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论文_马吉田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论文_马吉田

秦皇岛万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一旦出现渗漏问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对建筑结构的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使得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等大大降低。而且建筑结构在长期受到雨水侵蚀的情况下,会使得原先材料的质量降低,出现变形、断裂等情况。所以,需要对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技术加以关注,从而对建筑物的质量保证提供基础,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近年来房屋渗雨渗水成为施工方和业主的常见纠纷问题。而房屋建筑的渗漏因部位不同,引起渗漏的原因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做好预防措施。有些建筑部位即使保证了良好的施工质量,仍然会出现渗漏问题,这就有可能是施工设计环节出现了问题,需要仔细查找原因,优化施工设计,减少建筑渗漏的发生。

1房屋建筑渗漏问题主要原因

1.1门窗部位渗漏

门窗作为建筑工程通风采光主要部分,很多情况下在施工时密封不严密,或者是所选材料质量不达标,未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存在安装间隙过大以及间隙填塞不当等,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水问题。如果所选门窗材料柔性与刚性较低,安装后很容易与墙体结构间产生缝隙,出现渗漏的情况加大。部分门窗结构在安装时,作业人员技能水平比较低,存在所选锚杆长度不合适,施工后边框牢固度低,甚至存在晃动、开裂等问题。再加上受到外力撞击,使得墙体结构脱落,产生裂缝出现渗水问题。

1.2屋面部位渗漏

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未按照要求选择防水材料,导致防水层施工效果不佳,无法达到专业防水标准。再加上屋面设计坡度小、排水线路长,甚至未规范甚至节点构造,在遇到集中降雨情况,很容易造成屋面积水,出现屋面渗漏问题。施工前要求安排具有丰富经验且了解施工要求的人,负责防水材料的采购,避免出现材料与基层处理剂应用不合理情况,导致防水层寿命缩短,并加速屋面结构老化开裂,引发渗漏问题。

1.3墙面部位渗漏

主要分为外墙渗漏和内墙渗漏两种情况,且以外墙渗漏表现最为明显。现在房屋建筑工程大多选择应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施工材料,其与钢筋砌筑施工膨胀系数差异比较大,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结构裂缝渗水。另外,混凝土与钢筋连接部分出现裂缝或者变形,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即在外墙结构施工阶段,对混凝土施工控制不当,填充作业时忽视气体压密性控制,墙体与梁底镶嵌产生问题,埋下渗漏隐患。

1.4厨卫部位渗漏

厨卫空间用水相对集中,是最容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一般房屋建筑工程卫生间和厨房底板设置厚度小,在对其此部分进行钢筋安装时,如果计算钢筋熟练不对或者安装位置错误,在进入到混凝土浇筑环境后,无法对钢筋保护层进行有效控制,很容易产生裂缝,防水施工无法达到专业标准。并且,在部分工程完成后,未按照要求进行闭水试验,无法发现厨卫环境存在的渗水隐患,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便会出现渗漏水问题。

2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2.1外墙防裂防渗施工技术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想将外墙变形或者开裂问题加以有效的控制,就应当在墙体的下部设置圈梁或者是过梁,从而将建筑工程的强度与刚度大大提高。与此同时,还应当尽量的使用一次成型的建筑外围竖向结构,并且可以避免设计施工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外墙中,一般情况下会预留一些施工孔洞,而要确定这些具体的孔洞的位置,应当要以施工技术的要求为重要基础,并且要保证上下相邻的两个洞口之间的高度差不能够小于10mm;避免在遭遇极端天气的情况下对墙体进行施工。

2.2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对于屋面渗漏现象,必须要结合建筑屋面的实际情况,对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性的规范。在建筑施工以前,要给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让施工人员都能够具备足够的防水防渗施工意识,从而强化防水防渗技术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就是要选择质量比较好的防水材料,充分考虑屋面材料的热胀冷缩现象,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避免。最后就是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规范施工过程,要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的,再有就是要注意混凝土浇筑问题,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力度从而使得混凝土足够密实,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屋面渗漏现象的发生,在施工结束以后,相应的施工单位还一定要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以真正确保建筑施工质量。

2.3卫生间及地下室防水技术

卫生间及地下室的建筑结构施工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施工,特别注意土建工程与其他专业工程的交叉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防止不同专业间的相互影响。穿墙或穿板的管道应做好密封措施,预留孔洞时,其大小应比管路外径多出十二厘米,应采用倒锥形,管道铺设完毕后,依照规范进行密封施工。卫生间的防水材料铺设工作要做到一是保证防水材料质量,二是规范施工,三是避免施工过程中损坏防水材料,并在施工完毕后进行必要的漏水实验。地下室不要设置或少留施工缝,不要过分依赖防水混凝土的防水,适当设置防水层来辅助地下室的防水抗渗。做好地基的施工工作,地基土中杂物彻底清除并压实,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沉降缝或后浇带来避免沉降裂缝的出现。

3提高防水防渗技术措施的分析

3.1选用新型防水防渗材料

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市场上也随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新型产品,建筑物中的防水防渗漏的材料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由于材料市场上普通的防水材料良莠不齐,选择不当就会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的渗漏问题,在防水材料的选择上,应当选用新型的防水防渗漏材料。新型防水材料相比较普通防水材料而言,无论是在质量上、密封效果上还是在材料厚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建筑施工单位应当依据实际的建筑物的情况选择厚度相适宜的新型防水防渗漏材料,这样就能够在防水防渗漏的基本材料质量上得到保证。

3.2工程管理的严格规范性

在针对建筑物的防水防渗漏的工作中,选取材料需要严格把关之外,对于工程的管理也要严格把关。建筑工程中的管理就是在给施工单位增加规矩,工程管理者需要在进行防水工程之前对建筑工程有详细的了解,虽然工程中技术很重要,但是管理也不可或缺。管理人员要在防水材料的验收流程中进行严格把关,检测所用的防水材料是否符合建筑实情。在施工人员进行防水工作时,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对施工技术的监督,不能让建筑物存在潜在的渗漏危险。建筑工程全过程的严格规范性的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物的渗漏概率,而且能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建筑物的质量得到保证,渗漏问题明显减少,不仅给业主带来便捷,也给建筑公司带来直接可观的经济收益。

3.3制定每日计划

每日计划的制定就是将建筑防水工程的整体设计详细的划分为每天的任务计划,将原本庞大的任务量详细的划分,明确每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务与之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这种操作方法会很大程度的提升施工工程的合理与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损耗。但是这种操作方法过于细致,需要设计工程师拥有很强的对工程整体的把控能力。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1]王庭.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01:32-33.

[2]沈朋.浅谈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6,07:99.

[3]丁茂喜.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64+210.

论文作者:马吉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论文_马吉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