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的调查与分析_思想品德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的调查与分析_思想品德论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的考察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5707(2006)10-0010-0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基础,不研究清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就难以深入。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已有表述

综观近2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著作、教材及论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的表述,大体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大多数论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①

2.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两个方面,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因素的总和。②

3.有人认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环境’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的思想品德发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的环境,二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作为教育因素的环境。在第一种意义上的环境,可以比喻为舞台或背景。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们的思想品德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第一种意义上的环境,是不以教育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不可能与教育目标完全一致,也不一定对于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环境是复杂的,相对于教育目标而言,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会有消极的一面。它在总体上的变化,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大气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第二种意义上的环境,是教育者营造出来的‘小气候’,它或者是从现成的环境中挖掘出它的教育意义,或者进行有意识的创设。”“所以,这第二种意义上的‘环境’,其特点是按照教育者的思想、意志、目的和要求进行建构、发展。这是它与第一种意义上的‘环境’的区别。”[1] 185

4.有人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境在受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也可以这样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2]

5.有人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自觉环境因素。在这一定义中既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人的思想品德,也明确了周边体——自觉环境因素,同时还体现了连接中心体和周边体之间的实践中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3] 12

6.有人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则是教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选择、加工和创造的对人们发生感染、激励、鼓舞、促进作用的环境,它要求具备一定的场所、条件等客观因素。例如,学校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择利用社会环境的有利因素,同时,积极地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良好的校容、校貌、校风等,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学生。所有这些外部因素和条件就构成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4] 224。持此论者后来又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两个方面,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因素的总和。”[5] 再后又进一步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6] 143

7.有人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对于这个界定,需要说明的是: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有计划创设的教育条件……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发展变化的。”[7]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表述的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称谓不统一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称谓,学者们各执己见,缺乏规范。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来说是不利的。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称谓不统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学教材在本章的标题中使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这个概论,在节和内容中却使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个概念。第二,有的书在本章的标题中使用的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概念,在节和内容中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环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1] 185-206三个概念同时使用。第三,有人则在章、节及内容中均使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③ 此外,在有的论文中使用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等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环境”、“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等概念,仔细加以分析,应该说有一定的区别。就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来说,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经过主观调控和创造而形成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优良环境条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个宽泛的中性概念,是对所有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影响作用的环境因素的总和。两者在量和质上都有所区别。”[8] 有人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是人的思想品德,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中心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为了促进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而有意识创设的自觉环境,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不仅包括自觉环境要素,还包括自发环境要素。”[3] 11但是上述著作、教材中只是在字面上有所区别,而在实际论述中并没有将他们区别开来。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称谓进行规范,否则会出现语义上的歧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笔者认为应统一规范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宜。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范围不确定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范围,大多数教材、著作及论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其范围是十分广泛的,那些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有人则认为上述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范围泛化了,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是人的思想品德,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中心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为了促进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而有意识创设的自觉环境,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不仅包括自觉环境要素,还包括自发环境要素。”认为“这种泛化论的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不堪重负,由于外延的无限扩大,必然导致内容的宠大冗杂,从而也就出现了大量层次模糊、逻辑混乱的堆砌之作。”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自觉环境因素。”[3] 11-12很明显,这一界定所涵盖的范围要窄得多,它只包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自觉环境因素,不包括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自发环境因素,也不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

同一个研究者,在不同的著作中观点也不一致。如有论者有本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环境,它不同于对人们起自然影响作用的广义的环境或普通环境。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则是教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创造的对人们发生感染、激励、鼓舞、促进作用的环境”。[4] 224但在其另一本书中,则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范围扩大为“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6] 143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不同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并且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中心体,也就无所谓周边体,也就无所谓环境了。正确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是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思想政治教育学著作、教材及论文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大多数论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两个中心体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的思想品德或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是人的思想品德。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并不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的所有方面,只研究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环境一词所针对的中心体是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简称人的思想品德。[3] 11有的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下面我们就上述观点逐一加以解剖。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的思想品德或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环境总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并且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环境的中心体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多个中心体,否则会引起概念的混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也只能有一个,这是其一。其二,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的思想品德或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这两个中心体而言,人的思想品德和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一个要素,他们之间是“大概念”与“小概念”,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能同时把他们作为中心体,否则就会出现混乱和逻辑上的错误。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这种观点过于狭窄。它只将环绕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环境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除此之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等产生影响的环境则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很明显是讲不通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要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介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哪一个基本要素都无法进行。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每一个基本要素产生影响的环境,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影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是人的思想品德。这种观点更窄。它只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自觉环境因素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非自觉因素都不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不用说对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的环境。很显然过于狭窄。此外,将人的思想品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容易混淆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系,容易把思想政治教育也当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自觉环境因素。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什么呢?

(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面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外环境是不一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设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则显得呆板,缺乏动态性。

三、如何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通过上述对几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的不同表述的剖析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首先,其称谓必须规范、科学,不能各唱各的调,尤其不能出现几个概念无区别地同时使用,含混不清的情况。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现状,笔者认为其概念的名称应统一规范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是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键是正确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由以上剖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只能有一个,不能有多个,否则会出现混乱和逻辑上的错误。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无论是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还是概括为人的思想品德,都显得过于狭窄,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基本要素产生影响的环境,并且容易混淆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设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则显得过于呆板,且缺乏动态性。正是基于上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体应该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再具体地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那些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关,并对其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再次,根据近2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著作、教材及论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的考察与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加以界定。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也包括自觉的环境因素;既包括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也包括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部环境因素。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选择、加工和创造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排除了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自发环境因素,只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依据一定教育目的,有计划选择、加工和创造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自觉的环境因素,并且不是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选择、加工和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而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间在选择、加工和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环境、空间环境、语言环境、人际环境、人格环境等因素。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含了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界定,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一般意义的环境区别开来了,它是特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环境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发生关联,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产生影响的环境,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其次,这一界定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区分开来了,特指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关联的环境因素。再次这一界定既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又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部环境因素,而且通过广义和狭义的界定呼唤人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由外转向内,重视对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最后这一界定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发展的变化的,它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面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环境是不相同的。

注释:

①张耀灿、徐志远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陆庆壬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万美容等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均持此观点。

②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郑永廷著《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均持此观点。

③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李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标签:;  ;  ;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的调查与分析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