.17mm。多鳞铲颌鱼仔稚鱼的体长、体重以及养殖时间这三因素之间除体长与养殖时间呈线性增长关系外其他均呈现为多项式函数增长关系。在西南地区首次实现了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的成功,其培育方式所需设备为日常养殖设备,操作简便,且保证了鱼苗的存活率,是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模式。
高遥[8](2019)在《秦巴多鳞白甲鱼形态组织学特征和生物钟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文中提出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是一种珍贵的野生濒危物种,中国本土鱼类,被誉为鱼类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物种多样性,在我国陕西秦巴山区为优势种群。多鳞白甲鱼具有独特的入泉越冬习性,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入泉期,入泉时期鱼集群钻入洞穴越冬,其余月份则为繁殖期(非入泉期),栖息于露天山溪,因此一年当中多鳞白甲鱼有近半时间在黑暗洞穴环境中度过,为非典型洞穴鱼类。本研究以秦巴山区多鳞白甲鱼为研究对象,从表观形态、组织结构和基因表达三个方面,探讨了多鳞白甲鱼对入泉越冬习性的适应性。实验分别于3月份(入泉末期)、6月份(繁殖期)、10月份(入泉前期)、次年1月份(入泉中期)四个时期开展,利用传统形态测量、组织切片观察和基因定量检测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秦巴多鳞白甲鱼作为非典型洞穴鱼类,与在繁殖期相比,在入泉越冬期其眼径、体高和尾柄高的相对值显着减小。(2)成年多鳞白甲鱼的心、肝、脾、肾、肠、精巢和卵巢的组织学结构在入泉越冬期和繁殖期呈现明显差异:繁殖期多鳞白甲鱼的心脏外缘壁层明显,肝细胞脂肪沉积增多,脾脏红白髓结构明显,肾小管数量上升,肠道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性腺内不同发育阶段的卵子数量明显增多。(3)克隆多鳞白甲鱼6条生物钟相关基因的CDS序列,同源比对与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亲缘关系均与斑马鱼较近。并且qRT-PCR分析显示,上述基因在各组织器官中表达,表达水平在入泉期与繁殖期存在显着差异。(4)进一步发现cipc与cry1基因的同源异构体在同一时期同一器官中存在表达差异。成年多鳞白甲鱼在3月份(入泉末期)、6月份(繁殖期)与10月份(入泉前期),cipc与cry1同源异构体表达量均随月份发生变化,逐渐呈现相反表达模式。上述结果表明:多鳞白甲鱼作为非典型洞穴鱼类,在入泉越冬期与繁殖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组织、形态特征,在此期间,多鳞白甲鱼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水平也会随月份发生显着变化。
张君[9](2019)在《多鳞白甲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试验》文中提出介绍了湖北省竹山县龙背湾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在2016~2017年分别开展的多鳞白甲鱼的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探索掌握的一些技术操作方法。
刘超,龙命雄[10](2018)在《白甲鱼人工繁殖经验总结》文中指出白甲鱼为长江中、上游重要的名优鱼类,也是四川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本文通过2013~2017年连续4年对白甲鱼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的繁殖技术进行经验总结。分别从亲鱼的培育,亲鱼的雌雄鉴别,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与孵化和亲鱼的产后护理几个方面详述了人工繁殖值得注意的操作细节。经过连续4年的人工繁殖,白甲鱼的受精率可达90%以上,孵化率达到85%以上。
二、甲鱼人工繁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鱼人工繁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脂质营养需求 |
1.1.1 日粮脂肪水平 |
1.1.2 必需脂肪酸 |
1.1.3 日粮油脂源 |
1.2 日粮脂质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2.1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2.2 日粮脂肪酸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2.3 日粮油脂源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
1.3 鱼类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组成和饵料分析 |
1.3.1 天然状态下鱼类体组成 |
1.3.2 天然饵料分析——脂肪酸标志法 |
1.4 越冬条件下鱼类生理生化及代谢研究 |
1.5 多鳞白甲鱼营养研究进展 |
1.5.1 生物学特性 |
1.5.2 生活习性 |
1.5.3 营养价值研究 |
