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施工中,渗漏可以说是建筑经常出现、且非常头疼的一类问题,当渗漏情况出现时,不仅会对建筑的外观产生影响,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使用寿命来说也是一种危害。在本文中,将就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1 引言
在建筑外墙建设中,渗漏可以说是一项经常出现,且对建筑质量具有较大影响的问题类型。渗漏情况之所以出现,同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第一,砌体框架梁渗漏。该位置渗漏情况出现的原因即在实际砌筑填充墙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并因此使砌体不能够以此在框架顶部进行砌筑,进而使砂浆材料因受到重力的影响而出现下沉,在对砌体产生压力、使其变形的同时在交接位置出现水平方向裂缝;第二,找平层渗漏。该区域渗漏情况出现的原因即在施工中,因没有做好找平层细部位置的处理,而出现了开裂以及空鼓等问题;第三,脚手眼渗漏。脚手眼也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如果在堵抹时没有做好控制,也可能使脚手眼抹灰层位置出现裂缝问题。在对上述渗漏主要原因进行把握的基础上,就需要通过针对性措施的应用做好其处理。
2 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2.1 框架结构墙体开裂施工技术
2.1.1 严格控制建材选择
建材材料是避免裂缝出现的重要基础,在对砌体材料进行选择时,应当保证砌体所具有的抗压强度应当在5MPa以上,以此保证其强度能够满足要求,不会在砌筑完毕之后因为压力不足而出现裂缝。而在蒸压气混凝土方面,则应当保证所选择的混凝土型号是专门在建筑外墙使用的型号,这种型号同普通的混凝土材料相比能够具有更好的保水性能,能够有效避免裂缝情况的出现。
2.1.2 砌筑要求
在具体砌筑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查以及进场验收工作,保证其在验收合格进场之后能够做好防雨以及防潮,并能够严格根据施工规范开展墙体的砌筑施工;其次,要对构造柱、墙体以及梁等部门拉结筋进行科学的控制,并做好混凝土的含水率控制工作,保证其能够在10%至15%之间;再次,在施工时应当能够对不同类型混凝土所具有的密度以及强度差异进行充分的了解,避免不同加气混凝土以混合的方式进行砌筑,以此进一步降低裂缝情况出现的概率;最后,在外墙底部的皮砖方面需要涂刷好专用面漆,以此进一步提升墙体的防渗性能。
2.1.3 交接部位处理
对于墙体框架结构来说,其同建筑外墙维护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强度与收缩度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很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裂缝。对此,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能够在两者的交接位置钉上一次钢板网,并在钢板网上方涂抹一层厚度在5mm的水泥浆层,以此更好的提升网体同墙面间所具有的粘结能力,避免两者交接位置出现渗漏情况。
2.2 外保温层开裂施工技术
2.2.1 技术措施
对于建筑外墙的保温层来说,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首先,应当尽可能使用墙外保温体系作为建筑的保温形式;其次,应当选择经过热镀锌处理的、优质的纤维网格布作为材料,在保证其搭接长度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对其做好防腐处理;再次,在窗户的周围以及角落位置应当加设加强网,以此对应力起到一个分散的作用;最后,应当在结构变形位置设置变形缝。
2.2.2 热桥断桥处理要点
在建筑外墙维护结构中,其主要设施如金属、梁柱、混凝土量、遮阳板以及挑阳台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建筑室内外温度变化的影响,因表面温度过低而使热量都传递到了热桥部位,进而使热桥出现了开裂情况。对于该类问题,对断桥进行处理是一个重要方式,即保证建筑外表面都应当具有保温层保护,以此在保证保温层闭合的基础上避免裂缝情况的出现。
2.2.3 抗裂砂浆抹灰施工
要想使建筑保温层砂浆能够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就需要在其中加入适量的抗裂剂,而为了能够使抹灰以及保温层的粘结强度得到提升、且在抹灰工作完成之后外墙不会出现空鼓、裂缝情况,就需要以两次的方式开展抹灰工作:在第一遍抹灰中,需要对抹灰的厚度做好控制,控制其在2mm至4mm之间,避免出现漏抹情况,也可以根据建筑的楼层情况以分段的方式进行抹灰。而当第一遍抹灰完成、砂浆全部凝固之后,则可以在钉钢丝网之后对顶网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在保证检查合格之后则可以开始第二遍施工。
2.3 外墙装饰面开裂施工
2.3.1 基层处理
在开展外墙抹灰的过程中,经常由于砂浆同砌块之间的粘结性较差而出现裂缝问题,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好基层的处理工作:首先,施工人员应当将对墙体同砂浆间粘附力产生影响的杂物以及浮尘进行全部、彻底的清除,之后再在墙面上浇上一定数量的水,一般来说其含水量在10%至15%间即可。同时,则需要使用专用的界面剂对基层进行处理,并在抹灰工作完成之后看该位置是否出现裂缝,并做好抹灰之后的喷水养护以及覆盖养护工作。
2.3.2 面砖镶贴
在对外墙面砖进行镶贴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基层能够一直处于湿润的状态,并保证所使用的块材都能够在经过一系列浸泡、清洗以及晾干处理后才能够正式进行使用。而在对外墙面砖开展镶贴工作之前,则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裂缝以及空鼓情况做好检查工作,如果经过检查发现存在渗漏隐患,则需要在对其进行适当修补处理之后再开展实际镶贴施工工作。
2.3.3 涂料饰面
为了能够使装饰层所具有的抗渗透能力得到提升、避免裂缝情况的出现,则应当以多层压抹的方式进行施工。对于该类施工方式来说,其一般会以三次进行抹压:第一次为对于底面抹压的抹压,保证砂浆厚度在2mm至3mm范围之内,并在大角、门窗口等位置通过增强网格布的使用保证砂浆不会露出,该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在提升砂浆密实度的同时避免裂缝以及渗漏情况的出现。
2.4 外墙细部预防渗漏
2.4.1 门窗洞口处理
在建筑中,门窗框边以及门窗等位置经常出现渗漏问题,该问题主要的防治措施有:第一,做好窗台位置混凝土现浇带的加设,通过该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对建筑窗台同窗墙交接位置的抗裂性能进行提升;第二,窗台施工中,需要在室外对20mm低的顺水坡进行设置;第三,可以在窗楣位置做好滴水槽的设置。
2.4.2 混凝土导墙设置
所有露台、平屋面、斜屋面、遮阳板以上的外墙底部都必须设置高度为200mm的现浇混凝土导墙,保证标高设置的统一性,以此不仅对于施工来说是一种较大的便利,且能够在对墙角结构强度进行提升的同时使墙体获得更高的抗渗性能,并因此获得房屋耐久性的提升。
3 结束语
在现今的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环节,在上文中,我们对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在实际施工中,也需要施工方能够把握重点,联系实际,更好的保障建筑外墙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秦伟.关于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4(24):77-79.
[2]何国和.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4(12):101-102.
论文作者:葛伟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外墙论文; 建筑论文; 裂缝论文; 砂浆论文; 情况论文; 位置论文; 混凝土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