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足球运动发展之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日论文,足球运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体育运动,其发展演变必然地受到传统的影响,足球运动的发展自然 也不例外,有人甚至认为足球场可让各个民族将其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因此,对于影响原由的讨论离不开对两国文化背景的理解,以便弄清为什么日本足球的职 业化仅仅比中国多了两年,而国家队的水平却有了较大差距的原因。
1 中日双方足球对抗情况简述
“一个社会的文化模式和它的生活方式及个人的人格行为有密切关系。而且这种模式一经 形成,它就会作为一种传统持久的存在下去[1]。”今天的中国,无论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 都远非过去所能比。但是,我们依然看到,在好多情况下我们仍然自觉不自觉地受传统文化 模式的影响,在固有的文化模式下思考、行为和生活。作为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并让千百 万球迷如痴如醉的足球运动,无疑会较为深刻地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所存在的文化模式和观 念的特征。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把中日两国足球交往的情况进行比 较。
据有关资料统计,近20多年来,中日两国国家足球队对抗次数为20次,中国队为8胜3平9负 , 日本队为9胜3平8负。从表面上看,双方实力相当,但仔细考察后发现,90年代以前,中国 队具有一定的优势,11场对抗中,中方5胜2平4负。进入90年代后,日本队的胜率明显提高 ,双方9次交战,中方仅得3胜,由此可以看出,日本队的进步实际上是从90年代开始的。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日本竞技运动十分辉煌的时期,在亚运会上表现出霸 主 地位。但在80年代,日本进入了全面滑坡的时代,1982年亚运会上,中国队首次超过日本队 ,获金牌第1,日本失去了在亚洲的霸主地位;1986年亚运会,日本再次滑坡,输给了中国 和韩国,掉到了第3位。日本体坛人士叹息日本青少年在良好的生活条件下,失去了吃苦耐 劳的精神和奋勇拼搏的意志,以至于竞技领域后继无人。日本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应 引起体坛有识之士的深思和反省。
2 日本足球改革成因与成果
那么,日本队的变化是怎样发生,其变化的机制又是什么呢?1987年是日本人痛心疾首的一 年,那一年,中国队在日本的首都东京以2∶0的比分完胜日本队,进军第24届汉城奥运会, 让日本人在自己的家门口栽了一个大跟斗。于是,在各方面舆论的促使下,日本开始启动足 球职业化改革的准备工作。这个长达6年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深刻而细致,日本足球协会对 欧美各国的足球职业联赛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并根据本国实情对国内联赛的赛制、 赛程、赛场以及俱乐部的结构、规模、职权和运动员的转会、外援引进等等问题都进行详细 的规范。由于准备充分,联赛一出台便获得成功,成为亚洲最能吸引欧美高水平教练员和运 动员的职业联赛。日本人的足球意识和观念也就在联赛中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在2000年亚洲 杯 的比赛中,日本人向亚洲各国展示了他们所理解的现代足球的技、战术趋势和全新的足球观 念。
2001年1月,亚洲足坛在日本茨城县筑波国际会场举行第二次足球研讨会,亚洲各国足球协 会负责人和日本国内足球界人士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了日本及海外的一流教练作讲师,并 探讨了亚洲足球的现状和问题。在本次会议上,日本把不同时期的国家队参加国际大赛的经 验、教训汇集成册发给各国与会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看到那些白发苍苍的日本足球界负责 人在台下认真听课、做笔记的状况,与会的亚洲足球界人士对日本人的勤奋好学精神感到吃 惊。维拉潘说:“亚洲多年来一直想效仿欧洲,但日本今天已经成了亚洲的样板。亚洲应该 从日本那里学到振兴足球的正确方法。”事实上,日本在培养足球领导人方面已经取得了成 功,并且是亚洲唯一的颁发职业足球教练执照的国家。然而,日本人依然在努力认真地学习 ,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把这些经验和教训奉献给亚洲各国。