1.6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多鳞白甲鱼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天然饵料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粗脂肪及脂肪酸测定 |
2.2.3 脂肪酸标志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生物学指标 |
2.3.2 不同季节多鳞白甲鱼肌肉的脂肪酸含量 |
2.3.3 不同季节硅藻和绿藻脂肪酸标志 |
2.3.4 不同季节绿藻脂肪酸标志 |
2.3.5 不同季节浮游动物脂肪酸标志 |
2.3.6 不同季节原生动物脂肪酸标志 |
2.3.7 不同季节水生昆虫脂肪酸标志 |
2.3.8 不同季节底栖动物脂肪酸标志 |
2.3.9 主成分分析 |
2.3.10 天然饵料的脂肪含量 |
2.4 讨论 |
2.4.1 多鳞白甲鱼肌肉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
2.4.2 基于脂肪酸标志法的天然饵料分析 |
第三章 日粮脂肪水平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试验日粮 |
3.2.2 试验条件 |
3.2.3 采样 |
3.2.4 组分测定 |
3.2.5 脂肪酸测定 |
3.2.6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3.2.7 抗氧化能力测定 |
3.2.8 组织切片制作及观察 |
3.2.9 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m RNA表达量 |
3.2.10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生长表现 |
3.3.2 体成分 |
3.3.3 肌肉、肝脏和肠道的脂肪酸组成 |
3.3.4 血清生化指标 |
3.3.5 肝脏抗氧化指标 |
3.3.6 肝脏组织学结构 |
3.3.7 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3.4 讨论 |
3.4.1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3.4.2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3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4 日粮脂肪水平对鱼类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四章 日粮中几种重要脂肪酸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生化参数、抗氧化反应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试验日粮配方 |
4.2.2 试验鱼和饲养条件 |
4.2.3 采样 |
4.2.4 体成分 |
4.2.5 脂肪酸组成 |
4.2.6 血清生化参数 |
4.2.7 抗氧化参数 |
4.2.8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生长 |
4.3.2 体成分 |
4.3.3 肌肉和肝脏的脂肪酸组成 |
4.3.4 血清生化指标 |
4.3.5 抗氧化参数 |
4.3.6 脂质相关基因表达 |
4.4 讨论 |
4.4.1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4.4.2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4.3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4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5 日粮中脂肪酸对鱼类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五章 日粮中三种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多鳞白甲鱼幼鱼生长、脂肪酸组成、血清参数、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日粮配制 |
5.2.2 饲养试验 |
5.2.3 采样 |
5.2.4 体成分分析 |
5.2.5 脂肪酸组成分析 |
5.2.6 血清生化指标 |
5.2.7 抗氧化能力 |
5.2.8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 |
5.2.9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生长和生物学参数 |
5.3.2 体成分 |
5.3.3 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 |
5.3.4 血清生化指标 |
5.3.5 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 |
5.3.6 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5.4 讨论 |
5.4.1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5.4.2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4.3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4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5.4.5 日粮中不同油脂源对鱼类脂代谢基因的影响 |
