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区域含义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含义论文,进程论文,区域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76(2009)01-090-(7)
一、引言
由于沿海区域在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等方面拥有内陆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实施了沿海发展战略,沿海地区在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享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客观上导致了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但是在1994年之后这些优惠政策基本上在全国普及,但是区域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图1),这说明优惠政策在扩大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有限,它并不是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Sylvie Dèmurger等的研究表明,区域优惠政策和地理位置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都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不同的阶段,两个因素的相对强弱和变化趋势不同。在1974年-1984年期间,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较优惠政策强,1985年-1991年间,优惠政策的作用增强且超过地理位置的作用,但是在1992年-1998年间,地理位置重要性大增,而优惠政策作用减弱,地理位置的作用大大超过优惠政策。因为1994年之后区域政策落差基本消失,而地理位置的作用虽然有一定时滞,但却是一个持久作用、具有累积效果的因素。
图1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1985-200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卷计算
正如上文所述中央政府的区域倾斜政策之所以向沿海区域倾斜是因为沿海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内陆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对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改革开放之前长期推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人为地压制了沿海地区的发展。可以设想,如果中央政府在改革开放中对所有区域实施同样的政策,无论是经济市场化改革还是贸易自由化抑或是投资自由化改革都会促进沿海的发展潜力得以释放,那么沿海的经济发展速度也一定会快于内陆,区域经济不平衡加剧就是必然结果。
根据威廉姆森关于区域经济差距的倒U型假说,经济发展早期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然后处于稳定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后期,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那么中央政府实施区域倾斜政策可能缩短区域经济不平衡路径,促进沿海与内陆提前进入趋同阶段。另一方面,倾斜政策某种程度上也是试点政策。在一个封闭已久的国度、计划体制渗透到每个细胞的社会,改革开放具有极大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先试点再推广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这些风险,同时局部制度创新的示范效应会带动创新的扩张,从而降低改革的实施成本。
本文对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区域含义的分析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中央政府的区域倾斜政策,另一方面是在沿海内陆存在巨大差距的前提下,贸易政策本身的区域效应。
二、中央政府对沿海区域的倾斜政策
由于经济资源有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将有限资源集中使用,而沿海区域拥有大量的熟练劳动力,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以及相对发达的基础设施,同时还拥有突出的区位优势。所以成为政策倾斜的对象。截止到1993年底,中国共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SEZ)、14个沿海开放城市(COC),3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ETDZ)、5个特大型沿海开放经济区(CEOZ)和13个保税区(CFZ)。这些享受特殊优惠的地区,除了吉林、黑龙江、湖北、安徽和重庆各有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其余全部集中在沿海区域。当然,从1992年开始,中国又逐步开放了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些不同层次的经济开放地区享有不同的优惠政策(见表1)。
沿海区域由于在税收、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收入支配等方面享有优惠政策和更大的经济决策自主权,再加上沿海的区位和历史优势,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和FDI高度集中在沿海区域(图2和3)。同时在外贸和FDI的推动下,制造业迅速向沿海集聚。
图2 中国对外贸易空间集中程度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各卷计算
图3 中国实际FDI在沿海的高度集中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各卷计算
在倾斜政策的刺激下,对外贸易和FDI在沿海的集中,以及由此引致的制造业向沿海的集聚促进了沿海经济的高速增长。按当年价格计算,1985年-1993年沿海区域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而内陆区域为17%,高出3个百分点。而1994年之后,优惠政策在全国得到普及。1999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和2002年提出的振兴东北,以及2004年的中部崛起给予内陆区域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快了内陆区域经济发展速度。1994年-2007年沿海区域的年均增长率降为15%,比内陆高出不足1个百分点。当然,内陆区域和沿海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还是存在很大差距。沿海区域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制度创新、技术进步,是一种内涵式增长,而内陆区域的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属于外延式增长。
由此可见,区域倾斜政策对沿海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贸易政策的区域效应
由于沿海和内陆地区在对外贸易成本、产业结构方面差异显著,以及区域间要素非充分流动,导致即使是统一的贸易政策对不同区域也会产生不同影响,即具有显著的区域效应。
1.对外贸易成本差异
中国地域辽阔,沿海与内陆发展极不平衡,在市场化改革中,中央政府也给予沿海地区政策倾斜,而且沿海地方政府比内陆地方政府在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经济转型中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所以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非常不平衡。根据国民经济研究所的NERI指数,2000年排名前10位的,除了安徽,其他都是东部沿海地区。总体而言,市场化程度,西部最低(4.71),中部次之(5.47),东部最高(7.16)。而且,东部与中部的差距比中部与西部的差距要大得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经济活动的管理更加法制化和透明化,制度成本显著降低。在交通信息成本方面,虽然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对外贸易中内陆和沿海的交通信息成本差异仍然很大,甚至远大于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且沿海区域内部基础设施明显优于内陆区域,所以制度成本和信息交通成本的双重差异使得内陆与沿海相比在对外贸易成本方面处于明显劣势。
2.产业结构差异
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还是由比较优势推动的,而沿海的产业结构更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从我国出口产品的构成分析,在中国21大类出口产品中,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零的共有14类。在工业制成品中鞋帽伞类、杂项制品、艺术品等的指数接近100%,这说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因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沿海的工业结构以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工业体系较为完整。尤其是轻工产品、纺织品、服装、家用电器、部分机械和电子产品等成熟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而且沿海的制造业在全国的比重超过70%。所以贸易开放有利于充分发挥沿海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专业化的发展。同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生产发展,使更多的国内产品通过出口在国际市场实现了价值,获得了比较利益,而且引进了当地经济建设需要的资金、技术、原材料和管理经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有利于实现要素相对丰裕度的转换,促进产业升级。