由此,我们又看到了日本人特有的“拿来主义”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他们并不因为已经取 得的成绩而停滞不前,如同他们的经济发展一样,他们的目标不在亚洲而在世界。我们在惊 诧日本足球崛起的时候,也不能不认真地去考虑其中的奥妙。应该看到,日本民族那种善于 学习、善于改造能力无疑是他们成功的法宝。另一方面,能够彻底摆脱过去的困扰和惯性, 团结一致地朝共同目标努力的精神也是他们能够成功的保障。
3 中国的足球改革与障碍
我国足球发展历程,经过了多少艰难困苦,但我们仿佛仍然没有把握住足球的真谛。曾经 ,我们在文化上的中心观念使我们非常不服气欧美人玩足球的工夫,于是,我们拿出证据说 足球乃中国首创,原称“蹴鞠”。有文章甚至描述当年高俅们把“蹴鞠”玩得如何炉火纯青 ,以显咱中国人踢足球应该了得。事实证明,文化中心观念无助于现代足球水平的提高,对 于现代足球,我们只能向别人学习。
1993年我国开始了足球职业化改革,1994年便进行全国职业足球甲级联赛。如今,我们足 球职业联赛已经过去了7个年头,我们的足球运动水平不能说没有进步,我们的一些职业队 员经过几年在甲A赛场的磨练,技术、战术水平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其中的佼佼者已经走向 了国际足坛,在足球发达国家的球场上展示自己。
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不断地在走“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的老路子。例如,我们曾让一位英国绅士指挥一支由巴西留学多年的球员为主体的球队 参加国际比赛,结果让国人大失所望,一些媒体将此举比喻为“空军司令指挥陆军部队”。 细想起来,这恐怕是在病急乱投医的时候产生的文化回归现象。我们仍未摆脱传统痼疾给我 们带来的深刻影响,“唯用主义”思想观念被刻烙在传统文化的基因中遗传下来,使我们今 天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对我们的桎梏。
问题的本质并不是应不应该让外国人来统帅我们的国家队,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运动员 和国家队自己却不了解,要让一个不完全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在短短的一年半载的时间里去选 拔、组织、理解和指挥他们,而且还要取得优异成绩,这对于那些大牌外国教练来讲,恐怕 也 是一件难事。据报载,在遴选本届国家队教练的时候,国家足协意欲聘请已在我国甲A某球 队任教多年的外国教练,然而,却因为种种不是不能解决的矛盾而未达成。此事反映了以 “用”为体的观念仍在有些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其表现为小集团的短期利益高于一切,没 有大局观,没有远见。另一个疑问缠绕着我们:这位在我国带队多年并卓有成效的教练,为 什 么在身边就没有安排几个人认认真真地向人家学习学习呢?也许有人学了,但为什么不用呢? 是因为学习者只是习得皮毛而未得其精髓,还是只有外来和尚会念经呢?客观地说,无论学 习者的问题,或是用人者的原因,都是传统的痼疾在作崇。学得三五种练习方法,掌握七八 个攻防套路就依样画葫芦自然不得要领,其本质仍然与学习者学以其表,不求甚解的思想相 关;另一方面,外来和尚会念经的观念难道与当年清政府的思想不是如出一辙吗?中国足球( 特别是男子足球)发展到今天仍然不能给国人以信心,应该有所反思了。
4 中国足球变革发展的机制
两个文化同源的国家在足球水平相当的状况下,几乎同时起步进行足球领域的改革,时至 今日,日本人走到前面去了已成事实,我们到了奋起直追的时候了。但是,到底该怎么做的 问题依然使我们茫然。不过,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健力宝队”现象:那一年 ,健力宝公司出资送了一批足球少年到巴西留学5年,学成归来后,这批球员在国内各球队 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为什么他们能有今天的造化呢?仔细想来,至少有以下两 点值得研究:
其一是这批队员留学时年仅十四、五岁,少有传统痼疾的影响;其二,在异国他乡生活、 学习和训练了5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着异国足球文化的熏陶;换言之,他们的足球 意识明显不同于国内成长起来的球员,他们有点巴西味,只是没有把桑巴舞和足球技术完美 地揉和起来。
这些队员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的足球只有摆脱传统痼疾的桎梏,才能 真正地从本质上改变今天这种欲罢不能、欲进不行的状态。当然,我们不可能将我们的足球 少年统统送到国外去培训训练,但我们却看到了一条促使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发展的道路。不 过,这条道路不能让我国的足球少年自己去闯,他们需要有效的指导和良好的人文环境,而 这种指导和人文环境却是由成年人为他们提供的。从我国青少年球队在各种国际比赛中的表 现来看,并不象成人队那样让人提心吊胆,我们时常能听到国家青少年队传来的凯歌,2001 年2月在香港举行的邀请赛上,中国青年队的表现无疑是一个较好的说明。由此可见,问题 的关键仍然在这个社会关心足球的成年人们,他们对当今足球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我们的青 少年,原本虎虎生气的青少年们在思想观念陈旧的成年人的“教导”下也会逐渐变得平庸和 缺乏创新精神的。10年前,李力研在“论中国足球”一文中提到“虎虎少年,横秋成年”现 象,究其原因,显然与至今尚存的某些传统痼疾的影响有关。因此,笔者认为,中国足球崛 起的前提,就是根除思想观念上的痼疾。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首先应该改变的是那种短视思想和行为。争一时之输赢,眼前利益高于一切,是目前我国 足 球甲级联赛中常见的问题。在不成熟的球场上,几个新的配合、几种少见战术兴许能占一 时之先,但如果我们满足于这样的结果而不思改变,一时之先反而会成为继续发展的障碍。 另一方面,没有大局观,因小失大的短视行为在几年的职业联赛中时常发生,小则影响比赛 的正常进行,大则危及足球运动的改革和发展。具体事例有目共睹,因而不必一一赘述。但 那些短视思想和行为必须予以纠正。
其次是要改变我们的学习态度。不可质疑,欧美足球水平在我之上,我们必须向他人学习 。然而,学习不等于请几个外援或聘请两个外国知名教练,请进来就要把人家好的思想作风 、方法手段、行为观念、技术特点、战术意识统统学到手。不能只重形式不顾本质,只学表 面的技战术方法,不改造自己的思想观念;只是简单的模仿,不能透析要义,终究学不到精 髓。因此,基本的学习态度应该是虚心的、全面深入的、结合实际的。
第三是改变“外来和尚会念经”的观念。“外来和尚会念经”的观念是一种思想肤浅的表 现,却在许多人的灵魂深处顽固地沉积。事实上,并非只有外来和尚才会念经,只是我们不 能接受眼皮底下那个和尚所念的经。其实,著名洋教练念的经,不一定能点到命脉,1992年 “戴拿斯杯”足球赛上,中国队连败日本、韩国、朝鲜后,时任主教练的施拉普纳说:“通 过这次比赛暴露了这支球队更深刻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所未能意识到的。”可见,洋教练 要真正了解中国队,恐怕首先得了解中国人,否则,再好的“经”也会一窍不通;相反, 了解实情、善于学习的土教练往往会一矢中的。
第四是杜绝“唯用主义”行为。“唯用主义”行为的典型表现有几种:一种情况是不顾实 际 ,人为我为,不为吃亏的意识使一些人做出盲目而无功的决策,你弄了一个洋教练,我也弄 ,不管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别人怎么着我也怎么着,不求改进创新,只求不做 出头鸟的想法使一些人始终跟着别人起哄;其三是不负责任,人云亦云;本事不在球场上, 喜欢在下面搞事;输球后不是说裁判的问题就是讲球员没有坚决执行战术意图,好像这样说 很时髦并且还能摆脱干系。
中国足球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需要彻底地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观念,特别 是那些对球队、球员;对足球俱乐部乃至整个足坛有着影响力的人们,更应该摒弃那些阻碍 发展和进步的传统痼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向足球发达国家学习。我们相信中国足 球会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标签:足球论文; 日本足球论文; 足球培训论文; 亚洲足球论文; 中国足球论文; 教练技术论文; 足球精神论文; 中日文化论文; 日本队论文;