第六章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的体脂状况及其调节机制 |
6.1 引言 |
6.2 材料方法 |
6.2.1 动物标本采集 |
6.2.2 RNA提取和转录组测序 |
6.2.3 转录组组装和注释 |
6.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6.2.5 实时定量PCR |
6.2.6 统计分析 |
6.3 结果 |
6.3.1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生长参数 |
6.3.2 越冬过程中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分 |
6.3.3 测序和转录装配 |
6.3.4 功能注释 |
6.3.5 DEGs表达差异分析 |
6.3.6 DEGs功能富集分析 |
6.3.7 DEGs的维恩图分析 |
6.3.8 RT-qPCR验证RNA-Seq结果 |
6.4 讨论 |
6.4.1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DEGs的表达 |
6.4.2 越冬过程中多鳞白甲鱼脂代谢的调节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与垂钓渔业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嘉陵江鱼类资源调查史 |
1.3 鱼类生物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
1.3.1 鱼类生物多样性分析 |
1.3.2 聚类分析 |
1.4 鱼类生长、开发和资源量的估算 |
1.4.1 鱼类生长方程 |
1.4.2 鱼类开发率的估算 |
1.4.3 鱼类资源量的估算 |
1.5 我国休闲垂钓渔业研究状况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嘉陵江中游鱼类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调查方法 |
2.1.2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 |
2.2.1 鱼类物种组成 |
2.2.2 鱼类分布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
2.2.3 鱼类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
2.2.4 鱼类生态类型 |
2.2.5 外来鱼类种类及分布 |
2.3 讨论 |
2.3.1 历史记录种此次未调查到原因分析 |
2.3.2 鱼类生物多样性现状 |
2.3.3 鱼类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
2.3.4 不同江段鱼类繁殖类型 |
2.3.5 防范外来鱼类入侵 |
2.3.6 增殖放流对于补充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所起到的作用 |
2.4 结论 |
第3章 嘉陵江中游7 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长特性及资源量 |
3.1 研究方法 |
3.1.1 调查方法 |
3.1.2 数据分析方法 |
3.2 结果 |
3.2.1 渔获物的总体情况 |
3.2.2 嘉陵江7 种主要经济鱼类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3.2.3 生长方程和种群参数 |
3.2.4 生长特性与拐点年龄 |
3.2.5 资源量估算 |
3.3 讨论 |
3.3.1 嘉陵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的变化 |
3.3.2 嘉陵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的生长特性 |
3.3.3 嘉陵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开发现状 |
3.4 结论 |
第4章 嘉陵江中游垂钓渔业现状调查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2.1 垂钓人员的人口学特征 |
4.2.2 垂钓人员的行为特征 |
4.2.3 垂钓对象和日渔获量 |
4.2.4 嘉陵江中游休闲垂钓人数和年垂钓量 |
4.3 讨论 |
4.3.1 嘉陵江中游垂钓者对季节和天气的选择 |
4.3.2 嘉陵江中游垂钓者的消费意愿分析 |
4.3.3 对垂钓者的建议 |
4.3.4 对休闲垂钓管理者的建议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渔民走访调查问卷》中各种鱼类出现频次 |
附录 Ⅱ 嘉陵江中游鲤的资源量 |
附录 Ⅲ 部分经济鱼类和外来鱼类采集照片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实践情况 |
致谢 |
(3)多鳞白甲鱼生物学与繁育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
1.1 形态特征、核型与遗传 |
1.2 分布特点与生活习性 |
1.3 食性与生长特征 |
1.4 繁殖习性与特征 |
2 人工催产与繁殖 |
3 胚胎及早期发育 |
4 人工养殖 |
5 病害防治 |
6 展望 |
(4)粗须白甲鱼人工繁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亲鱼来源与暂养 |
1.2 亲鱼催产 |
1.3 人工授精 |
