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肿瘤科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9)
【摘要】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发现的直径超过1.0cm的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62例患者进行超声小探头内镜检查,根据超声提示的病变层次、结构、粘膜下层的完整性等综合指标,确定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方案。结果: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直径大于1.0cm的病灶80个,肿物直径1.0cm~1.5cm者54个,1.6cm~2.0cm者18个,2.0cm以上者8个。粘膜下层结构完整者71个,粘膜下层累及者9个。适合内镜下治疗的71个病灶,除2人拒绝在治疗外,其余均在内镜下予以EMR、ESD。在判断病灶性质方面,小探头超声对息肉的诊断准确率96.3%,对癌的诊断准确率100%(均为晚期);在判断与粘膜下层关系方面,直径在1.5cm以下病灶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达96.3%,直径在1.6cm~2.0cm组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为88%,直径超过2cm者,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只有77.8%。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对结直肠隆起病变的性质、起源层次具有很好的分辨,对病变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于病灶超过2cm以上者,应该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关键词】结直肠隆起病变;小探头超声;内镜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210-02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发现直径超过1.0cm的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患者62例,并进行超声小探头内镜检查,通过汇总分析,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治疗方式的指导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0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1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Olympus EU-ME1型超声内镜主机,MAJ-935微探头驱动器,UM-2R微探头(频率12MHz)、UM-3R微探头(频率20MHz)。检查前按照常规内镜检查进行相关肠道准备,常规内镜发现病灶后注水使病灶完全浸入水中,从内镜活检孔道插入超声小探头对可疑病灶进行环形扫描,对病变的起源、部位、大小及浸润范围和性质进行诊断。不易蓄水的部位,通过改变体位进行操作,实现对这些部位的诊断。
2.结果
62例病人,共发现直径大于1.0cm病灶80个,右半结肠32个、左半结肠26个、直肠22个。病变直径1.0cm~1.5cm者54个,1.6cm~2.0cm者18个,2.0cm以上者8个。粘膜下层结构完整者71个,粘膜下层累及者9个。具体见下表。
适合内镜下治疗的71个病灶病人,除2人拒绝在治疗外,其余均在内镜下予以EMR或ESD。9个累及粘膜下层的癌发生在8例病人,有2例患者有远处转移,内科治疗,其余外科手术。根据术后病理与超声检查对比,在判断病灶性质方面,小探头超声对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96.3%,对癌的诊断准确率100%(均为晚期);在判断与粘膜下层关系方面,直径在1.5cm以下病灶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达96.3%,直径在1.6cm~2.0cm组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为88%,直径超过2cm者,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只有77.8%。????????
3.讨论
内镜超声检查术(EUS)是将内镜与超声结合在一起的检查技术。超声内镜由于使用高频探头,能正确判断病灶的大小、肠壁起源及组织学特征。内镜超声探头分为微探头及超声探头,微型超声小探头可被置于内镜的活检管道,能够清晰显示管壁的粘膜层(高回声带)、粘膜肌层(低回声带)、粘膜下层(高回声带)、固有肌层(低回声带)、纤维膜或浆膜层(高回声带)5个层次结构[1-2],一般来说,脂肪瘤、血管瘤、囊肿起源于粘膜下层(第3层);平滑肌瘤起源于粘膜肌层或固有肌层(第2、4层)。平滑肌瘤以低回声为主,脂肪瘤以高回声为主,血管瘤、囊肿为无回声区[3]。经内镜微探头超声的应用为黏膜下隆起病灶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及帮助,超声探头在内镜的引导下能准确定位,充分显示病灶的大小及与肠壁的层次关系,并显示组织的内部结构,根据回声强度特征决定病灶的性质,区别良性与恶性。
在本项研究中,超声小探头清晰显示了80个病灶与肠壁的解剖层次关系,超声对病灶的性质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基本吻合。由此可见,小探头超声检查对结直肠粘膜及粘膜下隆起性病灶的性质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判断组织层次方面,本组资料经术后病理证实,对直径在1.5cm以下病灶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可达96.3%,1.6cm~2.0cm组准确性降至88%,病灶超过2cm以上者,准确性77.8%。说明超声小探头内镜检查在判断病灶与粘膜下层的关系方面,随着病灶的增大,准确性不断下降,尤其在病灶超过2cm后,准确性只有77.8%,需要临床注意,这与王警[4]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由于病例数较少,还需后续进一步观察。尽管小探头超声内镜在判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及性质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病例的回声图像较为相似,容易误诊。如间质瘤的超声表现和平滑肌瘤相似,容易误诊[5]。
综上所述,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能够显示结直肠肠壁的解剖层次,明确隆起病变的起源层次及其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并能够提示隆起性病变的性质,对鉴别诊断粘膜及粘膜下隆起病灶尤为重要,可较大程度上鉴别良、恶性病变,同时能与腔外压迫性病变相鉴别。术前经内镜小探头超声检查可以为结直肠粘膜及粘膜下隆起型病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但对于病变直径较大,回声不均,与粘膜下层不易区分的病灶,需要结合粘膜下注射抬举情况及CT、超声等综合判断,以免误诊。
【参考文献】
[1]金震东,李兆申,主编.消化超声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6.
[2] Karaca C,Turner BG,Cizginer S,et al.Accuracy of EUS in the e valuation of small gastric subepithelial lesions[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10,71(4):722-727.
[3]周平红,姚礼庆,秦新裕.经内镜微探头超声检查对结直肠粘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6:18-20.
[4]王警,吴齐,孙利等.术前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早期胃癌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作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2):15-21.
[5] Okai T,Minamoto T,Ohtsubo K,et al.Endo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c-kit-positive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J].Abdominal imaging,2003,28(3):301-307.
论文作者:陈武,王海军,胡永青,李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超声论文; 病灶论文; 粘膜论文; 直肠论文; 下层论文; 直径论文; 回声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