内陆地区产业结构以资源导向的原材料工业为主,适宜发展初级产品出口。此外,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平衡发展战略使得内陆获得很大比重的国家投资项目,从而国有企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更大。1984年,国有企业产值占沿海工业总产值的70%,内陆国有企业的比重则占到86%。2006年,内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占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总产值的51%,大大高于全国31%和沿海24%的水平。内陆地区企业不仅在经营机制、管理水平甚至思想观念等方面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且大中型国有企业政策性往往负担较重,乡镇企业的建立又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难以发挥区域优势。此外,内陆地区初级产品产业的优势还受到政策的抑制。在改革开放的中前期,中国的原材料、能源和农副产品的价格受到很强的管制,而这些行业正是内陆地区的优势行业。初级产品行业不仅受到政策管制,而且国际市场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导致初级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持续疲软甚至绝对下降。不仅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了出口导向政策,而这些国家大多与中国的内陆地区一样具有初级产品产业的比较优势,因此内陆地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从进口方面来看,由于资源型产业在内陆占有绝对优势,如煤矿、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类产品,而这些产品在中国是保护程度最低的,无论是关税保护还是非关税保护。相反对制造业的保护程度就要高很多,尤其是其中的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子通信、化学纤维和化学原料等产业,虽然制造业的关税水平相对于资源型产品下降幅度更大,但是对前者的保护还是更强。从国际贸易利得分配的角度来讲这种关税与非关税保护结构对中国是有利的,但是由于中国沿海内陆产业结构很不平衡,因此国际贸易利得在国内区域间的分配是不平等的。同时贸易自由化可能会减少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削弱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调节区域经济不平衡的能力,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差距扩大。
正是因为沿海有接近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同时具有较好的对外贸易基础,所以在对外交往中引进、消化和吸收能力强。2007年上半年,东部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3%。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上海、江苏和山东等沿海省区,2005年仅广东省就占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52.5%。由于加工贸易的80%以上是由FDI创造的,所以加工贸易在沿海区域的高度集中是FDI在沿海区域集聚的反映。中国加工贸易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为日本、台湾省、东盟和韩国,2006年5月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口的62%;加工贸易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香港,同期中国对其出口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76%。中国加工贸易的这种地区分布结构,表明了中国在参与国际化生产的过程中,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加工产品主要输往欧美市场。因而不管是对于原料进口还是制成品出口,沿海的区位优势都很突出。而且沿海地区多是侨乡,吸引外资渠道比较广,华侨最多的广东、福建两省成为中国加工贸易最发达地区。另外,从对中国从事加工贸易的投资者分析,港、澳、台地区的商人居多,其中地理优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左大培用数学公式分析了在实行相同的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的条件下,不同区域从事加工贸易的成本收益。分析结果表明内陆区域运费因素造成出口产品的生产价格高于其平均收益,该区域不会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该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就会倾向于布局在沿海,内陆区域很难从加工贸易中获得收益。由于沿海区域能够利用加工贸易的政策优惠扩大出口、增加收入。同样的政策优惠在内陆区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加工贸易政策本身就会直接扩大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
3.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资本区域粘性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决定于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因此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是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该理论假定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劳动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单一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由此可以推论,某一区域资本报酬与该区域的人均资本负相关,而劳动报酬与之成正相关。如果要素在区域之间能够自由流动,那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本将由人均资本较高的区域流向人均资本较低的区域,即由劳动相对短缺的地区流向劳动相对丰裕的地区,而劳动力的流动方向正好相反,直到区域间要素报酬相等为止。
由于发达区域往往资本充裕而劳动力短缺,落后区域正好相反,因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本由发达区域向落后区域流动,而劳动力的流动方向正相反。对于落后区域而言,劳动力流动和资本流动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区域间人均收入的差距;而真正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则是资本流动。因此,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而言,资本向落后地区的流动至关重要。而在现实中,资本流动通常是以固定资产投资的形式,以产业的区域转移为载体来进行。因此,对中国来讲,吸引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对于内陆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但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城乡和区域经济差距巨大,东部沿海集聚了全国绝大多数的现代产业部门,由于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形成发达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导致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实际工资水平相对于落后地区并没有太大变化,同时源源不断流入的剩余劳动力降低了发达地区的人均资本,使资本报酬长期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因素,发达地区厂商不必为外来打工者支付社保费用,进一步压低了厂商使用外来劳动力的实际成本。因此沿海地区的资本和产业(企业)缺乏向内陆地区转移的动力和压力。中国在实施贸易自由化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沿海地区通过发展对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和技术,另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但是无论是沿海地区积累的资本还是外商直接投资都还是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使得贸易自由化的好处难以惠及内陆地区。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如前所述,无论是区域倾斜政策还是贸易政策的区域效应都会导致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区域含义。虽然沿海地区享有的优惠政策基本已经得到普及,但是由于循环累积效应的存在,这种初始政策优势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政策落差的消失而消失,所以区域经济差距仍呈现“惯性”扩大。而由于沿海内陆在对外贸易成本、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资本区域粘性的存在,不同区域政策效果差异很大,对外贸易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享有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大部分利益,而且由于要素流动的不充分,使得西部地区很难分享这些贸易利益。
如前文所述,对外贸易成本的差异,一方面是地理位置决定的运输成本的差异,另一方面是由于沿海和内陆经济体制的差异导致的制度成本的差异。所以要想缩小沿海内陆的对外贸易成本的差异,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运输成本的快速下降,二是加快内陆地区的改革步伐,促进内陆制度成本的下降。此外,必须加快内陆产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专业化、规模经济的要求,依托初级产品的比较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优势资源的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以期能够更多地享有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好处。
收稿日期:2008-06-03
标签:贸易自由化论文; 加工贸易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经济论文; 优势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