1.3.1 精卵获取 |
1.3.2 授精 |
1.4 受精卵孵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催产效果 |
2.1.1 雌鱼 |
2.1.2 雄鱼 |
2.2 授精与孵化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5)Caveolin-1参与脂肪酸代谢影响多鳞白甲鱼卵巢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多鳞白甲鱼及影响其卵巢发育因素的介绍 |
1.1 多鳞白甲鱼研究现状 |
1.1.1 多鳞白甲鱼的名称由来 |
1.1.2 多鳞白甲鱼的地理分布及生态特点 |
1.1.3 多鳞白甲鱼的食性组成 |
1.1.4 多鳞白甲鱼的生存及人工养殖情况 |
1.1.5 多鳞白甲鱼研究面临的问题 |
1.2 脂肪酸研究进展 |
1.3 caveolin-1 研究进展 |
1.3.1 caveolin-1 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1.3.2 caveolin-1 与脂肪酸 |
1.3.3 caveolin-1 与卵巢发育 |
1.4 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多鳞白甲鱼亲鱼繁殖期特征及产卵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样本观测及统计 |
2.2.1 样本观测 |
2.2.2 样本统计 |
2.3 实验结果 |
2.3.1 繁殖期多鳞白甲鱼形态特征 |
2.3.2 繁殖期多鳞白甲鱼卵巢及卵子状态 |
2.3.3 繁殖期多鳞白甲鱼胚胎发育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多鳞白甲鱼卵子与胚胎脂肪酸含量测定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和测量方法 |
3.2.1 试验材料的采集 |
3.2.2 脂肪酸含量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不同质量鱼卵脂肪酸组成分析 |
3.3.2 卵子、精子、正常胚胎脂肪酸组成分析 |
3.3.3 受精后第三天正常胚胎、死胚脂肪酸组成分析 |
3.3.4 多鳞白甲鱼各样品不同类型脂肪酸占比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3月份与6月份多鳞白甲鱼卵巢组织转录组比较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检测 |
4.2.1 样品的采集 |
4.2.2 检测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3月份与6月份卵巢组织相关性分析 |
4.3.2 3月份与6月份卵巢组织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4.3.3 3月份与6月份卵巢组织基因的富集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多鳞白甲鱼caveolin-1 序列比对及其不同发育阶段肝脏、精巢、卵巢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
5.1 试验材料与检测方法 |
5.1.1 样品的采集 |
5.1.2 总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
5.1.3 基因qRT-PCR检测 |
5.1.4 进化树分析 |
5.1.5 组织结构观察 |
5.1.6 数据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cDNA序列比对及氨基酸序列比对 |
5.2.2 进化树分析 |
5.2.3 不同发育季节成年多鳞白甲鱼肝脏、精巢、卵巢及三种类型卵子中caveolin-1 的表达水平与定位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任河和大宁河多鳞白甲鱼生物学及遗传学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多鳞白甲鱼的研究概况 |
1.1.1 多鳞白甲鱼的形态特征 |
1.1.2 多鳞白甲鱼的年龄与生长 |
1.1.3 多鳞白甲鱼的繁殖习性 |
1.1.4 多鳞白甲鱼的摄食习性 |
1.1.5 多鳞白甲鱼遗传学研究进展 |
1.1.6 多鳞白甲鱼的繁殖技术 |
1.2 鱼类生物学相关研究方法 |
1.2.1 年龄鉴定方法 |
1.2.2 生长分析 |
1.3 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 |
1.3.1 形态学研究 |
1.3.2 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多鳞白甲鱼两个地理群体的年龄与生长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本采集及处理 |
2.1.2 年龄材料处理 |
2.1.3 年龄鉴定 |
2.1.4 计算公式 |
2.1.5 图片及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 |
2.2.2 3种年龄材料的比较分析 |
2.2.3 两群体的年龄结构 |
2.2.4 两群体体长与体重分布 |
2.2.5 两群体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2.2.6 生长方程 |
2.2.7 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 |
2.3 讨论 |
2.3.1 多鳞白甲鱼年龄鉴定材料的确定 |
2.3.2 多鳞白甲鱼任河群体与大宁河群体生长状况 |
2.3.3 多鳞白甲鱼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
第3章 多鳞白甲鱼两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学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本来源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任河群体与大宁河群体的形态差异比较 |
3.2.2 任河群体与大宁河群体的主成分分析 |
3.2.3 任河群体与大宁河群体的判别分析 |
3.3 讨论 |
3.3.1 多鳞白甲鱼任河群体和大宁河群体的形态差异 |
3.3.2 多鳞白甲鱼任河群体和大宁河群体形态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多鳞白甲鱼两个地理群体线粒体基因组结构比较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1 样本采集 |
4.1.2 主要实验仪器 |
4.1.3 主要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2.2 DNA样品质量检测 |
4.2.3 测序数据及质量控制 |
4.2.4 线粒体序列组装 |
4.2.5 线粒体全基因组注释与分析 |
4.2.6 系统进化树构建 |
4.3 结果 |
4.3.1 基因组DNA提取与质量鉴定 |
4.3.2 测序数据及质量控制结果 |
4.3.3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比较分析 |
4.4 讨论 |
4.4.1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
4.4.2 遗传距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3 线粒体基因组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7)多鳞铲颌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多鳞铲颌鱼简介 |
1.2.1 多鳞铲颌鱼的生物学特性 |
1.2.2 多鳞铲颌鱼的繁殖习性 |
1.2.3 多鳞铲颌鱼的食性 |
1.2.4 多鳞铲颌鱼的分布范围以及种群现状 |
1.3 鱼类的人工繁殖 |
1.3.1 亲鱼培育 |
1.3.2 催产药物 |
1.3.3 人工授精 |
1.3.4 孵化 |
1.4 胚胎发育研究 |
1.4.1 受精卵 |
1.4.2 外界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
1.5 苗种培育研究 |
1.5.1 苗种培育配套模式 |
1.5.2 仔、稚鱼的发育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多鳞铲颌鱼的人工繁殖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3.1 多鳞铲颌鱼雌雄鉴别情况 |
2.3.2 多鳞铲颌鱼的催产情况 |
2.3.3 多鳞铲颌鱼的人工授精情况 |
2.3.4 多鳞铲颌鱼注射组优劣比较 |
2.4 讨论 |
2.4.1 多鳞铲颌鱼人工繁殖技术关键 |
2.4.2 多鳞铲颌鱼的催产 |
2.4.3 多鳞铲颌鱼的受精方式 |
第3章 多鳞铲颌鱼的胚胎发育观察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3.1 多鳞铲颌鱼的胚胎发育观察 |
3.3.2 多鳞铲颌鱼胚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育情况 |
3.4 讨论 |
3.4.1 多鳞铲颌鱼胚胎发育特点 |
3.4.2 温度对多鳞铲颌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
3.4.3 多鳞铲颌鱼胚胎发育注意事项 |
第4章 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场地 |
4.2.2 苗种来源 |
4.2.3 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 |
4.2.4 多鳞铲颌鱼仔、稚鱼发育 |
4.3 结果 |
4.3.1 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结果 |
4.3.2 多鳞铲颌鱼早期发育结果 |
4.3.3 多鳞铲颌鱼仔、稚鱼生长特性结果 |
4.4 讨论 |
4.4.1 多鳞铲颌鱼苗种培育 |
4.4.2 多鳞铲颌鱼早期发育观察 |
4.4.3 多鳞铲颌鱼生长特性研究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秦巴多鳞白甲鱼形态组织学特征和生物钟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多鳞白甲鱼研究现状 |
1.1.1 多鳞白甲鱼的地理分布 |
1.1.2 多鳞白甲鱼的生存现状 |
1.1.3 多鳞白甲鱼的生活习性 |
1.1.4 多鳞白甲鱼的生长发育 |
1.1.5 多鳞白甲鱼的食性组成 |
1.1.6 多鳞白甲鱼的人工养殖 |
1.1.7 多鳞白甲鱼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
1.2 洞穴鱼类研究现状 |
1.2.1 洞穴鱼类与多鳞白甲鱼 |
1.2.2 洞穴鱼类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
1.3 形态学测量 |
1.3.1 传统形态测量法 |
1.3.2 几何形态测量法 |
1.4 生物钟系统 |
1.4.1 生物钟的系统组成 |
1.4.2 生物钟信号的传递途途径 |
1.4.3 生物钟的分子调控 |
1.4.4 鱼类的生物钟 |
1.5 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秦巴多鳞白甲鱼表观形态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样本的采集 |
2.2.2 形态测量 |
2.2.3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不同发育阶段多鳞白甲鱼的体指标变化 |
2.3.2 鱼体形状的月份差异 |
2.4 讨论 |
第三章 秦巴多鳞白甲鱼器官组织学特征观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本采集 |
3.1.2 组织学观察 |
3.2 实验结果 |
3.2.1 心脏组织学观察 |
3.2.2 肝脏组织学观察 |
3.2.3 脾脏组织学观察 |
3.2.4 肾脏组织学观察 |
3.2.5 鳃组织学观察 |
3.2.6 肠道组织学观察 |
3.2.7 精巢组织学观察 |
3.2.8 卵巢组织学观察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多鳞白甲鱼生物钟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本采集 |
4.2.2 总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
4.2.3 基因qRT-PCR检测 |
4.2.4 进化树分析 |
4.2.5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cDNA序列比对 |
4.3.2 氨基酸序列比对 |
4.3.3 进化树分析 |
4.3.4 不同时期生物钟基因在多鳞白甲鱼各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 |
4.3.5 同一时期多鳞白甲鱼各组织中cipc和cry1的异构体表达水平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本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2.1 采样与测量 |
5.2.2 生物钟与入泉越冬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多鳞白甲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多鳞白甲鱼亲鱼的引进与培育 |
1.1.1 亲鱼的选择及引进 |
1.1.2 亲鱼池条件 |
1.1.3 亲鱼的培育 |
(1) 亲鱼培育池消毒与放养 |
(2) 培育池水质管理 |
(3) 亲鱼的投喂 |
1.2 人工繁殖 |
1.2.1 成熟亲鱼的选择与比例 |
1.2.2 催产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
1.2.3 产卵及受精卵的收集 |
1.2.4 受精卵的孵化管理 |
(1) 孵化密度及水质要求 |
(2) 孵化管理 |
1.3 鱼种培育 |
1.3.1 培育池准备与消毒 |
1.3.2 鱼苗放养 |
1.3.3 投喂与曰常管理 |
(1) 水质管理 |
(2) 投喂 |
1.4 大规格鱼种培育 |
1.4.1 培育池消毒 |
1.4.2 鱼种的放养与投喂 |
2 结果 |
2.1 催产效果 |
2.2 孵化效果 |
2.3 鱼苗培育效果 |
3 小结 |
3.1 多鳞白甲鱼的生殖习性 |
3.2 亲鱼培育 |
3.3 人工催产 |
3.4 人工孵化 |
3.5 鱼苗培育 |
(10)白甲鱼人工繁殖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亲鱼的培育 |
2 亲鱼的雌雄鉴别 |
3 人工催产 |
4 人工授精与孵化 |
5 产后亲鱼的护理 |
四、甲鱼人工繁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鳞白甲鱼脂质营养需求及其日粮油脂源研究[D]. 苟妮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与垂钓渔业现状研究[D]. 刘玥. 西南大学, 2021(01)
- [3]多鳞白甲鱼生物学与繁育技术研究进展[J]. 苟妮娜,王开锋. 水产学杂志, 2021(01)
- [4]粗须白甲鱼人工繁殖试验[J]. 陈飞雄,张显波,周其椿,赵飞,樊均德,廖泽龙,贺兵,李正友,袁再孝,李建光. 农技服务, 2020(09)
- [5]Caveolin-1参与脂肪酸代谢影响多鳞白甲鱼卵巢发育[D]. 杨晨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任河和大宁河多鳞白甲鱼生物学及遗传学特征的比较研究[D]. 唐容. 西南大学, 2020(01)
- [7]多鳞铲颌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D]. 刘德. 西南大学, 2020(01)
- [8]秦巴多鳞白甲鱼形态组织学特征和生物钟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 高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9]多鳞白甲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试验[J]. 张君. 江西饲料, 2019(02)
- [10]白甲鱼人工繁殖经验总结[J]. 刘超,龙命雄. 四川农业科技,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